主動防護,流感止步~

預防流感有哪些好方法?

[@more@] 

《打疫苗》-公認預防流感最佳利器

《掩口鼻》-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肩袖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散布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搓洗至少20秒

《戴口罩》-咳嗽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打招呼》-拱手不握手,減少病毒傳播

《不碰》-雙手不碰眼口鼻,避免因接觸而感染病毒

《少去》-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室內場所

《警覺》-經常量體溫,提高警覺

《就醫》-有流感症狀即戴口罩就醫,依醫囑服用藥物

《休息》-生病在家休息,不上班不上課

《規律》-多運動、飲食均衡,增強抵抗力

          --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正確用藥教育五大核心能力

用藥百分百、就是藥專業:看、問、用、買、聽專業

[@more@]

能力一 看專業 看醫師

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

看病時要瞭解自己身體狀況,並能向醫師說清楚下列事項:

(一)哪裡不舒服

包括身體不舒服的部位、症狀及大約何時開始不舒服等。

(二)有無過敏史或特殊飲食習慣

曾經使用何種藥物過敏、曾經吃過什麼食物過敏、有沒有特殊飲食習慣(例如素食、低糖、低鹽等)。

(三)發生過的疾病史

包括開刀、住院、檢驗報告結果、糖尿病、高血壓、肝病、腎臟病及家族性遺傳疾病等。

(四)目前正在使用的藥品

包括醫師開的西藥或中藥、自行買的藥品、維他命、避孕藥、減肥藥、保健食品或菸酒等。

(五)最近有沒有考試、平時有沒有開車、工作性質有沒有需要操作機械

有些藥品吃了之後會想睡覺,可能會降低注意力及應變反應。若工作性質需具備高度的專注力(比如開車),一定要告訴醫師。

(六)女性需告知是否懷孕、正準備懷孕、正在哺餵母乳

能力二 問專業 問藥師

看清楚藥品標示

(一)姓名

領到藥品時,先核對藥袋上的名字、年齡是不是自己的,這樣才能保障自己和別人的用藥安全。

(二)藥品用法

每次用藥前,都要先看一下藥袋上面的說明,確認使用的時間、使用的量及方法對不對。

(三)此藥品可以治療這次看的病

拿到藥品的時候要再檢查一下,藥品的用途與自己的疾病症狀是不是符合。

(四)藥品名稱和外觀

檢查藥品的名稱及外觀(如:形狀、顏色等)與藥袋上的描述是不是一樣。

(五)副作用或警語

要知道藥品使用之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或警語。

(六)注意事項

要看清楚藥袋上面的注意事項。

(七)使用多久

要知道自己的藥應該服用多久,並核對藥品數量對不對。

(八)藥品保存期限與方法

要看清楚藥品的有效期限和保存方法。

(九)自己買成藥

找具有藥師執照及值得信賴的藥師推薦合法藥品。(要檢查包裝上有沒有衛生署核准藥品許可證字號)

能力三 用專業 依藥袋標示用藥

清楚用藥方法、時間

藥品應依藥袋標示的時間使用。口服藥品應以適量的開水服用(不要以葡萄柚汁、牛奶、茶、果汁、咖啡等飲料搭配服用)

1每日服藥時間,一般可分為

一天四次:於早、中、晚三餐及睡前,共四次

一天三次:於早、中、晚三餐時間

一天二次:於早餐及晚餐時間

一天一次:每日的固定一個時間

2飯前與飯後服藥時間標準

飯前(或空腹):指吃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二小時。

飯後:飯後立即服用或指吃飯後一小時內。

*糖尿病用藥及特殊情形應遵醫囑或藥師指導服用(例如利尿劑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

*兩種以上眼藥水,請間隔5-10分鐘使用

能力四 買專業 買藥應在專業場所

做身體的主人

為了自己的健康,不吃假藥、劣藥、禁藥。凡廣告內容太過神奇的產品,都要特別提高警覺,不向攤販、地下電台、遊覽車、休息站、網路、購物頻道等購買。購買藥品時要請教醫師或藥師,堅持在藥局專業場所、專業人員指導下購買。

能力五 聽專業 聽醫師、藥師專業指導

與醫師、藥師作朋友

有病看醫生,用藥找藥師。將認識的醫師、藥師的聯絡電話或常看病領藥藥袋上的諮詢電話記在家裡緊急電話簿內,以作為健康諮詢之用。有關用藥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請教醫師或藥師,或直接撥打藥袋上的藥師電話諮詢請教。

流感防治須知~給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您好!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12/25-12/31)資料顯示,台灣流感疫情將進入高峰前期,目前社區流行病毒以B型季節性流感病毒為主,自100年7月1日起累計有14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其中有9 例為B型流感。為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流感傳播,敬請貴家長與 貴子弟共同關心並支持流感防治工作!

[@more@]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有A、B及C型,A型和B型幾乎每年引起季節性的流行。和一般感冒比較起來,流感造成的全身性症狀較為嚴重,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及咳嗽等,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從一個星期到幾個星期才能完全恢復,有時還會引起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中耳炎、鼻竇炎、腦炎、心包膜炎等。流感的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約1-3天;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別人。流感主要藉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亦可能經由接觸到污染物體表面上的流感病毒,再觸摸自己的口、鼻而傳染,因此個人衛生及洗手是預防傳染的重要事項。

為了維護您孩子的健康,請您協助配合以下的流感防治與個人衛生防護注意事項:

1. 每日上學前為孩子測量體溫,若體溫≧38℃請盡量在家中隔離休息,不要到學校、補習班或安親班。

2. 有發燒(≧38℃)、咳嗽、喉嚨痛及其他流感症狀,請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

3. 經醫師診斷感染流感時,應戴口罩、多休息、多補充水分、依醫生指示按時服藥治療,並在家休養直到症狀解除後24小時才返校上課。

4. 生病的家人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送醫院治療,以降低流感威脅。

5. 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強個人的免疫力。儘量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或與病患接獲。

6. 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以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並立即用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7. 注意居家環境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8. 相關資訊請參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流感防治網:http://flu.cdc.gov.tw

健康是學業、事業的基礎,唯有平日善盡保健的責任,方能享有健康的體魄。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讓我們一齊攜手共同打造一個健康美好的家園。最後 敬祝

闔府平安!

宜蘭縣立礁溪國中 學務處敬上 101.01.06

康健雜誌分享: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秘密!

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祕密!

他們不會感冒的7個祕密!

圖片來源:陳德信

氣溫驟降,全辦公室的人都擤鼻涕、酷酷嗽,他們卻沒事,因為他們有七個祕密。

[@more@]

有些人很奇怪,當氣溫驟降,全辦公室的人都擤鼻涕、酷酷嗽,他們就好像超人一樣,好像從沒看過他們感冒。

現在,你不需要羨慕或嫉妒他們,你可以偷他們的祕密。這些人不感冒的祕密雖然很個人,卻很實際,而且科學上也確認有效,重點是一點都不難,也不是靠藥物,或是昂貴的健康食品,你可以把這些祕密帶到你的生活,讓這些習慣也成為你不感冒的祕密。

1.他們吃得不多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不感冒的人吃得不多,一天三餐裡通常有兩餐是簡單輕食,午餐常常兩片全麥麵包夾生菜與起司就解決。

回想自己兩、三年沒有感冒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陳牧民就是如此,因為下午要教課,撐著肚子不舒服,久而久之就養成習慣。

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降低熱量攝取,可以減少失智、心血管疾病等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而且吃得少也能降低壞的膽固醇(LDL)、三酸甘油酯和血壓。

但是一開始要少吃可能會有點難受,建議可以從限制吃糖以及精緻醣類做起,飽足感可由多吃蔬菜類與不太甜的水果如芭樂、番茄、火龍果代替。

2.他們懂得抒壓

45歲、Babyboss總經理林梅芳稱自己是「工作狂」,她的工作量大、睡得少、速度快,但她很少感冒,因為她靠做家事、做菜、做手工藝抒壓。

過去在科技業,曾經幾天幾夜沒睡,她回家還炒米粉帶去辦公室給同事吃,「炒米粉需要切多少菜呀!」她說,做菜需要的專注,讓她忘記煩惱。

另一項讓她非專注不可的嗜好是做手工藝,她曾經做過一條項鍊,需要穿一萬個珠珠,連做好幾晚,讓她逃離壓力,忘卻煩惱。

但很多人往往覺得自己的壓力無可取代,而且無法處理,但林梅芳說:「認真問自己,你想不想?只要想,一定有方法。」

3.他們運動

陳牧民取得博士學位回台後,馬上回歸台北人的生活,就是很容易吃到好吃的食物,但是動得很少。但突然,兩個好友一因病、一因疲勞駕駛車禍過世。他警覺,要回到以前在美國的生活。

那種生活就是運動。他就讀學校位於全美體脂率最低的科羅拉多州,全城很多人都在慢跑、騎車、登山……,運動自然而然。

他現在騎自行車、游泳、跑步,依照季節調整多寡。白天做研究,通常是傍晚去運動,雖然常常也會內心呢喃很累,但運動完,總是充滿活力。

2010年他參加四個自行車賽,2011年暑假參加四個長泳賽,原因都是好玩,「主辦單位都會發獎牌」,而且因為要參賽,也能激勵自己維持一定的運動量,不要上場丟臉。

4.他們多吃蔥薑蒜

研究發現,吃大蒜可以當作強力抗氧化物及抗生素,當你感冒時,也可以讓時間縮短。

當全班同學都輪流感冒又互相傳染時,研究生卓凱祥卻很少感冒,他回想除了固定練壘球的運動習慣,他愛吃蔥薑蒜,總是把裝飾的蔥花、蒜花一掃而空。

5.他們不愛去公共場所

39歲、在德商公司上班,自嘲常要「守大夜班」照顧兩位過敏體質的孩子的林莉真,小時候也是過敏體質,常年生病感冒,但今年健保卡只用了三、四次,還包括兩次的洗牙,是因為當了媽媽,要照顧孩子,因此特別謹記娘家媽媽的話。

媽媽叮嚀她,不要喝冰水、要喝溫水。天氣一變化就要保暖;少到公共場所,假日她很少到百貨公司,都帶小孩往郊外跑。

6.他們愛洗手

感冒和流感病毒很容易傳染,只要碰到門把、桌子就送到你身上,因為病毒可以存活2~8小時。而且美國的研究發現,40%的人咳嗽或擤鼻涕後並不會洗手。不常感冒的林梅芳只要碰到東西就洗手,手也不往眼睛、鼻子、臉上碰。

7.他們愛吃蔬果

林梅芳每次去買水果都很難回答老闆「幾個人吃」的問題,因為雖然她一個人吃,但買的是十人份。

她早餐打果汁,每天還帶七彩水果到公司。而且她自己做便當,便當裡3~4種青菜或菇類,主食是五穀飯,再加一份魚或肉,魚是買檢驗過的媽媽魚或江醫師的魚舖子,雖然價錢是市價的三倍左右,但她的舌頭吃得出新鮮和甜美。

除了吃蔬果等以上七個祕密外,不感冒的人通常也多喝水、睡得不錯,有良好的社交關係,免疫細胞因此活躍。

就像林梅芳所說「健康不是看醫生,而是自律,」從這些不感冒的人身上看到,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但也不複雜,只要去做就是開始。 

 

 

 

1001128 正確用藥宣導

用藥安全宣導-『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

能力一、看病時要向醫師說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more@]

(一)哪裡不舒服包括身體不舒服的部位、症狀及大約何時開始不舒服等。

(二)有無藥物或食品過敏史或特殊飲食習慣

(三)發生過的疾病史及家族性遺傳疾病等。

(四)目前正在使用的藥品西藥或中藥、保健食品等。

(五)最近有沒有考試、有沒有開車、工作性質有沒有需要操作機械需具備高度專注力的工作。

(六)女性需告知是否懷孕、正準備懷孕、正在哺餵母乳。

能力二、清楚葯品標示

(一)姓名 領到藥品時,先核對藥袋上的名字、年齡是不是自己的。

(二)藥品用法 每次用藥前,確認使用的時間、使用的量及方法。

(三)藥品適應症 藥品的用途與自己的疾病症狀是不是符合。

(四)藥品名稱和外觀 藥品的名稱、形狀、顏色等與藥袋上的描述是不是一樣。

(五)注意事項、副作用或警語 要知道藥品使用之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或警語及注意事項。

(六)使用天數 要知道藥應該服用多久,並核對藥品總量對不對。

(七)藥品保存期限與方法 要看清楚藥品的有效期限和保存方法。

(八)自己買成藥 包裝上有衛生署核准藥品許可證字號

能力三、清楚用方法、時間

藥品應依藥袋標示的時間使用。口服藥品應以適量的開水服用(不要以葡萄柚汁、牛奶、茶、果汁、咖啡等飲料搭配服用)

每日服藥時間,一般可分為

一天四次:於早、中、晚三餐及睡前,共四次。

一天三次:於早、中、晚三餐時間

一天二次:於早餐及晚餐時間

一天一次:每日的固定一個時間

飯前與飯後服藥時間標準

飯前(或空腹):指吃飯前一小時或飯後二小時。

飯後:飯後立即服用或指吃飯後一小時內。

糖尿病用藥及特殊情形應遵醫囑或藥師指導服用。

能力四、做身體的主人

(一)「不聽」:不聽信別人推薦的葯。

(二)「不信」:不信有神奇療效的葯。

(三)「不買」:不向攤販、地下電台、遊覽車、休息站、網路、購物頻道等購買。

(四)「不吃」:不吃別人贈送的葯。

(五)「不推薦」: 不推薦葯品給其他人。

能力五、與醫師、藥師做朋友 有病看醫生,用藥找藥師。

將認識的醫師、藥師的聯絡電話或常看病領藥藥袋上的諮詢電話記在家裡緊急電話簿內,以作為健康諮詢之用。有關用藥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請教醫師或藥師,或直接撥打藥袋上的藥師電話諮詢請教。

 

IMG_5830 IMG_5834

康健雜誌分享:你的心臟好不好,牙齒知道

      根據衛生署1992年的調查統計,在台灣超過90%的成人有牙周方面的問題。牙周病是因潔牙不徹底,造成牙齒及牙齦間,甚至是軟組織的感染。[@more@]

      牙周病對健康的影響並不止於口腔。根據美國牙周病學會及國家衛生署的研究指出,它可造成心血管及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也會引發身體一連串的免疫反應,例如敗血症、心內膜炎、或加速糖尿病惡化。

      其實你只要注意下面幾點,便可保有口腔的健康:

      1.輕輕刷牙。猛力刷牙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破壞琺瑯質,軟組織退縮後,就在牙齒和牙齦間產生像袋子一般的縫隙。這就像自找麻煩,邀請感染原住進這個袋子。

      為了要小心的清潔,應該使用軟毛的牙刷。刷牙應像擦拭鏡子一般,而不是像在刷浴缸。

      2.刷得多不如刷得好。一天一次完整的清潔,勝過好幾次隨便亂刷。要把牙齒磨成如珍珠白需要兩分鐘,但許多人只花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便草草結束。可以試著用播放一首歌的時間,或是電視廣告的時間刷牙。

      3.不要太依戀你的牙刷。大部份的牙醫建議一個月換一支牙刷。因為只需幾個星期,原本柔軟圓滑的刷毛就擠成一團。當刷毛像外翻的鋼毛時,代表你跟它說再見的時候到了。

      4.每天使用牙線,不許有藉口。用水柱清洗,或許可以沖掉晚餐中花椰菜的殘渣,漱口水也沒什麼用處。只有養成習慣使用牙線,才能去除齒縫間的結石。

      相關全文請點選下列連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8632

      1000831 友善校園及健康促進闖關活動

      宜蘭立礁溪國中100學年友善校園及健康促進闖關活動

      壹、目的:鼓勵同學主動積極參與校園各項品德教育活動,藉由參與過程強化「尊重學習權益」、「深化人文素養」及「積極樂觀進取」之品德修養;讓本校學生能在溫馨友善校園中快樂學習。

      貳、宣導主題:以本校學校願景教育中心德目-「快樂」、「成長」、「惜福」、「責任」為主軸,並融入反菸反檳暨口腔癌防治、藥物濫用、春暉五反及反霸凌、反黑道入侵校園、健康促進等宣導要項,以活動方式讓同學認識與了解,進而內化為主動實踐的動力。

      [@more@]

      參、實施方式

    • 活動時間:100年8月31日(星期三)14:15~16:00
    • 活動地點:前操場及川堂(雨天改為五育館)
    • 參加人員:一、二年級全體師生
    • 活動內容:詳如下表

      肆、活動內容:

      宣導主題

      支援人力

      活動方式

      備註

      1.反菸檳暨口腔癌防治

      衛生所人員、

      玉萍

      有獎徵答及遊戲

      前行政大樓走廊

      菸害展示架、宣導品、帆布架、彈珠台

      2.藥物濫用

      衛生所人員、

      素婧

      文宣展示、拼圖遊戲

      展示架、拼圖

      3.家暴、性侵防治

      衛生所人員、

      德芳、麗玲

      文宣展示、有獎徵答

      展示架

      4.反霸凌

      學務處全員、

      文玲、玉鈴、

      美惠

      文宣展示、有獎徵答、祈願卡

      卡片

      5.視力及口腔保健

      衛生所人員、

      謝乙斳、實習老師(暐婷)

      遊戲、文宣展示

      戳戳樂框、展示架

      6.健康體能

      衛生所人員、

      健瑋、柏羽、

      毓瓊、賴冠瑛

      腰圍體重測量、握力檢測、跳繩

      腰圍尺、體重計、握力器、跳繩、碼表、軟墊、表單、檢測標準對照表

      7.糖尿病及腎臟病防治

      衛生所人員、

      許雅婷、實習老師(雨雰)

      文宣展示、互動遊戲

      掛圖、遊戲道具

      8.登革熱防治

      衛生所人員、

      美子

      文宣展示、有獎徵答

      展示架、宣導品

      伍、工作分配:

      一、各關卡支援人力除衛生所人員外,其他如上表。

      二、總務處:請協助準備長桌8張、椅子32張(雨天—五育館)

      三、獎品準備:棒棒糖、飲料、礦泉水(學務處)

      四、攝影:吳水源老師、俞先生。

      五、各班導師請依下列分組,隨班與學生共同進行闖關活動:

      1. 第1組:101、102、103

      2. 第2組:104、105、106

      3. 第3組:107、108

      4. 第4組:201、202

      5. 第5組:203、204

      6. 第6組:205、206

      7. 第7組:207、208

      六、位置圖:(略)

      七、活動相片

      IMG_4050 IMG_4055

       IMG_4153 IMG_4086 

      IMG_4109 IMG_4120 

      IMG_4139 IMG_4143 

      IMG_4151 IMG_4155

       IMG_4171 IMG_4174

         IMG_4126 IMG_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