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位行動方案計畫及過程紀錄

宜蘭縣立礁溪國民中學100學年度學生健康體位行動方案研究計畫

壹、 計畫目標:

一、 營造健康體位優質環境,建立正確體型意識、藉動態生活、均衡飲食,改善學生體位。

二、 鼓勵教職員工生多運動,培養適合個人的運動項目,提昇體能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三、 評估學校健康需求,結合社區資源,透過教育與活動,引導教職員工生建立自主健康管理,共同營造健康的校園環境。

[@more@]

貳、 背景說明:

本校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是一所中型學校,全校共26班,學生人數735人,教職員工65人。學區內家長大部分從事農作及服務業,社經地位較低,普遍缺乏健康生活型態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近年來由於社會變遷快速,年輕人口外移,家庭結構改變,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學童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學生的生活、學習與成長狀況值得關切。健康是影響學習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而學校在學生及教職員工的健康促進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如何在學生階段培養正確之健康知識,養成良好之健康行為,以減少日後疾病及健康問題之發生,是學校教育應當努力的目標。

根據本校99學年學生身高體重檢查結果分析發現,學生體重過重及超重者佔全校學生的29.5%,體重過輕者佔10.6%,有四成以上的學生體位不良,而體重過重仍是本校學生的主要健康體位問題;另外從體適能檢測結果也發現,學生的體能有逐年變差的趨勢。如何透過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提昇學生的體能與健康狀況,將是健康促進學校努力的目標之一。

礁溪國中99學年度體位判讀統計表

年級

體位判讀

過 輕

適 中

過 重

超 重

合 計

七年級

人數

25

140

32

40

237

比率

10.5%

59.1%

13.5%

16.9%

100%

八年級

人數

21

159

29

41

250

比率

8.4%

63.6%

11.6%

16.4%

100%

九年級

人數

36

164

50

36

286

比率

12.6%

57.3%

17.5%

12.6%

100%

合計

人數

82

463

111

117

773

比率

10.6%

59.9%

14.4%

15.1%

100%

參、 SWOT分析

優勢(S)

劣勢(W)

機會(O)

威脅(T)

1、學校擁有廣大的校地,有田徑場、籃球場可提供師生及民眾良好的運動空間。

2、校園鄰近河堤,步道規劃良好,提供適合健走、路跑的安全環境。

3、學校運動設施齊備,有利推展各項健康活動。

1、學校周邊生活機能發達,許多學生喜愛的泡沫紅茶店、早餐店、速食店等,所販售商品良莠不齊。容易造成糖份及熱量過高。

2、學生喜愛網路與電玩,部分學生易沉迷於其中,相對減少了運動時間,容易造成肥胖及體能不佳。

3、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普遍不好,學生利用課餘打工讀情形頗多,往往疏於運動。

1、參與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已多年,有豐富的經驗,並能有效運用各項資源。

2、校長以身作則,在各種場合宣導,並鼓勵教職員工生多運動,甩掉肥胖增加體能,提供充份資源。

3、辦理全校性的多元的運動競賽活動,培養學生運動習慣,使學生能發展適合自己身心的運動。

1、學校周邊販賣對學生健康無益之食物及冷飲商家林立,且多生意興隆。

2、家長對子女百般呵護,過度溺愛,盡力滿足其物質生活,對於健康飲食觀念仍有不足,宜加強宣導。

3、學校每週僅有2節體育課,明顯不足,不願意運動學生,常躲於樹蔭陰涼處休息,長期下來體能及體位均下降。

肆、 實施時間:101年3~6月

伍、 實施對象:

一、 以本校全體師生為對象,進行健康體位宣導及相關活動。

二、 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對象:體位判讀結果為過重及超重學生,約228人。

陸、 實施策略:

一、 政策宣示:請校長於各種場合中,多次宣示本校推動健康體位計畫,並強調健康的重要,以每週運動210分鐘為推動目標,鼓勵全體師生多從事適合的運動。

二、 建立相關資料:建立各項與健康體位相關資料,藉由身高、體重、體適能檢測及問卷調查等方式,逐步學生BMI資料、體適能資料、身體活動及飲食行為等資料。

三、 增加運動時間:除每週2節體育課外,利用朝會時間從事全校晨間運動,增加師生身體活動時間;鼓勵學生下課時儘量從事戶外活動,避免待在教室內。

四、 落實體育教學:體育課時增加體能訓練,可進行15分鐘以上的慢跑運動,增加心肺功能,並要求同學上課時能確實參與。

五、 學校飲食改善:鼓勵師生少喝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每天喝水2000㏄;學校午餐菜色減少油炸類食物,每週2天供應在地水果,並標示每餐熱量;請團膳營養師設計美味可口的蔬食餐,每月實施2天。

六、 教育宣導活動:校園內設置宣導看板,張貼海報文宣,隨時提供各項健康訊息;辦理營養教育講座,請營養師宣導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七、 融入教學課程:於體育課程中,教導正確的運動觀念,了解持之有恆的運動,對體能上的益處;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導正確的健康體位意識與健康飲食原則。

八、 成立運動社團:學生社團中設立排球隊、體適能社、游泳社等運動社團,並鼓勵教職員工利用公務之餘從事適宜的運動,如慢跑、羽球、健走等,增進身心健康。

九、 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尋求衛生所資源辦理師生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定期測量體脂肪並給予個別衛教。

十、 訂定評價指標:

(一) 學生體位適中(正常)比率增加

(二) 學生體位過重比率下降

(三) 學生目標身體活動量增加

柒、 計畫預期成效

一、 灌輸學生健康體位正確觀念,並培養學生健康體位與健康飲食知識與技能,降低學生體重過重或過輕之盛行率。

二、 藉由健康體位與健康飲食的倡導,養成學生規律的活動,正確的體型意識並增進身體自主及性別平等之觀念。

三、 養成教職員工生「自我照顧」之健康知能、生活技巧,產生健康行為,進而建立健康的生活形態。

四、 達成健康促進學校目標,提供學生一個安全、健康和促進學習的環境,而且提供給學校教職員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

捌、 過程紀錄及成效評量

clip_image002

體育課教學

clip_image004

河堤健走

clip_image006

過重學生體脂肪測量

clip_image008

 

   由護理師針對體脂肪測量結果

   進行衛教

clip_image010

課間活動

clip_image012

全校晨間活動

clip_image014

營養教育

clip_image016

營養課程融入教學

clip_image018

淨山健行活動

clip_image020

班際大隊接力競賽

clip_image022全校路跑

clip_image024

全校路跑

玖、 成效統計分析結果(分析中)

一、 學生體位判讀比率變化

二、 健康體位行動方案問卷結果(身體活動量增加情形)

三、 健康體位自主管理對象之體重、體脂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