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三、學校社會環境(健康文化)(15分)
子標準1.學校支持推行心理健康並配合教職員工生之需求(6分)
| 評量項目 | 自評分數 | 佐證資料 | |
3-1-1學校推動反霸凌的工作。 | ||||
| 反霸凌週(或友善校園週)實施活動。(0、1、2) | 2 | ◎為有效之預防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及處理相關問題,學校訂定「防制校園霸凌執行計畫」,進行初級、二級、三級預防工作,並於開學日進行宣導,並加強法治教育、生命教育等機會,奠定防治霸凌的基礎。 ◎100/08/30,全校學生約1211人,開學典禮,進行全校友善校園宣 導。主講人:江昀娗校長 ◎100/08/31,全校學生約1211人在班會課時間,進行「校園反霸凌影片」宣導,並做學習單心得分享。 ◎101/2/7,全校學生約1211人,開學典禮,進行全校友善校園宣導。主講人:江昀娗校長 ◎101/02/09,全校學生約1211人在早自習時間,進行「我的同學是老大」反霸凌影片宣導,並做學習單心得分享。 | |
3-1-2教職員工生有機會參與制訂學校相關心理健康政策。(0、1、2) | 2 | 需經校務會議討論決議後辦理,另外,課程發展委員會、教師考績會、教評會、午餐委員會或學生校外教學等皆邀請一定比例教師職員參加。 ◎每學年各班皆推舉自治青年,落實民主法治教育,並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 | ||
3-1-3學校制訂班級的健康生活守則或透過獎勵制度,鼓勵健康行為實踐。(0、1、2) | 1 | ◎榮譽卡制度,已累積點數,鼓勵學生正向行為。 ◎以獎勵方式,鼓勵學生向上、向善,並訂有「學生守則」及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鼓勵學生正向積極進取。 | ||
子標準2.學校提供互相關懷和友好的支持環境(3分)
| 評量項目 | 自評分數 | 佐證資料 |
3-2-1建立教職員工生彼此支持和關懷制度。辦理相互關懷及關愛生命等活動(如:優點大放送、愛要說出來、生命教育、成長團體、給予重大傷病事件或長期病假之師生關懷)。 | |||
| 教職員工生支持和關懷實施計畫(或辦法),及活動紀錄。(0、1、2) | 2 | ◎教職員工與退休同仁每個月定期捐助本校仁愛基金,協助急難家庭。 ◎輔導處每學期均有安排「生命教育系列活動」 |
3-2-2學校應擬定重大事件因應計畫,如:處理教職員工生之暴力、受虐、性侵害、AIDS、自殺及死亡等事件。 | |||
| 校園對於教職員工生危機處理辦法。(0、1) | 1 | ◎針對學校教職員工之校園意外災害、衝突或違反工作平等法、性侵、性騷等重大事件,訂定「校園緊急事件危機處理辦法」 |
子標準3.學校提供協助給予特殊需要的學生(2分)
| 評量項目 | 自評分數 | 佐證資料 | |
3-3-1鼓勵學生照顧弱勢族群,協助特殊需要的學生,設置相關機制或同儕服務組織。 | ||||
| 相關機制或同儕服務組織設置之計畫。(0、1、2) | 2 | ◎輔導處能夠針對弱勢學生安排「成長小團體」課程,同時也能利用寒暑假期間,與民間團體合作,安排各類型活動(例如:得勝者品德學習營),引導學生正向學習。另外針對特殊需求學生,開設社區生活營,設計操作行活動課程,並建置資料,規劃手工編織課程、園藝組合設計課程、食品製作等系列課程,以激發其潛能。 | |
子標準4.學校提供兼容性的環境,學生彼此尊重(2分)
| 評量項目 | 自評分數 | 佐證資料 | |
| ||||
| 各項活動之辦理計畫(需以多元文化角度辦理)。(0、0.5、1) | 1 | ||
3-4-2學校課程融入多元文化、宗教信仰及種族的學習機會。(0、1) | 1 | ◎藉由融入教學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認識在地文化、宗教信仰。 ◎同時也由綜合、歷史、英文課中,認識更多多元文化。 |
子標準5.學校提供家長教育需求資源,以影響學生福祉(2分)
| 評量項目 | 自評分數 | 佐證資料 |
3-5-1學校提供合適的場所,以供家長(如:志工家長、故事家長)可以接受特定的教育服務。(0、1、2) | 2 | ◎提供家庭教育中心,最需關懷建構案,協助家長親子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