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1.08.27下午1:00~4:00
地點:本校視聽教室
對象:全校教職員工
講題:為悲傷繫上黃絲帶
講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院長/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所長林綺雲教授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宜蘭縣立國華國民中學辦理「校園二手制服回收再使用」實施辦法
壹.依據:
依據教育部95年10月24日台環字第0950159075號函辦理。
貳.計畫目標:
1.加強資源循環再利用,透過二手制服、學用品等回收,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2.透過推動校園二手制服及學用品的回收再利用,培養學生養成愛物惜福、互助關愛之美德,落實環境教育生活化。
3.鼓勵珍惜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消費價值觀,期使地球資源永續利用,以造福後代子孫。
叁.實施對象:本校學生
肆.辦理單位:環保組
伍.協辦單位:健康中心
陸.回收再使用方式:
1.回收方式:
a.平時回收:鼓勵本校學生平時可將自己穿過,現在太小但仍可使用,家中沒有弟弟或妹妹可以使用的學校制服及運動服,送到健康中心或學務處環保組回收,培養學生養成愛物惜福、互助關愛之美德。
b.畢業班回收:鼓勵本校每學年度畢業班學生,於畢業離校前可將自己穿過又沒有弟弟或妹妹可以使用的學校制服、運動服、書包、腰帶,由學務處環保組製作表格(參考附件二)給畢業班學生填寫登記回收,於畢業生離校前辦理,待畢業後送至健康中心或學務處環保組回收,鼓勵珍惜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消費價值觀。
c.二手制服、學用品等回收再使用以提供弱勢學童利用為優先。
2.整理方式:
a.清洗:舊衣回收的同學,請先將衣服洗乾淨,再送到健康中心回收。
b.整理:依回收之物品分為制服、運動服、書包、腰帶分類整理展示。
3.再使用方式:
a.公告:於暑假(七月份)上網公告開放領取日期及相關資訊。
b.領取:於暑假(八月份)辦理,由學生或家長親自到校排隊,依順序至健康中心選擇所需型號衣物後領回使用,每人限領一套。若第一梯次辦理完畢後仍有剩下,再辦理第二梯次。
c.交換:青春期學生成長速度快,若原制服(或運動服)尺寸太小可至健康中心登記,尺寸不合之制服(或運動服)應清洗乾淨以換取較大尺寸制服(或運動服)。
柒.本實施辦法經校長核可後辦理,修正時亦同。
國華國中垃圾分類明細表及處置方法
集中地點 | 項 目 | 處理原則 | 回收時間 |
資 源 回 收 室 | 紙餐盒:牛奶盒.果汁盒.紙杯.紙便當盒 | 不可留食物,要沖洗乾淨,要排放整齊 | 資源回收室開放時間內皆可 每天早上 07:20 ~ 07:30 每天中午 12:25 ~ 12:40
|
鐵罐 |
| ||
鋁罐 | 鋁罐要踩扁 | ||
塑膠類(塑膠容器上有四個循環箭頭的回收標誌)杯蓋、養樂多、優酪乳瓶 |
| ||
保特瓶 |
| ||
鋁箔包 | 吸管抽出(吸管為一般垃圾),吸管塑膠膜拔掉並壓扁 | ||
紙類:報紙.廢卷.計算紙.影印紙.廣告紙.牛皮紙.包裝紙.舊書.便條.碎紙片 |
| ||
乾淨塑膠袋 | 以大袋裝小袋的方式回收 | ||
燈管、光碟片、電腦產品 | 燈管內含有毒物質,別弄破 | ||
玻璃瓶:飲料瓶、顏料瓶 | 完整不可破碎 | ||
碎玻璃 | 用報紙包好拿到垃圾場,並特別告知服務同學 | ||
橡皮筋 |
| ||
廢乾電池 | 5個換發一張摸彩券 | 每週五1 2:25 ~ 12:40 | |
廚餘回收處 (慶豐) | 廚餘:食物殘渣、果皮 | 廚餘筒記得每天刷洗乾淨(班級要自行購買沙拉脫) | 每天中午12:25 ~ 12:40 |
垃 圾 集 中 場 | 乾布.衛生紙.塑膠繩.吸管.髒的塑膠袋 髒掉的塑膠袋 |
| 開放時間如資源回收場 |
(來自綠化工作的)草.葉.竹.木..茶葉渣 |
|
※所有垃圾先以縮小體積為原則處置後,再集中。
※本校禁用竹筷子(因不衛生,且浪費資源)、保麗龍製品(為可回收的資源性垃圾,但本校禁用,因其廢棄後百年不腐化,請同學不用此製品),使用會扣班級整潔成績。
※鐵、鋁罐、保特瓶、鋁箔包回收完後要將數量報給服務同學登記【關係到各班期末回饋金】
M 資源回收室及一般垃圾集中處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 | 回收項目 |
7:20 ~ 7:30 | 全部 |
12:25 ~ 12:40 | 全部(星期五廢乾電池回收) |
※ 【 資源回收款項之運用】資源回收款項之運用:收入總額20%作為各班美化綠化教室經費(各班分配額依各班回收量分配),20%班級獎勵金(各班分配額依各班回收量分配),60%用於推廣環保相關活動及資源回收負責學生獎勵金。
※ 每學期期末環保組會清點班級掃具,如掃具短缺(遺失或人為破壞,如為自然損壞或老化不堪使用之掃具,可向環保組更換),會從班級獎勵金中扣除短缺掃具之金額。
國華國中辦理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一、計畫依據:
(一)行政院81年10月30日台81環字第36451號函核定「環境教育要項」。
(二)落實執行環境基本法第9條,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加強宣導,以提昇學生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指導單位:
(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二)教育部
(三)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
宜蘭縣立國華國中
三、執行期間:99年8月1日至102年7月31日
四、計畫目標:
(一)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發展符合本地環境之永續學校。
(二)加強學校進行環境教學,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提升環境責任感。
(三)落實推動校園生活環保工作,養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及減廢之生活方式。
(四)促進學生對環境與永續發展之理念,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與態度,產生環保行動。
五、項目、內容及方式:
項 目 | 內 容 | 進行方式 | 執行單位 |
一、推動學校環境管理
二、落實環境教學
三、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四、普設環境教育設施
五、獎勵表揚
六、校際交流 | (一)訂定(修訂)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
(二)執行永續學校環 境管理
(三)發揮環境保護小組組織功能
(一)培育環境教育師資
(二)開發環境教材
(三)舉辦環境教學活動
(一)舉辦環保競賽及會議
(二)落實校園生活環保
整合設置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
(一)表揚推動環保有功學校教師及學生
(二)表揚推動環境教育績優個人與團體
(一)參加環境會議
(二)舉辦環境會議
(三)加強環境參訪 | 1.訂定(修訂)並發展符合本地特色的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2.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 3.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以強化校園環境管理。
2. 妥善處理研究、教學、實習後之廢液及廢棄物,落實實驗室安全衛生教育。 3. 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 4. 建立校園環境安全衛生及防災應變機制。
1. 推動本校發揮環境保護小組功能及其運作。 2. 定期檢討環境保護小組工作 推行及相關措施。 3. 透過整潔評分,強化班級整潔 工作與資源回收工作。
1. 結合民間團體辦理多元化環境教育研習課程。 2. 辦理地區性環境教育課程設 計與訓練。 3. 成立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 團,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4. 鼓勵老師參加各項環保及環 境教育研習
1. 鼓勵教師設計環境教育教案 ,分享教學資源。 2. 鼓勵成立跨校聯盟,結合地方 鄉誌、村史,編撰推廣環境鄉 土教材及戶外教學。 3. 輔助有關單位編撰及甄選環 境教育融入各領域之教學設 計、教學媒體及環境教育刊物 等環保輔助教材。 4. 設置學校環境教育網頁、環境 教育宣導專欄及場所,推動環境教育數位典藏,以供各界及家長共享。 5. 善用校園環境資源、規劃校園環境教學步道,提供教學。
1. 班級依不同年級自行設計及 運用教育部或環保署等編訂 的環保輔助教材、教案及多媒 體進行教學活動。 2. 辦理班級環境教學研習活動。 3. 課發會討論開設勞動教育課 程,並鼓勵學生參與環保體驗 活動。
1. 舉辦環境地圖繪製、攝影、辯 論、徵文、戲劇、網頁、海報、 有獎徵答及教學觀摩等活動。 2. 舉辦環保教育宣導、研習會及 工作坊等。
1. 推行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 再利用(含參考書、制服、學 用品、落葉及廚餘等)、辦公 室做環保及節省資能源等。 2. 鼓勵學生使用再生能源、水資 源回收再利用及省水省電器 材之觀念。 3. 落實綠色採購方案,並加強校 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 及鼓勵師生力行綠色採購。 4. 鼓勵學生手冊納入校園生活 環保措施。 5. 成立環保社團或組織,進行校 內外環保工作。 6. 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並配合 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推動 校園環保服務工作。
1. 鼓勵戶外教學或參觀環境教 育場所及環保設施(如環保科 技園區、焚化廠、資源回收場 等)。 2. 鼓勵班級運用校園及社區閒 置空間,設置環境教育學習場 所。
遴選表揚推動環境保護有功 之教師及學生社團或組織。
選拔推動環境教育事蹟卓著 的個人與團體。
參加校外各級境教育會議。
邀請校外環境教育專家學者至校舉辦研習會。
增進校外環境教育參訪機會。 | 學務處
學務處、家長會秘書 環保組
總務處
教務處
總務處
學務處
學務處
學務處
環保組
各處室
教務處
資訊組
總務處
教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環保組
總務處
總務處
活動組、環保組
環保組
各處室
各處室
全校教師
學務處
學務處
全體教師
各處室
全體教師 |
六、預期效益:
(一)透過學校師生及家長的參與,共創符合永續發展、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
(二)促使執行環境創意教學,增進學生對環境覺知、技能、行動及價值觀。
(三)加強學校主動積極推動校園環境保護工作,增進學校成員環保行動力。
(四)增進校際交流,提昇環保視野,分享環境教育成果。
七、執行與考核
(一)訂定校內永續校園環境管理計畫,報請縣(市)政府教育局備查。
(二)配合政府環保活動隨時檢討與改進行視察推行環境教育推動情形。
(三)校內辦理遴選表揚,獎勵推動環境教育及環保事蹟卓著之班級及個人。
標準六、健康服務(15分)
子標準6-1 教職員工生基本的健康服務(8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 滿分 | 得分 |
6-1-1提供健康檢查,檢查前有對學生做教育性說明,並通知家長。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有家長通知書 R2分=有家長通知書、健檢教育性說明單及過程紀錄 |
| 1.召開健康檢查行前說明會發放101學年度新生健康檢查說明給導師並辦理101新生健檢行前說明會 | 2 | 2 |
6-1-2學生接受健康檢查的完成率。 | ||||
請勾選 □0分=無 R1分=有 | u 完成率應達100%,應檢人數可扣除家長不同意者,但需檢付相關證明文件。 |
| 1 | 1 |
6-1-3學生的健康紀錄檔案都以「健康資訊管理系統」作資訊化管理且紀錄清楚、完整,並注意隱私性。 | ||||
請勾選 □0分=無 R1分=有 | u 隱私性指的是,健康資訊管理系統是否只有護理人員可看到,或是健康紀錄檔案文件有沒有上鎖等。 | 1 | 1 | |
6-1-4各項體格缺點學生皆能列冊管理,進行相關衛生教育,並能告知家長,轉介至醫療院所,進行矯治追蹤工作,且有紀錄可查,未能進行矯治追蹤工作,能分析其原因並研議改善策略。 | ||||
請勾選 □0分=無 □0.5分=有體格缺點矯治名冊 □1分=有體格缺點矯治名冊及家長通知書 □1.5分=有體格缺點矯治名冊、家長通知書,並且針對體格缺點學生定期追蹤紀錄 R2分=有體格缺點矯治名冊、家長通知書,並針對體格缺點學生定期追蹤紀錄,以及依照原因研擬相關改善計畫 |
| *101學年度健康檢查異常學生健康宣導計畫及成果(體檢異常個案追蹤及衛教指導)
| 2 | 2 |
6-1-5罹患特殊疾病學生能造冊管理,並分別擬定生活照護要點,持續關懷,掌握病情有紀錄可查。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有特殊疾病學生名冊 R2分=有特殊疾病學生名冊及關懷紀錄 | u 若學校完全沒有特殊疾病學生,則可給1分。 |
| 2 | 2 |
子標準6-2傳染病防治(2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 滿分 | 得分 |
6-2-1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訂立校園傳染病防治辦法,有明確的實施流程、管理策略及傳染病防治應變計畫(如:腸病毒、登革熱、流感…),以監控和因應流行病的發生。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有訂定傳染病防治相關規定及通報機制 R2分=有訂定傳染病防治相關規定及通報機制,且學校有定期消毒紀錄 |
| 2 | 2 |
子標準6-3 提升健康中心功能(4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 滿分 | 得分 |
6-3-1能符合教育部訂定之各級學校健康中心設施基準 | ||||
請勾選 □0分=無 R1分=完全符合 |
| 1 | 1 | |
6-3-2護理人員差假期間能建立職務代理人制度或辦法 | ||||
請勾選 □0分=無 R1分=有 |
| 1 | 1 | |
6-3-3定期健康檢查資料於規定內完成上傳,並利用統計結果作為校內衛生政策擬訂之參考。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依規定上傳健康管理資料 R2分=依規定上傳健康管理資料,並依統計結果研擬改善方案 |
| 2 | 2 |
子標準6-4 教職員工健康促進(1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 滿分 | 得分 |
6-4-1為教職員工提供保健諮詢服務。 | ||||
請勾選 □0分=無 R1分=有提供教職員保健諮詢服務 |
| 1 | 1 |
標準五、社區關係(17分)
子標準5-1 鼓勵家庭及社區參與學校的活動(5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佐證資料 | 滿分 | 得分 |
5-1-1學校邀請社區相關人士或團體參與健康促進學校活動,並公開表揚社區積極參與健康活動之人員。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有活動計畫(或辦法) □2分=有活動計畫(或辦法)及過程紀錄 R3分=有活動計畫(或辦法)及過程紀錄,並公開表揚社區積極參與健康活動之人員 |
|
| 3 | 3 |
5-1-2學校積極舉辦可讓家庭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有活動計畫(或辦法) R2分=有活動計畫(或辦法)及過程紀錄 |
| 8. 101-祖父母節慶祝活動 9. 親職講座「平凡家庭的不平凡教養」辦理成果10. 102 3-1-1 親子共學手工藝創作11. 心語40「給阿公阿嬤的備忘錄」15.每兩年辦理一次,上次辦理為100年12月,最近一次辦理為103年1月。學區家長CPR+AED研習 | 2 | 2 |
子標準5-2 學校積極主動與當地社區聯繫(7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佐證資料 | 滿分 | 得分 |
5-2-1學校邀請社區相關人士或團體參與健康促進學校成果觀摩、媒體行銷、分享經驗。 | ||||
請勾選 A.成果觀摩 □0分=無 □1分=有成果觀摩活動計畫書 R2分=有成果觀摩活動計畫書及活動過程紀錄
B.媒體行銷 □0分=無 □1分=有媒體行銷活動計畫書 □2分=有媒體行銷活動計畫書及活動過程紀錄 |
| A.成果觀摩及經驗分享
| 4 | 2 |
5-2-2學校學區內有安全維護網絡。(如:與學校附近周邊愛心商店合作…) | ||||
請勾選 □0分=無 R1分=有 |
| 1.聯盟羅東鎮衛生所進行校園周邊商家不販賣菸、檳及酒給未滿18歲學生之宣導 2.愛心結盟商家地圖 5.學區愛心商店結盟 | 1 | 1 |
5-2-3學區周邊環境有友善安全輔助措施(如:通學步道、愛心家長、交通服務隊…),有利學生上下學。 | ||||
請勾選 □0分=無 □1分=有友善安全輔助措施的辦法(如:達到愛心家長遴選辦法或成立志工社團) R2分=有友善安全輔助措施的辦法及執行的相關紀錄 |
| *宜蘭縣立國華國民中學交通服務隊組訓辦法及安全輔助措施的辦法及執行的相關紀錄
| 2 | 2 |
子標準5-3 連結當地社區資源與學校推行健康促進活動(5分)
標準項目及評分說明 | 備註及給分原則 | 佐證資料 | 滿分 | 得分 |
※5-3-1學校結合衛生單位與地方團體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如:健康體位、無菸校園、口腔保健、視力保健、性教育、正確用藥等議題)。 | ||||
請勾選 R學校辦理健康促進活動有運用衛生單位所提供的各項資源(如:手冊、單張、海報宣傳品…)。 R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地方團體或衛生組織,協助參與學校活動。 R學校配合衛生單位舉辦健康促進活動(如:縣市健康體重計畫、戒菸講座、血壓量測、血糖檢測、癌症篩檢…等)。 | 0分=均無 1分=達成一項 3分=達成兩項 5分=達成三項 | 5. 宜蘭縣立國華國中101學年度學生體位管理-【健康享瘦】計畫 14. 學校辦理健康促進活動有妥善運用衛生單位所提供的各項資源
|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