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健康體位研習計畫

宜蘭縣104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體位」議題中心學校實施計畫

 

  1. 依據:

    宜蘭縣政府104年10月29日府教體字第1040181348號函辦理。

     

  2. 計畫目的

配合本縣健康促進發展方向,考量區位學生特性,健康促進學校之健康體位議題中心學校104學年度欲達成之目標如下:

一、培養新世紀的健康國民

在教育改革的思維與實踐理念下,以教職員工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應用健康生活實踐策略,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育活動,傳授健康基本知能,啟發重視生命的價值觀念,養成適應現代化生活的能力,為國民健康奠定深厚基礎,期能在新世紀國家整體競爭力中擔負起重要使命。

二、提高自我健康照顧知能

過去的疾病以治療為取向的醫療模式,不符現代國民健康需求,最近幾年,「預防的觀念」已被廣泛用以解決及維護健康問題。換言之,提高自我健康照顧能力,是提升生命品質之主要關鍵。

三、發展多元化的健康促進策略

隨著環境與社會結構改變,許多疾病並非經單一因素所造成,學童健康促進的策略,應運用行為改變、衛生教育、社區組織、社會行動等技術,加上政府的衛生、經濟、福利、環境政策之配合,方易達成。

四、導入社區整體資源

   教職員工健康行為和習慣需賴學校、家庭和社區各種資源充分配合之下,才能具體表現出來,學校除提供健康知識、培養健康相關技能、提供練習的機會外,在教職員工表現出正向行為時,更需給予適時、適切的支持與增強。學校應結合家庭和社區,建立良性的合作關係,使社區民眾實踐健康生活,達成全人健康的目標。

 

  1. 計畫目標

    欲達成之具體指標如下:

    1. 重視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及健康體型意識,培養健康的觀念。
    2. 選定學生個人及學校的健康體位行為指標,有效降低體位不良比例。
    1. 建立師生健康自主管理觀念,發展學校健康體位教育之教材、策略及模式,作 為全校推動之基礎。
    2. 實施有效的健康體位策略,促進學校師生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3. 將健康體位宣導列入學校推展主要議題,配合課程融入教學,加強校園情境佈置,此外,結合社區資源定期辦理宣導活動。

 

  1. 現況分析

    宜蘭縣學生的體位在全國縣市評比中,以體位過輕的部份較為嚴重,在肥胖比率部分雖較全國平均值低,103學年平均值仍往上增加,顯示本縣學生體位適中比率維持以往,然仍需注意體位兩極化情形。

    兒童肥胖不但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社會心理發展,並增加成年後相關慢性病的罹痶率和死亡率。根據調查報告,台灣平均每四個國小學童,就有一個屬於體重過重或肥胖,並且與其他亞洲國家一樣,正以每年約1%的比例增加,顯見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體重及肥胖問題的嚴重程度。

    而體重過輕也是一大健康隱憂,因為體位異常過經對身體的影響更大,除了營養不足之外,也會影響到學習、生長發育、運動表現、生理期不定、臉色蒼白,自體抵抗力也會跟著降低。

    因此,解決體位兩極化是個極重要的議題,希望藉由健康體位的推動,使學校學生的體位適中比例增加,並能潛移默化、自我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本縣101-103學年度學生體位過輕、肥胖比率一覽表(單位%)

  

  

101學年

102學年

103學年

體位過輕

國小

22.51%

21.73%

21.73%

國中

20.51%

21.46%

21.46%

本縣平均值

21.57%

21.73%

21.62%

全國平均值

19.99%

19.97%

19.82%

  

  

101學年

102學年

103學年

體位肥胖

國小

13.40%

14.06%

14.06%

國中

15.13%

15.49%

15.49%

本縣平均值

12%

12.23%

12.52%

全國平均值

13.68%

13.85%

14.19%

 

  1. 計畫內容

實施項目

實施方法

執行單位

整體政策

  1. 成立策略聯盟夥伴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及工作團隊。
  2. 制定實施計畫並納入夥伴學校行事曆。
  3. 規劃並舉辦健康促進學校策略聯盟的研習課程。
  4. 結合社區相關團體制定各夥伴學校衛生政策。

各校教務處

健康體位宣教

  1. 加強體位肥胖、過輕學生專案管理,並針對體位異常個案輔導轉介至醫療院所進行診治。
  2. 每學期與配合之供膳廠商營養師至少辦理1場次教職生營養教育落實辦理營養教育宣導、並加強學生健康體型之正確觀念。
  3. 鼓勵增加鈣質食物之菜單開立,如:奶類、豆製品、小魚乾、深綠色蔬菜及芝麻、海苔飯等高鈣食物。
  4. 落實推動天天五蔬果(在校午餐蔬菜量攝取達1.5份以上)及多喝白開水運動(每日在校飲水量達1500㏄以上)。
  5. 鼓勵學生每日睡足8小時,以維持生長激素之正常分泌。
  6. 鼓勵增加學生課間或下課間運動量,以達成學生平均每週運動量達210分鐘。

各校學務處

各校教務處

各校總務處

家長與社區之推動

  1. 舉辦家長健康促進宣導座談會。
  1. 籌劃聯繫社區相關機構辦理家長健康促進系列活動,並鼓勵家長參加。
  2. 轉知家長學生體位情形,協助矯正不良體位。

各校輔導處(室)

家長會

種子訓練

  1. 舉辦健康促進學校健康體位的增能課程研習。

中心學校

 

  1. 預定進度

執行項目

104 

105年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1.成立健康促進學校團隊

      

2.擬定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3.進行健康體位宣教活動

 

     

4.舉辦健康體位增能研習

  

    

5.校群成果交流及回饋

     

 

6.期末檢討及資料彙整撰寫

      

 

  1. 人力配置

    宜蘭縣104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之健康體位議題由壯圍國小擔任中心學校,帶領種子學校凱旋國小、人文國中(小)、竹安國小、頭城國小、龍潭國小、新南國小、過嶺國小、深溝國小、大隱國小、中興國小、冬山國小、三民國小、竹林國小、五結國中、興中國中、廣興國小、武淵國小、清溝國小、士敏國小、三星國中、碧候國小等22校。由各夥伴學校計畫執行單位共同組成委員會,討論並督導健康促進之健康體位議題各項相關活動之遂行

成員

職稱

工作項目

計畫主持人

壯圍國小校長

主持工作小組會議

常務委員

各校家長會長

負責本計畫家長與社區配合之相關事宜

總幹事

壯圍國小
教學事務處主任

協助召集人辦理相關事項,規劃協調相關事宜

委員

各校學務主任(組長)
各校教務主任(組長)

負責「學生健康體位」的項目規劃

委員

各校總務主任

負責「健康體位」環境的營造

委員

各校教務主任(組長)

負責「健康體位」教學活動規劃

委員

各校護理師

「學生健康體位」的項目執行

委員

各校教師

負責執行輔導學生正確的「健康體位」知識,並宣導「健康體位」相關知識

 

  1. 評價指標

    配合計畫執行來進行過程評量,並於計畫執行前後收集前後測資料以評估計畫成效,茲說明如下:

    1. 有關「健康體位」議題之課程計畫及活動實施計畫。
    2. 有關「健康體位」議題之文宣品。
    3. 規劃執行期程。
    4. 前後測的統計圖表等。

     

  2. 預期成效
    1. 與校群建立推動健康促進學習聯繫網。
    2. 90%以上教職員工生,了解健康促進學校之意涵與本校群推動議題之認知。
    1. 80%教職員工參加健康促進研習4小時,學生參加宣導活動2場次以上。
    2. 每一議題融入各科至少1節課。
    3. 凝聚校群聯盟與社區的共識及建立健康促進的共同願景。

 

  1. 經費編列概算表:總經費158,400元整。

壯圍國民小學辦理健康體位議題中心學校概算表

經費項目

單價

數量

總計

說明

業務費

講座鐘點費-外聘

1,600

27

43,200

外聘-專家學者1,600元。(中心學校6小時,其它學校1小時)
外聘-與主辦或訓練機關(構)學校有隸屬關係之機關(構)學校人員1,200元

講座鐘點費-內聘

800

22

17,600

主辦或訓練機關(構)學校人員800元

印刷費

1,400

22

30,800

講義印製等費用(各校)

場地布置費

20,000

1

20,000

中心學校因執行計畫,布置活動場地所需費用

設備使用費

32,400

1

32,400

中心學校因執行計畫,所分攤之電腦、儀器設備或軟體使用費用

教材資料費

10,000

1

10,000

中心學校因執行計畫,購買教材等費用

雜支

200

22

4,400

辦理活動所需之文具相關物品等

總經費 

158,400

※各項經費不足時可相互勻支

 

 

  1. 本計畫由各校代表開會討論決議後,經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單位主任: 主(會)計: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