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宜蘭縣立員山國民中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100學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二、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辦理。(100年6月22日修定)
三、宜蘭縣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三次會議決議事項。
四、本校輔導工作實施計畫
貳、實施目標: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參、組織;
一、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落實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工作。由校長召集,成員包括
相關處室主任、教師、職員代表、家長代表,成員須具備性別平等意識,且女性代表必須半數以上。
二、訂定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要點」,建立性別歧視與性侵害事件危機處
理模式、輔導轉介流程及通報申訴制度,並得視個案之特殊性,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參與處理。
肆、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員山國中學務處。
二、協辦單位:員山國中各處室。
伍、實施時間:
101年8月01日起至102年07月31日止。
陸、實施對象:
本校全體教職員工、學生。
柒、實施要點:
一、性別平等觀念之宣導
項 目 | 主 題 |
一、學生宣導 | 1、性騷擾、性侵害防治教育 2、性別平等教育 3、兒童及少年保護 |
二、活動競賽 | 舉辦創意海報及作文比賽: 1、性別平等教育 2、性侵害及家暴防治教育 |
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1.每學期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2.課程可融入「認識臺灣—社會篇」、「公民」、「健康教育」、「綜合活動」、導師時間等進行教學,內容如附件一。
3.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
4.「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依實際需要,配合各科教學,並研發相關教材教法。
5.教學時若發現所用教材或教學煤體,有足以引起歧視觀念或性侵害之虞,應即予以澄
清。
6.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暴力防治教育。
捌、實施內容:
工作項目 | 工作內容 | 實施 時間 | 主辦單位 | 備註 |
組織架構 | (一)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二)每學期召開至少二次性別平等 | 九月
| 學務處 學務處 |
|
內涵宣導 | (一)利用集會時間及校務會議進行宣導 (二)融入校內各項活動與競賽 (三)張貼宣傳海報 | 經常 | 學務處 教務處 輔導室 |
|
課程教學與教材選用 | (一)研發並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學及評量 (二)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精神 (三)教學研究會增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並融入各科教學內涵 | 經常 | 教務處 |
|
規章制度 | (一)建立性騷擾暨性侵害防制規定及危機處理機制 (二)建立學生申訴制度 (三)成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理小組 (四)學校考績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女性委員應占總數1/2以上 | 九月
九月
九月
| 學務處
學務處、輔導室
學務處
人事室 |
|
環境規劃 | (一)繪製校園危險地帶圖 (二)建立安全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 (三)加強校園巡視 (四)實施校園安全檢查 | 經常 經常 經常 經常 | 總務處 總務處 總務處、學務處 總務處 |
|
其它 | (一)推薦教師參加性別平等教育研習 | 經常 | 輔導室 |
|
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序號 | 職 稱 | 本 職 | 姓 名 | 性別 |
1 | 主任委員 | 校 長 | 白劍鴻 | 男 |
2 | 執行秘書 | 學務處主任 | 林政儒 | 男 |
3 | 教師代表 | 生教組長 | 李勇達 | 男 |
4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陳進華 | 男 |
5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黃資華 | 女 |
6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張麗芬 | 女 |
7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林鳳婷 | 女 |
8 | 教師代表 | 特教教師 | 李美倫 | 女 |
9 | 職工代表 | 護 理 師 | 李靜宜 | 女 |
10 | 家長代表 | 佰匯鋼鐵有限公司 | 張承達 | 男 |
11 | 學生代表 | 學生自治會會長 | 李易芹 | 女 |
女性性別比例需達1/2以上
拾、經費來源:101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實施計畫項下經費。
拾壹、預期效益:
一、為減少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深化性別平等教育,以提高親師生對性別平等議題的關心及認識。
二、透過性別平等課程與活動,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學習自尊自愛,以實現性別平等和相互尊重教育。
三、建構多元、尊重、關懷的人我關係與無性別歧視教育環境,推展實質性別平等。
拾貳、本計劃 陳請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處室主任: 校 長:
101學年度宜蘭縣立員山國民中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壹、依據: 101.11.08性別平等委員會通過
一、教育部100學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二、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辦理。(100年6月22日修定)
三、宜蘭縣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三次會議決議事項。
四、本校輔導工作實施計畫
貳、實施目標: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參、組織;
一、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落實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工作。由校長召集,成員包括
相關處室主任、教師、職員代表、家長代表,成員須具備性別平等意識,且女性代表必須半數以上。
二、訂定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要點」,建立性別歧視與性侵害事件危機處
理模式、輔導轉介流程及通報申訴制度,並得視個案之特殊性,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參與處理。
肆、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員山國中學務處。
二、協辦單位:員山國中各處室。
伍、實施時間:
101年8月01日起至102年07月31日止。
陸、實施對象:
本校全體教職員工、學生。
柒、實施要點:
一、性別平等觀念之宣導
項 目 | 主 題 |
一、學生宣導 | 1、性騷擾、性侵害防治教育 2、性別平等教育 3、兒童及少年保護 |
二、活動競賽 | 舉辦創意海報及作文比賽: 1、性別平等教育 2、性侵害及家暴防治教育 |
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1.每學期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2.課程可融入「認識臺灣—社會篇」、「公民」、「健康教育」、「綜合活動」、導師時間等進行教學,內容如附件一。
3.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
4.「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依實際需要,配合各科教學,並研發相關教材教法。
5.教學時若發現所用教材或教學煤體,有足以引起歧視觀念或性侵害之虞,應即予以澄
清。
6.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暴力防治教育。
捌、實施內容:
工作項目 | 工作內容 | 實施 時間 | 主辦單位 | 備註 |
組織架構 | (一)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二)每學期召開至少二次性別平等 | 九月
| 學務處 學務處 |
|
內涵宣導 | (一)利用集會時間及校務會議進行宣導 (二)融入校內各項活動與競賽 (三)張貼宣傳海報 | 經常 | 學務處 教務處 輔導室 |
|
課程教學與教材選用 | (一)研發並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學及評量 (二)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精神 (三)教學研究會增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並融入各科教學內涵 | 經常 | 教務處 |
|
規章制度 | (一)建立性騷擾暨性侵害防制規定及危機處理機制 (二)建立學生申訴制度 (三)成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理小組 (四)學校考績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女性委員應占總數1/2以上 | 九月
九月
九月
| 學務處
學務處、輔導室
學務處
人事室 |
|
環境規劃 | (一)繪製校園危險地帶圖 (二)建立安全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 (三)加強校園巡視 (四)實施校園安全檢查 | 經常 經常 經常 經常 | 總務處 總務處 總務處、學務處 總務處 |
|
其它 | (一)推薦教師參加性別平等教育研習 | 經常 | 輔導室 |
|
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序號 | 職 稱 | 本 職 | 姓 名 | 性別 |
1 | 主任委員 | 校 長 | 白劍鴻 | 男 |
2 | 執行秘書 | 學務處主任 | 林政儒 | 男 |
3 | 教師代表 | 生教組長 | 李勇達 | 男 |
4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陳進華 | 男 |
5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黃資華 | 女 |
6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張麗芬 | 女 |
7 | 教師代表 | 導 師 | 林鳳婷 | 女 |
8 | 教師代表 | 特教教師 | 李美倫 | 女 |
9 | 職工代表 | 護 理 師 | 李靜宜 | 女 |
10 | 家長代表 | 佰匯鋼鐵有限公司 | 張承達 | 男 |
11 | 學生代表 | 學生自治會會長 | 李易芹 | 女 |
女性性別比例需達1/2以上
拾、經費來源:101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實施計畫項下經費。
拾壹、預期效益:
一、為減少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深化性別平等教育,以提高親師生對性別平等議題的關心及認識。
二、透過性別平等課程與活動,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學習自尊自愛,以實現性別平等和相互尊重教育。
三、建構多元、尊重、關懷的人我關係與無性別歧視教育環境,推展實質性別平等。
拾貳、本計劃 陳請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處室主任: 校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