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度普通班教師暨行政人員特教宣導活動

102年度宜蘭縣員山國中普通班教師暨行政人員特殊教育暨生命教育宣導活動計畫

【主題:學障、情障、泛自閉症學生之教學策略與行為輔導】

 

一、依    據:

1.依據教育部特殊教育發展五年計畫。

    2.依據宜蘭縣特殊教育五年(99-103)師資培育精進計畫辦理。

二.目的

(一)宣導特殊教育理念,落實【零拒絕、無障礙】的教育環境。

(二)增進普通班教師、行政人員對特殊教育的認識與關懷。

(三)建立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共識,建構關懷生命、多元智慧的校園學習環境。

三.辦理單位:宜蘭縣立員山國中輔導室

四.實施日期:民國102年8月26日(一) 上午09:30~12:30

五.對象:本校教職員工及家長

六.實施方式:

           (一)方式:研習活動

           (二)主題: 學障、情障、泛自閉症學生之教學策略與行為輔導

           (三)主講人: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七、課程內容:         

日期

時間

流程

主持人

102.08.25

(四)

09:20—09:30

簽到、發講義和回饋單

工作人員

09:30—09:40

介紹講師

校長

09:40—10:40

學障、情障、泛自閉症學生之教學策略

王意中講師

10:40—11:40

學障、情障、泛自閉症學生之行為輔導

11:40—12:30

綜合座談

校長

12:30—12:40

簽退、回饋單回收

工作人員

 

 

 

八.經費: 本活動所需經費由學年度相關經費項下支應。經費概算表如下:

編號

項目

單價

數量

總價

備註

1

講師費

1600

3節

4800

1.講師為外聘教師

2.經費由特教經費支付

總計

4,800元整

 

 

 

 

 

 

九.實施成果:

(一)登錄本校網站,提供各界人士瀏覽,呈現本校特教宣導活動實施成果。

(二)提供本校教師及家長用於教育、輔導學生之參考。

十. 預期效益:

    (一)宣導特殊教育理念,落實本校特殊需求課程與普教課程的接軌。

    (二)增進本校師生、家長對特教學生認識與了解,並提供適當的協助與資源。

    (三)培養「尊重生命」與「自我省思」的能力,增進對特殊教育的支持與關懷。

十一. 研習成果:

簽到簿、照片、回饋單,參加研習人員核予研習時數3小時,成果資料回傳特教中心。

十二.本計畫經奉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02年度員山國中辦理特教宣導活動學員意見回饋表

親愛的校長、主任、老師及同學,您好:

   非常感謝您填答這份問卷。本問卷是為了瞭解您對師資課程的意見,您所填答的資料是要作為下年度辦理的重要依據。本次調查採不記名方式,敬請提供您真實的想法。敬祝

平安健康

宜蘭縣特教輔導團 敬上

一、您在這次課程學到的……………………

第一件事:

  1. 學到情障、學障、自閉症的班级經營。
  2. 了解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的特性、行為特徵及相處之道。
  3. 學會在班级中如何處理ADHD與泛自閉症學生的行為輔導及教學策略。
  4. 面對自閉症孩子的教學態度及方法有所調整。
  5. 檢視自我上課時對孩子的情緒表達。
  6. 了解到面對有情緒問題孩子的應對方式及步驟。
  7. 了解情障、學障、自閉症與一般學生的差異性及實際會發生的狀況。
  8. 面對孩子能先去了解孩子的特質及情緒表達的意義何在。
  9. 能了解孩子發生狀況的起因,避免有引起負面情緒或不當行為的誘因及方法。
  10. 能清楚知道情障、學障、自閉症學生在般及常育到的困難及處理方式。

第二件事:

  1. 學會對特殊需求正面的生命教育。
  2. 面對差異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導方式,不要固著於某些規定。
  3. 對每位有差異性的特殊生需要有充分的觀察力及包容心。
  4. 提升教師對特殊學生的教學及輔導專業能力。
  5. 學會如何替特殊生營造安全接納的班级環境。
  6. 適當的教學方式能提升特殊生的學習專注力。
  7. 以正向的肯定帶給孩子們信心及能量。

 

 

 

~新生入班宣導簽呈

檔 號:
保存年限:

  

簽 於輔導室

 

主旨:陳本校辦理102學年度入班特教宣導活動實施結果(如附件),簽請 核示。

 

說明:

一、    依據:(一)宜蘭縣各級學校定期辦理特殊教育宣導活動實施計劃。

          (二) 本校102學年度輔導工作計畫。

          (三) 本校102學年度特殊教育實施計畫。

   二、目的:(一)宣導特殊教育理念,落實「零拒絕、無障礙」的環境。

             (二)展現特教成果,增進對特教學生認識與了解。
             (三)培養「尊重生命」與「自我省思」的能力,增進對特

                  殊教育的支持與關懷。

   三、實施辦法及內容: 如附件       

       敬陳

 

校   長

 

承辦單位                   會辦單位                    校長決行

教務處

 

 

學務處

 

 

                                                                 

 
 
 
 

102學年度入班特教宣導活動辦法及內容

 

時間

102.9.9~101.9.12

    早自習 

   7:30~8:00

 

對象

 

七年級新生及部份舊生

任課老師

 

地點

 

各班教室

 

方式

 

入班宣導

 

 

 

 

方法

1.透過互動式多媒體教學, 以多重感官刺激方式,提升學生的專注力以達到宣導目的。

2.學習單回饋

 

宣導

老師

分二組進行

第一組:李美倫老師、

黃楓枝老師

第二組:林淑娟老師、

  林忠儒老師、

 

宣導目的

1.老師及同學能進一步了解身障學生的人格特質及相處的方法。

2.老師及同學能用愛與關懷來教納身障學生並宣導融合教育的重

要性。

3.鼓勵老師及同學透過自己的能力來協助或指導身障學生。

4.提升自己的優勢能力,肯定自我,並實現自我。

5.讓老師及同學了解特殊教育的相關服務。

 

宣導重點

 

主要針對各班身障生的類別做規劃宣導 ~ 學障、智障

 

 

 

 

102學年度入班特教宣導活動回饋單

  102.  月      日     年   班    姓名:

 

1.今天的宣導是否幫助你認識班上的特殊生?

   □  有

   □  沒有

 

2.你會用什麼心態來看待這些特殊生?

   □  輕視

   □  愛心

   □  同理心

 

3.你會用什麼的方式來與班上的特殊生相處

□  接納

□  包容

  □  霸凌

□  協助

 

4.我們應該共同營造什麼樣的班级環境?

□  霸凌不友善

  □  性別歧視

□  友善平等

 

5.如果班上特殊生同學需要特別的協助或有關問題,可以

尋求誰的協助?

□  導師

  □  任課教師

□  各處室老師

 

 

 

~102學年度入班特教宣導活動照片

clip_image002[1] clip_image002[3]clip_image002[5]clip_image002[7]clip_image002[9]clip_image002[11]

 

表二   102年度宜蘭縣辦理特教宣導活動成果照片

主辦學校:宜蘭縣立員山國中       時間:102.8.26     地點:本校校史室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2[4]

 clip_image002[6]

 clip_image002[8]

 clip_image002[10]

 clip_image002[12]

 

表三

 102年度員山國中辦理特教宣導活動學員意見回饋統整表

親愛的特教組長(承辦人),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協助,請幫忙彙整學員回饋的主要意見並mail:bella@tmail.ilc.edu.tw

  回傳特教資源中心  江碧瑤老師收,作為下年度辦理的重要依據,。敬祝

平安健康

宜蘭縣特教輔導團 敬上

一、講師的專業技能

講師以親身經驗分享自己生命課程,足以讓活動參與者信服與學習。

二、授課方式

      講師授課內容生動有趣,且多元化,能引起老師共鳴與參與。

三、授課內容

      內容是講師實際經驗分享,與生活貼近,更能切入主題,能吸引老師投入學習。

四、授課時間與地點

      大部分老師對時間及地點安排都還滿意

五、此次研習的收穫

  (一)對自己

   1.生命教育

   2.心靈成長的

   3.自我激勵

   4.專業知能成長

  (二)對學生或課程幫助

   1.提供教師實際的生命教育教學題裁

   2.達成特教宣導的目的

   3.增進師生對身障者的認知

         ※ 備註:1.統計數據由主辦學校承辦人填寫    2.請記得即時到特教通報網核給研習時數

       參加學校合計:  1  (校)              參加人數合計:    49 (人)

        辦理學校:宜蘭縣立員山國中             承辦人: 林淑娟

 

 

~情障、學障、泛自閉症學生之教學策略與行為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