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吳佳樺 教學節數:共3節
教學 起訖日期 |
| 單元名稱 | 2-2 克癮制勝 | |||||
能力指標 | 5-3-4 評估菸、酒、檳榔、藥物、成癮藥物的危害,並於日常生活中演練有效的拒絕策略。
| 重大議題 | 人權教育 | |||||
教 學 準 備 | ||||||||
一、教師:教學影片、剪報、相關教具及海報、小組討論題目與情境設計。 二、學生:回顧並分享親朋好友或自己使用酒、檳榔的經驗。 | ||||||||
月 | 日 | 節 | 教 學 重 點 | |||||
|
| 1 | 介紹檳榔歷史,並以健康電台引導,說明檳榔與所產生的社會問題;說明檳榔對人體的健康影響。 | |||||
|
| 2 | 說明檳榔產生的環保的問題,並與學生討論酒為什麼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當作下一節課的引導。 | |||||
|
| 3 | 說明酒對人體的多種傷害,以及酒精在人體中的吸收與代謝情形;討論酒駕問題,並簡介成癮物質的意義及危害。 | |||||
學 習 目 標 | ||||||||
一、了解酒、檳榔導致人們成癮的過程及造成的健康問題。 二、了解酒、檳榔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三、具有拒絕使用酒、檳榔的正向態度。 | ||||||||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 教學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重點 |
【臺灣檳榔現況】 一、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或事先錄製廣播劇本,也可請學生改編劇本。 二、請學生演出每個角色各自的立場及心聲。 三、為了解社會中使用成癮物質的現狀,教師於課前蒐集與檳榔相關的剪報。 四、教師呈現剪報內容,並詢問學生:若使用成癮物質是不好的事情,為什麼無法完全禁止?社會為什麼容許這些行為存在? 五、請學生發表看法:如果你是地方首長,你會採用什麼方法來改善檳榔所引發的社會現況呢(請學生舉出一種具體的方法即可)? 【綠色小炸彈—檳榔】 一、教師將準備好的檳榔在課堂上展示,當作引起動機的教具,並配合課文內容介紹檳榔的構造,以及其中的內含物(例如:荖花、荖葉、紅灰)。 二、教師說明這些物質如何在口腔產生物理及化學變化。 (一)物理變化 1.牙齒的磨損。 2.檳榔纖維讓口腔黏膜變得粗糙。 (二)化學變化 1.荖花、荖葉本身的辛辣物質及檳榔本身的檳榔鹼,會使口腔黏膜細胞變質。 2.紅灰遇到水之後會產生熱,熱度傷害口腔黏膜,這種發熱現象屬於化學變化。 三、教師可請學生上網搜尋口腔癌圖片,或教師準備圖片在課堂中展示。配合衛教單張口腔癌患者的照片,讓學生意識到吃檳榔的嚴重後果。 (第一節結束) | 20’
25’
| .劇本、新聞
.檳榔
| .課前準備 .觀察 .實作及表現
.觀察 .實作及表現
|
【檳榔與環境】 一、請學生試著回答下列問題,教師以此複習上次課程內容: (一)檳榔果內所含的檳榔鹼對身體無害。(×) (二)紅灰、荖葉、荖花等被當作檳榔配料,對健康有害。(○) (三)長期嚼食檳榔,會使口腔黏膜產生白色斑點或張口困難的現象。(○) (四)牙齒鬆動是喜歡嚼食檳榔者常見的現象。(○) (五)販賣檳榔給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不違法。(×) (六)嚼食檳榔的時間越長,罹患口腔癌的機率越大。(○) 二、利用臺灣各地土石流及土壤液化的圖片、新聞與學生共同分享想法,並討論種植檳榔的經濟效益及臺灣人民所付出的代價。 【穿腸毒藥—酒一】 一、教師在黑板兩邊分別寫上「喝酒的好處」與「喝酒的壞處」兩標題。 二、教師說明遊戲規則:教師按照組別順序,輪流提問喝酒好處與壞處,例如:「請告訴我,喝酒有什麼好處?」或「請告訴我,喝酒有什麼壞處?」小組共同討論,派代表在限時十秒內回答問題。若延遲回答或不知道答案,該組則畫「×」一次,累計兩次×,則被三振出局,喪失角逐冠軍的機會。 三、請學生討論,飲酒為什麼不適合青少年呢?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結果,綜合歸納原因。 四、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酗酒問題,酗酒對個人及社會都會產生莫大影響,例如:經濟損失、工作問題、事故傷害、犯罪、家庭問題、自殺(酗酒者的自殺率比一般正常不喝酒的人高出許多,目前研究指出,也許喝酒和腦中的血清素降低有關)。 (第二節結束) | 20’
25’
|
| .觀察 .實作及表現
.觀察
|
【穿腸毒藥—酒二】 一、教師說明自古至今酒與社會文化的深刻關係,西方世界也是一樣。 二、由教師解說慢性酒精中毒的症狀: (一)神經精神方面:戒斷症候群(例如:抽搐、幻覺、妄想、發抖)、癩皮症、口角炎、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代謝異常、神經肌肉麻痺等。 (二)腸胃系統疾病:急慢性腸胃炎、吸收不良、脂肪肝、肝硬化等。 (三)血液系統疾病:貧血、血小板缺乏、白血球功能缺損、造血骨髓異常。 【酒後不開車】 一、天旋地轉:以掃把為支點,頭頂手把,原地繞十圈後走直線拿粉筆。此活動用來體驗喝酒後,手眼協調、動作協調能力降低及反應時間變慢,平衡感、準確性降低之情形。 二、教師播放一則酒後駕車的真實生命故事PPT教學檔案,並與學生一同討論酒後駕車造成的嚴重後果。 三、討論問題範例: (一)酒後駕車肇事者對受害者及受害者家人造成什麼影響? (二)這則真實故事對你的啟示是什麼? (三)如果你的親友執意酒後駕車,你會採取什麼行動? 四、教師結語:成癮物質會改變腦部對快樂的感覺,上癮之後,就會依賴這些成癮物質刺激,讓自己持續感受快樂,一般的事物再也無法帶來愉悅的心情,所以不要小看這些成癮物質。一開始就拒絕,比上癮之後再戒除容易得多,拒絕並不是懦弱,而是有主見的選擇。 (第三節結束) | 20’
25’
<span style="font-family: 新細明體,serif" lang="E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