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之間(運動與理想體重)

三年級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 吳佳樺                                                                                                                    教學節數:共2

教學

起訖日期

102-4-1

102-4-8

單元名稱

1-3胖瘦之間(運動與理想體重)

能力指標

2-3-1 設計、執行並評估個人的飲食內容及飲食習慣,以符合身體成長和活動的營養需求。

2-3-6 分析個人對身體外觀的看法及其對個人飲食、運動趨勢的影響,並擬定適當的體重控制計畫。

7-3-2 選擇適切的健康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健康計畫的執行。

7-3-3 選擇適切的運動資訊、服務及產品,以促成運動計畫的執行。

重大議題

一、資訊教育

二、人權教育

三、家政教育

教 學 準 備

一、教師:針對課文內容設計各課題間之連結,並對相關議題蒐集課外資訊作為補充。設計日常運動計畫表格,引導學生依照自己生活作息,設計日常生活運動規畫。

二、學生:事先閱讀課文,提出自己有興趣之問題,在班上公開討論。

教 學 重 點

 

 

1

說明運動與熱量消耗、食欲、運動後持續的耗能效應及局部塑身的關係,最後說明運動增重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選擇運動的能力。

 

 

2

提供身體活動金字塔作為參考,引導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身體活動策略。指導學生設計適合自己的體重控制計畫。

學 習 目 標

一、了解身體活動與體重控制的關係。

二、引導學生設計自己的生活運動計畫。

三、明白體重控制的計畫流程。

四、確實執行體重控制計畫。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重點

【運動的效果】

一、教師從能量消耗與攝入平衡的觀點,討論身體活動和飲食攝取對體重控制的影響。

二、教師指出在成長發育期,學生應重視體能和肌肉量的建造。故增強變壯應是所有學生該追求的目標,而非一味的追求瘦身苗條。

【選擇運動項目的原則】

教師可從不同觀點引導學生思考選擇運動項目的因素,亦可鼓勵學生多發展幾種不同運動項目的興趣與能力,作為未來從事運動的基礎。運動的選擇可因不同的標準而做決定,教師可從不同觀點引導學生自行思考,亦可鼓勵學生多發展幾種不同運動項目的興趣與能力,作為未來從事運動的基礎。

(第一節結束)

20’

 

 

 

 

25’

 

‧觀察

 

 

 

 

‧觀察

【運動融入生活】

一、將運動融入生活是在解決運動時間不足的問題,因此教師應教導學生如何在生活中,適度安排運動的機會,並透過討論,幫助學生將運動時間巧妙安排到生活中。

二、了解「身體活動金字塔」各層的安排原則,讓學生藉由生活中適度的身體活動,提醒自己要多做少動,每個活動都從日常生活做起,則能逐漸達到健康生活的基本需求。

【健康塑身任我行】

一、讓學生思考如果一個體重需要控制的人,不論是過胖或是過瘦,他可能面臨到的困難是什麼?

()過胖:難以抵抗美食的誘惑;容易感到熱或身體不舒服;不喜歡運動;易胖體質;沒有適當的資訊管道;駝鳥心態;不想改變。

()過瘦:認為瘦才是美麗;不喜歡吃東西;偏食;腸胃功能不好;吃也沒用。

二、面臨的這些困難,是否有任何方式可以克服?教師可以由心理建設及生理支持或改造,讓學生了解理想體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是每一個人必要做的努力。

三、解釋課文健康塑身的流程,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有其意義及重要性, 並且讓學生了解, 若是有親友支持, 可以讓塑身之路走的更順利。

四、指導學生依照課本的範例及計畫原則,為自己設計一個體種控制計畫。設計出來之後,可以提出與其他人討論, 當作計畫修正的參考。

(第二節結束)

20’

 

 

 

 

 

 

25’

 

 

 

 

 

 

‧觀察

 

 

 

 

 

 

 

‧觀察

‧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