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員山國中學生憂鬱自我傷害防治三級預防工作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推動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
二、宜府教學字第1000131439號計畫。
三、員山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工作計畫。
貳、目標
一、預防校園憂鬱及自我傷害事件發生。
二、培養教師敏感於高危險性自我傷害個案並能做必要的介入與輔導。
三、培養師生對校園憂鬱及自我傷害事件處置知能。
四、發展與推動增進學生因應壓力與危機管理知能,並增進協助其他處於自殺危機或憂鬱中同學的教學與活動的技能。
五、強化學校危機處理網絡:全面強化「優先關懷群」(自傷高危險群)學生認輔工作,另積極推動友善校園學生事物與輔導工作計畫,期在親師合作下,建構學生支持輔導系統,防治學生自殺。
六、落實各級學校高關懷學生群之篩選,並建立檔案定期追蹤,以減少校園憂鬱自傷事件之發生。
七、推動生命教育:鼓勵教師參加生命教育等研習以增進教師輔導知能,提供適當有效的輔導,協助學生學習處理與適應。辦理生命教育主題週,配合關懷身心障礙引導學童逐步體認生命的可貴,進而尊重生命、關懷生命並珍愛生命。
參、實施策略 :
一、推動生命教育:辦理教師生命教育研習會、落實綜合活動領域教學等,推廣處理學生自傷案件之理念,落實校園自殺防治工作,以有效處理學生自殺防治問題。
二、成立校內「危機處理小組」及學生憂鬱及自殺(傷)防治處理機制流程,有效預防處理學生自傷、自殺等問題。
三、強化校內「優先關懷群」 ( 自傷高危險群 ) 學生認輔工作,加強教師之訓練,積極辦理「輔導知能研習」、「個案研討會」、等教師進修管道,以增進教師輔導知能,落實學校輔導工作,協助學生面臨相關問題時,提供適當有效的輔導,協助學生學習處理與適應。
四、積極推動訓輔整合友善校園工作,期在親師合作下,讓每一位學生隨時都有人照顧輔導,防治學生自殺。
肆、推動與實施防治計畫
擬定學生自我傷害防治計畫,據以執行並定期檢討修正。學校執行初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工作如下:
一、初級預防:
(一)目標: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免於自我傷害。
(二)策略:增加保護因子,降低危險因子。
(三)行動方案:
1.訂定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防治計畫;配合教育主管機關定期實施督導。
2.建立校園危機應變機制,設立24小時通報求助專線,訂定自殺事件危機應變處理作業流程,並定期進行演練。
3.校長主導整合校內資源,強化各處室合作機制。
執行 人員 | 實施內容 | |
預 | 校 | 成立學生憂鬱與自傷三級預防推動小組,研商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計畫,並建立 事件危機處治與事後處治流程,印發全校周知。 |
教 | 一、協助各科教師隨時執行「疏導學生課業壓力、降低考試焦慮、減少失敗挫折感」的工作。 二、透過教學研究會引領教師融入生命與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愛惜生命,提升抗壓能力、危機處理技、及自我傷害之自助與助人技巧。 | |
學 | 一、建立校園危機事件流程及全校緊急事件處理通報資料。 二、加強導師會議功能,增進導師與家長對學生生狀況的瞭解及問題處理之協助。 三、辦理各項育樂活動及社團活動,協助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增進學生身心健康。 | |
總 | 一、隨時檢視校園各項設施安全維護、修繕,避免製造危險環境。 二、注意校園替代役和工友的培訓,加強安全巡邏。 三、重視學生安全工作環境與教學設備及校園設施的安全維護。 四、培訓各班事務股長,隨時檢視班級環境,以維護班級安全。 | |
輔
| 一、加強班親會功能、舉辦家長座談會,增進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生活狀況的瞭解 二、舉辦教師輔導知能成長團體及於各項會議宣導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觀念,以 三、引導學生瞭解生命的價值、死亡的概念、提高學生的挫折容忍度及面對壓力的因應方法、教導學生善用社會支持系統,不要使自身陷入孤立的狀況、協助新生及轉學生盡快適應新學校。 | |
人 | 提供教職員正向積極的工作態度訓練,建立友善的校園氛圍。 | |
導 師 | 一、積極參與有關自我傷害防治之研習活動,以對學生的自我傷害有正確的認知。 二、實施生命教育: 1.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2.向學生澄清死亡的真相。 三、增進學生因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1.瞭解學生日常生活中是否遭遇較大的生活變動。 2.瞭解此生活變動是否對學生造成壓力。 3.協助學生尋求社會資源。 4.協助學生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5.協助學生對壓力事件做成功的因應。 四、經常與班上每位同學接觸,運用聯絡簿或信件、電話與學生做心靈的溝通。 五、願意傾聽,隨時給學生支持、關懷,與學生分享其情緒。 六、提供支援的網絡及相關資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該如何或向何人與何單位求助。 七、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繫,全面瞭解學生在校情形。 八、留意每位學生的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相互交換學生之日常訊息。 九、利用閒暇做家庭訪問,瞭解學生居家生活狀況。 十、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的網絡,提供需要協助同學社會資源。 十一、在班上形成一個通報的系統,指定幹部主動報告同學之動態,尤其是異常舉動。 十二、對可能自我傷害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的敏感。
| |
任 | 一、積極參與研習活動,充實相關知能。 二、支持與關懷,耐心傾聽,分享學生的情緒經驗。 三、保持對「異常舉動」學生之高度敏感。 四、要自動擔任級任教師的「第三隻眼」。 五、常與輔導老師保持聯繫,加強「全方位」輔導策略。 | |
校 | 一、指示導師、任課教師、輔導教師、學務處人員、輔導室人員等對具高危險性 二、指示輔導主任對於自我傷害想法或行動嚴重之學生召開個案會議,研討危機處理步驟及行動,並指定聯絡家長之負責人研商是否需轉介醫療機構。 | |
教 | 一、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評鑑篩選高危險性學生。 二、會同教師、輔導教師對高危險性學生進行輔導,給予支持關懷,並參加個案會議,商討輔導流程分工。 | |
學 | 一、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評鑑篩選高危險性學生。 二、會同教師、輔導教師對高危險性學生進行輔導,給予支持關懷,並參加個案 三、拒絕任何媒體採訪,統一由校園危機處理小組之代表對外說明。 | |
總 | 一、重新評估校園是否存有危險狀況並加以改善。 二、督導工友及替代役及全單位提高警覺,熟悉事件發生時之處理流程。 | |
輔 | 一、協助導師、輔導教師評鑑篩選高危險性學生。 二、會同教師、輔導教師對高危險性學生進行輔導,給予支持關懷,並參加個案 會議,提供相關心靈輔導協助。 三、對自我傷害想法或行動嚴重之學生召開個案會議研商輔導事宜或轉介醫療機 構,並與家長尋求問題解決對策。 四、對近六個月內自殺未遂者:評估該傷害對其生、心理的影響、共同策劃復健 計畫、協助個案適當轉介。 | |
導
師 | 一、對尚未採取行動的個案: 1.對個案保持高度「敏感、接納、專注地傾聽」。 2.鼓勵或帶領學生向輔導單位求助,說出心中的痛苦,讓學生有傾吐的對象,尋求更多的支持及協助。 3.與個案討論對於「死亡」的看法,瞭解其是否有「死亡計畫」。 4.營造班級「溫暖接納」的氣氛,讓個案感受到他是團體裡的重要份子,同學們都很關心他。 5.通知家長,動員家人發揮危機處理的功能,隨時注意個案的言行舉止。 6.若個案堅持不讓家長知道,可以技巧性地提醒家長多關心、注意孩子。 7.通知學校相關人員(如危機處理小組成員)。 8.提供個案「支持網絡」成員的聯絡電話。 二、對十分危急的個案,與相關人員形成一個支持的網絡,隨時有人陪伴個案。 三、對已採取行動,但未成功之個案: 1.立即聯絡相關人員協助將個案送醫急救,並由送醫小組通知家長。 2.請總務處人員協助清理現場。 3.聯絡輔導人員協助安撫其他同學情緒,並實施團體輔導。 4.接納個案的情緒、專注傾聽,並盡可能陪個案一段時間至其情緒平復。 5.透過個案自述或其他資料,瞭解企圖自我傷害的動機。 6.分別與個案及其他同學討論除了自我傷害之外的問題解決策略。 7.請家長接個案回家。 8.鼓勵同學對個案表達關懷,協助個案重返班級。 9.在個案重返學校的初期,協助班級形成一個支持網絡。 | |
任 課 教 師 | <p class="MsoNormal" 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