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校園急性結膜炎(紅眼症)疫情有上升趨勢,請加強學生個人衛生習慣,以維護學幼童健康。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99年9月16日台體(二)字第0990159616號函辦理。
二、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近期急性結膜炎(紅眼症)疫情有上升趨勢,且以東部地區(花蓮縣)最為明顯,鑑於該疾病之高傳染力,及好發於學齡幼童族群,為避免校園群聚感染,請特別加強防範。
三、紅眼症可由多種濾過性病毒引起,主要透過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傳播,潛伏期一般為12小時至數日不等,傳染力極強。症狀主要為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有異物感、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嚴重時會有眼瞼顯著腫脹、結膜下水腫或出血,病程約4-6天。
四、為降低學校師生感染機會,避免群聚事件發生,請加強下述防治工作:(一)加強師生個人衛生與環境衛生,勤用肥皂洗手,避免與人共用毛巾及接觸病人使用之毛巾、器具等,避免以手揉眼,必要時用乾淨毛巾、小棉棒或衛生紙擦拭。學校應提供乾淨的洗手設備、安全之自來水及肥皂,同時保持水龍頭、門把及遊樂設備之清潔並定期消毒。設有親水設施之學校應善盡衛生管理與提醒之責
,加強盥洗設施、毛巾、浴巾等設備及物品之消毒,並提醒師生與工作人員注意防範。 (二)加強學幼童及家長衛生教育,傳遞正確之急性結膜炎相關知識,如傳染途徑、預防方法等資訊,並隨時注意學幼童之健康狀況。如有疑似感染症狀,如眼睛紅、結膜充血、眼睛分泌物很多、怕光、流淚等,應儘速就醫。若已確認感染,應儘量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按照醫師處方用藥,避免前往游泳池等公
共場所,以免傳染他人。
若班級洗手台肥皂不足請至學務處衛生組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