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志工愛隨蒲公英飛揚
相關內容
青少年志工 愛隨蒲公英飛揚
「青少年志工、愛隨蒲公英飛揚」(賴沁沁報導)
「可以幫助別人、感到很快樂」、「自己很健康很幸運,看到不幸福不健康的人,盡量去幫人,做著做著久了就習慣」
蘭陽青少年蒲公英志工隊成立三年來,成員從一班到一校到多校,擴及宜蘭縣各國中、高中職,志工服務的愛心種子就像是蒲公英一樣,在宜蘭縣四處飛揚散播開來…
「像蒲公英一樣將愛的種子散播出去,只要種子存在的一天就會不斷的擴散,就有發芽長大的機會,把愛傳出去」成立蒲公英志工隊的宜蘭縣中華國中黃能謙老師說,社團緣起於學校四十週年校慶,和班上同學討論後,決定到聖嘉民啟智中心志工服務,學生準備了表演節目與院生同樂,同學和外面世界有了接觸,體會到自己的幸福,從中學到「惜福、感恩」課本上無法教的珍貴東西:「同學了解外面的世界會知足惜福,發現效果不錯小孩變乖,許多學校沒有辦法教的事,多年帶班的經驗,學生從事志工後想法態度改變了,班級經營變容易了」。
「順手捐發票,救救癡老人」
愛心的種子播下後,同學一個拉一個,有更多的學生一同參與蒲公英志工隊,關懷對象也越來越多,包括幫華山基金會募發票及訪視獨居老人;到聖嘉民啟智中心陪伴餵養服務;創世基金會為植物人及中風朋友沐浴及打掃;還有仁愛之家、教養院及幸夫愛兒園關懷服務等。今年升上高中的林宜柔從兩年前開始從事志工服務,頂著大太陽當志工,她說很高興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自己有很多資源,分享給別人,曬曬太陽也不錯」。
蒲公英志工林芷瑋也說,在從事志工的過程中,感恩自己很健康,看到不幸的人,希望能盡所能去幫助他們:「感恩自己很幸福,就盡所有力量去幫助別人」。
「募發票的三個訣竅,包括真誠、表達及感謝…」華山基金會宜蘭社區愛心天使站長吳美鈴感佩這群愛心小志工犧牲假日從事志工服務,也感謝民眾經常給予學生志工溫暖的回饋:「天氣這麼熱,小朋友願意假日出來當志工,很令人開心,而同學們在募發票時,經常會有民眾送飲料,還有人捐戒指要提供義賣,一般民眾對同學從事公益的支持,讓人感受到人間是有希望、有溫暖的」。
志工隊發起人黃能謙老師說,從事志工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為志工服務讓孩子體會到能健康吃飯是幸福,能唸書也是幸福,會因而好好讀書、懂得孝順父母,更關心周遭的同學、朋友「學生第一個改變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幸福,看到殘障、植物人,感受到有健康的身體就比別人好很多,第二個改變是體會到可以唸書很幸福,可以自己吃飯、吃東西就是幸福,就會認真過生活、好好唸書,進而孝順父母、關愛同學」。
青少年在志工服務中學習成長,以蒲公英的精神讓愛的種子飛揚,不斷散播溫暖與關懷!
(攝影:賴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