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1校務發展計畫書
宜蘭縣中華國中四年校務發展計畫書
壹、 前言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志業,尤其是國教工作,為一切教育之基礎,更是立國之根本,其良窳足以影響國家盛衰。又教育的發展與政治的改革、經濟振興有別,非立竿見影,一蹴可及;需仰賴永續經營,不斷創新,始能竟其功。
國中階段是人格養成的關鍵期,除了知識的傳授外,更應重視生活教育與品德教育,期能透過身教、言教與境教,以培養學童良好觀念與態度,促使學童能自尊尊人、自愛愛人、感恩惜福,養成重公德、負責任、勤儉、服務的美德。秉持人文教育理念,打造一個有文化性的幸福校園、有啟發性的境教校園與有知識性的智慧校園,透過多元的學習歷程,激發學童天賦潛能,期使達成適性發展目標。
學校教育隨著時代轉變,社會開放,其功能性亦趨多元。如今,學校不僅是學童的學習場所,更是生活化、社區化的主要空間。學校不但要負擔國民教育之責,也要扮演著全民共享,終身學習的教育社區角色。康德有言:「教育興革,只顧實踐,不顧理想是盲的;但只有理想,而無法實踐,則是空的」。校務發展的過程是繼續性、系統性、也是科學性的,它是校務成長發展的工程,不是例行公事,有賴周延的計畫、徹底的執行及虛心的評鑑,以追求校務之績效與卓越,達成教育目標。
貳、學校歷史與現況
一、學校現況
中華國中坐落於宜蘭市東港路,創立於民國五十八年,為宜蘭市配合九年國教之第三所國中,成立至今已達四十一年之歷史。早期校園,因地處低漥,到處荒煙漫草,榛莽荒穢,幸賴全體師生同心協力,胼手胝足拓建;如今,校舍整潔美觀、美侖美奐,已成為學子課讀之樂土。
學校草創之始,僅有學生八班,五十九年再增八班,六十年又增八班,共計二十四班。至目前增為三十六班,全校學生1226人,教職員75人。目前校舍建築計有普通教室三十間,專科教室、教學大樓、行政大樓、學生活動中心各一棟,其他如教學器材及各項教學設備均已具規模,足可供各科單元教學之需要。
學校歷經馮博文校長、楊治宋校長、林文雄校長、張長賢校長、羅英豪校長及連志峰校長,對校務發展殫心協力,承先啟後,讓學校校園景觀逐步脫胎換骨、教學環境及設備更臻於現代化,並重視學生五育均衡發展,對外比賽屢獲佳績,深受地方人士肯定與讚賞。
二、地理環境
(一)地理位置:週邊與黎明國小、宜蘭高商、中華電信、果菜市場為鄰,遴近高速公路宜蘭交流道,對外交通便利。
(二)校 址:宜蘭市東港路15-3號。
(三)校地面積:校地面積為三.○七公頃,現使用面積為二.三五九六公頃,尚有○.五○八公頃預定地尚待徵收。
(四)社區概況:
1.學區內有黎明國小、宜蘭高商,自民國八十年起配合都市發展計畫,將宜蘭市東區禁建解除後,學區內大樓住宅大量興建,使得社區發展迅速。
2.社區內家長職業多為從事農、工、商及軍公教人員,家長及社區人士對校務的關心與期待,與日俱增。
三、學校編制
(一)學生人數分析
級別 | 年級 | 班數 | 男生 | 女生 | 總人數 |
99 | 一 | 12 | 204 | 181 | 385 |
98 | 二 | 12 | 215 | 195 | 410 |
97 | 三 | 12 | 237 | 194 | 431 |
合計 | 36 | 656 | 570 | 1226 |
(二)師資分析:
1.【教職員學歷】
學歷 | 博士 | 碩士 | 大學 | 專科 | 高中 | 合計 |
教師人數 | 0 | 30 | 33 | 0 | 0 | 63 |
職工人數 | 0 | 1 | 4 | 6 | 1 | 12 |
2.【教職員年齡】
年齡 | 30歲以下 | 31~40歲 | 41~50歲 | 51~60歲 | 合計 |
教師人數 | 6 | 33 | 21 | 3 | 63 |
職工人數 | 0 | 0 | 7 | 5 | 12 |
3.【教職員年資】
年資 | 5年以下 | 6~10年 | 11~15年 | 16~20年 | 21~25年 | 26~30年 | 31年以上 |
教師人數 | 4 | 27 | 12 | 9 | 9 | 2 | 0 |
職工人數 | 0 | 1 | 0 | 3 | 2 | 4 | 2 |
4.【各領域教師人數】
| 國文 | 英文 | 數學 | 社會 | 自然 | 健體 | 藝文 | 綜合 | 特教 | 合計 |
正式 | 12 | 8 | 7 | 6 | 12 | 5 | 5 | 5 | 3 | 63 |
代理 | 2 | 1 | 2 | 3 | 1 | 2 | 0 | 2 | 1 | 14 |
兼課 | 1 | 2 | 2 | 1 | 6 | |||||
合計 | 14 | 9 | 10 | 9 | 15 | 7 | 7 | 8 | 4 | 83 |
四、校風特色
由於辦學績效及教師認真教學,深獲社區居民之肯定與讚賞,自九十三學年度開始年年增班,成為本縣學生超額嚴重之學校之一。
(一)教師樂於教學,學生素質提升:
秉持教育理念,匯聚全體同仁之力量,發揮教育專業精神,確實執行教學正常化,以五育均衡為職志,並提昇國民教育品質。
n 以「勤讀書、守秩序、愛整潔、有禮貌」四大生活目標規範,加強學生生活教育,學生都能循規蹈矩,恪守校規。
n 教師平均年齡38歲,服務年資13年,專注教學充滿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熱忱,頗受家長肯定。
(二)校園規劃完善,發揮境教功能:
依據學校師生需求,妥善規劃校園,執行改建,使校園成為人性化教學環境,以發揮境教功能。校園綠意盎然,處處充滿生機,尤以亮麗的榕園景觀,深受全體師生及社區人士讚賞。
n 各班教室均配備新穎的視聽設備,另開闢二間電腦教室充實網路作業系統,並正完成校務行政網連線,朝向資訊化環境邁進。
n 校園佈置配合學生課程學習,如英語學習步道、詩詞欣賞等。
(三)結合社會資源,協助學校發展:
歷屆家長會、教育基金會及地方士紳等,均熱心協助校務推展,除了無形的提供意見與解決糾紛之外,在有形提供多項獎學金,鼓勵學生力爭上游,及提振全體教職員工服務士氣,其功不可沒。
n 社區專業人士參與社團指導,充實學生多元學習內涵。
n 家長會成立志工團、推動家長讀書會、親職講座,提升家長教育知能。
(四)師生和諧融洽,形成溫馨校風:
學校師資整齊優良,為一年輕有活力的教學團隊,並富有教育專業精神與素養;學生循規蹈矩,溫文有禮。師生均有責任心與榮譽感,自然形成團結溫馨的校風。
n 學校組織健全,氣氛融洽,各單位與成員間溝通無礙,教師會並舉辦各樣活動,積極扮演潤滑角色,使本校猶如一和樂的家庭。
n 重視學生生活與品德教育,教師盡心負責,並與家長保持聯繫,以致社區人士對本校口碑甚佳。
五、學校情境的SWOTS分析及行動建議
因素 | Strength (優勢) | Weakness (弱勢) | Opportunity (機會點) | Threat (威脅點) | Strategic 行動策略 |
地 理 環 境 | n 位於東區中心位置,近來周邊新興社區增多,與黎明國小相鄰,漸成為本區人文薈萃之地。 n 近高速公路交流道及宜蘭轉運站,為宜蘭市對外之交通樞紐。 | n 遴近道路為高速公路交流道,是交通樞紐,上下學易生意外。 n 學校週邊道路狹窄,雨天家長接送時交通混亂。 n 鄰近果菜市場、中華電信、宜蘭轉運站,街道兩旁形成的小市集,使生活圈較為複雜。 | n 家長關心孩子學習及學校發展的程度與日俱增。 n 新興社區住民生活品質提升,漸有關心社區發展趨勢。 n 女中路拓寬後,市區來往便捷。 | n 車流量有增加趨勢,師生上下學易發生危險。 n 學生人數有增多趨勢,但校地有限,將使學生可利用空間更形減少。 | n 偕同地方熱心與有力人士協助學校爭取徵收規劃約0.5公頃預定地。 n 結合熱心志工協助加強學生上下學導護工作。 n 整合社區資源,推展社區合作策略。 |
學 生 | n 學生素質普遍不錯,學生可塑性高。 n 學生人數適中,可依合作學習分組教學。 n 資質純樸和品行良好。 | n 先備知識相差很大,教學方式有待考驗。 n 生活基本能力不佳、缺乏自主能力。 n 學生學習能力差異性大,學習成效明顯落差。 | n 多元智慧理念的普遍推廣,使同學有各自發揮所長的天空。 n 學生活潑有創意,學習力強,各項表現進步空間大。 | n 學生大多為家中寶貝、天之驕子,挫折容忍度相對不足且自我意識較強。 n 網路影響層面較大,且家長忙於工作或家庭教育薄弱,導致疏於管教,學生流連網路世界易產生學習問題。 | n 辦理多元社團學習活動,提供學生更多受肯定的機會。 n 辦理各類型成長營隊,陶冶學生群性。 n 研議辦理合作分組教學,推動適性學習教育。強化學生學習能力與態度及方法。 n 鼓勵學生廣泛閱讀,擬訂推動閱讀計畫,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
教 師 | n 老師擁有專業熱誠,及教育使命感。 n 師資結構年輕化,接受變革意願高。 n 教師群組織成型,注重團隊合作精神。 | n 衝勁十足但教學及班級經營之經驗仍待琢磨。 n 因縣府實施教師員額控管措施,導致代理教師較多,教學經驗不足。 n 部分教師進修意願不高。 | n 新的教師聘任制度,能為學校網羅更多優秀人才。 n 教育改革引發教師退休潮,教師退休,經驗傳承,帶來發展新契機。 n 教育部推動斆師專業發展評鑑,帶動教師教學向上提升的動力。 | n 教育變革快速,教師專業知能面臨極大挑戰,壓力與日俱增,教師疲於奔命,導致部分成員成長動力不足,難適應時代潮流。 n 教師課稅後,增加導師的福利措施,但行政人員福利未相對增加,致願擔任行政人員意願低。 | n 推動學習型學校,鼓勵教師進修。 n 建立激勵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的機制。 n 各領域建立對話與研習機制,並發展領域特色活動。 n 對話與傾聽形成推動校務發展的共識。 n 訂定獎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團隊及擔任行政措施,提升教師士氣。 |
家長期望 | n 信任學校,學校措施易推展。 n 家長背景單純,對於學校教學行政措施易認同,配合度強。 n 重視子女在校學習表現。 n 部分家長樂意為學校愛心服務。 n 家長會積極支援學校各項活動。 | n 過度依賴學校且過分關心孩子課業、強調升學。 n 家長參與教學活動頻率較低。 n 才藝、社團甚至與考試無關之情事較不易推動。 | n 家庭教育與親職教育日漸受到家長重視,對提升父母效能助益頗大。 n 部分班級家長會運作順利,增加教師教學資源。 n 多元創意社會提供學生多元潛能發展。 | n 對教育改革認知不足,與老師溝通較被動。 n 對孩子的學習與行為方面因期待與實際的明顯落差,導致管教觀念的矛盾與衝突。 | n 積極辦理親職講座,協助家長提昇親子效能。 n 建全班級家長會、學校家長會運作機制,真誠相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 n 加強親師合作以刊物、書信、座談會、說明會、親師聯誼會等方式,增進親師溝通。 |
因素 | Strength (優勢) | Weakness (弱勢) | Opportunity (機會點) | Threat (威脅點) | Strategic 行動策略 |
校園環境 | n 校舍規劃完善,綠意盎然,環境優美。 n 遠離主要道路的噪音干擾。 | n 校舍空間不足,教師辦公室過度擁擠。 n 尚有租、佔用民地及尚未取得之學校用地。 n 缺乏跑道及室內運動設施,學生無法盡情舒展身心。 n 部分教學資源嚴重不足。 | n 徵收學校預定地及完成200公尺跑道工程。 | n 改建工程進行對教學的不利影響與過渡時期對校園環境美觀的破壞。 n 開放式校園,在夜間及假日校舍和環境常有校外人士破壞。 | n 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爭取經費,儘速完成校園改建及增建工程。 n 工程改建期間加強校園安全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
社區參與 | n 學校開放場地供社區民眾使用,與社區結合。 n 與各里長及社區發展協會取得良好互動,。 n 里長和本社區民代支援校務推動。 | n 民眾活動後留下垃圾,增加學校困擾。 n 社區人士參與校務意願不高,且社區資源鮮少主動與學校建立關係。 n 支援學校的管道和方法缺乏明確指引。 | n 校長與行政人員主動拜訪,獲得社區資源開始參與社區及學校相關活動的支援。 n 社區與學校共享資源,創造雙贏局面。 | n 社區資源機構與人力尚待開發。 n 協助辦理社區活動時,部分民眾生活習慣不佳,影響學校環境品質,屢遭師生抱怨。 n 與社區資源之互動分際須謹慎拿捏,避免產生錯誤認知。 | n 建立社區整合機制,活用各社區物力資源及人才資料庫,適時支援學校推展校務。 n 學校主動參與社區發展,提供必要協助與支援。 n 與學校學區內警察、義警消、醫院等社會資源機構建立互動關係,提供師生安全巡防及醫療諮詢。 |
參、教育目標與學校願景
一、國民教育目標
(一)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
(二)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了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
(三)國民教育法第一條:「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因此,依據當前教育政策,配合本校現況及未來發展需求,達成國民教育階段應培養之十大基本能力,特集合眾力,型塑學校發展願景,建立學校教育目標。
二、學校教育目標:打造一所「五心級」的幸福學園
(一)、學生為主體:學生有信心快樂求學
適性發展、優勢學習、有效學習、展現自信、
激發潛能、卓越成長、多元發展、健全人格。
(二)、教師具專業:教師具愛心專業教學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關懷學生、熱忱奉獻、
專業成長、團隊合作、活化創新、卓越教學。
(三)、校園滿溫馨:行政肯用心積極辦學
尊重和諧、共同參與、主動服務、彈性機動、
講求效率、優良校風、全校一家、展現特色。
(四)、家長齊參與:家長能熱心獎勵興學
信任支持、親師合作、熱心助學、追求成長。
(五)、社區樂支持:社區願關心參與助學
參與融入、共存共榮、打成一片、資源共享。
三、學校發展願景:健康 快樂 成長 感恩
宜蘭縣立中華國中學校發展願景圖
![]() |
![]() |
學校願景:健康、快樂、成長、感恩 | ||||
老師圖像 | 學校圖像 | 學生圖像 | ||
能樂在教學,實現教育理想; 能活化創新教學,激發學生潛能; 能不斷進修成長,提能教育專業素養; 具教育熱忱,有效處理學生問題。 | 合作負責,共同參與; 多元創新,展現特色; 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發展健全人格。 | 能快樂有效學習,展現自信; 能適性成長,發展健全人格; 能常存感恩心,自愛愛人; 能多元發展,啟發創造思考能力。 |
肆、校務經營理念與發展目標
一、學校經營理念:營造一個事事如意的校園
(一)、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主體考量,尊重個別差異,開啟多元潛能。
1.肯定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學習,都有能力可以學習,都可以恰如其分的學習。
2.以有教無類創造無障礙學習機會,以因材施教達成適性發展。
3.肯定學生多元性向發展,重視每位學生全人格發展,帶好每一位學生。
(二)、以專業為導向:提昇專業智慧與專業踐履能力,型塑專業形象。
1.不斷進修充實,強化教育本職系統性知識及批判反思能力。
2.提昇專業自主,確立專業尊嚴,營造「專業教師、快樂學生」的理想圖像。
3.建構專業社群,以專業對話、探究,塑造專業形象與品質保證。
(三)、以服務為信念:以專業服務導向,提昇工作效益與教育品質。
1.充實教學專業與領導管理知能,為同仁夥伴提供專業服務。
2.以學生、家長為顧客,本顧客為先、品質為上,提供滿意服務。
3.配合社區總體營造,主動積極建構教育社區的專業服務網絡。
(四)、以共識為前提:民主參與、溝通協調,凝聚向心力,發揮創造力。
1.釐清教育本質,堅定教育信念,塑造學校教育經營發展願景。
2.擴大民主參與,凝聚共識,體現學校、家長及社區教育合夥經營。
3.以向心力提昇創造力,落實學校本位經營,建立學校特色文化。
(五)、以學習為動力:營造學習型組織,以心創新,促進校務革新。
1.以持續學習轉化理論促進教育實踐,規劃終身學習的生涯發展。
2.主動營造專業、開放的學習情境與學校文化,激勵工作夥伴專業對話的分享機制與研究創新的動力。
3.整合資源營造學習型組織,建構教育社區,落實社區總體營造方案。
二、校務發展目標
(一) 建立人文教育觀,培育新世紀快樂青少年。
(二) 推動效能行政,領航二十一世紀新教育。
(三) 推展適性教育,激發學生多元智慧能力。
(四) 加強教師專業進修,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五) 規劃安全溫馨校園,營造最佳學習園地。
(六) 整合社區家長資源,共同營造優質學園。
校務發展結構圖
三、校務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建立人文教育觀,培育新世紀快樂青少年
1.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課程教育觀。
2. 重視生活教育及品格教育的養成。
3. 倡導愛的教育,帶好每一個學生。
(二)、推動效能行政,領航二十一世紀新教育
1. 定期召開各項會議,落實校務民主參與。
2. 運用組織輪調,尋求行政互動的最佳運作模式。
3. 實施員額控管,保留部分教師員額,聘任專業人員,有效支援行政和教學工作。
(三)、推展適性教育,激發學生多元智慧能力
1. 重視多元智能的潛能發揮,用心照顧每一個學生。
2. 實施成就感教學,給予學生成功經驗。
3. 規劃多元活動,發揮潛移默化功能。
(四)、加強教師專業進修,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1. 推動本位進修,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2. 落實教學視導,塑造教師專業形象。
3. 推展本位課程,落實課程發展評鑑。
(五)、規劃安全溫馨校園,營造最佳學習園地
1. 建構安全的、健康的、溫馨的校園。
2. 善用視聽器材設備,活化教學模式。
3. 重視自然生態,做好資源回收、節能減碳工作。
(六)、整合社區家長資源,共同營造優質學園
1. 加強親師溝通管道與機制,協助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
2. 結合社區有形及無形資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3. 發展策略聯盟,推展校際合作策略,豐富學習內涵。
伍、學校發展計畫實施策略與行動方案
一、建立人文教育觀,培育新世紀快樂青少年
實施策略 | (一)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課程教育觀。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各項活動和競賽融入課程教學中,活動與課程能相互結合,讓課程內容生活化,以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 教務處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80 |
2. 各項活動規劃,讓每位學生皆能參與各項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 | 教務處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40 |
3. 讓每個學生,在畢業前能擁有一項的專精項目,及有參與班際比賽的機會。 | 教務處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實施策略 | (二)重視生活教育及品格教育的養成。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實施榮譽制度,並善用獎懲,以增強其優良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100 |
2. 建立學生申訴管道、實施幹部訓練、落實童軍教育、培養領導能力、栽培領袖人才、尊重學生意見、培養民主法治素養。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3. 暢通的校園通報系統,不定時巡視校園各角落,防止校園死角產生。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100 |
4.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結合家長力量、建立安全維護網、聯絡愛心商店,俾使學生在校園生活安全,在社區亦能得到良好的照顧。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實施策略 | (三)倡導愛的教育,帶好每一個學生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結合社區輔導資源,規劃辦理技藝教育學程、青春學堂、體驗式活動等課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意願,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 輔導室 | ˇ | ˇ | ˇ | ˇ | 2,000 |
2. 主動了解學生缺課原因,掌握學生的各種狀況,追縇輔導,降低中輟發生的原因。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3. 善盡教師輔導職責,鼓勵教師參與認輔工作,結合溪北諮商中心和輔導教師資源,發揮教育愛。 | 學務處 輔導室 | ˇ | ˇ | ˇ | ˇ | |
4. 落實輔導工作,生命教育、性別教育、性教育、生涯教育的各項工作。 | 輔導室 | ˇ | ˇ | ˇ | ˇ | 40 |
5. 有效預防及處理懷孕學生事件,秉持多元、包容之精神,維護學生基本人權,保障學生受教權。 | 輔導室 | ˇ | ˇ | ˇ | ˇ |
二、推動效能行政,領航二十一世紀新教育
實施策略 | (一)定期召開各項會議,落實校務民主參與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定期召開校務會議、主管會報、行政會報、導師會報,充分的溝通協調,並作好會議的追蹤功能。 | 校長室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2. 健全各項委員會議,凝聚共識以發展學校的共同目標和願景。 | 各處室 | ˇ | ˇ | ˇ | ˇ | |
3. 落實課發會、教評會和教職員甄選委員會功能,依學校需求甄選學校需求人員,發展學校特色。 | 教務處 人事室 | ˇ | ˇ | ˇ | ˇ | |
實施策略 | (二)運用組織輪調,尋求行政互動的最佳運作模式。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推動輪調制度,以消除本位觀念及落實職務代理功能。 | 校長室 | ˇ | ˇ | |||
2. 行政兼職的意願調查,以做為行政的安排。 | 人事室 | ˇ | ˇ | |||
3. 定期檢討各處室職務工作,修訂處室分層負責明細表,落實績效責任。 | 人事室 | ˇ | ˇ | |||
4. 落實人事考核制度。 | 人事室 | ˇ | ˇ | ˇ | ˇ | |
5. 能業務外包的事務,如電腦、水電、消防、校園環境維護等,委託專業人員辦理,以減輕學校人力的浪費及發揮各項工作的最大成效。 | 行政處 | ˇ | ˇ | ˇ | ˇ | 400 |
實施策略 | (三)實施員額控管,保留部分教師員額,聘任專業人員,有效支援行政和教學工作。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彈性調整各項組織,活化行政系統,讓成員發揮最大效益。 | 校長室 | ˇ | ˇ | ˇ | ˇ | |
2. 保留適度教師員額,依學校和學生需求及課程需要,聘任專業兼課教師,發展學校特色。 | 教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3. 減少教師配課,以教師專業授課,落實專業教學。 | 教務處 | ˇ | ˇ | ˇ | ˇ |
三、推展適性教育,激發學生多元智慧能力
實施策略 | (一)重視多元智能的潛能發揮,用心照顧每一個學生。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把每個學生都當作人才來培育,長期培養具各類專長的學生,以提升學生的潛能,並鼓勵參與校際競賽,以提升其實力。 | 教務處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200 |
2. 辦理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機會,以滿足學生多元的需求。 | 教務處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40 |
3. 開設多元社團活動,依學生興趣選擇他喜愛的社團,以豐富學生學習內涵。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
實施策略 | (二)實施成就感教學,給予學生成功經驗。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辦理主題式體驗學習活動,設計學生體驗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 | 教務處 學務處 輔導室 | ˇ | ˇ | 40 | ||
2. 佈置學生作品的藝廊空間,定期輪流展現學生作品,以提升藝文的文化陶冶功能。 | 教務處 | ˇ | ˇ | ˇ | ˇ | 40 |
3. 活化圖書館功能,定期好書介紹;制定獎勵閱方案,鼓勵學生閱讀,擴展學生視野。 | 教務處 | ˇ | ˇ | ˇ | ˇ | 80 |
4. 設置樂活教室,讓學生都能享受運動的樂趣。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400 | |
實施策略 | (三)規劃多元活動,發揮潛移默化功能。 | |||||
行動方案 | 承辦單位 | 實施期程 | 預估經費 (單位仟元) | |||
100 | 101 | 102 | 103 | |||
1. 辦理科學、語文、美術、音樂、創意表演等競賽,啟發學生多元潛能。 | 教務處 | ˇ | ˇ | ˇ | ˇ | 200 |
2. 每次段考後,安排學生動態式的活動和競賽,調勢學生的身心。 | 學務處 | ˇ | ˇ | ˇ | ˇ | 80 |
3. 佈置創造力環境,啟發學生動腦思考的習慣,以啟發學生創造思考的能力。 | 教務處 | ˇ | ˇ | 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