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與帶狀疱疹

       水痘主要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感染帶狀疱疹患者之水疱,也可以造成傳染。此外,也可由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痂皮則不具傳染性。水痘全世界都有發生,冬季及早春是水痘流行季節,感染者主要是兒童,以3~9歲年齡層是好發的尖峰(約占60%),在93年1月1日起政府提供92年以後出生年滿12個月以上幼兒,接種1劑水痘疫苗政策後,年齡層有逐漸後移的趨勢。

       水痘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之高傳染性疾病,特別是在發疹早期;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包含輕微發燒(37.5–39℃)、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皮膚開始出現紅疹,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延伸,全身性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通常約於二至四星期內痊癒)。曾施打過疫苗者仍可能罹患水痘,其病程較短(4–6天)、水疱數約50顆以下且症狀表現溫和,惟曾接種過水痘疫苗者仍有25%至30%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水痘症狀,若水疱多於50處,則傳染力與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相似,罹病期間仍應與他人區隔,不宜忽視。

       感染水痘後,可以變成潛伏性的感染,至成年人時復發為帶狀疱疹,年紀越大,發病的機會大增,有惡性腫瘤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因抵抗力較差,故發病之機會亦高;小孩在2個月大前得到水痘會增加日後得到帶狀疱疹的機會,帶狀疱疹在水痘復原之後藉潛伏於神經節中,以避免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摧毀,當宿主免疫力減弱時,病毒便會活化並沿著其分布的神經皮節散布,造成帶狀疱疹,俗稱皮蛇,而出現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亦相當惱人,成年人平時應注意攝取均衡的飲食、適度做運動及維持良好生活作息的習慣,加強抵抗力就可以預防病毒的侵襲。

       預防感染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水痘疫苗,呼籲家長攜帶家中年滿12個月以上的寶貝、幼兒攜帶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至本縣幼兒常規疫苗合約院所或12鄉鎮市衛生所接種水痘疫苗。

圖片來源:此檔案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未本地化版本條款授權。
Original uploader was Mariegriffiths at en.wikipedia. Original uploader was TimVickers at en.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ShinglesDay6_ed.JPG

撰稿者:疾管科 劉玉蓮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