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H7N9流感通報新定義
中國H7N9流感疫情趨緩,不過相隔21天之後,北京市5月29日新增1例。考量該地區H7N9流感的感染分佈不夠清楚,且禽鳥走向難以預期,因此中央H7N9流感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擴大疫區定義,6月起港澳以外的中國省市,全面列入疫區。
中國發生H7N9疫情迄今近2個月,絕大多數病例是發燒且肺炎,少有輕症,為避免醫療資源浪費於篩檢輕症。經5月28日傳染病諮詢委員會流感防治組第27次會議決議,6月1日起修訂H7N9流感病例新定義為:臨床條件需同時符合發燒(≥38℃)、咳嗽且符合肺炎症狀;流行病學條件是將發病前14天(原為10天)視為潛伏期,在潛伏期間具有以下4條件之一:曾與極可能或確定病例密切接觸、曾在H7N9病例區旅遊或居住(中國各省市、不含港澳)、曾有禽鳥接觸史或至禽鳥類場所、曾在實驗室接觸可能帶有H7N9禽流感病毒的檢體。
另暑期將至,民眾如規劃前往中國旅遊,應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的衛生習慣,勿任意碰觸與餵食鳥禽,避免至有活禽之傳統市場及環境,食用禽肉及蛋類務必煮熟;返國後,如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請立即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H7N9 流感
(H7N9 Influenza)
一、 臨床條件
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
- 急性呼吸道感染,臨床症狀可能包括發燒(≥38℃)、咳嗽等;
- 臨床、放射線診斷或病理學上顯示肺部實質疾病。
二、 檢驗條件
具有下列任一條件:
- 臨床檢體培養分離及鑑定出 H7N9 流感病毒;
- 分子生物學 H7N9 核酸檢測陽性;
- 血清學抗體檢測呈現為最近感染。
三、 流行病學條件發病前 14 日內,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 曾經與出現症狀的極可能或確定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或有呼吸道分泌物、體液之直接接觸;
- 曾至有出現 H7N9 流感疫情流行地區之旅遊史或居住史;
- 曾有禽鳥接觸史或至禽鳥類相關場所;
- 在實驗室或其他環境,無適當防護下處理動物或人類之檢體,而該檢體可能含有H7N9 流感病毒。
四、 通報定義
具有下列任一個條件:
- 符合臨床條件及流行病學條件;
- 僅符合臨床條件第(一)項及流行病學條件第(一)項;
- 符合檢驗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