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2-1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活動計畫
100學年度宜蘭縣立中華國中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書
壹、 計畫摘要
為了增進全校教職員工生的全人健康,發展多元層面、多元策略、多元評價的整合型健康促進學校特訂定本計畫。本計劃擬分三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由已成立的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並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進行健康之需求評估,進而確立學校成員共同認定的目標及健康議題優先順序。第二階段則依據所訂定之目標及議題,發展有效的策略及計畫,並提供充分的環境支持與服務,以增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第三階段則依據所擬定的計畫,實施具體工作內容,並不斷進行過程評價,以期適時回饋修正計畫,並進行成效評價來評估計畫施行之效果。
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之執行策略,包括教育層面及政策層面;教育層面運用之策略主要為:課程介入、活動介入及媒體傳播,以增進學校成員之健康知覺、知識、態度、價值觀、技能並建立良好之健康行為及生活習慣,進而提升身體、心理、情緒及社會之全人健康狀態。政策層面運用之策略主要為:訂定相關規定、強化組織,以增進健康支持性環境與空間及建構健康正向之校園社會文化,使個人與組織環境間有更健康之互動,以促進健康生活之落實。
本計劃旨在發展學校能夠讓全體師生有正確健康概念、產生健康行為,因而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健康促進計畫是永續經營是要增進個人能力以控制其環境,增進健康。「社區有教室」便是承續著「本土化」和「環境教育」這兩股社會潮流而發展出具課程內涵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同時本著對鄉土的關懷、重建社區自我認同,以及重構人與社會和自然環境關係的要旨出發。故學校針對健康促進之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以觀察、訪談、問卷調查及檢測等方式進行,此計畫主要實施方法強調「融入教學課程」、「學校常規建立」及擁有良好的健康教學環境,以增進學校全體師生有健康促進的知能及學習態度進而發展健康的生活型態。
以教育宣導方法使校園成為無菸、拒檳、正確飲食習慣及性別平等之有益健康的學習環境。於領域課程中加入拒絕菸(毒)品、嚼食檳榔、性別平等及全方位健康促進有關之創意課程,讓學生在有興趣的情境之中學習,進而內化為學生之知識,實踐真正的健康生活。營造健康與安全校園環境,積極推動健康教育與活動,提供優質衛生保健措施;以培育學生健康生活習慣。並應用健康生活實踐策略,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育活動,傳授健康基本知能,啟發重視生命的價值觀念,養成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另外,再結合社區的力量擴大健康、成長、快樂、感恩的校園宗旨。
自選議題推動:本校推動「事故傷害防制」加強學生安全認知,運用課程教學,佐以舉辦相關活動方式,內容包含甚廣而非單一之議題,為期落實而有效果,選擇其中結合生活輔導之「交通意外事故防制」、課程融入之「居家、校外事故防範」、衛生保健之「急救訓練」之能力提昇,群策群力、分工合作,透過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社區人士共同對話、參與及執行的模式,讓教職員工生及社區人士了解事故傷害造成的害處,並學會如何運用急救知識及急救技巧,強化學生及教職員工安全觀念,營造安全活動環境,落實運動設施管理,建立事故傷害防制與緊急救護體系,以經營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與社區,共創美好的未來。
貳、 依 據
1. 教育部100年9 月 14日臺體(二)字第1000152191K號函辦理。
2. 宜蘭縣政府100年9月20日府教體字第1000143930號函辦理。
3. 依據「學校衛生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及「菸害防制法」及本府教育處依實際狀況訂定之。
叁. 背景說明
一、現況說明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5年起,積極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是以場所的角度(setting approach)為基礎,將學校視為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要花許多時間待在這裡的地方。因此其將健康促進學校的定義為「一所學校能持續的增強它的能力,成為一個有益於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健康場所」,有鑑於此本校成立學校衛生委員會,策劃並推動整體學校衛生政策。
本校臨宜蘭市行政中心,是一所中大型學校,共有36班,學生數共1170人,教職員工約100人。學區家長大部分皆屬於藍領階層、少數為中產階級和原住民。社經地位尚可,再加上社會結構近年急速變化,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再婚家庭越來越多。因此對健康生活型態的認知及活動普遍缺乏。社區家長之社經地位以工商業為主,大部份忙於工作,然而學生的生活除了在校學習與課後輔導外,由於家庭環境多屬「雙薪家庭」,故孩子回家後,大部份以電腦為休閒活動,使用率高達95%,上網情形普遍。就96、97、98年度分析,本校之異常行為及違規事件有明顯下降之趨勢,如:菸癮(本校實施戒菸班),再則,針對暴力事件及中輟生之現象來看,由於教師們大量投入愛的教育之因亦大量減少;唯現今是網際網路的時代,幾乎是家家有電腦,在科技媒體的侵入之下,網路交友的情形為甚,本校亦針對網路交友情形做加強宣導。本校依據教育部推動健康促進議題上進行所賦予之任務,積極推動口腔衛生、視力保健、正確用藥為主,再加上去年推動的性教育、健康體位和菸酒毒品防治為輔。今年將針對此議題,做進一步的健康促進規劃。
二、SWOT分析
六大層面 | S優勢 | W劣勢 | O轉機 | T限制 |
學校政策 | ◎ 學校推行體適能政策。 ◎ 學校禁止販賣含糖飲料。 | ◎ 家長及非專業教師常關心學生操行、學業,卻忽略掉學生健康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安全與健康較缺乏健康概念。 | ◎ 校方決定進行健康促進學校計畫並結合宜蘭市各學校成為策略聯盟。 ◎ 政府開始重視學生健康促進。 | ◎ 政策推行,立刻出現教師反彈聲浪。 ◎ 目前健康與體育之教學,本校採專業職能任教制度,尚未完全結合。 |
健康教學 | ◎ 健康課程中安排健康體能訓練與相關知識之傳授。 ◎ 課程中有教導健康均衡飲食重要性及攝食注意事項。 ◎ 將健康飲食與體能融入其他學科結合進行教學或做置入性行銷。 ◎ 針對非專業班級,將由本校護理師介入並協助專業知能教學工作。 | ◎ 現有教師結構及配課等問題,無法達成每班皆有專業的健體老師指導。 ◎ 課程採分年段實施,有些議題在其他年段未出現。 ◎ 其他領域教師受限於專業知能,短期內無法實施跨領域合作。 ◎ 教師對健康相關研習較無興趣。 | ◎ 學生能在固定的時間內獲得健康飲食的關念及健康體能之相關知識與技能。 ◎ 擬以鼓勵或研習的方式,自辦相關教師研習課程。 ◎ 協同本區之消防局,來校教授急難救命術。 | ◎ 健康與體育領域因非升學科目,故較易被忽略。 |
物質環境 | ◎ 校內未販賣零食及含高糖飲料。 ◎ 學校在課後開放操場及體育館,供學生及社區民眾使用。 | ◎ 學校附近有店家販賣不健康的食物。 ◎ 校園運動設施不足。 |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所得經費預算之投入。 ◎ 部分學校附近的店家是學生家長,可商討不販賣不健康的食物。 | ◎ 學校附近飲料店提供外送服務。 |
社心環境 | ◎ 學生有健康的問題會跟老師討論。 ◎ 部分師生及教職員工於放學後會留校打球(籃球及桌球)。 ◎ 有部份教師組成運動團體。 ◎ 大部分家長親師合作愉快。 | ◎ 健康飲食風氣仍有待努力。 ◎ 部分老師與學生無定期運動的習慣。 | ◎ 親長溝通,讓家長重視孩子的飲食問題,鼓勵學生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 ◎ 大部份教師已有健康就是本錢的概念並自行實施運動與節能減碳運動。 | ◎ 外食同學,選擇的誘惑較多。 ◎ 同學能運動時間較少,多數有課外補習。 |
健康服務 | ◎ 學校提供營養均衡的午餐。 ◎ 學校為學生定期檢測體適能。 ◎ 午餐外包廠商之營養師,定期做健康飲食的宣導。 | ◎ 健康餐點之口感與味道比不上含糖飲料與油炸食品。 ◎ 部分同學不愛運動。 | ◎ 午餐外包廠商承諾提供營養可口之餐點。 ◎體適能檢測項目結合競賽,讓學童盡情發揮。 | ◎ 雖提供健康服務,部分家長認同低。 |
社區家庭 | ◎ 社區民眾會到校園運動。 ◎ 里長配合度高。 ◎ 社區商家熱心參與。 | ◎ 單親、隔代教養、少關懷子女的家長為數不少,有可能會忽略孩子的飲食。 ◎ 尚未與社區運動團體連結。 | ◎ 部分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飲食健康。 ◎ 社區運動團體多。 ◎ 家長運動班成立,廣邀社區民眾參與。 | ◎ 附近有店家販賣不健康的食物。 ◎ 忙碌的雙親可能與學校的聯繫不佳。 |
三、計畫期程:100年8月1日至101年7月31日
四、計畫目的:
1. 評估學校教職員工生的健康需求(包括需求的重要性、可行性、物力及人力相關資源等)。
2. 結合師生、家長、社區等資源力量,建立健康的校園環境及推動永續校園之氛圍。
3. 發展有效的策略及計畫,並提供充分的環境支持與服務。
4. 促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體適能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教學品質。
5. 全面性的評估並瞭解學生(含教職員工)健康狀況及影響健康的相關因素需求;透過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及健康服務之實施,引導學生、教職員工、家長能夠自發性及建立自主性自我健康管理,同時結合社區資源充分提供學校六大範疇之支持,促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共同營造健康、快樂之校園,進而提升健康品質。
五、計畫內容
主題 | 活 動 內 容 | 辦理時間 | 執行單位 |
學校衛生政策 | 納入學校行事曆並於校務會議宣讀通過。 | 行政會議、校務會議 | 學務處 |
委員會 組成 | 1.制定中華國中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書 2.組成「中華國中健康促進委員會」 3.召開會議並規劃小組分工。 | 08月30日 | 健康促進委員會全體委員。 |
議題工作內 容 | ※辦理宣導活動 1.辦理『健康促進學校宣導說明會』。 2.建立無菸校園環境,舉辦無菸校育宣導活動。 3.佈置安全急救、性教育防治教育及菸害防治教育專欄。 4.善用學校佈告欄發表『菸害防治』、『性別平等』、『安全急救』的重要性,藉以影響學生及社區家長。 5.佈置健康促進學校環境。 6.辦理『安全急救』、『菸害防治教育』、『性別平等』宣導活動。 7.建立『健康促進學校網站』加強健康知識的搜集及分享,並定期更換資訊。 | 100年9月~101年6月 | 各處室 |
※健康教育課程及活動 1.加強學生安全急救-CPR及菸害教育防治知識,訂定健康課程教學方向及內容。 2.編訂議題『學習單』,加強學習效果。 | 100年9月~101年6月 | 教務處 | |
※建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1.定期檢查各項校園設施及進行維護工作。 2.建立愛與希望無菸校園及性別平等校園。 | 100年9月~101年6月 | 總務處 | |
※營造健全良好的校園精神環境 1.辦理各年級班際球賽,加強學校及社區互動。 2.擴大志工及家長會功能,結合社區力量,投入學生無菸教育認輔制度。 3.善用校護,培養教師、志工、退休教師及學生同儕團體等各項安全急救技能,以建立愛與希望校園。 | 100年9月~101年6月 | 各班導師學務處 諮商中心 總務處 | |
次議題: 事故傷害防制 | 1.針對八年級學生於健體課程中,實施「安全急救教育-CPR心肺復甦術」的課程,並進行檢測。 2.建立教職員生安全教育認知與急救訓練知能。 3.辦理書法、壁報、徵文等藝文競賽,並將優勝作品張貼於學校公佈欄,以增進宣導效果。 4.組織相關意外事故因應處理小組,以防範未然並減少意外事故傷亡。 5.辦理『安全教育宣導』活動。 6.舉辦相關健康議題有獎問答活動,引入相關健康議題觀念。 | 100年9月~101年6月 | 各班導師學務處 總務處 |
六、計畫預期成效
(一)凝聚學校師生健康促進的共識及建立共同的願景:關於學校的發展愛與希望校園、安全急救、菸害防治教育、性教育防治教育,逐漸經由學校所形成的環境氣氛中成為大家所認可並產生共識。
(二)營造身心安適的學校環境:容易適應且安全的校園建築、設施,使學生容易於學校環境中適應並且強調學校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參與關係。。
(三)學校結合家長會營造一個生理與心理安適的無菸環境以促進健康菸害防制納入課程,並進行融入教學,深耕學生正確健康理念。
(四)結合社區資源,建置健康促進合作網絡及夥伴關係,以強化並增廣親、師、生之正確健康資訊。
(五)學校藉由辦理各項動、靜態研習、活動,鼓勵師生共同參與,以活化學生正確健康知能,期能建構終身受用的健康生活。
七、預定進度
月 次 工作項目 | 第 8 月 | 第 9 月 | 第 10 月 | 第 11 月 | 第 12 月 | 第 1 月 | 第 2 月 | 第 3 月 | 第 4 月 | 第 5 月 | 第 4 月 |
1.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 | |||||||||||
2.進行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 |||||||||||
3.決定目標及健康議題 | |||||||||||
4.擬定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 |||||||||||
5.編製教材及教學媒體 | |||||||||||
6.建立健康網站與維護 | |||||||||||
7.擬定過程成效評量工具 | |||||||||||
8.成效評量前測 | |||||||||||
9.執行健康促進計畫 | |||||||||||
10.過程評量 | |||||||||||
11.成效評價後測 | |||||||||||
12.資料分析 | |||||||||||
13.報告撰寫 |
八、人力配置
職稱 | 姓名 | 計畫職稱 | 在本計畫之工作項目 |
校 長 | 林志全 | 主任委員 | 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之總召集人,負責召及各委員開會,並對政策作出決策。 |
家長會長 | 謝國興 | 副主任委員 | 以家長的立場提供學校寶貴的意見,及協調學生家長人力整合相關事宜。 |
學務主任 | 唐正昌 | 副主任委員 | 統籌辦理健康促進學校各項活動。 |
教務主任 | 黃素娟 | 副主任委員 | 統籌辦理本年度健康促進議題融入相關教學活動及成果發表。 |
總務主任 | 鄭鈞方 | 副主任委員 | 統籌辦理本年度健康促進議題融入相關校園物質環境及成果發表。相關硬體設施採購及安性維護。 |
輔導主任 | 賴鎮南 | 副主任委員 | 統籌辦理本年度健康促進議題融入相關校園社會環境及成果發表。 |
課務組長 | 劉穎潔 | 副主任委員 | 召集教師團隊,宣導健康促進相關議題融入教學課程中。 |
衛生組長 | 游圳仁 | 執行秘書 | 健康促進學校活動總計畫之擬定規劃與執行 |
護 理 師 | 藍玉蝦 | 委 員 | 協助健康促進學校活動執行 |
體育組長 | 朱士全 | 委 員 | 健康促進學校活動-健康體能項目之規劃與執行 |
資訊組長 | 趙智青 | 委 員 | 健康網路網頁製作及維護 |
一年級導師代表 | 鄭裕鳳 | 委 員 | 協助督促及輔導學生健康體能工作 |
二年級導師代表 | 黃能謙 | 委 員 | 協助督促及輔導學生健康體能工作 |
三年級導師代表 | 吳麗宜 | 委 員 | 協助督促及輔導學生健康體能工作 |
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代表 | 呂怡秀 | 委 員 | 融入課程建立正確健康知識(含性教育) |
班聯會會長 | 吳尚謙 | 學生代表 | 協助提供學生需求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 |
班聯會副會長 | 楊欣潔 | 學生代表 | 協助提供學生需求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 |
全順營養師 | 楊雅如 | 顧 問 | 聘請醫院營養師作為學校之健康顧問,指導學校進行健康體位之營養教育。 |
林鴻飛醫師 | 林鴻飛 | 顧 問 | 聘請林鴻飛醫師作為學校之健康顧問,指導學校辦理健康促進學校。 |
愛心志工隊隊長 | 田芳祝 | 顧 問 | 社區代表,負責帶動學校周圍環境之健康氣氛,整合社區資源,並與學校共同舉辦相關之健康促進活動。 |
九、評價方法
配合計畫執行來進行過程評量,並比較計畫執行前後所蒐集的資料,評估計畫成效,評估方法說明如下:
(一) 過程評量:
1.課程計畫:透過課務組,將性教育、身體健康促進、體適能活動、菸害防制增加各運動項目內容等落實編寫於領域教學計畫中。
2.學年會議:透過學年會議,確實檢討相關活動執行成效及提出建議。
3.校務會議:於每學期期末,確實檢討本計畫執行成效,以列入下學年度計畫制訂之參考。
4.行政會議、導師會報:隨時檢討本計畫執行成效。
〈二〉成效評量:包括影響評價及結果評價。影響評價是指評價較短期立即的計畫成效,結果評價是指評價較長遠或最終的效果。
1.健康狀況:
〈1〉心理指標:學生對健康促進學校的看法、不受廣告影響去買垃圾食物。
〈2〉參加體育性社團運動人口增加5%。
〈3〉學校體育性特色活動課程增加2項。
〈4〉校園意外傷害至健康中心接受服務的次數降2%。
〈5〉測量學生身體質量指數,使其維持標準。
2.行為與生活型態:增進健康行為,如運動、均衡飲食。
3.環境因素:建立健康飲食習慣的環境,鼓勵學生畫海報、寫作文、在學校網站發言心得。衛生服務方面,建立完整的傳染病預防、篩檢、追蹤、矯治、輔導、諮商及轉介系統。
4、 個人因素:包括健康覺醒、知識、態度、價值觀、健康生活技能。
十四、經費概算:
共計新台幣壹萬元整
補助:新台幣壹萬元整
項目 | 單位 | 單價 | 數量 | 小計 | 用途或規格說明 | |
業務費 總 計 | 10,000 | 一、辦理健康促進行銷: 1.學生身體健康促進訓練。 2.傳染病防治訓練 以上含辦理視力、口腔、兩性教育、讀書會運作方式等相關議題。 | ||||
講座鐘點費 | 小時 | 1,600 | 2 | 3,200 | 辦理訓練、研討活動之授課鐘點費請依「軍公教人員兼職交通費及講座鐘點費支給規定」辦理 1. 外聘講師鐘點費1600元。 2. 內聘講師鐘點費800元。 3. 授課時間每節為五十分鐘,其連續上課二節者為九十分鐘,未滿者減半支給。 | |
教職員工 研習活動 | 人/場 | 56 | 100 | 5,600 | 教職員工研習活動餐費或模彩禮品。 | |
資料費 | 式 | 1,000 | 辦理上揭相關活動、訓練等講義、手冊印製、成果表展示、海報製作及物品等資料費用、印製教學及傳播資料、問卷及成果報告、碳粉及耗材資料夾。 | |||
雜費 (佔上列項目總合5﹪) | 式 | 200 | 原子筆、A4影印紙、文具、紙張、成果相片等。 | |||
總經費:新台幣10,000元整。
承辦人員: 主任: 主計: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