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喉嚨吵啞,又遇上要做實驗,如何能讓自己少用喉嚨,而還能達到教學效果呢?我的方法是把許多要講的話寫在黑板上。於是趁還沒上課時,先在黑板寫了起來。如下圖。

20151006_081518

【佈題構思】

在寫的時候,其實是一直圍繞著MAPS的基本題、進階題的想法,有很簡單可以回答的問題,也要有要思考的問題。於是有第一題「鹽造成什麼效果?」

接著的想法是,這個實驗最重要傳達的概念是什麼?那當然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於是有了第二題「A,B 怎麼產生的?」

並且,我想要使同學能特別注意到「產生露與霜最大的差別在於溫度是否夠低?」於是我設計了「要製造A和B,哪個困難?」目的是先讓同學察覺它們之間的不同處,然後才接著問「原因是什麼?」這就是第三題。

嗯,寫好了,感覺就像設好陷阱,等待學生「自投羅網」,不是啦,只要學生做了實驗,能夠回答問題,就能掌握這個實驗的重點及這個實驗希望建立起來的觀念。

後來,我發現了許多好處。

**********分隔線**********

【課室流程】

先跟同學講我今天喉嚨不舒服,同學也聽得出來,大家都很乖。我能夠不用太大力氣就說明完這實驗的兩個階段,並且說明由誰拿鋼杯、拿溫度計,如何收材料,以及注意事項。例如:溫度計不可以拿來攪拌、不要一直去摸杯壁…等。

實驗開始了,我發現了第一個好處:同學在等待的時候,通常一直去把溫度計拿起來看,或者無所事事之後就開始聊天,但這時我就可以要求同學筆記黑板的內容,並且開始思考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效果還算可以。

第一階段實驗完畢,我請各組把他們的溫度數據告訴我,我順手寫在黑板上,如下圖。(就是5.5, 6, 3,7,1,1 那串數字,那意味著5.5℃,6℃…)

q1

這時我就提問「既然這樣的話,你們覺得空格怎麼填?」有人講「大於零度」,有人講「把它們加起來取平均值」。這時我就講了「你們覺得寫『接近零度』好不好?」同學們點頭如搗蒜。(因為沒時間再舖陳下去了)

底下的A比較容易,同學們都能答小水珠、小水滴、有水…我就寫上小水滴,同時告訴大家「這就是露」。

似乎有一點「水到渠成」的感覺。

q2

第二階段實驗我沿用剛才的方法,請各組報告他們的數據,旁邊打V就是該組有形成白白的物質,打╳則表示沒有形成白白的物質。其中我拿起各組的鋼杯讓大家看一下形成白色物質,可以發現最後一組的溫度4度,他們就沒有形成白白的物質,零度那組雖然有白白的物質,但是很少。

然後我就問「你們覺得溫度怎麼寫比較好?」這時就不再有人說要平均了,他們覺得「大概要零度以下」,我就豎起姆指了。(當老師的似乎就是希望自己想講的話,讓學生自己講出來,而且還要不露痕跡)

接著就要填B,大家說白白的…,我就寫「白色物質」,問「好嗎?」,同學又點頭了。我再接著說「這就是霜」。

我覺得第二個好處是,同學能看到別組的數據與成果,並且綜合大家的數據做通盤的歸納。

image

 

進入到後面的三題,第一題「鹽造成什麼效果?」我覺得這題,同學們很容易回答「要製造霜」但我不太喜歡這個答案。為什麼呢?我認為「製造霜」是結果,而「降低溫度」才是鹽的功能。當然,能回答「降低溫度以製造霜」是最完整。下次改問「鹽的功能是什麼?」可能好一點,問「鹽的效果」容易引人回答「製造霜」。

接著我先進行第三題,同學們毫不猶豫回答B困難,而且知道是因為「溫度要達到零度以下」,所以困難。這就達到我的目的:讓同學們注意到霜的產生條件是「零度以下」。我想是因為剛才大家已經歸納出來「零度以下」,這時就很容易回答了。

問到「A,B 怎麼產生的?」由於時間真的不夠,我只讓一位同學發表一下,我就開始寫結論了,如下圖。

q3

接著我做了一件事,利用「重點摘取」的方法,問同學「你們覺得這段話,什麼地方是重點?」有同學已經回答「空氣中的水蒸氣」,我也追問「空氣中的水蒸氣重不重要?」「重要」我就把它用紅線框起來。接著同學會講「冰冷的」「零度以下」…以此類推。我藉此更提了提醒了重點概念。(得意~)

並且在「凝結」這個用詞上我特別說「你們通常會講『變成』,但是你如果使用『凝結』是不是顯得很高級?」同學多能接受。

同理,特別提醒底下的「凝固」,讓同學注意到兩個詞的不同。我想這時同學們腦袋裡一定開始自行把凝結與凝固做比較了,如果無法精準回答,至少會產生許多問號吧。然後我再追問這兩個詞有什麼不同?這時我就故意用抽號碼的方式請同學回答了。同學也能回答水蒸氣變成小水珠是凝結;變成小碎冰是凝固。(我認為我又把學生往上推了一把了,開心~)

**********分隔線**********

【課後記綠】

1.開始實驗後,同學的秩序仍然難以控制。

2.能讓同學歸納結論,自己說出結論,真的很棒!

3.感覺今天這樣的方法,能有更多機會讓同學們提供參考答案,教師再予以修正。

4.教師很容易將教學重點凸顯出來。例如:空氣中的水蒸氣、零度以下、遇冷、凝結、凝固…套一句王政忠老師的話,我們「一直反覆揉捏這些材料」,同學們自然而然就學起來了。

5.有一位同學被我發現筆記亂撇,於是我出了一個回家功課「把今天寫的整理成你能做的最優良的筆記」。你如果覺得這種亂撇的筆記是你最優良的筆記,你就交上來,看你會得幾分?(後面這段話有加重語氣)

6.這個實驗課是二堂課。

最後,po 一張這兩堂課的成果。

我一直在想,行動學習能如何幫助實驗課、自然課呢?

20151006_101955

最後修改日期: 2015 年 10 月 7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