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LASS的活動之後,深深覺得空氣品質的偵測有其必要。但是礙於經費、技術、時間、材料取得不易…等諸多因素,始終離DIY有一大段距離。剛好看到「柯大」7/16辦一場研習,教大家從買好材料、組裝、測試、燒錄程式,一氣呵成,豈有不參加的道理?

這個空氣盒子內含溫度、濕度及PM2.5的測量,且標榜易於攜帶,帶到哪測到哪,柯老師舉了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在在都讓人了解監測空氣品質的必要:

  1. 溫度方面
    • 冷氣機的溫度機制是否正常?
    • baby房的溫度是否太熱或太冷?
  2. 濕度方面
    • 家裡的除濕機功能是否正常?
    • 「悶熱」的時候,溫度濕度如何?
  3. PM2.5方面
    • 空氣清淨機是否真的有效?
    • 冷氣機濾網是不是該換了?
    • 吸油煙機馬力夠不夠?
    • 屋內的PM2.5情形如何?
    • 車裡的空氣品質如何?

這些都可以透過日常的自我了解,做為日後的參考依據。


~材料~

DIY的困難之一就是要找到適當的材料。製作空氣盒子,需要以下材料:

料清單1

  1. arduino NANO 開發板。目的是為了體積小,且輸入輸出pin腳都保留。
  2. DHT-11溫濕度模組。(另有DHT-22模組,但價格太高)
  3. RGB LED燈。為了顯示燈號。它會隨著空氣品質優劣顯示燈號顏色,綠色=優;佳=黃;紅=劣…
  4. LCD顯示幕。
  5. 按鈕開關。因為該RGB LED燈很亮,因此特別加裝一個按鈕可以LED燈關閉。
  6. 麵包板。
  7. LED燈+電阻。
  8. 9V方形電池及配線。
  9. PM2.5模組。這個最貴。
  10. 3D列印的外盒。
  11. 其他耗材。如:鉻錫,焊槍,公對公及公對母杜邦線。老師特別幫大家準備10cm的杜邦線,以免塞不下。

以PM2.5模組、LCD顯示幕為例,只能網購。光是準備這些材料就要花很多時間了。


~組裝及測試~

活動開始前,老師已經準備好十幾支USB,讓大家把上課用到的程式先複製到自己的電腦裡。上課時就是逐一接上元件,逐一利用程式測試該元件是否正常?也測試接線是否正確。

老師特別建議我們把今天用到的程式,放在特別的資料夾裡,因為某些程式只適合某種開發板使用,分開放就不會混用,日後如果不能work,可排除是程式用錯板本,很冤枉。

prg


~組裝過程~

柯大 柯老師底盒
▲要裝進這樣的一個盒子裡,預計最後的成品如下圖

外觀

HM_OK DHT-11溫濕度模組裝好了,測試OK,如左圖。
別人的 照理說,組裝完成時是這個樣子,但這次由於上蓋不夠,我的只能做到如下圖。
我的airbox ←我的完成品。
airbox_home 房間裡的PM2.5是13左右。注意看LED是綠色喔。
 airbox_car 車子裡的PM2.5只有4,滿讓人驚訝的。

並且濕度只有38,難怪一進車子就覺得鼻子乾乾的,常要挖鼻孔。


活動後我就一直把它開著,隨時看它數值的變化,到了晚上的時候發現開發板上的PWR燈竟然閃著閃著就熄了。再詢問柯老師,才知道PM2.5樣組裡有一個小風扇,就是它比較耗電。如果一直開著當然撐不了多久,實際上的用法是要測量的時候才打開。

現今人們對空氣品質的了解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我相信類似這樣的測量工具,日後會越來越多,當然,組裝也會越來越方便。


最後修改日期: 2016 年 7 月 17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