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本週進度是河水的三種作用力:侵蝕、搬運、堆積。也就是因為這三種作用力,造成河川轉彎,使大地形貌改變,是這個小節很重要的概念。

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能了解三種作用力,也能了解河流的上中下游是何種作用力最明顯,但是對於作用力與河流彎曲的概念連結就不是很了解。例如,詢問同學為什麼河水會彎曲,而不是直直的?非常多同學是答不出來的。也就是說,知識的片段能了解,但是欠缺知識間的連結。

並且,這樣的概念,我認為利用是非、選擇、填充題,尚不足以探知學生是否真正了解?因為既使同學答錯,也難以了解是哪個環節不明白。因此,問答題可能是較為恰當的工具。但是又擔心一旦要求以文字說明,讓某些同學視為畏途(擔心這、擔心那,老師真是難為啊~),同時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讓作業型態呈現多元面貌,進而讓同學了解「作業不一定是抄抄寫寫」「作業不一定要用很多文字表達」。這不僅是學生要了解,也是教師很重要的課題。

洪蘭教授曾在她的演講中提到,她兒子在美國唸書時,老師給予男生女生不同的閱讀作業。(細節已經遺忘,幸好網路上還能找到)。資料來源。這雖是引發閱謮動機的方法,運用在評量(實作評量?)也是很好用。


用合適的方式,將孩子引進閱讀的門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閱讀的方式也要隨著孩子的天性而有所不同,比如像女孩多半喜歡童話類的故事,而男孩則大多喜歡實作的活動。同樣是《蒼蠅王》(The Lord of Flies),女孩可以交出兩張洋洋灑灑,充滿憐憫心的心得報告,男孩則交出短短幾行字。因此,在引發男、女孩的學習動機時,一定要隨著偏好而因材施教。

洪蘭老師分享了兒子的例子說:「我兒子小時候不聽童話故事的,因為他覺得那都是虛構的。九年級的時候,老師因暸解孩子的性別差異而因材施教,因此他請女孩寫讀書心得,請男孩做島的模型。兒子很高興不用看書寫心得報告,不過事實上,為了把島的正確座標和方位定出來,他和組員足足把小島的書前前後後看了三遍,才完成島的模型,但是他卻自始至終認為老師對男生比較好,沒有要他們寫讀書心得報告。」這就是引起學習與閱讀動機的好例子 。

 

因此今年我在此段課程的末尾設計了一個作業:

請用四格漫畫的方式,說明為什麼河流總是彎彎曲曲的?

關鍵概念:土石鬆軟、侵蝕、搬運、堆積、凹岸、凸岸。

課本上的相關文字、圖片都可以當做參考資料。

 12141

我的目的是:
1.請同學仔細思考,把這些相關概念連結、組織起來。
2.上述概念以文字描述會很麻煩,畫圖就會很清楚,所以請同學用四格漫畫方式呈現。
3.經由思考、繪圖,使同學更能了解內容,印象也更深刻。

我其實是想讓同學藉由對課程材料的「反覆揉捏」(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的說法),使同學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能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相關性。

因此,批閱作業時的著眼點在於同學的概念是否清楚、有沒有連結?繪圖能力及美觀與否倒是其次。

以下就來看看同學們的作品。


六忠

97
▲這位同學的繪圖及說明,簡直可以當做課程內容的補充教材!她並且把牛軛湖及離堆丘也說明清楚了,真是太讚了! 我也特別讚賞這位同學,她使用別的紙來完成作業,也沒被老師的「四格漫畫」限制住。
9503
這位同學把河流擬人化。
 9502
搭配文字說明也很重要。
 8801
 8802
▲言簡意賅。不一定要很花俏,能表達清楚最重要。
 8803
 8501
 8502
 8503
 8504
 8001

六愛

604_951  
604_952  

六孝

951
952
953
954
901
902
這位同學說明的2與3只有稍微講到重點,有點可惜。

六信

951
952
953
954
最後修改日期: 2015 年 11 月 26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