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注意力不集中

過動、注意力不集中

* 根據研究指出幼兒平均的專注長度為:2歲孩子平均約7分鐘,3歲平均約9分鐘,4歲平均約12分鐘,5歲平均約為14分鐘。

* 7-1220分鐘,10-1225分鐘,12歲以上可達30分鐘

過動

* 下列五項症狀中至少三項,且持續六個月或以上,有適應不良現象,其表現未達其應有之發展階段:

a) 在座位上常手腳動來動去或身體扭動。

b) 坐不住。

c) 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是主觀的感覺坐不住)

d) 很難靜靜地玩或安靜的上課。

e) 精力旺盛。

* 衝動

下列五項症狀中至少三項,且持續六個月或以上,有適應不良現象,其表現未達其應有之發展階段:

a) 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之前就搶著說答案。

b) 在需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

c) 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

d) 多話。

* 過動

注意力缺陷的孩童可能患有過動(大多數)或活動過少的現象(少數);他們總覺得有一股力量逼迫他要站起來,在教室四處走動,煩躁不安,活動過度,但他絕對不是存心干擾上課,這種生理上變動的需求,其實是一種神經學上的需求。相對的,活動過少的孩童,在童年的過程經常會被大人忽略,他們慣於久坐,毫無朝氣,又不活潑,不愛運動或遊戲,但卻有注意力集中的困難。

* (一) 藥物治療

對注意力缺陷而又伴隨過動情形的兒童,醫生會給予藥物治療。但如果僅藥物治療,無其他任何配合處置,是非常不妥的。並非所有注意力缺陷兒童都需有藥物控制,但對某些兒童而言,藥物有時候是不可或缺的。曾被運用治療ADHD兒童的藥物有中樞神經興奮劑、抗精神病藥、抗憂鬱劑等,其中以興奮劑治療的效果最好

* .藥物的副作用

(1)生理的副作用

A.短期-易怒、體重減輕、課室中昏睡

B.長期-血液循環的問題(心跳和血壓)

(2)心理的副作用最壞的影響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形成外控的歸因,「好壞行為都是藥物造成的,與自己無關。」

* (二)食物節制療法

史密斯醫生對過動兒的處方如下:

怕癢、敏感、對什麼都得注意的孩子的身體缺鎂,不管他喝多少的牛奶,他還是可能缺鈣。肌肉常抽筋、不能放鬆或不容易入睡的孩子都缺鎂和鈣。

每日加500mg的鎂和1000mg的鈣,三星期後80%的過動兒就可以不再服用Ritalin的藥物了。指甲上有白點需要加鋅。

父母應有的態度:

* 1. 不強迫孩子學習。

* 2. 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或喜好替孩子作決定。

* 3. 不要太自我而不考慮孩子的立場

* 4. 不必過度保護、禁止或嘮叨。

* 5.一對一的叮嚀與交待

* 6. 循序漸進

孩子的生活情況

1. 隨時留意孩子的生理狀況

2. 生活起居、三餐應有規律,尤其要吃早餐

3.以孩子的興趣為依歸

4. 學習請考量孩子的能力

5.別讓孩子同一時間內太過忙碌

6.依據孩子先天的學習風格給予啟發

1.活動量大

a) 適當讓孩子定期發洩旺盛的精力,如運動、跳繩、彈簧床、滑板車等。

b) 與孩子一起作靜態的活動,如玩撲克牌、堆積木等。

c)安定孩子的情緒,例如要求孩子學習前,先有安靜的暖身動作,如先喝水、上廁所、再聊天一下或陪他散步並導入學習的話題。

例:時間40分的分配

A) 15分→預告做什麼事→商量流程→問問題(討論) →喝水準備工作→開

B) 20~25~30分→視興趣深度而延長時間→給予發問機會→互動問答

C) 10~15分→可用遊戲及考考他當成結束→測試吸收→愉快的收拾

D) 學習中段,如孩子已坐立不安,可安排一些合法的活動機會,如發考卷、擦黑板等,以消耗孩子過剩的精力

2.反應閾低(即敏感度高)

* 如:˙常說誰好臭,那裏有味道,好噁心(嗅覺)

* ˙怪其他小朋友太吵了

* ˙衣服一點濕就不自在

* ˙廚房媽媽作菜,他在書房就聞到

3.堅持度低:孩子在作拼圖遊戲,一碰到困難就不想作了,叫作堅持度低,反之,高堅持度的小孩會廢寢忘食的非把它拼好不可

* ˙給孩子的作業,分段要求(循序漸近)

* ˙當孩子作好時,鼓勵與讚美

* ˙與孩子訂好遊戲規則,適當地與孩子交換他喜歡的事物來增進其堅持度(交互抑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