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1 健康教育課程與社區議題結合

健康教育課程與社區議題結合

 

領域名稱

單元/主題名稱

結合社區的文化資源內容

說明(如何結合)

一上健體

活力早餐

竹安當地的時令農特產

1.介紹健康飲食及竹安當地的時令農特產。

健康與體育

二上

第四單元第一課/

運動場地大搜索

社區活動中心、廟宇、海邊步道、學校操場。

1.請學生說出社區內可以運動的地方。

2.能善用社區資源進行運動,培養健康的身體。

 

健康與體育

二下

第三單元第3/

愛護大自然

竹安海邊的淨灘活動

1.瞭解淨灘活動的目的。

2.鼓勵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與淨灘活動,為自然環境貢獻一份心力。

 

健體

三下

第一單元

同分享共歡樂

舉手之勞做環保,討論竹安有那些地方遊客較多,比較容易造成環境髒亂,造成民眾生活品質降低,鼓勵大家共同維護社區環境

配合頭城鎮每年的淨灘活動實際付諸行動參加淨灘

 

5-5-1-1 家庭教育課程活動

宜蘭縣頭城鎮竹安國民小學101學年度家庭教育活動計畫

壹、依據:101學年度第一學期校務行政及教學工作辦理。

貳、目的:

一、宣導政令。

二、說明校務發展、課程計畫重要內涵。

三、說明班級經營及教學活動重要內涵。

四、加強親職教育、促進親師溝通交流。

參、主辦單位:竹安國小

肆、協辦單位:竹安國小家長會

伍、參加對象:學生家長

陸、辦理時間:10197(星期五)晩上18:50~21:00
柒、辦理地點:竹安國小視聽教室、各班教室。

捌、活動規劃:

日期

時間

內容

主持人

地點

97

18:50~

19:30

專題講座(家庭教育、校務發展)

陳銘俊校長

竹安國小

視聽教室

97

19:30~

21:00

親師座談(家庭教育、班級經營、課程計畫)

各班級任導師

各班教室

 

                            

 

3-4-2本土語教學及臺灣母語日活動

本土語教學及臺灣母語日活動

本土語教學活動。

上台唸或說母語俗諺,進行母語趣味猜謎活動。

配合唱遊及藝文教學,教唱本土歌謠。

話劇表演:粉墨登場,表演得真精彩。

本土歌謠表演:小朋友唱作俱佳!

 

觀賞母語影片及相關視聽教材

在教學中廊佈置「鄉土教學專區」:每週一句

母語教學情境布置趣味母語

母語教學情境布置:二生肖諺語

每週一魚教學活動

看圖說故事教學活動

 

 

 

本土語教學補充教材。

3-4-1-1學生才藝表演活動

學生才藝表演活動

宜蘭縣竹安國小101學年度學生才藝表演活動計畫

一、  時間:1011225(星期二)上午09001030

二、  地點:竹安國小五育樓

三、 節目表:

編號

演出者

節目名稱

節目內容

1

絲竹樂團成員

蘇堤漫步、聖誕鈴聲

樂團合奏

2

莊子潼、陳穎鋒

林妤璇

兒童組曲

古箏合奏

3

蘇婉綺、陳穎亮

陳毅聰

喜訊

揚琴合奏

4

莊甯幃、莊妤涵

張亭葳、陳潔穎

妖精舞曲

 

大提琴合奏

5

一忠

祝你耶誕快樂

Jingle  bell rock

唱歌加舞蹈

6

二忠

聖誕搖搖樂

舞蹈

7

三忠

金馬在竹安

舞蹈加打鼓

8

張峻豪、陳煜文

莊筑甯、張亭萱

卡農&古老的大鐘

二胡合奏

9

林鈺敏、林冠妡

林姵妡

我愛北京天安門

柳琴合奏

10

林冠廷、李苡莛

牧童

笛子合奏

11

四忠

心電心

舞蹈

12

五忠

七粒人妻

戲劇

13

陳冠麟、曹丞佑

王家祥

紅河谷、搖籃曲

笙合奏

14

童文信、張民謙

黃文龍

小星星變奏曲

二胡合奏

15

陳妤萱

歡樂的日子

琵琶獨奏

16

林采錚、徐子晉

蝴蝶

笛子合奏

17

五孝

我的小擦擦

合唱表演

18

六忠

Sexy free single

江南 style

舞蹈加戲劇

 

H7N9流感Q&A

H7N9流感Q&A

Q: 目前有人用H7N9流感疫苗嗎?

A:

目前全球尚無人用H7N9流感疫苗。

Q: H7N9流感會不會人傳人?

A:

H7N9流感病毒屬於禽流感病毒,過去國際上所發現人類感染H7亞型的流感病毒也多來自接觸傳染,但至目前為止,此次中國大陸民眾感染H7N9流感確定病例的具體傳染途徑仍未確定。

Q: H7N9流感病毒與以前的H1N1H5N1或其他流感病毒相比,毒性或傳染力有比較強嗎?

A:

由於目前中國大陸人類傳染H7N9流感確定病例數有限,所以目前對於毒性或傳染力的資料相當有限,尚待進一步研究。

Q: 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可用於治療H7N9流感嗎?

A:

根據目前H7N9流感病毒之基因序列比對結果,推估流感抗病毒藥劑應可用於治療H7N9流感,但仍需進一步臨床資料確認。

Q: 請問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A:

1.目前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之使用對象包括:(1)符合H5N1流感調查病例定義者、(2)H5N1流感「疑似病例」、「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3)符合「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4)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5)伴隨危險徵兆之類流感患者、(6)重大傷病、免疫不全或具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之類流感患者、(7)過度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5)(8)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正/副指揮官認可之類流感群聚事件、(9)「高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及(10)「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

2.原流感季擴大用藥之2個條件(高燒持續48小時、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適用期間從即日起至102.4.30止。

3.合約配置點請至疾病管制局網站專業版/傳染病介紹/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流感併發症/抗病毒藥劑/合約配置點一覽表
(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ContractDistribution.aspx?treeid=BEAC9C103DF952C4&nowtreeid=FD0334AA1BE08543)查詢。

Q: 自中國大陸返台,於下飛機時有發燒、身體不適的情形,該如何處理?

A:

入境時,若有發燒(38度℃以上)、咳嗽等疑似症狀,且發病前7日內曾至中國大陸H7N9流感病例發生地區之旅客,請主動告知機場檢疫站,檢疫人員將協助後送至醫院就醫,直到排除感染禽流感為止。

Q: 個人如何避免感染H7N9流感?

A:

1.勤洗手,雙手避免任意碰觸眼、鼻、口等黏膜。

2.保持空氣流通,咳嗽、打噴嚏需遮掩口鼻,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呼 吸道症狀,應戴口罩並就醫,儘量不上班、不上課。

3.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澈底清潔雙手。

4.禽肉及蛋類澈底煮熟。

5.料理生鮮禽畜肉品及蛋類後立即洗手,刀具、砧板也要澈底清洗後才能再度使用。

6.不要購買或飼養來源不明或走私的禽鳥。

7.非必要或無防護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

8.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設施,工作後,應做好清消工作。

9.一般民眾平時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維護身體健康。

10.有禽鳥接觸史、流行地區旅遊史的民眾,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11.口罩是居家常備保健物品,宜適量準備。

Q: 家裡如果有養寵物禽鳥的人要怎麼辦?

A:

1.家中飼養禽鳥需避免與野鳥接觸或共用食器。
2.
定期清洗、消毒養禽設備及其排泄物,清消時應戴口罩。
3.
避免直接接觸家禽、鳥類或其糞便。接觸過家禽、鳥類或其分泌物後,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淨雙手。
4.
自家飼養的禽鳥死亡時,請密封包裝後,以一般廢棄物處理,由垃圾車清運;如有疾病疑慮,可洽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
5.
接觸禽畜後10天內,如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或結膜炎,請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禽鳥接觸史。

Q: 我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該怎麼做?

A:

如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病史、工作史、禽畜接觸史及旅遊史;如醫師經臨床診斷認為疑似病例,將依規定向衛生單位通報及治療。

Q: 吃雞鴨肉或蛋類,會不會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A:

1.食物70ºC以上的烹煮,可以使其病毒不活化。因此,熟食禽肉相關製品是安全的,但烹煮前的冷凍及解凍過程應謹慎為是,且應避免生熟食交互感染。

2.截至目前為止,尚無實例顯示人們經由食用「煮熟」的禽肉製品而被感染;惟走私食品無經過任何食物品質之控管,包括活體之取得及宰殺、生禽肉之保存、製造過程及運送過程之衛生條件等環節實難以評估。

Q: 出外旅遊如何避免感染H7N9流感?

A:

1.注意飲食衛生,禽類、蛋類及其製品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

2.非必要或無防護下,請儘量避免前往高病原性禽流感流行地區。

3.勤洗手。

4.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則旅程延期或取消。

5.H7N9流感流行地區避免前往鳥園、農場、禽畜養殖場、生禽宰殺或販賣場所,並避免餵食禽鳥,若不慎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應馬上以肥皂澈底清潔雙手。

6.旅途中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結膜炎等症狀,立即告知領隊,戴口罩儘快就醫。

Q: 針對此次中國大陸發生H7N9流感疫情,政府有那些因應措施?

A:

1.立即提升防疫應變等級,加強疫情監測及不明原因嚴重肺炎病例、肺炎群聚、醫護人員感染不明原因肺炎之檢體檢測。

2.即刻提升機場港口檢疫措施,並責成醫界提高警覺與加強醫院感染管制。

3.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對象,延長至102430日止。

4.持續加強媒體溝通及宣導,提醒民眾避免接觸鳥禽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Q: 可以在哪裡看到更多有關禽流感的資訊?

A:

更多資訊歡迎參閱H7N9流感防治專區(民眾版) H7N9流感防治專區(專業版)

 

H7N9流感的認識與預防(疾病管制局提供)

H7N9流感的認識與預防(疾病管制局提供)

一、          認識H7N9

中國大陸自2013331日起陸續公佈人類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例,病例臨床表現多為早期出現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而後發展為嚴重肺炎和呼吸困難等嚴重病徵。依現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是否有人傳人的可能性仍待觀察,具體感染來源仍不清楚。

二、          疾病資訊:

(一)  傳播方式:禽流感病毒會存在於受感染禽鳥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中,人類主要是透過吸入及接觸禽流感病毒顆粒或受污染的物體與環境等途徑而感染。H7N9流感病毒之傳染途徑目前仍在調查中。

(二)  潛伏期:H7N9流感仍在調查中。

(三)  發病症狀: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H7N9流感目前個案均顯示併發嚴重併發症。

(四)               預防方法:

1. 近期欲赴中國大陸的民眾,請提高警覺並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含蛋類)需注意完全熟食。

2. 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

3. 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訴醫師旅遊史,俾便醫師提供適切之醫療服務。

4. 維持手部清潔:

(1) 勤洗手

(2) 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

(3) 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5.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1)   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2)   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3)   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適當距離

小兒退燒藥注意 慎防藥中毒

小兒退燒藥注意 慎防藥中毒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
上稿日期:2013/04/03

 一歲大的僑僑,因發燒就醫,醫師診斷為一般感冒,認為即使不吃藥病情也會好轉,囑咐媽媽讓僑僑多喝水、多休息即可,僅開立退燒藥備用。當天半夜,僑僑哭鬧不休,體溫達38度,媽媽趕緊餵僑僑服用醫師開立的退燒藥。過了半個小時,僑僑的體溫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高燒到39.5度,媽媽擔心醫師給的藥量不夠,所以又再加量餵了一次藥。隔天早上,媽媽又到藥局購買了綜合感冒藥水給僑僑服用。
沒想到第二天僑僑竟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眼白還呈現暗黃色,媽媽趕緊帶僑僑就醫,醫師診斷僑僑很可能是退燒藥-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服用過量所導致之「藥中毒」,幸虧發現得早,否則很可能對僑僑的肝臟造成永久損傷。

發燒不一定要吃退燒藥
寶寶發燒時,很多家長會因為緊張,習慣在第一時間餵服退燒藥品,如果一兩個小時後沒退燒,就會再次餵服,以為這樣就能加強退燒效果。甚至有些家長基於方便,會直接將成人用的藥品減量給幼兒服用,但這樣很可能會因用藥過量造成嬰幼兒「藥中毒」。
發燒的定義為中心體溫 ≥ 38度,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代表免疫系統正在發揮功能對抗入侵的病原,適度發燒可以增強免疫力,所以不一定要馬上吃藥退燒,一般來說可以分階段處理:倘若體溫未達39度,可以先用「物理性」方式降低體溫,例如調低室溫、保持通風、冰枕,以及洗溫水澡等方式,都可以輔助退燒。很多阿嬤會選擇古老偏方「酒精擦澡」幫寶寶退燒,但台灣兒科醫學會提出建議,『酒精會引起血管收縮,阻礙散熱,而且若寶寶不慎吸入還有中毒之虞,因此不建議酒精擦澡退燒』。如果體溫持續升高,可以考慮用藥,但要注意劑量和用藥間隔。

退燒藥過量會傷肝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是小兒常用的退燒藥,也就是一般民眾熟知的「普拿疼」®成分,安全性高,因此常用於退燒、鎮痛,一般成人劑量為500毫克/粒,幼兒建議劑量為10~15毫克/公斤,每次用藥需間隔4~6小時。乙醯胺酚過量可能引起肝損傷、噁心、想吐、神智不清,此時需趕緊至醫院使用解毒劑,否則可能造成肝臟永久性傷害。此外,兒科常用的退燒藥還有非類固醇類鎮痛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例如ibuprofen(如表一),建議劑量為5~10mg/kg,每次間隔6~8小時。衛生署建議3歲以下嬰幼兒應經醫師診治後開立處方,遵循處方小心使用,不宜自行使用,而且因嬰幼兒代謝藥品的能力與大人不同,所以應避免拿大人的藥品剝半或減量給小孩服用。

表一:兒科常用退燒藥

備註: 非炎(VorenR)栓劑衛生署核准適應症為緩解發炎及因發炎反應引起之疼痛,臨床上,必要時也會應用在退燒,建議先以低劑量投與,用藥後,也要注意觀察有無副作用出現。

綜合感冒藥可以跟退燒藥一起吃嗎?
有些家長會因為急著退燒,會在短時間內給予多種藥品,例如退燒藥併用綜合感冒藥,以為可以有互補效果,其實這些藥品只是包裝或劑型不同,但成分是類似的,不但不能「互補」,還有可能因過量造成傷害。例如同一種乙醯氨酚成分,就可能被製成感冒糖漿、退燒藥、止痛藥、退燒塞劑等不同廠牌、不同包裝、不同名稱或不同劑型的藥品。一般來說,綜合感冒藥為了要緩解感冒帶來的頭痛或發燒等症狀,大多都已含有退燒藥「乙醯氨酚」成份,倘若為了退燒,在沒有專業人員指示下,自行併用退燒藥,很可能就會導致乙醯氨酚過量,造成肝臟負擔。案例中僑僑之所以「藥中毒」,就是因為媽媽錯誤觀念所導致。

給藥前先瞭解 小兒用藥更安心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家長,讓嬰幼兒用藥前,一定要了解藥品的作用和成分,而且儘量選擇兒童專用製劑(糖漿藥水),以避免藥品磨粉後可能導致的藥效不佳、分裝不均、劑量錯誤、交叉污染、容易變質…等用藥安全疑慮。更重要的是,用藥前應先詢問醫師、藥師,以免使用錯誤藥品或用藥過量造成危險,服用後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預防小兒”藥中毒”有撇步

參考資料:
1.台灣兒科醫學會兒童發燒處置建議第二版
2. Know active ingredient in children
3.Ten tips to prevent an accidental overdose
4.Micomedex 資料庫2.0

流感

流感

1.好發季節:流感為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之流行疾病,疫情的發生通常具有週期性,臺灣地區位處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雖然一年四季均有病例發生,但仍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流行高峰期多自12月至隔年1、2月份進入高峰。
由於流感在臺灣好發於冬季,尤其自10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至次年3月後逐漸下降,秋冬時節正值流感及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達到高峰的季節;因此,應及早防治,以避免感染後合併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之風險。

2.傳染方式:主要在密閉空間中經由空氣傳播;由於流感病毒可在寒冷低溼度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亦可能經由接觸傳染。

3.潛伏期:14天,一般為2

4.症狀:流感的病毒只有一種:流行性感冒病毒,分A、B、C三型。其中致病力較高、容易造成大流行的就是最近作亂的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的威力略遜A型,所以流感疫苗會包括兩種A型、一種B型流感病毒株。

流感症狀通常是突然發生的全身症狀,包括持續高燒(可能達40以上)、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嚴重的倦怠,至於咳嗽、鼻塞、喉嚨痛等症狀則較不明顯;其病況遠比一般感冒嚴重,常讓成人臥床動彈不得,且持續一至兩周。 

 

5.預防方法:

(1).由於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可以停留在手上,並經過手口的途徑感染,所以毛巾、漱洗用具、飲食器具等,也應注意分開使用。
(2).
感冒之病毒主要由飛沫傳染,公共場所人多擁擠,傳染機率大,每次的流行性感冒幾乎都先由小朋友在學校中得到感染後,再帶回家中傳染給親人,由此途徑而造成全省大流行。
(3).
大人得到感冒時要勤洗手、帶口罩。
(4).
照顧幼兒者,甚至家中地其他人,如果自己發生了感冒時,應該盡量避免與寶寶做很密切的接觸,如果寶寶暫時無法托旁人照顧時,也要避免與其面對面的呼吸、咳嗽、打噴嚏;幫寶寶沖泡牛奶或調理食物時,應先洗手,避免對著食物說話、咳嗽、打噴嚏。

除了一般的預防方法外,針對嬰幼兒、老人、及體弱多病等等易感染的高危險群,或可以利用下列兩方法來預防及治療。
(1).
流行性感冒疫苗:主要係針對過去曾流行的三種(ABC)病毒所研發的,注射的時程般是建議每年於流行期前接種︰溫帶地區可以在秋天開始接,熱帶地區可以在流行季節前接種。但因通常當年新的流感病毒早已變異過了,即使醫界能及早製做目前在流行的變異病毒疫苗,但時效上仍緩不濟急(在流行季節之末期始能上市),故疫苗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前一年的預測,先選取少數幾株病毒製成,因為各地流行的病毒可能有異,國外製造的疫苗在國內效用未必是一樣,其預防疾病之效果仍是有限,頂多約只有七八成,且只能維持壹年,目前國內尚未大量進口供臨床使用,但因副作用很少,所以還是值得高危險群患者及早接種的。
(2).
預防藥物:抗病毒藥物 Amantadine對預期可能遭受感染或初期的感染患者,或可收預防及治療之效。不過因或可能加速藥物之副作用即抗藥性等問題,沒有必要所有的人都服用。

6.治療方法:
當感染流行性感冒時,通常最主要的還是:
(1).
症狀治療:服用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如止咳藥、退燒藥、鼻塞流鼻水藥等等。注意:退燒藥應避免使用Aspirin 類藥物,以免增加雷氏症候群的機會。
(2).
保持體力:就是需要多休息,減少不必要之消耗,以保持體能來全力對抗病害。
(3).
飲用大量的水分:以使身體的水分循環充足,維持各器官新陳代謝之穩定。
多看醫生︰萬一身體有不良變化時,能夠及早獲得適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