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機車占停單車道 無人管!

汽機車占停單車道 無人管!

更新日期:2010/10/03 12:01

為響應節能減碳,近年政府積極規劃自行車道網路,不過卻有台北縣議員發現,位於中和市通往土城的自行車道,沿路卻被停滿汽機車,導致單車騎士必須冒險地騎到馬路上,整條自行車道形同虛設。

 

引起議員痛批的就是這條位於中和可以通往土城及堤外疏洪道的自行車道, 原本就不太寬敞的車道,不僅路面破損沒人維護,竟然還停滿整排摩托車,至少長達半公里,更時常有機車直接騎上去。

 

再往前一點,更誇張,雖然車道變寬,但竟然連汽車都直接開上自行車道,甚至當成停車場,原來是沿線的修車廠及資源回收場貪圖方便,加上沒人管,就直接占地停車,看到記者出現,趕緊把車開走。

 

好不容易規劃的自行車道,卻任由它破損荒廢,甚至變成私人停車場,政府提倡節能省碳,美意未免大打折扣。

各國「動物交通標誌」 比創意比有趣

各國「動物交通標誌」 比創意比有趣
更新日期:2010/04/15 12:06 記者謝禮仲/綜合報導‧攝影
在七美看到「小羊出沒」的有趣交通警示標誌,為行旅中增添了嘴角的微笑幅度。台灣各地越來越常看到這類標誌,旅行各國的有限經歷中,也看到過若干有意思的「動物交通標誌」,有些用傳統三角形,圖案意象一目了然,有些則發揮了詼諧逗趣的創意,令人激賞。

會出現這類型的交通警示標誌,顯示的多半是該地的生態豐富,其中也具有「保護動物生態」的高度提醒,當然,有些是因為動物出沒頻繁,難免也會造成對人類與行車安全的威脅。

但不論是哪一種,能看到這些標誌,在旅行中都是趣味盎然的加味贈品,下回外出旅行時,何妨也多注意一下身邊是否還有哪些有趣的標誌,也是旅行的另類樂趣。

▲上圖所列:「左上」是非常熟悉的「北海道熊出沒注意」,「左中」是日本奈良提醒注意鹿群,「左下」在法國鄉間得小心牛過馬路;「上排中」是在阿布達比看到的駱駝,「上排右」則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提醒遊客注意保護領角鴞,最大張的照片就是七美的「小羊出沒」!

▲上圖所列:「左上」在加拿大的國家公園附近,當地的麋鹿群令人印象深刻;「左中」在台灣的綠島,騎機車的旅客們,別讓它們成為輪下冤魂;「左下」看圖就知道是在澳洲嘍!「右長圖」也是在澳洲,圖案設計與意象表達,清晰且令人莞爾。

協助指揮交通 釀車禍吃官司

協助指揮交通 釀車禍吃官司
更新日期:2010/03/23 04:11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宜蘭縣兩名男子協助廟會活動,幫忙指揮路口交通,卻因指揮不當,造成死亡車禍,被檢察官依過失致死罪嫌,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去年12月28日上午,宜蘭縣壯圍鄉某寺廟舉行神明遶境活動,41歲的江姓男子和40歲的林姓男子,被分配負責指揮路口交通;遶境隊伍中,48歲的呂姓男子駕駛大貨車,載著14名信眾跟隨在繞境隊伍中。

遊行隊伍行經冬山鄉冬山路某路口時,江、林2人為了維持遊行隊伍不中斷,示意呂某的大貨車加速闖紅燈通過路口,卻因此撞上依綠燈號誌前行的機車,導致林姓騎士不治。

經相關單位鑑定,認為肇事主因是江、林2人指揮不當,而呂某未注意車前狀況闖紅燈是次因;檢察官依鑑定報告,將江、林、呂3人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宜蘭縣政府警察局交通隊表示,路口指揮交通不是人人能做的事,必須接受一定時數的訓練,且指揮時須配合路口燈號,不能恣意而為,否則釀禍就得負責。

高縣執行交通安全績效良好意外死亡人數逐年下降

高縣執行交通安全績效良好 意外死亡人數逐年下降
更新日期:2010/03/17 23:35 記者陳明成/高縣報導

高縣執行交通安全績效良好,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逐年下降,95年一度高達252人,至98年度已減為155人,三年約減少100人,獲中央相關部會肯定。
交通部17日到高縣進行98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年終視導,考核執法、教育、宣導等各小組計畫落實情形,並指出機車、自行車事故和身心狀況不佳駕駛等項目仍是今年交通安全工作持續努力的重點。
高縣98年道路交通安全年終視導上午於縣府媒體簡報室舉行,由高縣道安會報召集人暨縣長楊秋興親自主持,交通部道委會執行秘書謝潮儀、組長徐台生及中央相關各部會代表皆到場參加,縣府副召集人秘書長陳存永、觀交處長翁佳樑、警察局長李福順 等縣府相關單位主管亦列席與會。
根據簡報,98年度高縣交通事故防制在酒駕、機車、行人、60歲以上高年齡層事故死亡人數均較97年減少,針對肇事違規事件共舉發30萬7千多件,改善了35處易肇事路段,並結合校園社區進行800多場的交通安全宣導。
道安創新作為上,縣政府自98年2月起推行路平專案,於高69-1線、高74線等5條鄉道全面實施人、手孔蓋地下化,提供用路人平整安全的用路環境。並於台88線鳳頂交流道試辦夜間發光標誌,路口交通事故發生數從平均每月8件降為平均每月5件,而機車碰撞事件亦從平均每月2.5件降為每月1.5件。
縣長楊秋興表示,高縣近年來在交通安全業務上有很大的進步,酒駕取締績效為全國數一數二,A1事故死亡人數亦持續下降中,民國95年A1事故死亡人數一度高達252人,令人震驚,此後縣府開始針對危險地段進行改善,96年降為197人,97年降至172人,至去年已降為155人,三年減少了100人左右,縣府主要掌握機車與自行車騎士作為道安工作重點,未來也將持續落實,確保縣民行車安全。
縣長楊秋興也指出,八八風災過後,河川砂石量暴增,許多砂石車自北部調派南下協助河川清淤疏浚,縣府亦將加強砂石車的管理及安全宣導。
交通部道委會執行秘書謝潮儀表示,感謝高縣府對交通安全業務的重視,讓A1事故這幾年能持續下降,三年減少100個A1事故死亡人數的成果在其他縣市非常少見,除了首長重視為道安績效提升的關鍵因素外,高縣能針對問題對症下藥也是改善的主因,往後機車、自行車、老年人交通事故,和年輕人無照、身心狀況不佳駕駛等,仍是道安業務未來持續推動的重點,盼地方政府繼續努力。

花季車禍多 文大加強宣導道安

花季車禍多 文大加強宣導道安
更新日期:2010/03/12 12:17

(Your News記者賴佳伶綜合報導)2到3月為陽明山花季,仰德大道車流量大,開學不到3週,中國文化大學已發生3起學生機車意外,3日的車禍更造成1死1傷,校方已加強宣導交通安全。

 文大為降低學生車禍頻率,與大都會公車合作「文大學生相約搭公車」計畫;台北市政府也因應花季,發放通行證管制上山車輛,但因公車供不應求,仰德大道塞車情形依舊,學生只好繼續騎車上學,減少通勤時間。

 台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指出,仰德大道車禍發生率以雨季和花季最多。每年花季期間,大都會公車加開班次至每3到8分鐘一班,尖峰時刻塞車更加嚴重,加上無機車道,經常發生機車與公車搶道景象。台北市警察局士林分局表示,車禍原因常是超速與雙黃線超車。

 根據交通大隊統計,民國94年到99年期間,在仰德大道發生676起車禍,18到24歲的青年佔6成以上,共426件。

 文大學務處生活輔導組針對學生調查,近5年學校每年都發生5起以上車禍,其中不乏死亡重傷案例,以民國97年度最多,共11起,以彎度最大的仰德大道一段車禍機率最高。文大財務金融系學生王政彥表示,出車禍對文大學生來說,是常有的事。

 文大學生通勤多仰賴仰德大道,沿途共有6所學校,分別是文大、華岡藝術學校、格致國中、陽明山國小、華興中學與華興國小。搭公車通勤的文大廣告系學生周妮臻表示,最塞的時段是下午5點後,如果不提早下山,就會至少塞車1小時,所以文大生以機車代步的比率很高。

 此外,仰德大道寬窄不一,沿路常有道路縮減和違規路邊停車,加上騎車學生時常穿梭車陣,容易發生擦撞事故。

 另外,從復興橋貫通至陽明山公車總站,約10公里路程,就有近5000個水溝蓋及人孔蓋,增添行車的危險性。

文大觀光事業所學生馬筱雯說,最怕下雨天壓到坑洞或人孔蓋,一不小心機車就會打滑。雖然市府會派施工單位修補,但一下雨,坑洞又會出現。

 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養護工程隊表示,這些人孔蓋都是經年累積的結果,市政府為更新道路,已規定電信、瓦斯或電視台公司不可再申請設置,但因陽明山非市區路段,更新速度較慢。

 文大軍訓室教官宋忠平指出,車禍主因大部分是超速駕駛,校方已加強宣導。他特別提醒學生,注意車速、小心駕駛。(Your News是由政大新聞系大學報、中央社、Yahoo!奇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