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國父孫女之鑑! 政院通過後座繫安全帶
2011/03/10 14:45
有鑑於國父孫女孫穗芬今年元旦發生車禍,不幸過世,當時她就是坐在後座,沒繫安全帶,今天行政院會通過,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
增訂小型車後座乘客依法應繫安全帶,違者將處新台幣1500元罰鍰,不過,這條法案還必須經過立法院三讀過關,才會實施。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2011/03/10 14:45
有鑑於國父孫女孫穗芬今年元旦發生車禍,不幸過世,當時她就是坐在後座,沒繫安全帶,今天行政院會通過,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
增訂小型車後座乘客依法應繫安全帶,違者將處新台幣1500元罰鍰,不過,這條法案還必須經過立法院三讀過關,才會實施。
2011/02/12 02:29江雅綺/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
旺報【江雅綺/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
2010年10月大陸保定市北市區公安局副局長李剛之子李啟銘,酒後駕車造成一傷一死,卻大吼「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剛!」引發民憤,許多人認為這句話反映出政府官員後代的傲慢。今年1月30日,法院判決認定李啟銘醉酒駕駛且事後逃逸,構成重度交通肇事罪,判刑6年。
李啟銘所觸犯的交通肇事罪規定在大陸《刑法》第133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倘若本案發生在台灣,則據台灣《刑法》第185條之4:「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聞有救護車及消防車等緊急車輛之警號,應即避讓,並不得尾隨。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一百十三條
消防車、警備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外交部禮賓車 、公用事業機構之工程車、垃圾車及傳遞郵件電報等車 輛,於執行任務時,其臨時停車及停車地點得不受前二 條之限制。但公路主管機關、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或警察 機關另有特別規定者,應依其規定。
自7/1起,依照新修正處罰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快速公路違規將比照高速公路處罰喔!
快速公路比照高速公路納入管制,並依危害交通之嚴重性分級處罰: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表示,繼統一I-bon、萊爾富Life-ET及全家FaMiPort即時連線代收臺北市交通違規罰鍰後,9月15日起OK超商OK go正式加入代收,惟僅限桃園以北及高雄市門市。另全台預計9月底開放實施。
民眾若遺失交通違規通知單或裁決書,或該違規案已逾繳款期限,仍可利用統一、萊爾富、全家及OK超商門市多媒體資訊機(I-bon、Life-ET、FaMiPort及OK go)列印繳款單後繳款,惟每筆須負擔手續費13元。
交通違規案如尚有代保管物件及須審驗駕照或吊(扣)銷駕(牌)照處分,則不得透過代收管道繳納,仍須至裁決所辦理。如有任何疑問可至該所網站(http://www.judge.taipei.gov.tw/)查詢,或電洽該所服務電話:02-2365-8270,按9,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查詢大臺北地區公車到站資訊、即時道路績效及停車格位請多利用
臺北市即時交通資訊網:http://its.taipei.gov.tw/
手機&PDA版:http://its.taipei.gov.tw/m
行人安全步行
「走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它不像開車和騎車要控制硬梆梆的車體,所以要發生意外也不太可能,但其意外發生率卻也不是零,這樣的意外事件除了少數是外來之災外,大多是因為自己的不注意不小心,所以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必可避免大多的意外災害!
行人步行的注意事項:
1. 行走於道路上,宜靠邊走或走人行道,要到對面,必走斑馬線或天橋。
2. 專心行走,切不可嬉戲打鬧。
3. 注意身處的環境。
4. 注意來來去去的車子,有時自己雖然有注意,但駕駛人卻沒注意,此時還是閃一點為妙。
5. 遵守法定的交通規則
行車前要注意的事項真的很多,這裡無法一一詳述,欲詳見更多的注意事項,可連結相關網站查閱。
名 稱: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修正時間: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五日
總則
第一條
本規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本規則所用名詞釋義如左:
一、汽車:指在道路上不依軌道或電力架線而以原動機
行駛之車輛(包括機器腳踏車)。
二、客車:指載乘人客四輪以上之汽車。
三、貨車:指裝載貨物四輪以上之汽車。
四、客貨兩用車:指兼載人客及貨物之汽車。
五、代用客車:指不載貨時代替客車使用之貨車。
六、幼童專用車:指專供載運未滿七歲兒童之客車。
七、特種車:指有特種設設備供專門用途而異於一般汽
車之車輛,包括吊車、救濟車、消防車、救護車、
警備車、憲警巡邏車、工程車、教練車、殘障用特
製車、灑水車、郵車、垃圾車、清掃車、水肥車、
囚車、殯儀館運靈車及經交通部核定之其他車輛。
八、曳引車:指專供牽引其他車輛之汽車。
九、拖車:指由汽車牽引,其本身並無動力之車輛;依
其重量等級區分,總重量七百五十公斤以上者為重
型拖車,未滿七百五十公斤者為輕型拖車。
十、全拖車:指具有前後輪,其前端附掛於汽車之拖車
。
十一、半拖車:指具有後輪,其前端附掛於曳引車第五
輪之拖車。
十二、拖架:指專供裝運十公尺以上超長物品並以物品
本身連結曳引車之架形拖車。
十三、聯結車:指汽車與重型拖車所組成之車輛。
十四、全聯結車:指一輛曳引車或一輛汽車與一輛或一
輛以上重型全拖車所組成之車輛。
十五、半聯結車:指一輛曳引車與一輛重型半拖車所組
成之車輛。
十六、車重:指車輛未載客貨及駕駛人之空車重量。
十七、載重:指車輛允許載運客貨之重量。
十八、總重:指車量與載重之全部重量。
十九、總聯結重量:指曳引車及拖車之車重與載重之全
部重量。
二十、雙軸軸組:兩個車軸其相鄰車軸中心點之距離小
於二.四公尺,且由廠商宣告所形成之車軸組合。
二十一、參軸軸組:三個車軸其相鄰車軸中心點之距離
小於二.四公尺,且由廠商宣告所形成之車軸組合
。
二十二、第五輪載重量:指曳引車轉盤所承受之重量。
二十三、市區雙層公車:指具有上下兩層座位及通道,
專供市區汽車客運業件為公共汽車使用之客車。
前項第一款所指之汽車,如本規則同一條文或相關條文
就機器腳踏車另有規定者,係指除機器腳踏車以外四輪
以上之車輛。
第三條
汽車依其使用性質,分為下列各類:
一、客車:
(一)大客車:座位在十座以上或總重量逾三千五百
公斤之客車、座位在二十五座以上或總重量逾
三千五百公斤之幼童專用車。其座位之計算包
括駕駛人、幼童管理人及營業車之服務員在內
。
(二)小客車:座位在九座以下之客車或座位在二十四
座以下之幼童專用車。其座位之計算包括駕駛人
及幼童管理人在內。
二、貨車:
(一)大貨車:總重量逾三千五百公斤之貨車。
(二)小貨車:總重量在三千五百公斤以下之貨車。
三、客貨兩用車:
(一)大客貨兩用車:總重量逾三千五百公斤,並核定
載人座位,或全部座位在十座以上,並核定載重
量之汽車。
(二)小客貨兩用車:總重量在三千五百公斤以下,或
全部座位在九座以下,並核定載人座位及載重量
,其最後一排座椅固定後,後方實際之載貨空間
達一立方公尺以上之汽車。
四、代用客車:
(一)代用大客車:大貨車兼供代用客車者,為代用大
客車,其載客人數包括駕駛人在內不得超過二十
五人。
(二)代用小客車:小貨車兼供代用客車者,為代用小
客車,其載客人數包括駕駛人在內不得超過九人
。
五、特種車:
(一)大型特種車:總重量逾三千五百公斤,或全部座
位在十座以上之特種車。
(二)小型特種車:總重量在三千五百公斤以下,或全
部座位在九座以下之特種車。
六、機器腳踏車:
(一)重型機器腳踏車:
1.普通重型機器腳踏車:
(1)汽缸總排氣量逾五十立方公分且在二百五十立
方公分以下之二輪機器腳踏車。
(2)電動機器腳踏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
逾五馬力且在四十馬力(HP)以下之二輪機器
腳踏車。
2.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
(1)汽缸總排氣量逾二百五十立方公分之二輪機器
腳踏車。
(2)電動機器腳踏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
逾四十馬力(HP)之二輪機器腳踏車。
(二)輕型機器腳踏車:
1.普通輕型機器腳踏車:
(1)汽缸總排氣量在五十立方公分以下之二輪機器
腳踏車。
(2)電動機器腳踏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
在五馬力(HP)以下、一.三四馬力(電動機
功率一千瓦)以上或最大輸出馬力小於一.三
四馬力(電動機功率小於一千瓦),且最大行
駛速率逾每小時四十五公里之二輪機器腳踏車
。
2.小型輕型機器腳踏車:
電動機器腳踏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小於
一.三四馬力(電動機功率小於一千瓦),且最大
行駛速率在每小時四十五公里以下之二輪機器腳踏
車。
第四條
汽車依其使用目的,分為左列二類:
一、自用:機關、學校、團體、公司、行號或個人自用
而非經營客貨運之車輛。
二、營業:汽車運輸業以經營客貨運為目的之車輛。
第五條
汽車駕駛人分類如左:
一、職業駕駛人:指以駕駛汽車為職業者。
二、普通駕駛人:指以駕駛自用車而非駕駛汽車為職業
者。
第六條
慢車種類及名稱如下:
一、自行車:
(一)腳踏自行車。
(二)電動輔助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人力
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
五公里以下,且車重在四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
輛。
(三)電動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
,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且
車重(不含電池)在四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
二、三輪以上慢車:
(一)人力行駛車輛:指三輪客、貨車、手拉(推)
貨車等。
(二)獸力行駛車輛:指牛車、馬車等。
第七條
車輛所有人、駕駛人、行人或其他使用道路之行為人,
違反本規則之規定者,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規定
處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未規定者,依社會秩序維
護法、公路法、市區道路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處
罰。
第一章汽車牌照
第八條
汽車牌照包括號牌、行車執照及拖車使用證,為行車之
許可憑證,由汽車所有人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登記,經
清繳其所有違反公路法與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之
罰鍰及未繳納之汽車燃料使用費並檢驗合格後發給之。
但拖車號牌及拖車使用證得由使用人申請之。
第九條
汽車號牌之型式、顏色及編號,按其種類由交通部定之
。
前項汽車號牌之型式、顏色及編號變更時,公路監理機
關應通知汽車所有人限期換領新型號牌,逾期未換領又
未申請延期者,其牌照不得使用,經再通知逾期仍不換
領號牌,其牌照應予註銷。
第十條
汽車牌照不得偽造變造或矇領,並不得借供他車使用或
使用他車牌照行駛。
第十一條
汽車號牌懸掛位置,除原設有固定位置外,應依下列規
定懸掛固定:
一、汽車號牌每車兩面,應正面懸掛於車輛前後端之明
顯適當位置。
二、曳引車號牌每車二面,應正面懸掛於車輛前後端之
明顯適當位置。
三、機器腳踏車及拖車號牌每車一面,應正面懸掛於車
輛後端之明顯適當位置。但汽缸總排氣量五百五十
立方公分以上之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號牌自中華民
國九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起每車二面,應正面懸掛於
車輛前後端之明顯適當位置;其前方號牌並得以直
式或橫式之懸掛或黏貼方式為之。
四、汽車及曳引車臨時號牌每車二面,應黏貼於車輛前
後端之適當位置,機器腳踏車及拖車臨時號牌每車
一面,應黏貼於車輛後端之明顯適當位置。
五、汽車及曳引車試車號牌每車二面,應懸掛於車輛前
後端明顯適當位置,機器腳踏車及拖車試車號牌每
車一面,應懸掛於車輛後端之明顯適當位置。
汽車號牌不得變造損毀、塗抹或粘貼其他材料、加裝邊
框或霓虹燈、裝置旋轉架、顛倒懸掛或以安裝其他器具
之方式使不能辨認其牌號,並不得以他物遮蔽,如有污
穢,致不能辨認其牌號時,應洗刷清楚。汽車號牌有裁
剪或扭曲懸掛者,以損毀號牌論。
第十二條
汽車行車執照、拖車使用證應隨車攜帶,以備查驗。
第十三條
汽車號牌之一面或二面如遺失或損壞時,汽車所有人應
向當地公路監理機關,重新申請牌照。但汽車號牌遺失
者,應檢附警察機關車牌遺失證明單。
汽車行車執照或拖車使用證如遺失或損壞時,應由汽車
所有人或拖車使用人申請補發或換發。
第十四條
汽車行車執照、拖車使用證每三年換發一次,機器腳踏
車行車執照每二年換發一次,自原發照之日起算,期滿
前後一個月內,須申請換領新照始得行駛。
第十五條
汽車新領牌照應申請登記。
汽車有左列情事之一者,應申請異動登記。
一、過戶。
二、變更。
三、停駛。
四、復駛。
五、報廢。
六、繳銷牌照。
七、註銷牌照
第十六條
汽車所有人依前條規定申請者,應填具申請書,並依下
列規定提出證明文件:
一、以個人名義申請登記者,應繳驗國民身份證或軍人
身份證或僑民居留證明。如繳驗證件不能清楚辨認
者,並應繳驗有效之駕駛執照或全民健康保險卡或
護照等第二身份證明文件。
二、以機關、學校或團體名義申請登記者,除應有該機
關、學校或團體正式證明文件外,並應提具財稅機
關編配之統一編號。如其證明文件為影本者,應另
繳驗統一編號編配通知書影本。
三、以公司、行號名義申請登記者,應繳驗營利事業登
記證或公司、行號主管機關核准登記之公文(公司
含登記表)或公司、行號主管機關核發之登記證明
書,並應提具財稅機關編配之統一編號,如係以公
司、行號之聯絡處、辦事處或通信處名義登記者,
除應憑總公司、行號之證明外,亦應提具總公司、
行號之財稅機關編配之統一編號。但其繳驗之證明
文件為影本者,另繳驗該公司、行號最近一期繳納
營業稅證明文件影本。
四、以執行業務者名義申請登記者,應繳驗該執行業務
者負責人身份證影本及執業證明文件或所屬公會出
具之證明,並提具統一編號編配通知書影本。
五、個人經營計程車客運業及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社員,
應繳驗國民身份證、有效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證
及該管公路主管機關核發之同意文件。
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原汽車所有人委託汽車買賣業代
辦過戶者,得憑各該款規定之證明文件影本及委託汽車
買賣業代辦過戶之委託書或當地汽車商業同業公會開具
之證明書申請登記,並另繳驗汽車買賣業之商業登記證
明文件、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會員證及代辦人身份證,始
得辦理。以當地汽車商業同業公會開具之證明書申請登
記者,其商業登記證明文件得以影本審驗。
前項委託汽車買賣業代辦過戶,如係辦理機器腳踏車過
戶者,其證明書並得由當地機車修理業職業工會開具。
但其繳驗之工會會員證與商業登記證明文件上之負責人
應屬同一人。
前二項之汽車買賣業,應依法辦妥公司或行號登記,並
經當地公路監理機關登記列管,且無偽造、變造證件或
虛偽不實之情事者,方得辦理受託代辦過戶業務。
汽車所有人委託汽車買賣業以外之他人代辦汽車過戶者
,除繳驗第一項第一款規定之證明文件外,應另繳驗代
辦人身份證與汽車所有人有效之駕駛執照或全民健康保
險卡或護照等證明文件。但汽車所有人有效之駕駛執照
或全民健康保險卡或護照等證明文件得以經法院或民間
公證人認證文件代替之。
從事汽車運輸業者,不得領用與其經營性質相同種類之
自用車牌照。但因行政或修護需要者,公路監理機關得
以其營業車輛每五十輛發給一付之比例,發給自用小型
車牌照一付,十輛以上未滿五十輛者以一付計。自用大
客車、自用大貨車、自用大客貨兩用車、自用小貨車或
幼童專用車牌照,不得以個人名義申請登記,但以直接
從事生產,需裝載本身所需或生產之物品時,經公路監
理機關核准,得申請領用自用大貨車、自用小貨車牌照
,其審核規定如附件一及附件一之一。
申領身心障礙者專用車輛牌照,以個人名義領照使用之
自用小型汽車為限,其審核規定如附件一之二。
第十六條之一
以個人名義申請機器腳踏車新領牌照登記,如係委託機車商業同業公會
代辦,得憑車主國民身分證影本及當地機車商業同業公會開具之證明書
申請登記,並另繳驗代辦業者之商業登記證明文件、機車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證及代辦人身分證正本,始得辦理。以當地機車商業同業公會開具
之證明書申請者,其商業登記證明文件得以影本審驗。
第十七條
汽車所有人申請新領牌照登記應依下列規定繳驗車輛來
歷憑證,經檢驗合格後發給牌照:
一、國內製造之車輛,應繳驗車輛出廠與貨物稅完(免
)稅照證及統一發票。
二、國內製造之車身,應繳驗車身出廠與貨物稅完(免
)稅照證及車身之統一發票。
三、進口之車輛:
(一)向貿易商或經銷商購買新車者,應繳驗海關進
口與貨物稅完(免)稅證明書、出廠證明、貿
易商或經銷商開立之統一發票。
(二)購買免稅進口轉售車輛者,應繳驗海關進口與
貨物稅完(免)稅證明書、補繳貨物稅之完稅
照或免稅證明及讓渡書。
(三)公司、行號、法人團體或個人輸入自行使用之
車輛,應繳驗海關進口與貨物稅完(免)稅證
明書及出廠證明。
四、機關、學校、團體標售或拍賣者,應繳驗該機關、
學校或團體正式證明文件,其原屬免稅車輛者,並
應繳驗補繳貨物稅之完稅照。
五、軍用車輛換領普通牌照者,應有軍車管理機關證明
文件及補繳貨物稅之完稅照或免稅證明。
國產及進口之車輛均應符合交通部規定之安全檢驗標準
,並應經車輛型式安全檢測及審驗合格,取得安全審驗
合格證明書,始得辦理登記、檢驗、領照。
公路監理機關辦理車輛發照時,除應查驗前項車輛規格
審查或審驗合格文件外,並應依相關規定登記檢驗合格
後,始予發照。
第十七條之一
機器腳踏車、小客車、小客貨兩用車及小貨車所有人申
請新領牌照登記,應繳交車輛製造廠、代理商或進口商
出具,經內政部認可,施加於車輛特定零組件之防竊辨
識碼完工證明文件,始得辦理新登檢領照。
前項實施日期、特定零組件項目、實施車種、防竊辨識
碼技術及完工證明文件之申請與核發作業規定,由內政
部訂定公告之。
第十八條
汽車在未領有正式牌照前,如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申
領臨時牌照:
一、駛往海關驗關繳稅。
二、駛往公路監理機關接受新領牌照前檢驗。
三、買賣試車時。
四、因出售或進口由甲地駛往乙地時。
五、准許過境之外國汽車。
第十九條
汽車臨時牌照使用期限,依左列規定:
一、依前條第一款至第三款申領者,均不得超過五日。
但有正當理由申請再領者,各以一次為限。
二、依前條第四款申領者,得視行程需要核定。但在同
省市不得超過一五日。
三、准許過境之外國汽車,應由入境之公路監理機關核
發臨時牌照,最多不得超過三個月,並於出境時繳
回。
臨時牌照使用期限屆滿後,應即將該牌照向公路監理機
關繳銷之。
領用臨時牌照之車輛,不得載運客貨收費營業
第二十條
汽車運輸、買賣、製造、修理業、汽車研究機構,因業
務需要試行汽車時,得向公路監理機關申領試車牌照憑
用,但應遵守左列規定:
一、不得載運客貨收費營業。
二、應在指定路線或區域內行駛。
三、按季或按年領用,期滿仍需續用時,應於期滿十日
內向原發照機關換領新照。
四、請領試車牌照時,應按規定費率繳納押牌費、租牌
費。
五、試車牌照領用期滿或不予繼續使用時,應將所領牌
照繳還原發照機關。
前項試車牌照屬於機器腳踏車使用者,限由機器腳踏車
製造業及研究機構申領,並須遵守前項各款規定。
第二十一條
汽車所有人具有同一型式之汽車在五輛以上或汽車修理
廠備置新品引擎者,得向公路監理機關申領預備引擎使
用證件。預備引擎限換用同一型式之汽車,換用時免辦
變更登記手續。但須將預備引擎使用證連同行車執照隨
車攜帶。汽車預備引擎應經公路監理機關檢驗合格登記
後,發給使用證。
汽車預備引擎使用證有效期限一年,期滿後如換領新證
時,仍應依照前項規定檢驗。
第二十二條
汽車過戶登記應由讓與人與受讓人共同填具汽車過戶登
記書,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並應繳驗左列證件:
一、原領之汽車新領牌照登記書車主聯。
二、行車執照。
公路監理機關於審核各項應備證件相符後,即予辦理過
戶登記,換發新行車執照。
第二十三條
汽車車身式樣、輪胎隻數或尺寸、燃料種類、座位、噸
位、引擎、車架、車身、頭燈等設備或使用性質、顏色
、汽車所有人名稱、地址等如有變更,均應向公路監理
機關辦理登記。
前項變更登記,除汽車所有人名稱、地址等變更時,免
予檢驗外,餘均須檢驗合格。
引擎或車架變更,以型式及燃料種類相同者為限。
第一項汽車設備規格之變更應符合附件十五之規定。
第二十三條之一
汽車下列設備規格不得變更:
一、底盤設備:
(一)方向盤位置。
(二)傳動系統設備:指汽車之排檔型式、驅動方
式、變速箱及齒輪箱。
(三)煞車作用設備:指煞車作用種類(總泵、分
泵及油管)及防滑煞車系統。
(四)懸吊繫統:指支臂、三角架與連桿機構。
二、引擎設備:指引擎之機械或渦輪增壓系統、氮氣導
入裝置設備。
三、車身設備:
(一)車身外附加燈飾。
(二)車燈噴色或貼膠紙。
四、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項目。
機器腳踏車下列設備規格不得變更:
一、引擎設備:指引擎之機械或渦輪增壓系統、氮氣導
入裝置設備。
二、車身設備:車燈噴色或貼膠紙。
三、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項目。
第二十四條
汽車變更登記,應由汽車所有人填具異動登記書,檢同
行車執照及原領之汽車新領牌照登記書車主聯,向公路
監理機關申請,如變更引擎或車身者,並應繳驗來歷證
件。
依第二十三條辦理汽車設備規格變更者,另應依附件十
五規定繳驗相關證明文件。
使用中車輛經依規定取得車輛安全審驗合格報告者,得
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使用液化石油氣為燃料 (含單、雙
燃料) 、車輛後懸部分大樑、附掛拖車、軸組荷重及總
重量或總聯結重量變更登記檢驗。
前項作業規定由交通部定之。
公路監理機關於審核各項應備證件相符後,即予辦理變
更登記,並換發新行車執照,變更記錄如與行車執照上
所載項目無關者,免換行車執照。
第二十四條之一
計程車得設置車頂廣告看板架。
計程車設置車頂廣告看板架者,應檢具下列證明文件,
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檢驗及變更登記:
一、經交通部認可之專業機構審驗合格之車頂廣告看板
架型式審驗報告。
二、行車執照。
三、汽車新領牌照登記書。
四、異動登記書二份。
安裝車頂廣告看板架者應投保責任保險,並應於保險到
期前辦理續保手續。
前項保險以每一型式產品為一投保單位,每一投保單位
之最低保險金額應包含下列各條件:
一、每一個人身體傷亡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
二、每一意外事故傷亡新臺幣四百五十萬元。
三、每一意外事故財產損失新臺幣五十萬元。
四、設置車頂廣告看板架審驗作業規定如附件十四。
第二十五條
[函釋]
汽車因故停駛或依法令規定責令停駛時,應填具異動登
記書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停駛登記,並將號牌及行車執
照繳存。
第二十六條
汽車因故停駛期限最多不得超過一年,逾期即將牌照註
銷。
超過停駛期限註銷牌照之車輛,如須復駛時,應依規定
向公路監理機關重新申領牌照。
第二十七條
停駛車輛復駛時,應填具異動登記書向原登記停駛之公
路監理機關申請認可並予登記後,發還牌照。
第二十八條
汽車因機件損毀停駛或停駛期在三個月以上者,於復駛
時,應經檢驗合格後,始得將牌照發還。
第二十九條
[函釋]
汽車引擎、底盤、電系、車門損壞應即停駛修護,其不
堪修護使用時,應申請報廢。
公路監理機關實施定期檢驗或臨時檢驗發現汽車有前項
情事經覆驗不合格時,應責令報廢。
第三十條
[函釋]
汽車報廢,應填具異動申請書,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報
廢登記,並同時將牌照繳還。
廢棄車輛經由警察、環保機關(構)處理者,行政院環
境保護署認可之環保機構應通知公路監理機關逕予報廢
登記;其通知作業規定,由交通部會商行政院環境保護
署、內政部另定之。
報廢之汽車,不得再行申請登記檢驗領照使用。
第三十一條
汽車因新領牌照、過戶或變更地址而非屬同一公路監理
機關管轄者,應依照第十七條、第二十二條或第二十四
條之規定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辦理,登記之公路監理機
關於辦妥新領、過戶或變更登記後,除將新領牌照登記
書、過戶登記書或異動登記書留存一聯備查外,應即將
其車籍之電腦資料移轉管轄之公路監理機關列管。
第三十二條
汽車牌照之登記主體已不存在及融資性租賃車輛租用人
登記主體不存在或其領用資格喪失者,其繼承人、負責
人、清算人、承受人或出租人應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異
動登記。
汽車牌照不需使用時,得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繳銷。
汽車繳銷牌照後重行申領牌照時,應繳驗已辦妥之異動
登記書及原新領牌照登記書。
第三十三條
[函釋]
前條第一項應申請異動登記之義務人未辦理異動登記者
,公路監理機關得催告該義務人於十五日內辦理異動登
記,逾期未辦理者,或經有關機關(構)依法公告後仍
無人認領之車輛,公路監理機關應逕行註銷該車輛牌照
。
汽車牌照受註銷處分者,由公路監理機關逕予登記註銷
,除以汽車牌照註銷處分書通知汽車所有人外,並將資
料提供警察機關及稅捐機關。
汽車所有人於汽車失竊時,應檢附警察機關車輛失竊證
明單並填具異動登記書,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辦註銷牌照
登記。
經註銷牌照之汽車重行申領牌照時,應繳異動登記書或
牌照註銷處分書及原領牌照登記書車主聯。如係失竊註
銷牌照車輛,並應繳驗向司法或警察機關領回車輛之證
明,註銷時原牌照未繳回者,並應同時追繳。
第三十四條
汽車牌照登記書或過戶登記書如有遺失,應申請補發。
第三十五條
汽車檢驗分為申請牌照檢驗、定期檢驗及臨時檢驗三種
。
第三十六條
汽車檢驗應按指定日期將車輛駛往公路監理機關檢驗場
所或指定地點接受檢驗。
第三十七條
汽車丈量量計方法,應依左列規定:
一、車長:自前保險桿至車尾最末端之長度。
二、車寬:車身左右最大之寬度。
三、車高:自地面至車身最高點之高度。
四、輪距:左右輪胎中心線之距離,雙輪者以左右雙輪
中心線之距離為準。
五、軸距:前軸中心點與後軸中心點間之距離,多軸者
,以前軸或前軸組中心點與最後軸中心點間之距離
為準;半拖車以第五輪中心至最後軸中心點間之距
離為準。
六、最遠軸距:車輛最前軸中心點與最後軸中心點間之
距離。
七、後懸:最後軸中心點與車尾間之距離,但保險桿不
計在內。
八、段差:汽車車寬小於所附掛之拖車時,拖車單邊超
出汽車部分尺寸;其量度以兩車中心線為準。
第三十八條
[函釋]
車輛尺度、軸重、總重、後懸及段差之限制應依下列規
定:
一、尺度之限制:
(一)全長:
1.大客車不得超過十二.二公尺。
2.大貨車不得超過十一公尺。
3.全聯結車不得超過二十公尺。
4.半聯結車不得超過十八公尺。
5.小型車附掛之拖車不得超過七公尺。
6.汽缸總排氣量五百五十立方公分以上之機器
腳踏車不得超過四公尺;汽缸總排氣量未滿
五百五十立方公分之機器腳踏車不得超過二
.五公尺。
(二)全寬:
1.汽車全寬不得超過二.五公尺,其後輪胎外
緣與車身內緣之距離,大型車不得超過十五
公分,小型車不得超過十公分。
2.機器腳踏車除身心障礙者用特製車外,重型
及普通輕型機器腳踏車不得超過一.三公尺
,小型輕型機器腳踏車不得超過一公尺。
(三)全高:
1.市區雙層公車不得超過四.四公尺。
2.自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一日起經車輛型
式安全審驗之前單軸後單軸大客車不得超過
三.六公尺。但自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
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前單軸後單軸大客車均
不得超過三.六公尺。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七月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新型式大
客車不得超過三.五公尺。但自中華民國九
十七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大客車均
不得超過三.五公尺。
3.其餘各類大型車不得超過三.八公尺。
4.小型車不得超過全寬之一.五倍,其最高不
得超過二.八五公尺。
5.機器腳踏車不得超過二公尺。
二、軸組荷重之限制:
(一)單軸: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公噸。
(二)雙軸: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四.五公噸。
(三)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車輛軸組荷重限制如下
:
1.單軸:軸荷重每軸不得超過十公噸。
2.雙軸軸組:軸組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七.五
公噸。
3.參軸軸組:軸組荷重每組不得超過二十二公
噸。
三、總重或總聯結重量之限制:
(一)前後均為單軸車輛總重量不得超過十五公噸。
(二)前單軸後雙軸車輛總重量不得超過二十一公噸
。
(三)前雙軸後單軸車輛總重量不得超過二十公噸。
(四)全聯結車:總聯結重量不得超過四十二公噸。
(五)半聯結車:總聯結重量不得超過三十五公噸。
(六)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汽車,應符合附件十一
之規定。
四、後懸:
(一)客車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六十。
(二)貨車及客貨兩用車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五十。
(三)具有特種裝置之特種車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六
十六.六。但承載客貨部分不得超過軸距百分
之五十。
五、段差:小型車及其所附掛之拖車,段差不得超過十
五公分。
經內政部核定之消防車得使用前雙軸後雙軸式,且不受
前項之限制。但仍應依下列規定:
一、尺度之限制:
(一)全長不得超過十五公尺。
(二)全寬不得超過二.六公尺。
(三)全高不得超過四.二公尺。
二、軸組荷重之限制:
(一)單軸: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十二公噸。
(二)雙軸軸組:軸荷重每組不得超過二十公噸。
(三)參軸軸組:軸組荷重每組不得超過二十二公噸
。
三、總重不得超過四十公噸。
四、後懸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六十六.六。但承載客貨
部分不得超過軸距百分之五十。
第三十九條
[函釋]
汽車申請牌照檢驗之項目及標準,依下列規定:
一、引擎或車身(架)號碼及拖車標識牌應與來歷憑證
相符。除小型車附掛之拖車外,拖車標識牌及車身
(架)號碼打刻應符合附件十七之規定。
二、消音器作用正常,排氣管完好,排放空氣污染物符
合管制規定。
三、方向盤應在左側。
四、腳煞車、手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
五、著地輪應為四輪以上,最前軸著地應為二輪。前輪
側滑度合於規定。
六、各種喇叭應合於規定且不得裝設可發出不同音調之
喇叭。
七、各種燈光應符合附件七規定。
八、車輛尺度、顏色、車身式樣與紀錄相符,車身標識
合於第四十二條之規定。
九、車窗、擋風玻璃未黏貼不透明反光紙,計程車車窗
玻璃除依規定標識車號外,並不得黏貼不透明之色
紙或隔熱紙。
十、雨刮、照後鏡完備,平頭大型車有前照鏡。
十一、座位符合第四十一條規定。各類車前排及小客車
全部座位應裝置安全帶。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
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全審驗之新型式大客車及自中
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大客車全
部座位應裝置安全帶。
十二、大客車、大貨車、曳引車、小型車附掛之廂式拖
車及幼童專用車應備有合於規定之滅火器,其規定
如附件五,並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一日起所使
用之滅火器應為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之汽車用滅
火器,且大客車應於車輛後半段乘客取用方便之處
,另設一具汽車用滅火器。
十三、計程車執業登記證插座完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四、曳引車、經核可附掛拖車之小型車及拖車除依照
一般汽車檢驗規定外,其聯結設備應完善;拖車
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煞車燈、方向燈、號
牌號、車寬燈、倒車燈、尾燈、危險警告燈及反
光標識良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五、大貨車及拖車左右兩側之防止捲入裝置與後方之
安全防護裝置(或保險槓)合於規定。
十六、車高三.五公尺以上之汽車傾斜穩定度合於規定
。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
全審驗車高三.四公尺以上之新型式大客車及自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車高三
.四公尺以上之大客車,亦同。
十七、車輛之車身變更打造全高為三.四公尺以上大客
車或三.五公尺以上其他車輛或特種車者,應檢
附汽車底盤製造廠之符合安全書面證明文件,特
種設備應符合規定,並取得合法車身打造工廠之
施工證明。
十八、隨車有車輛故障標誌。
十九、使用燃料為液化石油氣者,其各項裝備應符合附
件十之規定;使用燃料為壓縮天然氣者,其各項
裝備應符合附件十三之規定。
二十、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式大貨車及傾卸式半拖車
貨廂容積應合於規定。
二十一、大客車尺度除全長、全寬、全高應符合前條規
定外,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六之規定。
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一日起大客車其車身
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六之一規定。
二十二、使用自動排檔之小客車及小客貨兩用車,自中
華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一日起,國內產製者以出
廠日為準,進口者以裝船日為準,應裝設未踩
煞車踏板無法由停車檔排出檔位之自動排檔鎖
定裝置。
二十三、小型車附掛之拖車前後端尖角、側面突出物應
合乎規定。
二十四、總聯結重量及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新登檢
領照汽車,應裝設具有連續記錄汽車瞬間行駛
速率及行車時間功能之行車紀錄器(以下簡稱
行車紀錄器)。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起
新登檢領照之八公噸以上未滿二十公噸汽車、
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一日起經車輛型式安
全審驗及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一日起新登
檢領照之八公噸以下營業大客車,亦同。並應
檢附行車紀錄器經審驗合格之證明。
二十五、應查驗罐槽車之罐槽體檢驗(查)合格之有效
證明書。高壓罐槽車之罐槽體應依行政院勞工
委員會所定有關高壓容器檢查之法令辦理;常
壓液態罐槽車之罐槽體應依常壓液態罐槽車罐
槽體檢驗及管理辦法規定辦理。
二十六、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半拖車及裝載砂石
、土方且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傾卸框式大
貨車,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一日起新登檢領
照,應裝設具有顯示車輛載重功能且合於規定
之載重計。
二十七、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大貨車及半拖車,
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應
裝設合於規定之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
二十八、幼童專用車及校車之車身左右兩側與後方車身
標示之倒三角形黃色部分,自中華民國九十年
七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應使用合於規定之反
光識別材料。
二十九、幼童專用車之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十二
之規定。
第三十九條之一
汽車定期檢驗之項目及標準,依下列規定:
一、引擎或車身(架)號碼及拖車標識牌與紀錄相符,
號牌完好,並依規定懸掛。除小型車附掛之拖車外
,拖車標識牌及車身(架)號碼打刻應符合附件十
七之規定。
二、消音器作用正常,排氣管完好,排放空氣污染物符
合管制規定。
三、腳煞車、手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
四、前輪側滑度合於規定。
五、各種喇叭應合於規定且不得裝設可發出不同音調之
喇叭。
六、各種燈光完備,作用正常。依第二十三條規定辦理
頭燈設備變更者,其燈光應符合附件十五之變更檢
驗規定。
七、車輛尺度、顏色、車身式樣與紀錄相符,車身標識
完好合於第四十二條之規定,自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一月一日起,大客車車重應與紀錄相符。
八、車窗、擋風玻璃未黏貼不透明反光紙,計程車車窗
玻璃除依規定標識車號外,並不得黏貼不透明之色
紙或隔熱紙。
九、雨刮、照後鏡完備,平頭大型車有前照鏡。
十、座位數應與行車執照登載核定數相符。中華民國八
十年七月一日以後新登記領照之各類車前排及小客
車全部座位安全帶完備。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二月
一日起營業大客車全部座位應裝置安全帶。但中華
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登檢領照且不行駛
高速公路、快速公路、快速道路或標高五百公尺以
上山區道路之市區公車及一般公路客運車輛,除前
排座位外,得免裝設。
十一、大客車、大貨車、曳引車、小型車附掛之廂式拖
車及幼童專用車應備有合於規定之滅火器,其規
定如附件五,並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月一日起
,使用之滅火器應為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之汽
車用滅火器,且大客車應於車輛後半段乘客取用
方便之處,另設一具汽車用滅火器。
十二、計程車執業登記證插座完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三、曳引車、經核可附掛拖車之小型車及拖車除依照
一般汽車檢驗規定外,其聯結設備應完善;拖車
煞車效能平衡度合於規定;煞車燈、方向燈、號
牌燈、車寬燈、倒車燈、尾燈、危險警告燈及反
游標識良好,位置合於規定。
十四、大貨車及拖車左右兩側之防止捲入裝置與後方之
安全防護裝置(或保險槓)合於規定。
十五、使用燃料為液化石油氣者,應檢附一個月內經合
格工廠檢測合格之紀錄表。使用燃料為壓縮天然
氣者,應檢附一個月內經車輛專業技術研究機構
依附件十三壓縮天然氣汽車燃料系統定期檢驗規
定檢驗之壓縮天然氣燃料系統定期檢驗合格紀錄
表。
十六、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式大貨車及傾卸式半拖車
貨廂容積應合於規定。
十七、大客車尺度除全長、全寬、全高應符合第三十八
條規定外,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三十日以前新
登記領照之大客車,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
六之二規定;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一日以後新
登記領照之大客車,其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
六之一規定。
十八、總聯結重量及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新登檢領
照汽車,自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三日本規
則修正發佈施行日起,應裝設行車紀錄器;其為
八公噸以上未滿二十公噸之新登檢領照汽車,自
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起,亦同。自中華民國
九十六年二月一日起營業大客車應裝設行車紀錄
器。並應檢附行車紀錄器經定期檢測合格之證明
。
十九、應查驗罐槽車之罐槽體檢驗(查)合格之有效證
明書。
二十、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半拖車及裝載砂石、
土方且總重量在二十公噸以上之傾卸框式大貨車
,應依規定裝設載重計,其實施日期由交通部另
定之。
二十一、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大貨車及半拖車,
自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一日起,應裝設合於
規定之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
二十二、幼童專用車及校車之車身左右兩側與後方車身
標示之倒三角形黃色部分,自中華民國九十一
年一月一日起,應使用合於規定之反光識別材
料。
二十三、幼童專用車之車身各部規格,應符合附件十二
之規定。
二十四、出廠年份逾十年之營業大客車,應檢附依法領
有營利事業登記證或工廠登記證之合法汽車修
理業者出具四個月內保養紀錄表(卡),其保
養檢查項目如附件十六。
第三十九條之二
機器腳踏車申請牌照檢驗項目及標準如下:
一、引擎或車身號碼與來歷憑證相符。
二、前後煞車效能合於規定。
三、前後輪左右偏差合於規定。
四、各種喇叭合於規定且不得裝設可發出不同音調之喇
叭。
五、各種燈光與標誌應符合附件七規定。
六、車輛型式、顏色與紀錄相符。
七、左右兩側之照後鏡、擋泥板合於規定。
八、各部機件齊全作用正常。
九、不得加掛邊車。
十、小型輕型機器腳踏車車輛空重(含電池)應在七十
公斤以下。
十一、小型輕型機器腳踏車之輪胎直徑應在三百公釐以
上,四百二十公釐以下,輪胎寬度應在七十五公
釐以上,一百公釐以下。
十二、小型輕型機器腳踏車之超速斷電功能應合於車速
超過每小時四十五公里,電動機電源應能於三秒
內自動暫停供電之規定。小型輕型機器腳踏車之
故障斷電功能應合於控制系統超速訊號輸入線短
路或斷路,三秒內電動機電源應能自動斷電之規
定。
十三、車輛尺度應合於第三十八條規定。
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定期檢驗之項目及標準依前項申請
牌照檢驗規定辦理。
第三十九條之三
汽車臨時檢驗之標準,依定期檢驗之規定;機器腳踏車
臨時檢驗之標準,依申請牌照檢驗之規定。
汽車所有人除依規定接受車輛檢驗外,應依原廠規定時
間自行實施保養及檢查。
第四十條
[函釋]
汽車載重噸位之核定,應依左列規定:
一、車重 將空車過磅按實際重量登記。
二、載重
(一)原廠車輛說明書上未列載重量,僅列總重量者,
應將總重量減去空車重量後核定載重量。
(二)無總重量而僅有載重量說明書者,按載重量噸位
核定。
(三)有總重量及載重量者,按實際車身重量增減,使
與總重量相符。
三、總重 參照原廠說明書載明之總重量核定。但經交
通部另行核定者,依其核定辦理。
第四十一條
汽車座位立位之核定,應依左列規定:
一、小客車不得設立位,每一座位不得少於三十八公分
寬、六十五公分深。但駕駛人座位之寬度不得少於
六十公分。
二、大客車每一座位不得少於四十公分寬、七十公分深
;每一立位前後以二十五公分、左右以四十公分計
算。但車內高度未達一百八十五公分者,不得設立
位。
三、幼童專用車不得設立位,其幼童座位應符合附件十
二之規定。但駕駛人及幼童管理人之座位,應依第
一款之規定為準。
四、貨車駕駛室每一座位之寬度,不得少於三十八公分
。但駕駛人座位寬度不得少於六十公分,連駕駛人
座位不得超過三個座位。
前項第二款之大客車並應核定其總重量。
第四十二條
[函釋]
車輛車身顏色及加漆標識,應依下列規定:
一、大客車、大貨車、小貨車、拖車、大型客貨兩用車
及特種車,應於車廂兩邊顯明位置標示汽車所有人
名稱,融資性租賃車輛應標示租用人名稱;其為平
板式汽車或車廂兩邊無法標示者,得於兩邊車門標
示。但以個人名義領照使用之車輛、車身兩邊無法
標示之拖車及執行特殊任務有保密必要之公務車輛
經所屬機關核可並敘明該車用途向車籍所在地公路
監理機關申請於行車執照或牌照登記書上註記「免
標示所有人名稱」者,得不須標示。
二、大客車應於門旁標示牌照號碼及乘客人數,營業大
客車並應於乘客人數下標示載重量,另自中華民國
九十六年二月一日起應於車門旁標示出廠年份及依
附件六之一標示大客車分類。計程車應於兩側後門
標示牌照號碼及公司行號、運輸合作社或個人名稱
,後窗玻璃標示牌照號碼,計程車兩側車門 (不含
車窗) 範圍得以平面漆繪或穩固黏貼方式張貼廣告
,並應符合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地方政府相關廣
告物管理之法令規定辦理。應標示於兩側後門之牌
照號碼及公司行號、運輸合作社或個人名稱,得移
置於後葉子板。但後葉子板位置空間不足者,牌照
號碼及公司行號、運輸合作社或個人名稱仍應標示
於兩側後門。
三、大貨車、小貨車及曳引車應於兩邊車門或顯著位置
標示牌照號碼及總重量或總聯結重量。全拖車及拖
架車身兩側顯明位置應標示總重量;半拖車車身兩
側顯明位置應標示總聯結重量。大貨車、小貨車及
拖車應於後方標示牌照號碼,其字體尺度、字樣及
標示方式由交通部另定之。
四、大型客貨兩用車應於兩邊車門或顯明位置標示牌照
號碼、乘客人數及載重噸位。
五、救護車漆白色並應於車身兩側標示紅十字。
六、消防車漆大紅色。
七、教練車車廂兩邊顯明位置標示駕訓班班名及斑馬紋
,車身前後並應加掛標示有「教練車」之附牌或標
示「教練車」之字樣。
八、幼童專用車及專供載運學生之校車車身顏色及標識
應符合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規定。
九、汽車車身顏色不得與警用巡邏車相同。
十、新領牌照、汰舊換新及變更顏色之計程車,其車身
顏色應使用台灣區塗料油漆工業同業公會塗料色卡
編號一之十八號純黃顏色。
十一、申請牌照及變更顏色之轎式自用小客車車身顏色
不得與前款計程車車身顏色相同。
十二、遊覽車客運業專辦交通車業務之車輛,應於車身
兩側車窗下緣以台灣區塗料油漆工業同業公會塗
料色卡編號一之十八號純黃顏色加漆一條三十公
分寬之水平帶狀標識條紋。
十三、汽車貨運業專辦搬家業務之車輛,車身顏色應使
用純白顏色,並於車身兩側貨廂標示「專營搬家
」字樣,字體不得小於二十五公分見方,且於擋
風玻璃張貼「搬家貨運業執業證明」標識。
十四、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大貨車及半拖車,應
於貨廂兩邊之前方標示貨廂內框尺寸,其字體尺
度、字樣及標示方式由交通部另定之。
十五、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框式大貨車及半拖車,貨
廂外框顏色應使用台灣區塗料油漆工業同業公會
塗料色卡編號一之十九號黃顏色。其他傾卸框式
大貨車及半拖車之貨廂外框顏色,不得使用該顏
色。
十六、使用燃料為壓縮天然氣者,應於車身前後汽車號
牌附近顯明位置處標示「壓縮天然氣汽車」。
十七、免徵使用牌照稅特種車之車身顏色及標識,應符
合各該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
計程車應於儀錶板上右側與右前座椅背設置執業登記證
插座,並於右前座椅背標示牌照號碼;未經核定之標識
及裝置不得設置。
第一項各款標識材質應為防水漆料或粘貼牢固之材料,
其顏色應依規定或為其標示處底色之明顯對比色,且應
以正楷字體標明。字體尺度除另有規定者外,應依下列
規定:
一、標示於車廂兩邊之汽車所有人,大型車每字至少二
十五公分見方,小型車每字至少十六公分見方;標
示於兩邊車門之汽車所有人,大型車每字至少八公
分見方,小型車每字至少五公分見方。
二、標示於車門或車廂兩邊之總聯結重量、總重量、載
重之噸位、乘客人數、出廠年份、大客車分類及牌
照號碼,大型車每字至少四公分見方,小型車每字
至少三公分見方。
第四十三條
申請新領牌照之汽車,應於檢驗後將檢驗結果記錄於新
領牌照登記書內。
第四十四條
領有牌照之汽車,其出廠年份,自用小客車未滿五年者
免予定期檢驗,五年以上未滿十年者,每年至少檢驗一
次,十年以上者每年至少檢驗二次。但自用小客車使用
液化石油氣及壓縮天然氣為燃料、其他自用車及營業車
未滿五年者,每年至少檢驗一次,五年以上者每年至少
檢驗二次。但出廠年份逾十年之營業大客車每年至少檢
驗三次。營業大客車所有人應於指定日期前一個月內、
其他汽車所有人應於指定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行車執照
、新領牌照登記書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檢驗。但自用小
型車申請檢驗,免持新領牌照登記書。
領有牌照之拖車,每年至少定期檢驗一次,拖車所有人
應於指定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拖車使用證、新領牌照登
記書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檢驗。
個人經營計程車客運業者應於指定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
行車執照、新領牌照登記書及其本人有效計程車駕駛人
執業登記證申請檢驗其營業車輛。
領有牌照之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一月一日起,其出廠年份未滿五年者免予定期檢驗,五
年以上未滿十年者,每年至少檢驗一次,十年以上者每
年至少檢驗二次。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所有人應於指定
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行車執照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檢驗
。
自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一日起新登檢領照之幼童專用
車,其出廠未滿五年者,每年至少檢驗一次,五年以上
者每年至少檢驗二次;使用中幼童專用車,自指定檢驗
日期後亦同。
已領牌照之普通重型及輕型機器腳踏車實施臨時檢驗。
第四十五條
汽車或拖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申請實施臨時檢驗:
一、車身、引擎、底盤、電系或其他重要設備變更調換
。
二、因交通事故遭受重大損壞,經送廠修復。
三、出廠十年以上,辦理轉讓過戶。
機器腳踏車出廠六年以上,辦理轉讓過戶者,應申請實
施臨時檢驗。但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五日起,機
器腳踏車出廠五年以上辦理轉讓過戶者,亦同。
公路監理機關於必要時,得實施臨時檢驗。對於出廠十
年以上或行駛有安全之虞之汽車及拖車,應按所轄管之
汽車數量比例訂定年度計畫,實施臨時檢驗。
第四十六條
[函釋]
檢驗不合格汽車,責令於一個月內整修完善申請覆驗。
檢驗不合格部分如為傳動、制動或轉向系統者,應即扣
留其牌照,由公路監理機關發給當日有效之進廠修理證
,憑以駛赴修理。
汽車修復後得憑修理廠所領之試車牌照駛赴覆驗,修理
廠未領有試車牌照者,得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發給覆驗
證,以當日為有效期間。
第四十七條
[函釋]
汽車之檢驗得委託公民營汽車製造廠、修理廠、加油站
代辦,其辦法另行之。
第四十八條
(刪除)
第四十九條
汽車檢驗作業程序,由交通部另定之。
第三章 汽車駕駛人與技工執照登記及考驗
第五十條
[函釋]
汽車駕駛執照為駕駛汽車之許可憑證,由駕駛人向公路
監理機關申請登記,考驗及格後發給之。汽車駕駛人經
考驗及格,未領取駕駛執照前,不得駕駛汽車。
汽車駕駛人受終身不得考領駕駛執照處分,得依道路交
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六十七條之一規定,向公路監理機關
申請汽車駕駛執照考驗。
軍事專業駕駛人於退役後一年內,得憑軍事運輸主管機
關發給之軍事專業駕駛證明,換發同等車類之普通或職
業駕駛執照。
前項軍事專業駕駛人於服役期間,因社會發生緊急事件
或重大事故時,為應客貨運輸之需要,得經過適當訓練
後憑軍事運輸主管機關繕造之名冊及核發之軍事專業駕
駛證明,由公路監理機關專案換發同等車類之職業駕駛
執照,並由軍事運輸主管機關統一集中保管,於執行緊
急疏運支援任務時分發軍事專業駕駛人攜帶備查,於任
務結束時繳還;並俟於軍事專業駕駛人退伍時發給作為
民間駕駛之用。
持有外國政府、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所發有效之正式
駕駛執照(證)並取得經許可停留或居留一年以上之證
明(件)者,得於入境之翌日起一年內,依平等互惠原
則免考換發同等車類之普通駕駛執照;但持有該有效之
正式駕駛執照者而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時,得免考換發同
等車類之普通駕駛執照。
汽車駕駛人辦理前項換發手續時,應先經體格檢查合格
,並檢同下列文件,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
一、汽車駕駛執照申請書。
二、具中華民國國籍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之我國國民,
應檢附國民身份證或軍人身份證。
三、外國人、大陸地區人民或臺灣地區無戶籍之國民,
應檢附經許可停留或居留一年以上之證明(件)。
四、香港或澳門居民應檢附一年以上之居留證明(件)
或有效期間一年以上之入出境證件,但自中華民國
九十四年一月一日起,應檢附一年以上之居留證明
(件)辦理之。
五、大陸地區所發駕駛證,應經行政院設立或指定機構
或委託之民間團體驗證。
六、香港或澳門所發駕駛執照,應經行政院於香港或澳
門設立或指定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驗證。
七、其他國家或地區所發駕駛執照,應經我駐外使領館
、代表處、辦事處、其他外交部授權機構,或經外
國駐華使領館、經外國政府或地區授權並經我國外
交部同意辦理文件證明業務之外國駐華機構之驗證
。
八、前款之駕駛執照為英文以外之外文者,應附中文譯
本,並經我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國內公
證人驗證,或經外國駐華使領館、經外國政府或地
區授權並經我外交部同意辦理文件證明業務之外國
駐華機構之驗證。
第五十一條
汽車駕駛執照及技工執照之型式、顏色及編號,按其種
類分別由交通部定之。
國際駕駛執照之型式、顏色及許可駕駛之車類,依國際
道路交通公約之規定。
第五十二條
汽車駕駛執照自發照之日起每滿六年換發一次,汽車駕
駛人應於有效期間屆滿前後一個月內向公路監理機關申
請換發新照。但年滿六十歲之職業駕駛人經依第六十四
條之一規定體格檢查判定合格者,換發有效期限一年之
新照至年滿六十五歲止。
前項駕駛人屬計程車駕駛人,前一年內未受吊扣駕駛執
照處分且依第六十四條之一規定體格檢查判定合格者,
得換發有效期間一年之小型車職業駕駛執照至年滿六十
八歲止。
汽車駕駛人受終身不得考領駕駛執照處分重新申請考驗
合格後領有一年有效期間駕駛執照,其換發新照之有效
期間,另依受終身不得考領駕駛
血液中酒精含量 狀態 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
血液中酒精含量0.03% 以下時,呈清醒狀態,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為無明顯影響,幾乎與未飲酒無異。
血液中酒精含量0.03% -0.05%時,呈陶醉感狀態,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為1. 多數駕駛人心境逐漸變幻不定。 2. 視覺與反應靈敏度減弱。3. 對速度及距離的判斷力差。
血液中酒精含量0.05% -0.08%時,呈興奮狀態,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為1. 反應遲鈍。 2. 駕駛能力受損。 3. 遲而不決或決而不行。
血液中酒精含量0.08%-0.15% 時,呈錯亂狀態,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為1. 判斷力嚴重受到影響。2. 體能與精神協調受損。3. 駕駛人之體能困難度增加。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 0.15%時,呈痲痹狀態,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為1. 駕駛人視線模糊進入恍惚狀態。 2. 駕駛不穩定、判斷力減弱。
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 0.5%時,呈昏睡狀態,對駕駛人能力之影響為已無法開車。
(一)對於處理單位舉發交通違規通知單內容如有不服,請於應到案時間內向應到案處所(交通事件裁決所、監理所、站)提出申訴。
(二)當事人對裁決單位裁定處罰仍有不服時,得於收到裁決書之翌日起二十日內,向管轄地方法院聲明異議。
(三)當事人對前項法院裁定不服時,得為抗告;但對抗告之裁定不得再抗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