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_7-1-1_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防災教育教案設計_學習單2

宜蘭縣立壯圍國中防災教育地震避難學習單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5分)

1( )地震發生時,所帶來嚴重的災害,一般可分成直接性災害與間接性災害。所謂

的間接性災害,是指地震引發其他人為活動或建築物的改變或破壞,會對人們

的生命財產造成傷亡和損壞。

2( )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是由於相鄰的板塊運動所造成的。

3( )台灣的地震頻繁是因為位處於菲律賓海板塊及太平洋板塊的交接處。

4( )準備三日份的飲水、乾糧及救急必需品,集中收納在救急袋內,置放在全家人

知曉便於取用位置,以做為預防因地震受困時,等待救援的補充糧食。

5( )參加災害救援相關訓練,可以讓我們在遇到災害時,能更增加自己與他人的安

全。

6( )地震發生時應盡量減少電話的使用,避免妨礙救災的通訊。

7( )地震發生時要打開所有逃生通道,避免房屋因為地震力擠壓變形。

8( )美國加州與台灣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容易發生地震。

9( )2011年日本大海嘯發生的原因是地震。

10( )臺灣地區因常發生地震,民眾早已習慣,所以無需作地震避難演練。

 

二、選擇題:(每題五分)

1( )下列何者是地震發生時適當之避難行為:(1)關閉瓦斯或煤氣(2)注意保護頭部(3)

躲在堅硬的桌子底下(4)以上皆是。

2(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地震型態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4)隕石

撞擊。

3( )台灣地區常見許多自然現象,有些甚至導致災害的發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每年的五至七月是颱風侵襲台灣的主要時期(2)洪水經常是由暖鋒過境所帶
  1. 來的降雨所造成(3)台灣位於太平洋板塊的邊界上,所以地震頻繁(4)颱風常造成淹水,卻也是台灣不可或缺的雨量來源

4( )開車時如果遇到地震,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安全的?(1)繼續往前開(2)停駛於遠

離建築物的路邊 (3)大聲按喇叭求救 (4)立即下車並躲到建築物裡。

5( )地震發生後,下列何者不是正確的應變行為?(1)有輕微裂痕的房屋若外觀仍完

整,則可判斷安全無虞 (2)察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3)

打開收音機,收聽緊急情況指示及災情報導 (4)遠離海灘、港口以防海嘯侵襲

6( )在高樓中遇到地震,應該如何避難?(1)躲在落地窗旁邊(2)躲在堅固的樑柱旁

邊(3)趕快搭電梯到樓下(4)第一時間趕快沿著樓梯下樓。

7( )若地震發生時你正在室內,下列哪項逃生方法是錯誤的?(1)先關瓦斯、電源,

避免火災的發生(2)將門窗打開,以防變形而影響逃生路線(3)情況危急時,最

好跑出室外(4)在大樓中,不可乘坐電梯逃生。

8( )地震來臨時,不可以(1)關閉瓦斯(2)開啟門窗(3)利用電梯逃生(4)關閉電源。

9( )台灣地震相當頻繁,是因為台灣位在什麼地震帶上?(1)歐亞地震帶 (2)環太平

洋地震帶 (3)中洋脊地震帶 (4)大西洋地震帶。

10( )目前地震的強度可分為幾個等級?(1)8個(2)6個(3)4個(4)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