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菸天使翩然至 反毒先鋒慧燈人

此為jiafeng為慧燈中學雙週報所撰寫的文稿。因稿擠,雖上不了紙張版面,但還是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中留存記錄。 

[@more@] 

標題:拒菸天使翩然至 反毒先鋒慧燈人

拒菸反毒一起來

【本報訊】

9月21日週會時間在本校創意中心舉行了一場拒菸反毒的宣講活動,由專業藥劑師、宜蘭縣議員莊淑如小姐為高一學生演講。

有鑑於社會上毒品氾濫、吸菸人口年齡下降,教育主管機關長期宣導拒菸反毒,慧燈中學自創校以來,即不遺餘力推動拒絕菸害進入校園,走在菸害防制法嚴格規定之先,教職員工生一律禁菸。過去尚有菸齡久、菸癮重的外籍教師,為了解癮,特地步行至校門口外吸口菸,而後竟至戒了菸,可知學校的決心與成效。

此次的宣導活動由洪騰祥校長主持,是學務處規畫的一系列演講之一。透過聯絡處的安排,讓慧燈學子能經由專業的莊議員的精闢解說而增進對菸毒的認識。同時,莊議員平日忙於為民喉舌,仍不忘增進藥師專業,甚至精研企管課程,其職涯規畫及精進不已的態度,更是慧燈人取法的楷模。

莊淑如議員來校反毒宣導

新聞來源:學務處生輔組林漢朋教官                        撰稿人:譚家豐

  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何主講人要戴口罩?那是因為本校為防堵新流感,在校內所實施防疫作為。我將另外找個篇幅來書寫這件事。

「偉鋒」銳不可擋,勇奪租稅大會考全縣第二名

 本文(完整版本)另刊於慧燈中學部落格(完整版本) 慧燈中學雙週報創刊號(節略版本),為jiafeng刊發的消息,於自己的部落格中留一記錄。

[@more@]

9月19日宜蘭縣政府地方稅務局舉辦98年度結合統一發票辦理國中、小學生租稅大會考決賽,成績公告,本校二年二班蔡偉鋒同學榮獲國民中學組全縣第二名。

本校長期以來,均積極遴派學生參與地方稅務局為推廣租稅觀念所舉辦的作文、書法、演講、電腦繪圖等各項競賽活動。去年也獲得地方稅務局肯定,獲選為推動有功第二名的榮譽。

此次地方稅務局舉行租稅大會考,在全縣各校如雲高手中,蔡偉鋒同學脫穎而出,獲得第二名佳績,為慧燈爭取榮譽,消息傳來,全校師生均同感光榮。

 

 

圖說:蔡偉鋒同學(前排中被海豹親吻的男生)與其父母、雙胞胎妹妹
新聞來源:學務處訓育組     像片提供:蔡偉鋒同學

媒體跑在政府前:新流感與畢旅因應處理原則(另附畢旅可用流感資訊)

  最近新流感升溫,連帶的也造成校園生活的不便。

  經過開學時的忙亂,緊接著時間又到了國中各校的畢旅高峰,敏感的人都會想到疫情恐因此擴散,我想教育主管的長官應該也不至於麻木,可是基層的教職員,在行政層級中,辦理事務總要有些依據來遵循,如果長官不夠明快,就讓第一線的人無所適從,只能各顯神通,以既有的經驗,小心從事。

[@more@]

  最近學校要辦畢旅了,固然自己已有一些因應的腹案與本校的校長、主任商量,可是我也在看教育部或中辦有無什麼新指示,正在傷腦筋之際,聯合報就刊登了專題來處理。印象中,聯合報大概是第一個把畢旅新流感風險登在頭版頭條的媒體(980914)。或許因為這樣子,「驚動」了教育部,才在0915下午召開了會議,有了結論。這期間,晚報等刊出相關消息,記者夾敘夾議,又引述一些長官的話,講得言之鑿鑿,但我們可以只靠新聞來做辦事的依據嗎?

  因為980915的晚報及跟進的電視新聞談論此話題,我昨晚(980915)連忙上網,找教育部、找中辦的網站,並用google查查可能放出具體消息的出處,可是就是沒有來自官方的正式內容,教育部的電子布告欄和即時新聞就是沒看到。今天早上(980916),我去電問中辦,也只告訴我注意本部的消息。

  我心裡頗有怨言,為什麼記者才有訊息?我等不及啦!因為我們今天要討論畢旅的相關事務。可是我只能癡癡等的官網的新聞,耐心地等。

  今晚(980916)我不死心,再上教育部網頁去找,終於發現「即時新聞」有了這麼一則「教育部呼籲加強校外教學(含畢業旅行)防疫措施」消息,它的發布日期竟然是寫980915。「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明明是今天才貼的內容,卻要以昨天做為發布日,那麼這消息應該早點讓它在昨天上線才對呀。我是覺得應該是教育部官網要先有正式消息,才應該有記者的引述報導比較合理。

  不論如何,這段來自官網的文字,是目前主管機關對新流感疫情下的畢旅(校外教學)活動的處理原則,我將其複製至此,做為自己備忘,或許也可以給其他有同樣困擾的同行參考。

教育部呼籲加強校外教學(含畢業旅行)防疫措施

發稿單位

體育司

單位聯絡人

蔡秀玲

發布日期

98-09-15

聯絡電話

02-77365624

電子信箱

zcandy0410@mail.moe.gov.tw

鑒於各級學校畢業旅行即將到來,為維護學校師生健康,教育部今(15)日邀集專家學者、全國教師會、家長團體、縣市政府、學校代表及教育部相關單位召開研商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含畢業旅行)相關事宜會議,重要結論如下:

(98)學年度各級學校是否辦理校外教學等活動,原則上依各學校原訂行事曆本權責自行決定,倘規劃辦理校外教學等活動,則要特別注意適當的自我防護,建議學校校外教學等活動(含畢業旅行、跨區活動及隔宿露營等)採行以下措施:

一、出發前
(一)成立應變小組,討論相關學生後送及退費機制。
(二)行前發放學校校外教學相關防疫措施注意事項予家長,並請家長填    寫同意書。
(三)要求住宿旅館事先作環境消毒及備妥相關防疫措施。
(四)參加人員應做健康篩檢(含量體溫),生病師生避免參加。
(五)為預防流感,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及維持手部清潔,如發生疑似流感症狀應儘速就醫後在家休息。
(六)如經醫師診斷流感,應於症狀緩解後24小時再參加集會活動,如果辦理當日尚未達到此標準,應避免參加。
(七)應事先暸解行程中各地衛生單位或醫療機構相關位置及聯絡電話。
(八)留下學生家長及學校人員緊急聯絡電話。

二、活動中
(一)為維護學生健康,於旅遊當中車輛及寢室安排,以車代班,同車同寢室、不跨車及不換車為原則。
(二)出發當日請參加人員事先於家中或學校量體溫,倘有異常,以不參   加為原則。
(三)為提醒參加者注意防疫措施,可於明顯處張貼宣導海報,並於出發前再次宣導。
(四)交通工具上應備有防疫物資,例如含酒精乾洗手液、體溫計、口罩,  並於每次上車前所有人員作手部消毒。
(五)如有參加者在活動期間出現類流感症狀,須請其戴上口罩,並暫時   留置於非人潮必經處且空氣流通的空間,或在車上作區隔,同時通知家長,必要時就近就醫,直至其返家或就醫。可預先瞭解活動進行中鄰近的醫療院所,以便參加者需要時可協助安排就醫。
(六)文康活動,請避免安排長時間、近距離之活動,並於空氣流通之空間舉行。
(七)交通工具應保持空氣流通及車內環境整潔(例如不定期消毒)。
(八)所有參加人員都要注意勤洗手、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措施。

校外教學屬於學校教學一部分,為避免因活動造成疫情擴散,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防疫措施是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生病學生在家中休息。

 

 

jiafeng按:底下的全臺快篩點,98/9/17聯合新聞網找到的

 

流感快速篩檢服務配置點一覽

流感快速篩檢服務/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全台配置點一覽表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

縣市

配置點

台北市

三總、榮總、長庚、馬偕、振興、新光、國軍松山醫院、萬芳、台大、北醫附醫、國泰、和信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仁愛、和平、忠孝及陽明院區。

台北縣

國泰、耕莘、瑞芳、亞東、慈濟、恩主公、淡水馬偕、台北縣立醫院三重院區、雙和醫院、耕莘永和分院、三峽宏恩、台北縣八里、三芝、平溪、石門、石碇、坪
林、金山、烏來、貢寮、深坑、新店、雙溪、三重、板橋、永和、中和、新莊、土城、蘆洲、樹林、汐止、鶯歌、三峽、淡水、瑞芳、五股、泰山、林口、萬里等鄉
鎮市區之衛生所。
基隆市

長庚、基隆醫院、三總附設基隆民眾診療服務處

桃園縣

桃榮、桃園醫院、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桃新、林口長庚、陽明、壢新

新竹市

新竹醫院、馬偕、國泰

新竹縣

新仁、竹東榮民醫院、竹東醫院

苗栗縣

大千、苗栗醫院

台中縣

豐原、光田沙鹿院區、光田大甲院區、梧棲童醫院

台中市

中山附醫、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台中醫院、澄清平等分院、澄清中港分院

彰化縣

彰化醫院、秀傳、彰基、彰基二林分院、彰濱秀傳、漢銘、員生、彰基鹿基分院、卓醫院、道安

南投縣

南投醫院、埔里榮民醫院、佑民、南基、竹山秀傳、埔里基督教。
嘉義縣:長庚

嘉義市

嘉義醫院、榮民醫院、陽明、聖馬爾定

雲林縣

台大雲林分院、彰基雲林分院、若瑟、成大斗六分院、中國附醫北港

台南縣

新營、奇美、奇美柳營、新樓麻豆

台南市

台南市立醫院、台南醫院、新樓、成大附醫、郭綜合醫院

高雄市

高榮、高醫附醫中和紀念醫院、民生、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大同院區、美術館院區、健仁、小港、左營、國軍高雄總院

高雄縣

建佑、長庚、岡山、義大旗山

屏東縣

安泰、龍泉榮民醫院、屏東醫院、屏東基督教、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寶建

宜蘭縣

員山榮民醫院、蘇澳榮民醫院、羅東聖母醫院、陽明附醫、羅東博愛。
台東縣:台東醫院、台東基督教、馬偕

花蓮縣

玉里榮民醫院、鳳林榮民醫院、花蓮醫院、花蓮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處、慈濟、門諾

澎湖縣

三總澎湖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澎湖醫院。
金門縣:金門醫院

連江縣

連江縣立醫院、北竿、西莒、東引、東莒等衛生所

 

 

 

各縣市流感診療院所名單(請點此另開視窗連至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H1N1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瓜月雨澆明月記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七月既望,耽於觀覽《戰國七雄》劇後,夜已深沉,是時妻兒酣眠,余正待安歇,突見遍地晶瑩自窗外來,舉頭一望,明月中天矣。

[@more@]

此刻,余似太白,然未有思鄉之愁;類東坡,卻無懷民同賞明月。雅興不減,乃登樓賞月。月之西北隅有一明星,不知其何?酉時歸館,已受用月色之美,不意於睡前也偶得之。明月仙子綴一寶鑽,我既屬目於月柔,亦惑於點星之耀。須臾,積雲掩至,此美景稍縱即逝,竟至大雨如注,淅淅瀝瀝好不心煩。昔我鄉子弟,最能鍾情雨聲點滴,惟前月怪颱暴雨襲臺後,釀成巨災,科學家謂:「因寰宇溫升,兩極冰融,氣候異變,千百倍於昔日,故不可小視驟雨,其勢恐駭人。」此後,我乃聞雨心憂,唯恐世間有難。由是,遂無倦意,因屬文以誌之。

新流感陰影下的開學日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我同學在臉書(facebook)上捎來了慰問,提到要從事教職的同道在開學時多保重──多戴口罩多洗手,補補維他命,才能應付開學的忙碌。[@more@]

今年的開學特別忙,叨天之幸,我不必像災區的老師們一樣身心俱疲,須先忘掉自家可能受災受難的辛苦,努力張羅學校學生的事務。不過,因為新流感這個不速之客的造訪,使得這個開學就雞飛狗跳了許多。

和往年相比,這個暑假學校安排的暑輔多上一週的課,終年忙個不停的我們,內心不免哀鳴,但也得遵從。拜新流感之「賜」,因有學生染病,不得不停上一週。但不要以為賺到,對於兼辦行政的我來說,卻也減少了開學前的行政準備時間。

今天開學日,真是人仰馬翻:新生補報到者有之,家長詢問就學貸款事宜有之,學校補開校務會議有之,還有教官出差,我得代理用餐時間的管控……。看著成疊的公文,案牘勞形之餘,突然好想放一把火把公文燒掉──為何瑣事也要層轉,貼個海報也有來文──不會學軍訓系統,弄個網頁,大家上去「有!有!(滑鼠)點點名」得了?開學的「故事」(例行公事),真是說也說不完,我的老闆自己有開不完的會,把一些事交代我替他分擔,做下屬的也必須使命必達。分身乏術之際,又不能學老殘一樣虛應一應,怎麽辦呢?該犁的田還是在,只得當隻「汗牛」──揮汗如雨的憨牛,繼續伏案苦幹實幹了。

別以為辦公室不是有冷氣,又怎會滿頭大汗?實乃社會上新流感疫情升溫,主管機關有所謂的「325停課標準」,但學生眾多,我想任何學校都禁不起輕易的停課震盪(學生的去處安排、事後的補課就是件可怕的事),更何況我們學校住宿,師生互動密切,更不能輕忽。為因應新流感,學校要求自即日起:全體師生都得戴上口罩;即便熱到冷氣照開,為求空氣流通,也得採行門戶開放政策。所以怕熱的我,就覺得很難受了。

「艱苦也要忍耐」,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我想,如果新流感持續不退燒,我恐怕這陣子可以考慮買套中東的服裝,把自己包住,隔絕了炎熱,也阻擋了飛沫。我會採取同學的建議,也請大家齊心,多洗手戴口罩,「新流感,退散吧!」

 

[題詞辨正]婚宴的題詞:一位公眾人物的錯用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在我們這個重禮的社會,傳統上,遇到婚喪喜慶場合,為對主家有所表示,賓客除了親臨致意外,少不得備些儀、幛之類的祝福,也因之有了應用文字「題詞」的產生。  

[@more@] 

話說月初參加表弟的婚宴,因為舅舅交遊廣闊,席設此地新開的酒店大廳,一時冠蓋雲集,朝野名流都到場同歡。時值選舉年,有志於公職服務的人們,不約而同會出現在這個場合,我認為這正是可以一窺他們的「文治武功」的時刻。

文治武功本指「泛稱一個國家對內的政教,對外的國力」,我這兒的「武功」,指的是他們的串場應酬(臺灣話説的「喝酒」limjiu、「交陪」gaobuei)的滿場遊走功力。我很欽佩他們,為了可貴的選票,可以稱小哈腰,滿臉堆歡,可我心裡想:我又不認識你。對這些酬酢不感興趣的我,轉而一探他們的「文治」。

牆上掛滿了好些喜幛,我總是喜歡細細閱讀著上頭的文字,猜想著贈送者是從什麼角度,與受贈者的親疏如何,才會選用這些題詞,畢竟這些都是對新人的祝福啊!選得妙的,我打心底暗暗佩服,其不然,自己心中有數。這些應用文字,就是我這裡所謂的「文治」。

我們的社會上有不少東西的性質像這樣:說它是知識,卻不是非常高深,但我們若不能通達,則個人基本程度會遭人質疑,題詞就如此類。說真格的,現在這些題詞文字多半乏善可陳,今人於詞既無推陳出新之舉,照搬陳套卻多虛應故事。遇有公私饋贈場合,做長官的多半交給屬下辦差之人:「某年月日,於某地致送價值若干之禮,其上題詞,你們自己斟酌。」如此層層轉遞,屬下的修為有限,長官若最後不過目,帳是記在署名的長官身上,其結果是小則了無新意,大則貽笑大方,引為士林之辱。前者之例如校慶,所有贈送的花籃都寫著「祝OO學校校慶圓滿成功」(竟懶惰到找這種萬用型的「圓滿成功」,連個最普通的「春風化雨」也不會用,所有花店怎麼這麼整齊畫一呢?);後者如前教育部長的「音容苑在」事件,引發眾人恥笑。

今天好巧,有一位公眾人物為莘莘學子貢獻了一題教材。在今天這個婚宴的場合,他使用了「珠圓玉潤」的成語。

 表弟婚宴上所見錯寫的題詞

有圖有真相(這是用手機拍的,不很清楚,署名人士姑隱其名,我把圖片中署名處塗去)

抄一下「珠圓玉潤」書上的解釋(陳鐵君,《遠流活用成語辭典》):

釋義:像珠子一樣圓,像玉石一樣光潤。

出處:周濟〈詞辨〉:「北宋詞多就景敘情,故珠圓玉潤,四照玲瓏。」

用法:比喻(1)「歌聲婉轉優美」或(2)「文詞流暢明快」。

  Jiafeng按:我國古代文學批評多半使用這種個人主觀思維,採模糊性、多義性、具象性的方式來解說論者對某作品的看法。在此處,周濟先生對藉景抒情的北宋詞的評價認為是「珠圓玉潤,四照玲瓏」。那麼什麼是「珠圓玉潤,四照玲瓏」呢?每個人對晶瑩剔透的珍珠玉石的美好,有什麼樣的感覺,請主觀認定,但至少我們可以說,周濟先生借用「珠圓玉潤」來譬喻,說明北宋詞的美好。故成語用法(2)由此而來。同時因為「宋詞」是可配樂演唱的文學體裁,因此才引伸到形容歌聲的部分(1)。

  國文課本上收錄此題詞在祝賀音樂比賽的類別。我個人認為,此應界限於「歌唱」比賽,而不能用於「樂器」演奏,理由即在於宋詞是配樂演唱的緣故。

如果這位公眾人物喜歡使用「珠」來開頭當題詞,那麼在這新人結婚的場合,請用「珠聯璧合」。再抄一下同書的解釋:

釋義:珍珠聯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起。

出處:庾信〈周袞州刺史廣饒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冑,葉派枝分;開國成家,珠聯璧合。」

用法: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相配合,也比喻眾美畢集、完美無缺。今多用以賀人新婚。

請留意:「璧」是扁圓形中有孔的玉器,故字形不可誤作牆壁的「壁」

 

[詞語辨正]金車噶瑪蘭酒廠的一面解說牌:「威士忌大世紀?」問題

文前聲明

本文創用cc授權方式為: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取自網路的圖檔(來源請見文後註解)其著作權依其原始作者規定,若圖片擁有人有意見,當依您的要求取下。

據說網誌中若提到飲酒的事,都要加上警語,我自認本篇與飲酒無涉,但怕不慎誤觸法網,還是標一下:「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飲酒過量,害人害己。」(以上警語據《菸酒標示管理辦法》第11條規定)[@more@]

炎炎夏日何處去?當然是往有山林樹蔭處走。周末假日適逢親友造訪,帶他們往台七線一路前行,途經新開放的金車公司噶瑪蘭酒廠,於是入內看看。

此地先前是金車公司員山廠,去年為讓學生了解在地產業,我們得金車公司慨允,帶學生校外教學時,前往參觀。當時酒廠尚籌備中,未正式開放,不過該公司也為我們介紹了酒的製程,讓我們一窺製酒的堂奧。上回行程行色匆匆,這次我在酒廠二樓的簡報室,仔細觀看相關的威士忌知識。

其中有一幅牆上解說牌(見下圖,jiafeng攝),其標題是「威士忌大世紀」。這面解說牌上把1012、15、18、19世紀影響威士忌酒的重大事件列出,讓我們了解威士忌酒的發展演進關鍵。

98/8/15jiafeng攝於員山金車葛瑪蘭酒廠蒸餾一廠二樓

在中文的說明外,也有英文的解說,其標題是「The Whisky Milestone」。英文的milestone,中文譯作里程碑。故直譯標題是「威士忌酒里程碑」。

  原本里程碑是「設於公路[1]旁,用以記載里數的標誌[2]。」,我們卻也將其引申:「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可以作為標誌的事件。」(《教育部國語辭典》)據此,要把英文的milestone里程碑,翻譯成「大事記」也未嘗不可。

  而辭典中,「大事記」是指「將重大的事件,依年月次序加以記載。這是一種編年體的記事,讓觀者可以依循時間先後,對事態的演變有一概括性理解。

「世紀」指的是計算年代的單位,以一百年為一世紀。因此,「世紀」也就有「時代」的意涵。一般在用「大世紀」一詞,通常說的是「大時代」、「偉大的年代」的意思。

酒廠的解說牌使用的「大世紀」一詞,應改為「大事記」。其誤寫應是「同音」相害的結果。在GOOGLE的搜尋中,除了一些以「大世紀」做為商店、公司名稱之外,就多的是這些把「大事記」誤寫為「大世紀」的記錄,著實是傷腦筋哪!

我認為,酒廠方面要不就是直譯英文原文,否則就是修正解說牌的誤用,如此才不致誤導眾多前往參觀的來賓。

 

  提到「里程碑」,就順便來看一下《維基百科》對里程碑的解釋:[3]

里程碑是建立在道路旁邊刻有數字的標誌,通常每隔一段路便設立一個,以展示其位置及與特定目的地的距離。昔日里程碑是一塊石碑,現在大多改用金屬板。馬路、山路、鐵路均可能會設有里程碑。里程碑上的數字表示該處距離起點或終點有多遠。 

《說文》:「碑,豎石也。」而《教育部國語辭典》說:碑是「刻上文字或圖案的石塊,豎立起來作為標誌,或紀念之用。」顧名思義,既名之為「里程碑」,應是利用石頭質地較堅固,不易毀壞的特性,採用方形石為之。在山野林間,或以短矮石柱代之亦或以簡單木牌、短木柱為之。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1162                          http://www.prowang.idv.tw/high mountain/jia ming lake/jiaming 3/jiaming 3.htm                  http://blog.nownews.com/vectorcrv/textview.php?file=156284

 短矮石柱形[4]                     簡單木牌形[5]                      木柱形[6]

我印象中,早期在公路上,一般所見是這種水泥塑形,上標路線編號,下記公路里程數的里程碑,見圖來源http://www.befuntravel.com.tw/upload/hayashi/group/12031.JPG[7],交通標誌圖[8]交通標誌里程碑

  另請見大陸的里程碑照片[9]
http://mp3.zol.com.cn/116/1166768.html

不過,可能因為里程碑置於路旁,怕駕駛人高速行駛而疏於注意,現在大部分採用綠底白字的「里程牌[10]」,如圖: 交通號誌里程牌。不論這些標誌的樣式有那些,也或許在口語中,大家多依循舊稱,叫「里程碑」,但在《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中,「里程碑」和「里程牌」的名稱和長相是不同的,若考交通標誌的認識,可是要分別的。


[1] 交通部公路總局對「公路定義」:「公路」一詞,一般常與「道路」混為一談,蓋指係供公眾交通使用,在土地上所做之設施。其實道路之含義較廣,舉凡供車輛、行人通行之路,皆可稱之為道路,然公路則有不同,不僅指特定對象外,尚須有一定之設計標準。……我國所稱之「公路」係指公路法第二條第一款所列舉之國道、省道、縣道、鄉道,且可供車輛通行之道路而言。換言之,若非屬前述之道路,即或亦係供車輛通行,亦不能稱之為公路。(98/8/15引自公路總局網頁http://www.thb.gov.tw/main_05_road_01_body.htm

[2] 依我國《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0條「標誌之分類及作用」第3項:「指示標誌:用以指示路線、方向、里程、地名及公共設施等,以利車輛駕駛人及行人易於識別。」第11條「標誌之顏色使用原則」第5項:「綠色  表示地名、路線、方向及里程等之行車指示,用於一般行車指示標誌及行車指示性質告示牌之底色。」

[3] 98/8/15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7%8C%E7%A8%8B%E7%A2%91&variant=zh-tw

[8] 《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16條:「里程碑『指44』,用以指示公路之里程及其路線編號,設於一般公路,以公路起點為零公里,順路線行進方向每隔一公里在路旁右側設置一塊,碑面下排所標之數字,為該點距離起點之公里數。里程碑碑面與行車方向垂直,里程數字正背兩面相同,設置地點應力求明顯,不妨礙交通。里程碑上排圖案指示路線標號,為白底黑字,下排數字指示公里數為黑底白字。」

[9] 此圖98/8/15取自http://mp3.zol.com.cn/116/1166768.html

[10] 里程牌的設置規定詳《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17條。

[詞語辨正]意氣之爭?沒有義氣。

[案例]

 
剪報來源:98/3/01聯合報A10

[辨正]

前文所引報紙倒數第二段:「女方義氣之爭,一定要做親子鑑定證明自己的清白;證明孩子是丈夫的,該孕婦墮胎。」其中「義氣之爭」應作「意氣之爭」。

[說明]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許慎《說文解字》,心部有:「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於記切。

這個「意」字,是合體字,由「心」和「音」組合而成,許慎將字義解為「志也」;在《說文》同樣心部下的「志」字,許慎則解釋為:「志,意也。从心之聲。」,「意」與「志」互訓,今則兩字連用為「意志」一詞。我們可以由此得知:「意」是來自心中的聲音,心之所向,心中所想者即為意。

古人嘗認為「心」是人的主宰,人的意念在心中流轉,片刻不得停歇,可能起初心之所向在於近處,而後瞬間即飄至萬里,隨感官而變幻,天馬行空,不可抑遏。意念是如此地難以覺察,除非發為行動,旁人是難以捉摸的,但若付諸實施才能察意,可能為時已晚,故古人要求我們要誠其意、正其心,將問題弭於初動、戢於未然。

人活在世間,與外界互動,為了謀求個體之生存,也因為人有眼耳鼻舌身等五官,為了滿足五官,而產生了「六欲」。人的欲望無窮,時時刻刻「想要」(意)追求滿足,也因此意念一動,若未經適當的控制,則為了滿足欲望,可能就會有不當的行為發生。

某些「意氣」,出自於情緒,因為一時之氣,失去了清明的理智,衝動之下,匆促地做了決定。而後可能因為種種緣故,又拉不下臉面挽回,致鑄下大錯,例如「意氣用事」、「意氣之爭」。[1]

 

《說文》中解釋為:「
己之威義(儀)也。从我、羊。」宜寄切。段玉裁注解「義(儀)」是禮容[2]的意思。「義」是會意字,从「我」从「羊」。我是自己,羊有「美善」義,所以「自己所表現的美善」即為義。

現在我們一般所了解的「義」,指的是為所當為的「合宜的事情」,指的是「正道、正理」,人類固然是意欲滿足,但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性當中那個「善」念,他不只是有動物性的部分,人的道德感,神性的部分,使得我們願意拋棄欲念,追求形而上的「法則」,若因此而死節、殉難,亦在所不惜。歷史上不是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舍生取義」的事蹟嗎?孟子說:「居仁由義」,內懷仁心,行事遵循義理,每個人只要肯為,自己都可以做到美善的行為,無須外在要求。

「義」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歷史及文學作品中對此歌頌贊揚不在少數,其中《水滸傳》大概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作品了。在這部書中,特別凸顯了男性間的情誼和義氣。所謂「義氣」,指彰顯道義的氣概。北宋末年,皇帝昏聵,寵信權臣,小人當道,再加上遇到荒年,以致民不聊生。為了求生存,官逼民反的綠林好漢,自四面八方來到山東水泊,在頭領宋江的帶領下,打著「替天行道,劫貧濟富,仗義疏財,濟弱扶危」的旗號,風風火火為民伸張正義。

他們把聚會議事之處名為「忠義堂」,「立起『替天行道』杏黃旗。堂前柱上,立硃紅牌二面,各有金書七箇字,道是:『常懷貞烈常忠義,不愛資財不擾民』。……宋江當日大設筵宴,親捧兵符印信,頒布號令:『諸多大小兄弟,各各管領,悉宜遵守,毋得違誤,有傷義氣。如有故違不遵者,定依軍法治之,決不輕恕!』(見《水滸傳》71

這麼的氣魄,這般的豪情,著實讓千年以下的人著迷,一些不見容於主流社會的團會、組織,也效法梁山泊當年的精神,自認為是兄弟義氣,君不見一些逞勇鬥狠的分子,都以此相標榜嗎?事實上,他們所謂「ㄧˋ氣」,名為「義氣」,實為「意氣」。

「意氣」與「義氣」有何區別?我說,觀乎其起心動念,繼而察其所言所行。或許路見不平,仗劍而起,原出於一股「意氣」,但若無一絲仁心,未經靈明之智加以判斷,則其作為,未必正當,則無「義氣」矣。

前引新聞中,這位婦女也太絕決!因為不願被丈夫誣衊,決意做完DNA親子鑑定,爭取公道,事屬正當,站在義的角度,也還說得過去。只是檢查結果,既還其清白,僅為著一股難消的情緒使然而堅持墮胎,其結果卻是一條生命就此而毀,實在令人遺憾。這何有義氣?記者應為誤繕,若是心態上將之標榜為「義」,就太可怕了!我讀了此新聞,但感這位婦女是意氣用事而已。

附筆:

「意」與「義」,在國語中的讀音相同,常常有小朋友分不清楚。若懂保留了中原古音的閩南語,則易於分辨:「意」,閩南語音為[i],「義」字,閩南語音為[gi]。我們說「道義(gi)」、「義(gi)理」、「意(i)義(gi)」;我們說「意(i)愛」、「古意(i)」、「意(i)中人」。

 


[1] 「意氣」也有好的用法,解為「氣概」,如「意氣風發」、「意氣洋洋」。

[2] 說文段注: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鄭司農jiafeng按:鄭玄)注《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為「義」,今時所謂「義」為「誼」。」是謂「義」為古文「威儀」字;「誼」為古文「仁義」字,故各仍古訓。而訓「儀」為度,凡「儀象」、「儀匹」,引申於此,非威儀字也。古經轉寫既久,肴(淆)襍(雜)難辨,據之言,可以知其義。「威」、「義(儀)」古分言之者,如北宮文子云:「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者,謂之義。」《詩》言:「令義令色,無非無義是也。」威、義連文不分者,則隨處而是,但今無不作「儀」矣。義之本訓:「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故〈文王〉、〈我將〉,毛傳皆曰:「義,善也。」引申之訓也。威儀出於己,故從「我」。董子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義,必由中斷制也。」從「羊」者,與「善美」同意。

前引段注標點為jiafeng所加,段玉裁的注解中告訴我們幾件事:「義」字是「儀」的古寫,我們現在所謂的「仁義」,古本作「誼」。許慎依循原始用法解說字義。說文所說的「義(儀)」是「己之威儀」的意思。一個人自己要有威儀,必須行為合乎禮,舉止有度,能夠掌握得宜的,就很完美。

 

日食記錄存查

世紀大奇景,難得見聞,姑且將個人覺得有意思的資料備存於自己的網誌中,供未來參閱。

[@mor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食甚 全台氣溫降一度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2009.07.22 03:02 pm

就在民眾爭相仰頭觀看日食時,全台氣溫就在940分「食甚」發生的前後,氣溫下降大約1度,全台最高的玉山,氣溫更明顯下降4度多。氣象局表示,這是因為太陽輻射減少造成。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李湘源說,上午日偏食剛發生時,西部地區本來只有一些可透光的高層雲;後來沿海地區吹起西南風,海面上有些雲被吹到陸地上空,也造成部分地區觀測日全食時,不時有雲遮掩太陽。

氣象局也觀測發現,日偏食發生時,因為太陽被月亮部分遮蓋,地表的太陽輻射減少,全台各地在940分前後食甚發生時,氣溫也略微下降。

以台北為例,上午9時氣溫還有32.5度,到了940分食甚時,氣溫降為31.2度,一直到11時左右幾乎完全復圓時,才回升到32.5度。

全台最高峰玉山,溫度下降更明顯。上午846分還有11.7 度,945分時降到只剩7.4度,氣溫一下子掉了4度多,一直到中午12時左右,才回升到11.5度。

2009/07/22 聯合晚報】

 

「日食」還是「日蝕」

究竟是「日食」還是「日蝕」?我先不多講,請先看看這則新聞。

 [@more@]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日食或日蝕 文學天文界不同調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2009.07.20 08:57 pm

 

全球各地都在期待22日本世紀歷時最久的日全食。但究竟該寫「食」還是「蝕」,卻有不同意見,中文系學者認為,兩字相通,天文界則認為應正名用「食」字。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邱國光今天表示,古書中包括詩經、春秋、左傳等,凡提到「日食」均作「食」,直到清朝才莫名被改為「蝕」。

邱國光舉2009國際天文年台灣區總召集人孫維新的意見認為,應趁此時將這個被廣為誤用的字糾正過來,且包括國立編譯館發行的「天文學名詞」一書,也明確表示「日食」才是正確用法。

不過,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文系教授李瑞騰表示,「食」與「蝕」應是同音義近的字,古書都用「食」,如天狗食月,其實「食」就是「吃」的意思,
「蝕」則有「像蟲吃葉子一樣逐漸吃掉的感覺」,「日食」或「日蝕」兩字相通,沒有誤用問題,因為文字本來就會隨時代演繹、演化。

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旭說,雖然古書沒有「蝕」字的用法,但「日蝕」已是一般民眾都可接受的習慣用法,將「日食」寫成「日蝕」也不算錯別字。

2009/07/20
中央社】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依照新聞中兩位中文界前輩老師的意見,說是二者皆通,不算錯別字,但我個人比較傾向「日食」或「月食」的用法,乃在尊重古書中只用「食」,俗寫喜歡畫蛇添足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通則通矣,但若是學術專有名詞有統一之必要,則應予律定,而非聽任俗寫紊亂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