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果甜,燈豐照吉──慧燈中學參贊員山燈會

 此為jiafeng為100/3/11出刊的慧燈雙週報第26期所寫的文字,自留於部落格中。

  「哇!好大的水果。」

前幾天,當你走入校門,撲面迎過來,你會發現幾顆大鳳梨、大梨子、大柑橘散布在圓形花園裡,這是員山鄉公所為慧燈中學送來的「吉利旺旺來」水果花燈。

 ▲慧燈水果盤「橘(吉)、梨(利)、鳳梨(旺來)──吉利旺旺來」

[@more@]

上元之夜,又稱元夜、元宵,舊俗說元宵「一夜張燈為戲」,所以古人稱之為燈節。漢武帝於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太一神,通宵點燈,為元宵節之濫觴;而後唐玄宗在京師長安元宵節前後取消宵禁,擴大放夜,方便賞燈,唐代以後花燈成為元宵節的重要標誌。

員山鄉為推廣民俗節慶及技藝活動,選定花燈及歌仔戲做為地方特色,自民國88年起於過年至元宵期間辦理員山燈會。從民國92年起,慧燈中學每在員山燈會積極參與,或設攤、或表演、或製作花燈參與,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上一個猴年,學校提供大型猴燈,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今年欣逢建國百年,響應江永和鄉長擴大辦理的號召,在家長會張會長的協助下,慧燈也積極投入,參與了此次花燈盛會。

100年的員山燈節展期自二月三日起至二月十七日止,於員山公園舉行。員山鄉具有代表性的水果有桶柑、蓮霧、楊桃、番石榴、二湖鳳梨等,我們學校的所在地枕山村,本以觀光果園遠近馳名,有許多的水果盛產,枕頭山其實可以堪稱為「花果山」。這些豐富的秀異碩果,正可透過花燈展示,吸引遠近遊客,在來到員山以後,花燈寓目而水果飽食。慧燈中學希望幫助社區,把社區的美好推廣出去,結合在地特色的水果花燈,正是慧燈中學可以略盡的棉薄。

▲員山燈會牌樓

 

▲慧燈中學名列贊助單位

 

▲高掛樹梢搖頭晃腦的番石榴

 

▲栩栩如生的蓮霧

元旦升旗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升旗唱國歌,在我小時候,可以說是例行公事,天天行禮如儀,沒什麼特別感覺。然而,自從多年前,有聲稱不要讓升旗成為形式的首長首開先例,在學校集會時不再天天升旗唱國歌後,卻變得矯枉過正,落入另一極端──現在升旗典禮,在國內成為難得一見的活動,只能偶爾在元旦、國慶等日子遇到,若再遇到不是很認同這項活動的首長,則更是幾成絕響。

[@more@] 我們家小朋友,進入國民義務教育也有三年,據她說,從未唱過任何一次國歌。我很好奇,學校不也是每週有一次朝會,三年來,應該也有好多次了,就是沒唱過!音樂課不教嗎?沒有!

我想到,自從九年一貫實施,教科書改成民編送審版,國歌歌詞正式從國中國文課本中消失,音樂課本大約也差不多了。為了怕惹上所謂的政治爭議,民編業者就悄悄地讓相關的教材自動消聲匿跡。可是國民義務教育不教,那何時才教呢?

欣逢建國百年元旦,最值得紀念的活動,莫過於升旗典禮了。可是小朋友不會唱國歌,想來有點煞風景。好吧,學校不教,自己可以教。就開始一週特訓吧(中間得扣掉兩天晚上我加班不在家,實際只有唱四天)。

像以前當兵學軍歌一樣,我唱一句,小姐姐唱一句,再稍微講解一下歌詞,配合我從youtube上抓來的國歌影片歌聲,伊伊呀呀,天天唱個一兩遍,小姐姐也會唱了。

我告訴她,你可能是你們同年級學生裡面第一個會唱國歌的小朋友了,下一次班上要才藝表演時,你可以跟老師說:「老師,我要唱國歌。」老爸還可以教你唱國旗歌,如果,像這學期你表演後被同學喊「安可」,那就加演一首國旗歌送大家聽。

為了隔天一大早能早起升旗,全家沒有跨年,早早安歇。

天氣實在太冷了,也就特別好睡。平常上班日很盡責的鬧鐘,今天也跟人家放元旦假,「完了,來不及了!」,估算小孩子起床換裝的時間,肯定是趕不上了。我怏然地跟妻說,百年一遇的升旗,竟然毀在睡過頭上。我到小朋友的房間滿懷歉意跟他們說:今天不能去升旗了。

意外的是,小朋友說:「我一定要去升旗!」這應該不是什麼愛國精神,而是練唱了半天卻沒法表現的遺憾,以及升旗後要去吃外面的早餐,讓小朋友以平常難得一見的快速,穿戴整齊,然後爸爸飛(希望不要被測速拍到)車載全家去市公所廣場。

我原本心想,可能車到時,旗子已早早高掛在旗杆上了。所幸,我們終於趕上擠在隊伍邊邊,可以躬逢其盛了。

拿著小國旗,姐姐很認真地唱,幼稚園的弟弟竟也能跟上(我原先沒有教弟弟唱的),就屬爸爸我唱得最爛,因為跑著來很喘,結果最後的高音拉不上,變調獻醜了。不過,國歌只要肯大聲唱出來,就是好聽。

林忠勝董事長七秩嵩壽,教職員工歡喜祝福慶生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慧燈雙週報中另外有一篇董事長慶生會的報導,我這篇是附驥之作。相關照片,請參見慧燈中學雙週報網頁。jiafeng誌。 [@more@]

林董事長忠勝先生曾說:「我一生有三個工作的目標,第一個是想辦一個事業,能夠做發展的根基,第二個是想為臺灣人做口述歷史,第三個就是想要創辦學校。」回溯董事長一生奮鬥的歷程,多年前創辦臺大、慧燈補習班系列,造福聯考中浮沉的學子;其後有感於不容青史被堙沒,在美國創立「臺灣口述歷史研究室」;最後則是為了教育改革,在宜蘭創辦了慧燈中學。

慧燈中學可以說是董事長畢生心血的凝聚,他一手孕育慧燈,多年來又長駐在校護持。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慧燈中學最大的寶,無疑的是董事長,以及他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所以一路走來,才能擁有今日耀眼的成績。

這個月適逢董事長七秩華誕,感念董事長對慧燈的付出,教職員工私下祕密串連,準備給董事長一個驚喜,為他辦一個慶生會。上週一原來召開行政會議的時間,學校各級主管及行政、教師代表,還有過去補習班的老師,齊聚在春風樓四樓會議室,向董事長獻上我們的祝福。

當董事長及夫人進入會場,隨即響起熱烈的掌聲,董事長頗為意外,當看到三層大蛋糕時,才意會到是眾人為他辦慶生會。燭光燃起,我們歡唱生日快樂歌,董事長許下「慧燈蒸蒸日上,教職員工平安健康」的心願。吹滅蠟燭後,再獻上準備好的一大束玫瑰花,代表大家對董事長的敬愛。

慶生會中,由吳松溪校長代表老師們獻上賀卡及「春風化育」的紀念牌,現場的人,有的是董事長過去在宜中的門生,有的是打補習班一開始就一起打拚到現在的故舊,大家已追隨董事長30-40年了;年輕的老師們雖然是才來慧燈沒幾年,卻也是董事長相當倚重的教育夥伴。大家紛紛表達對董事長的生日祝福,共同的心聲是,感謝董事長的付出,讓大家擁有一個安身立命與可以終身奮鬥的環境,希望董事長身體康泰,繼續引領我們迎接未來的挑戰。

說起來,董事長是個低調的人,從不願出鋒頭,他只有為了教育,才會向主管機關據理力爭,這樣的人,不在意個人的榮辱與享受,只有對目標的堅定執著。對於同仁們的心意,董事長說:「感謝大家為我辦這樣隆重的慶生會,我不敢當,慧燈擁有全國最好的老師,感謝有你們這些日子以來的幫忙,慧燈中學才會有這樣的發展。希望慧燈能讓各位成家立業,慧燈讓大家快樂生活,讓大家感受到慧燈是一個大家庭。如果我要求多一點,那只有請你們海涵,因為要求後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辦這個學校,這條路已經走出來,我們未來就遵循這條道路,繼續發展,政府對私校的幫忙有限,我們唯有站穩在崗位上,盡我們一分子的責任。我一直覺得,人生的意境,就是不斷地向前邁進,這是我們最重要努力的句點。」念茲在茲,董事長真是辛苦。

最後借用此次賀卡中的頌詩(我不知道作者是校內哪位高人,我是從錄音中轉錄的,文字若有誤,是筆者的錯),爰為之記:

美名清雅傳四方

妙筆如神著華章

白手起家展鴻圖

半生杏壇育芬芳

汗水澆開花千樹

心血結出果萬秧

今日文壇盡風流

慧心獨運氣軒昂

多元學習快樂成長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原始版本,自存部落格中。

[@more@] 慧燈中學近年來聲譽鵲起,升學成績屢創佳績,學生在基測及學測,獨占鰲頭,英語教育方面有卓越成就,全民英檢通過比率極高,英語話劇演出更受到社會一致肯定,這些成就除了同學們認真努力,教職員工的付出更功不可沒,然而揆其本,溯其源,若無明確的創校理念及教育目標,實不為功。

校長來到慧燈,秉持董事長的創校理念,以全人教育為目標。現今的教育,已不再是以智育為尚,品德教育、多元智慧與多元學習,各方面並進發展,正是時代的潮流。回顧這學期以來,慧燈人良好的表現,著實令人感到欣慰:

原本在十月底舉行的校運會,受天候影響,延至11月2日辦理,當天同學們各出奇招的進場,花樣百出的造型,展現青年學子的創意;而各項競賽積極參與,以「更快、更高、更強」的奮進精神,爭取團隊榮譽,更是慧燈人無可缺少的特質。強健的身體是一切事業的基礎,我們的同學,為了證明自己,有玉山攻頂成功;在縣內中小學田徑錦標賽中,也囊獲佳績。

在藝術方面,室內樂社同學受邀參加「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揭幕式演出,以悠揚的旋律,精湛的演出,贏得在場嘉賓的讚賞,而後更在宜蘭縣音樂比賽中,獲得了多面獎牌,並將代表本縣參與全國賽。美術方面也不遑多讓,送件作品18件,獲得前三名等獎項作品有11件,也是近年來突破的成績。

在享有幸福之際,不忘他人需要幫助,有8位同學接受訓育組推薦,利用假期接受志工培力計畫的訓練;輔導室也積極接洽社會福利機構,帶領同學前往臺北協助創世基金會勸募發票,以及到竹林安養院去撫慰老人,在在見證了慧燈人的愛心也不落人後。

學習不局限於校園,校外教學更能培養書本以外的能力。慧燈以住校為特色,縣外的同學比例甚高,我們的校外教學是以宜蘭在地為主,讓同學能對生活的這塊土地,有進一步的認識。

宜蘭國際童玩節已是本地名揚世界的重要活動,今年暑假復辦,校長也陪著同學行走在高空的網格中,享受冬山河夏日午後的清涼。

國一同學前往頭城農場,彷彿回到阿公阿嬤的鄉下,看蝌蚪、毛蟲、摸摸牛羊豬,做做竹工藝,體驗傳統農村的生活。校長和同學們一起放天燈,寫下對未來美好的願望。

國二同學在千里光藥園認識藥草,到蛋糕工廠學做蛋糕;像玉兔一樣搗著客家麻糬,飲著滋味不同一般的擂茶,也在蘭陽水力發電廠體會了能源的難得可貴,必須珍惜。

過去盛極一時的牽罟,是傳統漁村的重要活動,現在難得一見,校長特地安排,與高二同學來一場與大海拔河的體驗,牽罟所蘊含的團結互助合作的精神,也是校長對大家的期許。

高一同學則是進行了一場生命與美學的旅程。在宗教博物館體驗各宗教的博大,而後由臺灣本土畫家李梅樹先生的後人李景文老師團隊專業導覽李梅樹先生的藝術成就,以及三峽的在地文化與建築藝術。

正因為堅持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理念,今年學校獲得教育部「優質化學校」的肯定,獎助學校進行各方面更進一步的提升。其中我們爭取了一項「認識宜蘭鄉土實察」計畫,學校特別洽請曾為總統導覽的國家級解說員莊文生老師協助,上週由莊老師及其團隊:蔡明宏、鍾碧娟、陳中水、張火岳、沈士群等老師,分別帶領高一高二同學在宜蘭市穿街過巷,認識鄉土。

相信在慧燈有計畫的安排之下,使學生體格強健、具備優良品格,加上多元智慧的學習,必能為國家社會造就具有兼具傳統與現代特質的棟樑之材。

[轉載]最近有關韓國的笑話

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覺得很有趣,貼在這邊分享。

 
[@more@] 
part
1

臺灣群情激憤,泡菜,韓國年糕,韓國泡麵等在機場排隊等著被遣返韓國,沒想到隊伍中竟然看到『地瓜』排在裡面,大家感到很奇怪,就問地瓜,妳怎麼也被遣返,妳不是韓國的產品啊?  

地瓜說:因為我是『韓籍』啊!  

part
2

地瓜哭了…說:「再也不要叫我『韓籍』了…!」之後,地瓜發現旁邊竟然還有巧克力兄,地瓜很訝異的問他:「巧克力兄,你怎麼也在這?」…韓國泡菜:「對啊,你不管是念成台語、英語、菲律賓話、什麼語言都跟韓國沒關係啊!你怎麼會在這?」…
 

只見巧克力嘆了更大的一口氣,語重心長的說…「因為我含果仁…」  

part
3

蔥排在地瓜後面,大家也很好奇為什麼他會出現,結果蔥就說:我是三星出產的  

part
4

泡菜一抬頭又看到了包心菜於是匆忙過去問它:你既不是韓籍也不是韓貨,幹嘛來排隊?  

包心菜淚眼汪汪的說:他們說我是高麗菜……  

part
5

 

排在這些食物後方的是一堆韓國3C產品(液晶電視,手機等),沒想到,竟然看到美粒果急急忙忙跑過來插隊,眾人說妳又不是韓國製品,妳來幹嘛?美粒果非常委屈的說:因為我『含果肉』啊!

「牽」引「古」早生活,與大海拔河──高二烏石港牽罟活動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此為jiafeng
《慧燈中學雙週報》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

部分文字內容亦有參酌網路上的相關資料,併此說明。

[@more@]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美麗之洋,婆娑之島,靠海討海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又有洋流經過,得天獨厚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漁場,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從大海中淘金,利用海洋的資源。

早期漁村比較欠缺大型動力船隻,捕魚方式偏向於近岸,運用舢板、膠筏等魚撈工具,其中有一種捕魚的方式是採用地曳網。地曳網俗稱「牽罟(罛)」,就是漁民同心協力拉網捕魚,各地漁村只要鄰近沙岸,幾乎都有這種活動。

宜蘭的海岸線達106公里[1],在石城以北及蘇澳以南屬於岩岸,其間由於蘭陽溪長年的沖積,在溪口兩側形成了兩個獨立的弧形沙岸。得地利之便,北自頭城,南至壯圍、五結、冬山,沿海的漁村,牽罟都很盛行。

「牽罟偎(wa)索就分錢」、「牽罟有人有份,大肚仔(孕婦)分雙份」

漁民通常數人合股出資購置罟網、罟船(舢板、膠筏),並且召募「罟仔腳」。平時牽罟的用具都放在海邊的罟寮裡,每當魚訊來臨,漁民們分派人手,全天候守在海邊的負責人即會吹起罟螺,召喚「罟仔腳」同來牽罟捕魚。

牽罟開始作業時,罟網的一端曳繩固定於岸邊的木樁,先由膠筏載著罟網出海,在適當的地點逐次下網將魚群圍成一個半圓形,而後罟船駛回岸邊,「罟仔腳」一人入水,將罟網另一頭的曳繩帶上岸,最後「罟仔腳」們合力共同將網拉起,即完成一次牽罟工作。

一組地曳網是由二條曳繩、浮子、沉子、袖網與袋網所構成,地曳網主要漁獲對象為底棲性魚類,所以拉網節拍切勿操之過急,以免袋網離底,魚群逃脫影響收穫。牽罟的整個流程大約1-1.5小時,就像是和大海拔河一樣,動用的人力很多,也很辛苦,所得漁獲成果,則由合夥出力的眾人共享。所以漁村流傳一句話:「牽罟偎(wa)索就分錢」「牽罟有人有份,大肚仔(孕婦)分雙份」。

討海人與自然搏鬥是艱辛的,而幾乎是全漁村動員的牽罟活動見證了漁民們休戚與共,團結互助的精神,漁獲不分老少,凡有出力者均分,更是極富人情味。可惜近年來隨著漁撈方式的演進,沿海魚源的枯竭,牽罟活動也漸漸地少見、消失,甚至連能操作牽罟的漁夫也是碩果僅存少數幾位老當益壯的歐吉桑,真是令人不勝欷歔。

與大海拔河,體驗傳統漁村活動

很多年輕人已不知牽罟為何物,甚至於連宜蘭在地人也不見得有機會接觸。個人承乏訓育組以來,常蒙董事長垂訓,希望能夠找機會安排,讓新生代的同學體驗牽罟活動。經過頭城新港澳休閒農漁業發展協會林淑貞總幹事的引介,認識了頭城在地致力於維護牽罟文化的陳居旺先生,陳先生自13歲起就開始隨著長輩從事牽罟。有他的幫忙,讓我們得以進行這項活動。

這學期的校外教學,被凡那比颱風把整個行程全打亂了,車輛、參訪點的銜接,讓計畫增添了許多變數。這季節的魚比較肥美,牽罟的收穫應該不賴,卻也是容易受風強雨大影響。滿潮前二個小時,為牽罟的最佳時機,99/11/17一大早,我緊張地守著電話,聽到陳先生告訴我「流水(潮汐)沒問題。」卻又開始為陰霾的天空發愁,毛毛雨飄下,海風強勁,我向校長報告時,幾乎都覺得要放棄了。所幸雨勢沒有變大,校長當機立斷,要我備便輕便雨衣,依然可以成行。

我們一行人,來到烏石港附近的一片沙灘,各班同學早就迫不及待脫了鞋襪,全高二均分為兩大組,分左右軍,緩緩地拉起曳繩,我們吳校長也跟著同學們一起出力,與大海拔河。

拔過河的人都知道,你得握緊繩子,用力往後拉。但與大海拔河雖然也得握緊繩子,卻是要慢慢地一段段地把繩子往後傳送,如此網子才會上岸。在陳居旺先生的指揮,與其他漁民歐吉桑、歐巴桑的協助下,兩路包抄的網口漸漸縮小,隨著網子脫離水面,黑色的網罟中可見鱗光閃閃,同學們欣喜地迎向前去,不畏拍岸的浪花,期待著收穫的到來。

「怎麼這麼小?」同學的驚呼,網中的魚似乎體型袖珍,每位從網中捕得魚兒的同學,喜孜孜忙著向人展示,校長也不落人後,逮了兩條大魚與同學合影。現在校長手中的大魚其實還算是小魚,比起30多年前,我小時候參與過的牽罟所見,真不可同日而語,而今日最後的魚穫量,只有小小的一小籃,如果我們是以此為生,恐怕都得餓死了。

感謝今天諸多因緣的聚合,順利進行了校外教學的活動,今天最大的收穫,不是魚穫,乃是同學們得以體驗漁民的辛苦,與古早漁村那種團結合作、共同付出的群體精神。

 附筆:

地曳網【牽罟(罛)】簡介

地曳網須在沿岸底質為泥沙之平坦海底地形進行作業,漁穫種類以底棲性的魚種為主,早期曾是台灣沿岸極為盛行的漁業之一。地曳網俗稱「牽罟」,這是古老的捕魚方式
,用小船將網放到海中 ,在岸上的人,數十到數百都有,就合力將漁網拉回,但目前近海漁源枯竭,海岸污染,所以這種漁法已少見,但有些親海的活動常舉辦這種觀光性質的牽罟。(文字引自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accks/method/d5401.htm

 

歇後語「火燒罟寮──全無望」

岸邊貯放罟網的罟寮慘遭回祿,生財工具全毀,就只能望洋興嘆,眼巴巴看著魚群遠去,原本期盼的收穫完全沒有指望。

 


[1]宜蘭縣本土教材部落」(99/11/23,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226/post/10976/46546)的內容說是101公里,經濟部水利署網頁「臺灣海岸概況」(99/11/23,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12592&CtNode=3133)則是稱106公里。在此取用後者說法。

賀本校家長會張金昌會長榮獲99年教育部「社教公益獎」及家長會會長連任

 

此為jiafeng
為預定於
99/11/26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20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

 

[@more@] 一年一度的家長會,20日下午,在本校四樓會議室圓滿舉行。雖然宜蘭地區連綿的冬雨下個不停,這天雨勢也不小,家長們還是踴躍出席,熱情參與。慧燈就是擁有家長豐沛的盛情支持,才能順利推展校務。

這次家長會的重頭戲,就是進行本學年家長會的會長、副會長及常委們的改選。家長會的靈魂人物,就是常務委員、副會長及會長等人,而其中居關鍵者,莫過於會長。本校家長會張金昌會長深孚眾望,今年再度連任,乃在於他是真心誠意,實實在在為慧燈付出,他的當選,可謂實至名歸。

張會長不只受到慧燈的肯定,他對社區的奉獻,更是國家「掛保證」的。99年度教育部表揚推展社會教育有功的「社教公益獎」,張會長即名列其中。

張會長是本鄉阿蘭城人,出身清寒,年少時出社會即刻苦自勵,當他事業有成之時,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活動。張會長有著草根純樸的精神,他個性爽朗,也很有領導的手腕,熱愛鄉土的他,希望為故鄉略盡棉薄之力,帶領著社區居民成立「阿蘭城新風貌促進會」,透過活動的舉辦,資源的引進,讓阿蘭城有著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新氣象。

在他的呼籲與努力下,這幾年來有了卓越的成績:1.成立環保志工隊,落實資源回收,獲得「全國績優環保團體」的殊榮,蒙總統召見,而回收所得並捐贈社區關懷弱勢;2.推動鄉土教育,親自擔任講師,與本地學校合作辦理鄉土教育活動,並創辦《阿蘭城新風貌季刊》,讓社區及學童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3.引進知名藝術家為社區進行整體規畫,並創編全國第一本影像紀錄日誌,完整介紹阿蘭城特有的生活故事;4.號召成立社區守望相助隊;5.關心教育:張會長除了捐資興學外,也擔任鄉內多所學校的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學校家長會長,又透過人脈,替友校員山國中爭取經費,也促成本校與同樂國小的校際社區路跑活動;6.創造社區居民就業機會:成立多元就業釀醋班,解決社區水果生產過剩問題,現今阿蘭城水果醋也是本地重要名產。

張會長長年為鄉土、為教育的投入,最近得到教育部的肯定,消息傳來,慧燈人與有榮焉,因此在這次的家長會召開之時,林董事長與校長特別準備了一面「功在教育」紀念牌,致贈給張會長,用以表彰他的付出。相信在新的學年度,有了張會長的支持,慧燈的親師生將更有福了。

多邁出的一小步,是服務的一大步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本月起,因為貪圖報社長訂贈品,我一改平日每天到便利超商買報的習慣,正式成為訂戶一員。

本週一早晨,報紙頭一次躺在自家門前,滿懷著欣喜迎接,當時也沒想到什麼。只不過宜蘭地區自週一傍晚開始下起雨,我家門前的階梯是有雨噴濺的,週二週三或許離門近些,報紙安然無恙,但今天雨勢大了,報紙上面噴溼,下面也溼得髒污一片,我無法在早餐桌邊配著報紙吃早餐,感覺似乎失落了什麼。

我家大門緊挨路邊,門前有二級石階,門邊牆上配置著不鏽鋼信箱。報紙丟到門邊與放入信箱,不過一步之隔,如果送報先生肯多走一步路,同樣是收報,訂戶的心情感受,就是天壤之別。

我家訂閱國語日報十多年,送報的歐吉桑每天騎著機車來到我家,總是怠速停車後,走一步來到門牆邊,把國語日報塞進信箱,我人在屋內,雖然未必來得及親手接過報紙,也因此聞到機車怠速的廢氣,卻為他的體貼而感謝。

我去超商買報紙,付款後,常見超商服務員會把原本攤平的報紙,對摺後再交給我,或許有人認為多摺那麼一下是多事,可是這個細膩的動作,涵藏了對客戶的尊重。

每天早晨,送報先生不管是騎著腳踏車,或是以機車代步,他們趕著在一定的時間,將新聞紙遞送到家戶,這樣的「報馬仔」的辛勞,令人感念。以往有些送報生以飛快地將報紙拋入訂戶家中,並以練就擲準神技而引以為傲,或許如此技巧可以節省送報時間,達成送報使命,但在今天處處講求貼心服務的時代,送報先生,您多邁出的一小步,可謂服務的一大步。

萬事莫如防災急

此為jiafeng
為預定於
99/10/15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18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隨文有照片,刊於《慧燈中學雙週報》第18期中,因照片非我所拍攝,故龍喵喵的世界不放照片。請於出刊後,逕往《慧燈中學雙週報》觀看。

本文及照片將投稿教育部軍訓處之《軍訓通訊》。(希望能獲刊登)

[@more@] 

近年來,由於氣候、環境的巨大變異,從前所不曾眼見耳聞的災害,現在變得怵目驚心,動輒造成巨大損失。每每我們在傳媒不間斷的連線報導中,看到哀鴻遍野的景象,然而,只要事不關己,一旦事過境遷,得過且過就忘了當時的遺憾。不過災沴豈會因人而異?它「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與其事後懊悔無及,莫如事前防災準備做得好。惟有以最嚴整的態度,熟悉各項應變措施,面對頻傳而無可逆料的驚世災難,方可降低損害。

自從臺灣遭受好幾回的慘痛教訓後,從中央以至地方,大家就不敢輕忽防災工作。打去年起,從校長、學(總)務主任、生輔、訓育組長、軍訓教官等,都陸續接受教育部徵調去研習防災安全理念。臺灣地區處於地震帶,921地震的殷鑑不遠,慧燈是住宿的學校,全體師生24小時都在這個校園生活,所以火災與地震的逃生演練,一直是學校特別重視的一環。

除了由總務處定期注意各項裝備的妥善外,住宿組實施夜間逃生路線演練,而在日間,生輔組也協調總務處、校外員山鄉消防隊、員山榮民醫院等社區機構的支援,進行教學區地震時逃生路線演練以及消防滅火觀念的宣導和演習。

配合教育部訂每年九月為防災宣導月,本學期我們就利用九月底的社團時間,實施了高一的火災高樓緩降及滅火器的使用介紹及操作,也讓全校同學按生輔組訂立的逃生計畫實地體會地震發生時,應採行的正確避難措施。

生輔組並於十月初舉辦以防災為主題的作文、書法及壁報等比賽,期能深化全校同學安全防護的觀念,進而降低及減少災害的傷損。

藝術就是這麽回事

沈東榮老師擔綱服務的宜蘭縣藝術學會舉辦「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現正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第二展覽館展出會員作品。我校學生於展覽首日 (99/10/3),應邀前往為揭幕式表演室內樂。於是,我隨著指導老師陳妍貞老師,一同帶隊,得以有次親炙作品的藝術之緣。為此,寫下一段文字。本文預定在99/10/15出刊的 《慧燈雙週報》第18期刊登,因時效關係,文字見刊時,展覽已結束,若有意欣賞此展覽者,請把握時間,以免向隅。

[@more@] 

「藝術就是這麽回事」──室內樂社應邀「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揭幕式演出

 

一般人對藝術活動的認知,總以為可望而不可及:藝術相當深奧,非廟堂之上,衣冠楚楚之輩,何能言之?我們凡夫俗子,哪懂什麼藝術?

殊不知,生活是藝術的本源,藝術為生活的結晶。只要人能夠真實體察他生命中的每一天,自然享有藝術的生活。

夏丏尊〈生活的藝術〉一文中說:「藝術的生活,原是觀照享樂的生活……凡為實利或成見所束縛,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與藝術無緣的
人們。真的藝術,不限在詩裡,也不限在畫裡,到處都有,隨時可得。……只要對於日常生活有觀照玩味的能力,無論誰何,都能有權去享受藝術之神的恩
寵。」這段話實為至理名言,可惜眾人力行者少,生活也就庸庸碌碌。

宜蘭縣藝術學會,自創立以來,即致力於推廣將藝術生活化的目標。他們耕耘播種,短短四年間,卓有所成,與海外藝術家互動頻繁,輪辦展覽,相關事蹟且登上韓國知名的藝術雜誌,為國家做了很好的國民外交。

其成員除了一般所想像的藝術工作者之外,也多的是社會上的士農工商,他們各有其事業,卻在生活閒餘,從生活中汲取提煉,將美的精華,鍾毓為各種作品,燦然有光。

此次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第二展覽室舉辦的「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展出西畫、水墨、攝影、工藝等文創作品就是該會成員的創作成果。據該會
新任理事長,本校美術教師沈東榮博士表示,此次展覽主題以法文「C’est la vie」開展。法國人這句「C’est la vie」頗有哲理,在開心的日子,固然可以「啊!生活」,在無可如何的日子,也可以聳聳肩,雙手一攤,說聲「生活不就是這麼回事。」唐宋文人遭貶謫後,煥
為傳頌至今的名山之作,不就是自生活中凝聚的藝術?生活中處處是藝術,美的題材俯拾即是,創作者回歸本心當下的感動,將作品呈現,藝術於焉成形。

本校林忠勝董事長雅好藝術,自宜蘭縣藝術學會創會時,即擔任顧問。此次吳松溪校長代表董事長出席,於受邀致詞中表示,有人說:「宜蘭是好山好水好無 聊」,這是不懂生活藝術的俗人,他來到本校雖然不久,但充分感受到宜蘭是好山好水好文化,宜蘭有這麽多的優秀藝術家,而慧燈更薈萃了幾位用心生活的師長,
今天的展場上,可以看見他們的作品:吳君瑩董事的「小烏來」兩幅、沈東榮老師的「夜色」,還有廖啟恆老師的兩幅「心境系列──希望、等待」,還有蠟藝社的
陳鴛鴦老師,亦展出其蠟藝作品「牡丹」。

慧燈中學注重人文涵養,將藝術融滲於校園中。除了校園禮聘旅日建築師劉明國先生設計,校園景觀即予學生良好之境教,在學校春風樓四樓會議室中,也收
藏有許多名家畫作,可供師生觀賞,每年並於校慶活動舉辦師生作品美展。在音樂方面,每年校慶,邀請名家來校演出,自學校創校起,絲竹樂社團即屢獲佳績,近 年室內樂社亦急起直追,屢屢受邀演出。

今天室內樂社的11位同學,在陳妍貞老師及譚家豐組長的帶領下,與會場中的藝術家及來賓,分享他們訓練多時的曲子:「神隱少女」、「美女與野獸」,為這個展覽會的揭幕式帶來了流動的旋律。

生命因藝術而豐富,藝術因生命而發光,大家在平常「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忙碌中,何妨也來個「游於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