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錄於105/11/25出刊的慧燈雙週報第115期中,自存於部落格中。
(文字若有差異,本部落格代表寫作者,雙週報代表學校。)
慧燈中學的戶外教學,秉持創辦人的理念,扎根認識宜蘭鄉土,結合校本課程、環境教育及全民國防教育,這學期高二的戶外教學,我們漫遊到了冬山跟蘇澳地區。
蘭陽地區多雨,周圍的高山積聚了天降的甘霖,使得宜蘭水系四布,大小溪流,滋潤著這塊肥美的平原。冬山河是宜蘭南面的重要水系,早年因地勢平緩,河道狹窄,每逢颱風或豪雨,漫漶的水流使得流域居民飽受水患之苦,經過政府持續整治,原本曲折的河道,截彎取直,植栽護岸,民眾身家獲得保障。整治後的冬山河面貌一新,下游的冬山河親水公園,每年舉辦宜蘭國際童玩節,早已成為家喻戶曉,享譽海內外的觀光景點。
治河的工作沒有停歇,在今年四月間,歷經23年的孕育,冬山河的中上游,新的景點「冬山河生態綠舟」開園,這個森林公園的特點,乃以多元地景及特色環境,以微型宜蘭為環境特徵,成為宜蘭一個環境教育的新場域。
11月7日上午,我們特別邀請宜蘭文史工作者莊文生老師的團隊,帶領高二師生在生態綠舟的六個區域,包含遊客中心、綠舟樂園、微笑水岸、希望之丘、怡然聚落與濕地教室為同學進行戶外導讀。
為了充分運用宜蘭的雨水資源與節能,生態綠舟這邊的房屋配合地形而建,屋頂上面都有植栽、草皮,透過雨水的導流,也可以讓空間降溫。同時,這邊有很多雨撲滿,我們在教學中心前看到其中一座雨撲滿,雨水自屋頂截留後,導引到一個大型玻璃製的沈澱過濾槽,然後,再引流到地下的儲存槽供園區使用。同學們可以透過玻璃就可以看到簡易過濾的概念,很有特色。
解說老師帶領著大家登上「瞭望平臺」介紹著四邊的山水景色,「這邊是詔安坑、這個方向是安平坑,那邊是新寮溪,這裡是雪山山脈……」因為鄰近鐵道,時時有火車過來,如果你是鐵道攝影迷,這裡將是你最愛的攝影點。
宜蘭的建設,總會發揮創意巧思,在生態綠舟都能看得到。森之脈橋的橋欄杆,像是葉脈不規則分布,如果你的個頭嬌小,站在橋面,展開雙臂,蹲身倚靠在橋欄杆邊,瞬時,你將化身成為一隻蜻蜓,跟隨著河邊的水蟲,在冬山河上停駐。
從橋面下望,平靜的冬山河面,生態綠舟上的電動遊船緩緩蕩開兩道細細的波浪,穿越了森之脈橋,我的目光隨著小船飄向遠方,前景好一片綠。我們水水的宜蘭,真的是「水水」(美美)的,在臺灣,應該很少有一條像我們冬山河這樣清淨無染的河流了啊。
▲水水宜蘭,綠綠冬山河
鄰近生態綠舟,就是有著特殊瓜棚造型的冬山火車站,結合著四通八達的自行車道,他日同學只要搭火車來,信步前往生態綠舟,然後可以騎自行車前往下游的冬山河親水公園跟傳藝中心一日遊。在這邊,你也可以有著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的優美愜意,享受這雙輪舞的快樂。
蘇澳得天獨厚,擁有天然的港灣,南方澳跟北方澳,犄角相望,自古漁業興盛,也是對外很重要的門戶。早在1851年間,日人西鄉隆盛就曾經潛來南方澳蒐集資料,民國56年間,為保障東部國防安全,蔣中正總統下令在北方澳興建海軍基地。自此,北方澳居民遷村,也把他們的媽祖帶到南方澳成為(新)進安宮。既有的北方澳媽祖廟則由海軍接手,成為全臺唯一由軍方擔任主委的媽祖廟。
兩年前,慧燈師生也曾經拜訪過海軍,登上蘇澳艦,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我們結合全民國防教育,再次向國防部申請參觀。當天午後,由吳松溪校長率隊前往,基地的戰隊長李長官在活動中心迎接我們,雙方交換禮物,本校並致贈感謝狀,感謝海軍的接待。師生在基隆艦上,聽取海軍官兵的介紹,校長並獲邀坐在艦長座位象徵性領航。
當眾人坐在北方澳媽祖廟階梯前,聆聽莊文生、張火岳等解說老師述說著南北方澳的人文概況,我兀自在眾人後方的天公爐前舉香祈禱。居高臨下,陽光灑落港區粼粼映照雄偉的基隆艦,真是一片平和的景象。在香煙裊裊中,聯想廟前楹聯:「進駐海洋濱,共仰天妃修廟宇;安全波浪裏,咸憑聖母拯漁民。」多少年來,討海人在驚濤駭浪中討生活,仰仗媽祖神力護佑,現在我們雄壯的海軍,進駐在這灣澳中,就像慈眉斂目的媽祖庇佑漁民,屏障海疆。謝謝海軍,有你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