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辨正]前題?前提

[案例]【96-08-12/聯合報/民意論壇A19版】

驅趕遊民 徒然擴大問題

近日台鐵與鐵路警察局掃蕩台北車站遊民,引起媒體關注。其實警察藉由公權力掃蕩、驅趕遊民,不僅在台北車站,在每個街角,不分晝夜每日上演。

憲法保障人民具有生存、居住、遷徒、人身自由等權利。但這些權利對於遊民來說,彷彿空中樓閣。「遊民破壞治安,是犯罪的淵藪」,成為驅趕的理由。

對於多數遊民來說,如果有房住,也想脫離餐風宿露。然而,想要租賃或購買房屋,需以從事工作所獲得薪資足以支付房租為前題。本人擔任社工員,實際從事遊民服務工作發現,遊民身處於低薪、缺乏勞動保障、勞動條件惡劣的勞動環境。從事清潔業的遊民,因其「遊民」身分被主管、同事發現遭受同工不同酬等歧視事件屢見不鮮,或者受制於勞動彈性化、勞動派遣、外包化之影響,而遭解雇被迫離職。

除此,從事派報、工地粗工等工作的遊民,即使長期固定受雇於某間公司,其應享有的勞動保障(如勞保、健保、勞退新制),也被雇主以「臨時工」方式規避掉。同時,當雇主知其為「遊民」,反以「救濟性」思惟,認為給予遊民工作是種恩賜,而模糊掉勞資關係。

至今許多貧窮勞動者,即使努力工作,卻因薪資過低無法負擔房租而露宿街頭。根據鄭麗珍教授二○○四年台灣各縣市遊民就業所得調查發現,百分之六十一遊民從事臨時工,每人每月平均收入僅四二八○元。面對惡劣的勞動處境,實應重新思考遊民問題,若欲以驅趕方式解決,僅將問題擴大,對於社會實無助益。

【2007/08/12 聯合報】

960812聯合報A19版前題錯字[@more@]

[辨正]內文中的「前題」應改為「前提」。

[說明]

「前提」一詞,在國語辭典中有二解,其一為「討論一事情的先決條件。」意同「條件」;其二則為「應該先注意的部分。」在前文中的用法,應採第一解。

「題」與「提」的誤用屬音同而混,在本部落格95/8/27的文字「[錯別字辨正]提詞?題詞?」中有相關的說明,請同學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