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96-08-05/聯合報/D1版】
賴雅妍化身3人 部落格洩「鬱」 | ||
![]() | ||
| ||
外表給人爽朗印象的女星賴雅妍,人前大剌剌,甚至有點男孩子氣,但部落格裡的她卻極度灰色憂鬱,變換3種不同身分寫文章。賴雅妍坦言,在拍偶像劇「美味關係」期間,因過度入戲,差點有輕生念頭,還嚇到導演瞿友寧。 賴雅妍最常演的角色,不是搶人男友,就是她愛的人不愛她。由於合作的對象經常是仔仔,加上先前的緋聞男友張勛傑,所以,很多人看了她在無名小站「雅口吾妍」的部落格,都在文章中尋找仔仔或張勛傑的影子,以為她愛仔仔愛不到就想不開,或是跟張勛傑緣盡情未了之類的,讓賴雅妍啼笑皆非。 但她承認「美味關係」拍9個月,的確嚴重「淪陷」,在片場經常哭到失控,連侯佩岑和導演瞿友寧都受到感染,常常抱著她一起哭。賴雅妍在「美」劇扮的「可欣」角色,在戲裡為仔仔付出一切,最後卻只換回一場空。賴雅妍說,有場戲她站在樓上,身體一半要掛在欄杆外,拍著拍著,突然有種「乾脆跳下去一了百了」的念頭。幸好導演瞿友寧眼尖,發現情況不對勁,立刻喊停,阻止一場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之後賴雅妍去錄原聲帶「直覺」,也是哭到不能自己,嚇壞製作人。 賴雅妍睡不著就上部落格寫文章,用「Megan」、「可欣」、「阿里」3種身分抒發心情。她的文筆很好,風格獨特,許多網友不時還會關心她:「雅妍,妳失戀了?心情不好嗎?」 【2007/08/05 聯合報】 |
[@more@]
[辨正]內文中的「不能自己」應改為「不能自已」。
[說明]
「己」、「已」字形今同列「己」部,字形相近,差別在於左上方開口的全開與半開。「己」為象形字,象綸索詰詘之形。我們編織繩索,在繩頭的部分,必須做好收尾,以免編好的各股散開,因此「己」是一條將分散的絲編結在一起,使其不亂的線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追求自身的滿足與成就,有時難免會散漫失序,他律固能收效於一時,但最好的約束力量卻是自己,因此「己」就借為「自己」的意思。
現代漢語中,「自己」一語,我們用來表示本身。一般人總是親疏有別,對於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常會採取不同的標準,也因此,「自己」有親近之意。「自己人」就是彼此關係極近的人。在日常用語中我們常會說「大家都是自己人,別客氣!」在大陸所出版的一本「潛規則」的書中,就提到了這種「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現象。
「已」也是個象形字,象子之未成形。未成形的胎兒,自是胎死腹中,懷孕終止,因此字義上有結束、完成、已經等。
「不能自已」,在國語辭典中的解釋是:無法控制自己激動的情緒。亦即「不能自制」。句中的「已」是停止、完畢之意。
「已」、「己」二字,字形相近,音讀有別,若字跡過於潦草,或疏於辨識,常易混淆。因為字認讀有誤,也因此就容易誤讀,「自已(ㄧˇ)」就常念成「自己(ㄐㄧˇ)」。以前歌手金智娟在唱她的暢銷曲「飄洋過海來看你」時,其歌詞中有段是這樣的:「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已,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一生和你相依。」她就唱成「自ㄐㄧˇ」的音。而傳媒上此字遭誤寫誤讀者,所在多有,聯合報這則報導,不會是空前,但希望未來可以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