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莫如防災急

此為jiafeng
為預定於
99/10/15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18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隨文有照片,刊於《慧燈中學雙週報》第18期中,因照片非我所拍攝,故龍喵喵的世界不放照片。請於出刊後,逕往《慧燈中學雙週報》觀看。

本文及照片將投稿教育部軍訓處之《軍訓通訊》。(希望能獲刊登)

[@more@] 

近年來,由於氣候、環境的巨大變異,從前所不曾眼見耳聞的災害,現在變得怵目驚心,動輒造成巨大損失。每每我們在傳媒不間斷的連線報導中,看到哀鴻遍野的景象,然而,只要事不關己,一旦事過境遷,得過且過就忘了當時的遺憾。不過災沴豈會因人而異?它「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與其事後懊悔無及,莫如事前防災準備做得好。惟有以最嚴整的態度,熟悉各項應變措施,面對頻傳而無可逆料的驚世災難,方可降低損害。

自從臺灣遭受好幾回的慘痛教訓後,從中央以至地方,大家就不敢輕忽防災工作。打去年起,從校長、學(總)務主任、生輔、訓育組長、軍訓教官等,都陸續接受教育部徵調去研習防災安全理念。臺灣地區處於地震帶,921地震的殷鑑不遠,慧燈是住宿的學校,全體師生24小時都在這個校園生活,所以火災與地震的逃生演練,一直是學校特別重視的一環。

除了由總務處定期注意各項裝備的妥善外,住宿組實施夜間逃生路線演練,而在日間,生輔組也協調總務處、校外員山鄉消防隊、員山榮民醫院等社區機構的支援,進行教學區地震時逃生路線演練以及消防滅火觀念的宣導和演習。

配合教育部訂每年九月為防災宣導月,本學期我們就利用九月底的社團時間,實施了高一的火災高樓緩降及滅火器的使用介紹及操作,也讓全校同學按生輔組訂立的逃生計畫實地體會地震發生時,應採行的正確避難措施。

生輔組並於十月初舉辦以防災為主題的作文、書法及壁報等比賽,期能深化全校同學安全防護的觀念,進而降低及減少災害的傷損。

藝術就是這麽回事

沈東榮老師擔綱服務的宜蘭縣藝術學會舉辦「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現正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第二展覽館展出會員作品。我校學生於展覽首日 (99/10/3),應邀前往為揭幕式表演室內樂。於是,我隨著指導老師陳妍貞老師,一同帶隊,得以有次親炙作品的藝術之緣。為此,寫下一段文字。本文預定在99/10/15出刊的 《慧燈雙週報》第18期刊登,因時效關係,文字見刊時,展覽已結束,若有意欣賞此展覽者,請把握時間,以免向隅。

[@more@] 

「藝術就是這麽回事」──室內樂社應邀「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揭幕式演出

 

一般人對藝術活動的認知,總以為可望而不可及:藝術相當深奧,非廟堂之上,衣冠楚楚之輩,何能言之?我們凡夫俗子,哪懂什麼藝術?

殊不知,生活是藝術的本源,藝術為生活的結晶。只要人能夠真實體察他生命中的每一天,自然享有藝術的生活。

夏丏尊〈生活的藝術〉一文中說:「藝術的生活,原是觀照享樂的生活……凡為實利或成見所束縛,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與藝術無緣的
人們。真的藝術,不限在詩裡,也不限在畫裡,到處都有,隨時可得。……只要對於日常生活有觀照玩味的能力,無論誰何,都能有權去享受藝術之神的恩
寵。」這段話實為至理名言,可惜眾人力行者少,生活也就庸庸碌碌。

宜蘭縣藝術學會,自創立以來,即致力於推廣將藝術生活化的目標。他們耕耘播種,短短四年間,卓有所成,與海外藝術家互動頻繁,輪辦展覽,相關事蹟且登上韓國知名的藝術雜誌,為國家做了很好的國民外交。

其成員除了一般所想像的藝術工作者之外,也多的是社會上的士農工商,他們各有其事業,卻在生活閒餘,從生活中汲取提煉,將美的精華,鍾毓為各種作品,燦然有光。

此次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第二展覽室舉辦的「2010宜蘭縣藝術學會創藝秀」,展出西畫、水墨、攝影、工藝等文創作品就是該會成員的創作成果。據該會
新任理事長,本校美術教師沈東榮博士表示,此次展覽主題以法文「C’est la vie」開展。法國人這句「C’est la vie」頗有哲理,在開心的日子,固然可以「啊!生活」,在無可如何的日子,也可以聳聳肩,雙手一攤,說聲「生活不就是這麼回事。」唐宋文人遭貶謫後,煥
為傳頌至今的名山之作,不就是自生活中凝聚的藝術?生活中處處是藝術,美的題材俯拾即是,創作者回歸本心當下的感動,將作品呈現,藝術於焉成形。

本校林忠勝董事長雅好藝術,自宜蘭縣藝術學會創會時,即擔任顧問。此次吳松溪校長代表董事長出席,於受邀致詞中表示,有人說:「宜蘭是好山好水好無 聊」,這是不懂生活藝術的俗人,他來到本校雖然不久,但充分感受到宜蘭是好山好水好文化,宜蘭有這麽多的優秀藝術家,而慧燈更薈萃了幾位用心生活的師長,
今天的展場上,可以看見他們的作品:吳君瑩董事的「小烏來」兩幅、沈東榮老師的「夜色」,還有廖啟恆老師的兩幅「心境系列──希望、等待」,還有蠟藝社的
陳鴛鴦老師,亦展出其蠟藝作品「牡丹」。

慧燈中學注重人文涵養,將藝術融滲於校園中。除了校園禮聘旅日建築師劉明國先生設計,校園景觀即予學生良好之境教,在學校春風樓四樓會議室中,也收
藏有許多名家畫作,可供師生觀賞,每年並於校慶活動舉辦師生作品美展。在音樂方面,每年校慶,邀請名家來校演出,自學校創校起,絲竹樂社團即屢獲佳績,近 年室內樂社亦急起直追,屢屢受邀演出。

今天室內樂社的11位同學,在陳妍貞老師及譚家豐組長的帶領下,與會場中的藝術家及來賓,分享他們訓練多時的曲子:「神隱少女」、「美女與野獸」,為這個展覽會的揭幕式帶來了流動的旋律。

生命因藝術而豐富,藝術因生命而發光,大家在平常「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忙碌中,何妨也來個「游於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