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jiafeng
為99/3/12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9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
[@more@] 本校教職員工平常忙著照顧學生,難免疏於愛護自己。體衛組在1月20日當天特別安排醫事
單位來校,為教職員工做健檢,提醒大家重視健康。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此為jiafeng
為99/3/12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9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
[@more@] 本校教職員工平常忙著照顧學生,難免疏於愛護自己。體衛組在1月20日當天特別安排醫事
單位來校,為教職員工做健檢,提醒大家重視健康。
此為jiafeng 為99/3/12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9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
原本自訂題目為「鄉長蒞校,為慧燈開路」,經雙週報編輯改為現題。
本文的照片,請逕連至慧燈雙週報網頁觀看。
[@more@]
員山鄉新任鄉長江永和先生,平日關心鄉里事務,甫於3月1日交接履新,會後隨即前來本校
致意,受到師生熱烈的歡迎。
慧燈中學立基於枕山,多年來作育人才無數,也因此引介不少外地家長認識枕山,學校附近的民宿、果園、生態觀光及水果攤販等驟增,慧燈與社區共生共榮,慧燈
可以說已是社區中一個重要的地標。在其他地方,有許多道路,係以重要地標命名,而與本校校門口慧燈大道垂直的枕山路117巷,是慧燈二千多位師生出入的必
經要道,因此,若比照「宜中路」、「女中路」方式而以「慧中路」為名,也必能給予外地遊客及家長更多的方便,應為允宜之舉。
隨著慧燈中學的成長茁壯,學生人數日增,每當本校放學時,陣容浩蕩的遊覽車隊,以及家長們迤邐不絕的小客車,穿梭於117巷上,常苦於路幅狹小,會車不
便,有「行不得也」之憾。
江鄉長傾聽了慧燈中學多年來的心聲,表示將於任內積極推動「慧中路」的拓寬與命名。有此一諾,慧燈人未來必可行動自如,社區因交通瓶頸疏通,亦將更加繁榮
進步。
此為jiafeng 為99/3/12出刊之《慧燈中學雙週報》第9期所寫的文稿,自存於部落格中。
原本自訂題目為「喜迎縣長蒞校,新春祝福慧燈」,經雙週報編輯改為現題。
本文的3張照片,請逕連至慧燈雙週報網頁觀看。
[@more@] 去年年底,林聰賢縣長以「氣魄宜蘭臺灣頭」為口號,在鄉親的支持下,贏得了選戰,在未來
四年,將領導宜蘭邁向新的里程。為了營造一個「幸福宜蘭」,甫接掌縣政,林縣長即馬不停蹄,四處諮訪以了解各界心聲與建言。本校林董事長在教育界耕耘多
年,林縣長特別在農曆春節年前,撥冗蒞校向林董事長致意,並且祝賀慧燈中學師生新春佳節愉快。
99年2月5日上午,縣長由秘書陪同到訪本校,吳松溪校長率各處室主任於春風樓穿堂迎接,隨即登樓與林董事長會晤。
林董事長針對臺灣政壇亂象,認為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教育。慧燈中學長久以來即在宜蘭默默耕耘,多年來小有所成,獲得海內外肯定。在慧燈十多年的發展過程
中,有不少頗有遠見的創舉:
以教室冷氣為例,建校之初,有人建議教室採用窗型冷氣即可,日後再徐圖改進。董事長經過多方探詢,權衡利弊,寧可先花較多費用,採用中央空調,既能避免外
牆景觀紊亂,四處滴水之窘,亦可集中管理。
再以英語教育為例,董事長深深了解宜蘭在地學生英文學習資源較為缺乏,念茲在茲,欲透過慧燈的倡導,進而帶動蘭陽地區英語學習的進展。多年
來,成果豐碩,本校全民英檢通過者眾多,英語話劇除了縣內公演,去年更是拓展至臺北演出。
有感於宜蘭多雨,慧燈又將在宜蘭樹立一項標竿,那就是建置風雨操場。該工程已於日前動工,預計今年校慶落成。往後學生將不再為雨所困,天天得
以龍騰虎躍,舒展身心。
本校這些措施深獲林縣長共鳴,他指出,在他上任後所任命的教育處長,並非傳統師範體系出身,而是一位建築碩士,目的即是能夠突破陳窠,為宜蘭
教育引入新的想法。宜蘭子弟深受天候影響活動,他向本校索取風雨操場的設計圖,日後若能推廣至縣內其他學校,慧燈又再次成為帶動宜蘭教育進步的發軔者。
惟私校之經營辛苦,慧燈中學在奮鬥的過程中,來自於政府之協助有限,而政府種種防弊的管制,卻經常成為掣肘之源。董事長為私校請命,也盼縣長
未來能夠盡力協助。
會談後,董事長簽名贈送他的口述歷史著作《朱昭陽回憶錄》給縣長及其秘書,縣長亦回贈本縣三星鄉上將銀柳,並給予本校無限的祝福。
本人前於98/7/5於本部落格中所寫:[錯別字辨正]恭逢其盛?躬逢其盛!一文,日前99/2/9葉狀師網友的回應。葉狀師君說到:「對不起,我正好路過,感謝您的用心解說,不過教育部的辭典上是「恭逢其盛」耶:
http://140.111.34.46/chengyu/mandarin/fulu/dict/cyd/14/cyd14737.htm
出處:
鏡花緣˙第八十四回:如此好令,真是酒席筵前所未有的,妹子恭逢其盛,能不浮一大白!」
我個看法是這樣的: [@more@]
感謝您的回應。
成語的使用絕對不是背了詞語解釋,就想當然耳套用,必須考量使用的語境。
一般標準的用法是「躬逢其盛」,強調事情發生時機點剛好,「自己」「親自」在場,言下之意自認為運氣不錯,才能恰好遇上。
在您引用的教育部《成語典》中,您可查到兩個「ㄍㄨㄥ」逢其盛:
一是「躬」,一是「恭」。而您所提的「恭逢其盛」一詞,見錄於《鏡花緣》小說中的第八十四回。
按:《鏡花緣》該回中提到眾女燕飲,行酒令罰酒,因罰酒杯數甚多,其中有一寶雲建議:年幼時因見其父母憂慮無後而多病,故許下抄經流傳的願來為父母祈福。她多年來抄寫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現在希望分送姊妹,完成對神明的承諾。為表虔敬,她想了個罰酒時先要念誦真經經文,並且規定眾人在念完固定句子才能在句末時飲酒。
如此欲借行酒之時,又能傳播經典,實是兩全其美,因此有一位喚做蘭言的女子,稱頌寶雲的想法精妙,說:「如此好令,真是酒席筵前所未有的,妹子恭逢其盛,能不浮一大白!」
此語境中,蘭言表示:她能參加此一美好盛事,豈能夠不喝一大杯酒來賀一賀?這一喝酒,自然就消去罰酒的酒數了。
蘭言的話語中,還是強調「自己」(躬)的成分。《鏡花緣》作者李汝珍不知是不慎寫錯字,還是有意為之──因為是誦讀真經,故須敬謹,以至於他筆下就順手寫成「恭」。
既然文本寫成了「恭逢其盛」,後人解說自然就成了「敬逢這一盛典或盛況」。(教育部《成語典》的解釋)
一如我在前次拙文文末所說的,一字之差,其意義就有:「親自」參加與「敬肅」參加的不同。「『親自』參加和『敬肅』參加,二者不可一概而論:在事件發生的時空點,你剛好親眼目擊,至於你是否贊同此事件,則是另一個待探究的問題,不可因為親自在場,就代表支持或認同。」
《鏡花緣》中出現了這個「恭逢其盛」,使得現在《成語典》的引用似乎有所憑藉。但本成語的正用既是「躬逢其盛」,只為曾因音同音近而訛,以至於混淆視聽,顯示在文本上讓後人有所曲解。我們畢竟不能起古人於地下究問,面對此種矛盾,為前人諱,於是產生了某一種「通同」的用法,接受在某個期間,有某種「特殊」的用法。
教育部的《成語典》,它是基於資料庫的觀念,收錄多本不同的成語典,將資料彙集總成的巨構,其編輯說明(http://140.111.34.46/chengyu/editex/tzeng_edit.htm)中曾謂:「應付古老且浩瀚的典籍,我們在編輯過程,如典源異說的判定、版本紛雜的選擇、釋義艱澀的解讀、例句適切的掌握、辨識同異的析辨等等,或有端緒難尋、莫衷一是之困擾。遇此狀況,經反覆討論,權採一家之說。所以使用這部《成語典》時,在典源、版本、解說等方面,異說旁解難免,請讀者臨文參詳。」
「請讀者臨文參詳」,不能盡信而無疑,我們必須保有對於語詞用法的正確認識,不能過於和稀泥的「通」(用)來「通」(用)去。如果因為基於該成語典中也收錄有不同的例子,就認為另一種「異」見也無可厚非,或是反而以正為異,這並不是好現象。
我認為現代人用字,仍以精確為尚,莫造成後代人的困擾。
現在做語文「字頻」調查的研究,常以主要通行的報紙、雜誌、教科書等做為統計的根據,以為字辭典詞彙編選的考慮。我常常覺得做公眾媒體者有其社會責任,若不仔細去斟酌,影響就很深遠。像是報紙,一經印刷出版,一段時間就被圖書館收錄典藏,成為未來的研究依據,編校者若不用心,子孫就會誤用。此亦本人常常找報紙的碴之故,我不敢說一愚之得必定正確,但盼效精衛填海,能稍稍力挽狂瀾。只是找碴歸找碴,我無力塗改千千萬萬份產出的報紙的誤謬,只能求自我書寫之純正。
再次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