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文章]口訣記憶法

偶然在網路上逛到這一篇文章「口訣記憶法」,作者似乎是一位香港同胞,我在他的「文風筆動」部落格看到,我覺得此文中一些資料可以供自己及學生參酌,就轉貼於此。

請注意,此文版權屬於原作者,取用請遵照原作者之要求。不適用於本站的著作權聲明。

聲明:jiafeng正連絡請求轉載中。98/11/9獲作者同意轉貼。如網頁截圖

[@more@]

轉錄開始:

以下內容,純屬回憶的記錄,當中牽涉到一點記憶的方法,也許對正在埋首於應付考試的朋友會有點啟發。


書時代,免不了要把很多資料性的東西記入腦袋。若沒頭沒腦的死記硬背,效率低之餘,也難以記牢。因此,有人便提出一套口訣或順口溜式的方法以助記憶。這種
方式,絕非新事物了,但事實證明,效果良好,即使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還是可以輕易的記起來。舉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例子:

如何去分辨「己」、「巳」和「已」?當初學這幾個字時,老師不是教過:「開口己,埋口巳,半開已」嗎?這個口訣,過了這麼多年,還是令我們一想起,就能輕易的把這三個字形相似的字分辨清楚。

此外,還有「戌」、「戍」、「戊」。還記得那句口訣:「橫戌、點戍、戊中空」吧,即使到了今天,偶爾執筆忘字時,還是靠這句口訣助我準確地把這三個字寫出來。

話說中二時,那位中史老師,教了我們兩句口訣,令我至今也可以準確無誤地說出北宋那九個皇帝的更迭:

太祖太宗真仁英,神哲徽欽都汴京。」(即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和宋欽宗這九位北宋皇帝,是定都於汴京的。)

預科時,另一位中史老師又傳授了一篇短文,以助我們記得整個中國歷史的朝代順序,該篇短文我也一直都現在還能倒背如流:

黃帝唐虞夏商周,再分戰國與春秋。
秦漢以後成三國,魏蜀吳是不相謀。
晉得山河五胡亂,宋齊梁陳一缺甌。
南北分朝從此始,隋唐鼎盛一中洲。
藩鎮稱兵成五代,又號梁唐晉漢周。
南方十國乘時起,國無真主不勝憂。
宋與遼金夏並峙,元明清制不復留。
中華民國中山建,綿綿國祚日悠悠。

注意:上述「戰國與春秋」,是為了押韻而將次序顛倒了。此外,「一缺甌」中的甌,是指盆、盂等盛器,也解作酒杯,這裡是指國土不完整,因當時乃魏晉南北朝時代。至於最後那兩句,是作者的主觀願望,後來的歷史證明事與願違了!

最後,在網上還找到這幾句很不錯的認字口訣,大家不妨先猜猜是什麼字:

言來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雲,水到純淨透明。」(這是一個固定的字,配上不同的部首後變成了四個字,口訣的意思恰好與其字義相符。)

答案請看反白:請、情、晴、清


 

轉錄結束。jiafeng按:前引文中,藍色字部分,是這位文風兄的「主觀認知」,我個人並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