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拚教育 慧燈員中在地情

此為jiafeng為《慧燈中學雙週報創刊號所撰寫的文稿。

紙本受限篇幅經過刪減,與我個人原作文字有出入,還是留在自己部落格中,與學校發行的紙本並存,兼可做為日後商榷之談資。

[@more@]

標題:攜手拚教育 慧燈員中在地情

   本校英語科、數學科支援員山國中課輔教學

 【本報訊】

  有感於宜蘭地區的教育資源相較於都市是比較貧乏,本校林董事長早年創辦慧燈補習班,其理想就是希望以私人之力,照顧家鄉年輕學子,能夠透過教育的幫助,改變自己的命運。

  多年來,這樣的目標不曾改變:補習班的深厚基礎,成為創建慧燈中學最堅實的後盾;而十餘年辦學的績效,更深獲家長及社會的肯定。隨著慧燈自我的成長,慧燈為幫助更多的學生,最近把慧燈溫暖的光更輻照她的鄉鄰。

  本學期開始,應員山國中莊王池校長之請,本校支援英語科與數學科師資,前往該校協助班級課後輔導。員山鄉的教育資源有限,員中莊校長表示:「慧燈的師資充裕,當可協助彌補本校人力資源不足。」乃商請本校支援協助課輔教學。教務處協調英語領域陳玲玫老師、翁崇偉老師,數學領域林建宏老師前往幫忙。老師們聽到這項任務訊息都滿心歡喜,欣然接受。

  洪騰祥校長自籌設本校以來,即廣結善緣,敦親睦鄰不遺餘力。洪校長說:「辦學雖有競爭,但沒有敵人,教育應該合作,大家各以己長,在教育上攜手並進。」他鼓勵教職員參加員山鄉教育會,也贊助員山鄉運動會。慧燈附近的友校有活動,本校總一本夥伴(1)的精神,參贊活動(2)。洪校長更這麼說:「慧燈創立以來,受到在地人士多所協助,慧燈是員山鄉的一分(3)子,自當回饋地方,與地方共存共榮。慧燈中學行有餘力,願為在地教育盡更多心力。」

新聞來源:教務處          撰稿人:譚家豐 

(1)經改寫為「伙伴」。Jiafeng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夥伴」與「伙伴」為相似詞,個人習慣用「夥伴」。

(2)經改為「熱情參與」。jiafeng按:當初使用參贊活動一詞是因為學校在某些活動上是出錢出力,不只是派員參加而已,「熱情參與」我個人以為文意不足以況擬實情。

(3)經改為「份」。Jiafeng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對「分」(音ㄈㄣˋ)的解釋:整體中一個單位。同「份」。如:「部分」、「我的分」。同書對「份」亦有如下相同說法,故二字皆通。但個人習慣會取本字,故寫作「分」而不用「份」。

前文藍色字部分,我是認為承接首段文字,因為董事長的理想而使得學校相承這個精神,而後發為行動,乃有員中之請,而本校鼎力支持。少了這一段,文意跳躍。惟稿擠而遭刪,不得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