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在我們這個重禮的社會,傳統上,遇到婚喪喜慶場合,為對主家有所表示,賓客除了親臨致意外,少不得備些儀、幛之類的祝福,也因之有了應用文字「題詞」的產生。
[@more@]
話說月初參加表弟的婚宴,因為舅舅交遊廣闊,席設此地新開的酒店大廳,一時冠蓋雲集,朝野名流都到場同歡。時值選舉年,有志於公職服務的人們,不約而同會出現在這個場合,我認為這正是可以一窺他們的「文治武功」的時刻。
文治武功本指「泛稱一個國家對內的政教,對外的國力」,我這兒的「武功」,指的是他們的串場應酬(臺灣話説的「喝酒」limjiu、「交陪」gaobuei)的滿場遊走功力。我很欽佩他們,為了可貴的選票,可以稱小哈腰,滿臉堆歡,可我心裡想:我又不認識你。對這些酬酢不感興趣的我,轉而一探他們的「文治」。
牆上掛滿了好些喜幛,我總是喜歡細細閱讀著上頭的文字,猜想著贈送者是從什麼角度,與受贈者的親疏如何,才會選用這些題詞,畢竟這些都是對新人的祝福啊!選得妙的,我打心底暗暗佩服,其不然,自己心中有數。這些應用文字,就是我這裡所謂的「文治」。
我們的社會上有不少東西的性質像這樣:說它是知識,卻不是非常高深,但我們若不能通達,則個人基本程度會遭人質疑,題詞就如此類。說真格的,現在這些題詞文字多半乏善可陳,今人於詞既無推陳出新之舉,照搬陳套卻多虛應故事。遇有公私饋贈場合,做長官的多半交給屬下辦差之人:「某年月日,於某地致送價值若干之禮,其上題詞,你們自己斟酌。」如此層層轉遞,屬下的修為有限,長官若最後不過目,帳是記在署名的長官身上,其結果是小則了無新意,大則貽笑大方,引為士林之辱。前者之例如校慶,所有贈送的花籃都寫著「祝OO學校校慶圓滿成功」(竟懶惰到找這種萬用型的「圓滿成功」,連個最普通的「春風化雨」也不會用,所有花店怎麼這麼整齊畫一呢?);後者如前教育部長的「音容苑在」事件,引發眾人恥笑。
今天好巧,有一位公眾人物為莘莘學子貢獻了一題教材。在今天這個婚宴的場合,他使用了「珠圓玉潤」的成語。
有圖有真相(這是用手機拍的,不很清楚,署名人士姑隱其名,我把圖片中署名處塗去)
抄一下「珠圓玉潤」書上的解釋(陳鐵君,《遠流活用成語辭典》):
釋義:像珠子一樣圓,像玉石一樣光潤。
出處:周濟〈詞辨〉:「北宋詞多就景敘情,故珠圓玉潤,四照玲瓏。」
用法:比喻(1)「歌聲婉轉優美」或(2)「文詞流暢明快」。
Jiafeng按:我國古代文學批評,多半使用這種個人主觀思維,採模糊性、多義性、具象性的方式來解說論者對某作品的看法。在此處,周濟先生對藉景抒情的北宋詞的評價認為是「珠圓玉潤,四照玲瓏」。那麼什麼是「珠圓玉潤,四照玲瓏」呢?每個人對晶瑩剔透的珍珠玉石的美好,有什麼樣的感覺,請主觀認定,但至少我們可以說,周濟先生借用「珠圓玉潤」來譬喻,說明北宋詞的美好。故成語用法(2)由此而來。同時因為「宋詞」是可配樂演唱的文學體裁,因此才引伸到形容歌聲的部分(1)。
國文課本上收錄此題詞在祝賀音樂比賽的類別。我個人認為,此應界限於「歌唱」比賽,而不能用於「樂器」演奏,理由即在於宋詞是配樂演唱的緣故。
如果這位公眾人物喜歡使用「珠」來開頭當題詞,那麼在這新人結婚的場合,請用「珠聯璧合」。再抄一下同書的解釋:
釋義:珍珠聯在一起,美玉結合在一起。
出處:庾信〈周袞州刺史廣饒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冑,葉派枝分;開國成家,珠聯璧合。」
用法: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相配合,也比喻眾美畢集、完美無缺。今多用以賀人新婚。
請留意:「璧」是扁圓形中有孔的玉器,故字形不可誤作牆壁的「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