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摘錄98/7/3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文化焦點/顫慄的總和 | ||
![]() | ||
| ||
他是一個永遠的謎,最後他那張整型十三次且漂白如腐屍的臉將會隨著更多的謎底揭曉,終將凝固成另一個人類符號,關於創傷…… 這個肉身早已離我們很遠
麥可傑克遜的死來得突然,卻並不意外。 從1980年初拿下葛萊美大獎的那個二十三歲閃亮巨星,到2009年面如蠟像隨時會融塌的整形怪胎,麥可傑克遜這個肉身早已離我們很遠。 但是不管你是否曾恭逢其盛,雀躍在由他揭開序幕的MTV流行音樂新紀元,還是你屬於爾後在媒體上看見他不合時宜的亮片統帥裝仍讓粉絲尖叫而感不解的另一代,相信我,這個名字在未來五十年一定仍會不時占有媒體版面。 他是一個永遠的謎,最後他那張整型十三次且漂白如腐屍的臉將會隨著更多的謎底揭曉,終將凝固成另一個人類符號,關於創傷。 |
[辨正]
前引文字中,成語「恭」逢其盛,應作「躬」逢其盛
[說明]
「恭」字,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為
動詞:(1)尊敬。說文解字:「恭,肅也。」孔子家語˙卷三˙弟子行:「恭老卹幼,不忘賓旅。」(2)遵行﹑奉行。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黃蓋傳:「初皆怖威,夙夜恭職。」(3)稱讚。如:「恭維」。
名詞:(1)一種拱手致意的禮節。如:「打恭作揖」。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請過了文昌,大人朝上又打三恭。」(2)姓。如晉代有恭播。
形容詞:謙和。如:「恭敬」、「謙恭有禮」。
副詞:敬肅。如:「恭送」、「洗耳恭聽」、「恭候大駕」。
[躬] 字,教育部國語辭典是這麼說的
名詞:身體。爾雅˙釋詁下:「躬,身也。」如:「鞠躬」、「政躬康泰」。詩經˙大雅˙生民:「纘戎祖考,王躬是保。」
副詞:親身﹑親自。如:「事必躬親」。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身為國史,躬覽載籍。」唐˙王勃˙滕王閣序:「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動詞:彎曲。如:「躬身為禮」。
按:本成語「躬逢其盛」的結構是「副詞,動詞,名詞」,意思是強調「親自」參加這個盛會。如前引王勃˙滕王閣序:「躬逢勝餞。」一語,可知。
一般常以同音字「恭」而誤寫,則其意義成了「敬肅」地參加這個盛會。「親自」參加和「敬肅」參加,二者不可一概而論:在事件發生的時空點,你剛好親眼目擊,至於你是否贊同此事件,則是另一個待探究的問題,不可因為親自在場,就代表支持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