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直言集》飛越政治迷霧 才能看清兩蔣 | ||
![]() | ||
| ||
先是把蔣公銅像撤離,然後中正紀念堂更名換匾,再進一步要撤陵寢衛兵,要蔣家遷葬。政府連串的「去蔣毀蔣」妖魔化作為,只差「鞭屍」沒做,彷彿在這些激越瘋狂舉措後,就能抹去陰暗的過去,還台灣清朗天空。 主導中國近代史50幾年的蔣中正,一直是個爭議性人物。在國民黨的神壇裡,他是「巍巍盪盪,民無能名」的偉大領袖;在共產黨的祭壇裡,他是「賣國求榮、不敢抗日的人民公敵和資產階級吸血鬼」;在最近的台獨論述裡,他是「228元凶」、「殺人無數的獨裁者」。 從蔣公到蔣匪,蔣中正蓋棺超過30年,功過卻遲遲無法論定,正因有太多歷史糾葛與政治操作,不同的立場與理解,讓蔣中正的真實面目越發模糊扭曲。 胡佛研究院裡的50年蔣公日記檔案,在此刻就顯得彌足珍貴。因為是當事人親筆記錄,第一手的史料,其中的點滴,據看過的學者說,足以改寫中國現代史。 一個顯例是,918事變後,輿論、學生怨蔣中正「剿匪不抗日」,殺中國人不殺日本人,蔣中正原本準備要把「死後之國事」交給張學良,這麼親的接班人卻以他不抗日為由,發動了西安事變。 大陸學者在這日記檔案發現,蔣中正早就在918以前日記中寫明「中日難免一戰」,他一直在做抗戰準備,蔣中正的「不白之冤」才得以澄清。 當大陸學者開始「跳脫土匪史觀」重新理解蔣中正,台灣卻急著要大做兩蔣歷史翻案。歷史不是不能翻,但重點須基於史料,本於真實。 先不論兩蔣成敗是非,誰也無法否認,民國38年政府遷台,兩百萬大陸人隨著蔣中正到了台灣,這史上難見的大遷移,加上兩蔣40年的統治過程,造就了今日台灣社會的面貌,要真正理解台灣史,就不可能不放下情緒,去認識理解兩蔣。 兩蔣對台灣是功是過,史家自有公評,但一定要放下「是神是魔」的政治障,還蔣中正本來面目,把他當個人來看,透過對兩蔣的真實理解,才能如實地以史為鑑,抹去政治迷霧,理解真正兩蔣與台灣。 【2007/12/11 聯合報】 |
[@more@]
[辨正]應作「巍巍蕩蕩」
[說明]
此句典出論語泰伯篇: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用以稱頌堯的功業偉大。
前引句中的「巍巍」是崇高雄偉的樣子;而「蕩蕩」則是廣大。
若是使用「盪盪」,就反而不是在歌頌,而是罵人浮誇不實的樣子;及法度廢壞的樣子。
[補充]
經向聯合報客服反映,該報已於96/12/11 05:40pm更正網頁上的用字,但可惜當天報紙就無法修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