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使用]傾巢而出

案例出處:96/10/9人間福報第14版

電子版出處: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63088

專欄:談古說今

題目:《文化大觀園》 清代皇帝葬禮

作者:參簡

(前略)

出殯那天,先用七十二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此時,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鹵薄儀仗隊,有一千六百二十八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扎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十分威風。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抬送。

(後略)

[@more@]

說明:

此處宜用「全體出動」、「全體動員」等。

在五南版國語活用辭典中是這麼解說的:

傾巢而出:「傾巢」指窩裡的鳥全部飛出來,喻出動了全體人員,通常指壞人而言。

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對「傾巢」的解釋是:

窩內所有蜂、蟻全部出動。比喻動用全部的人力。水滸傳˙第一○八回:「賊兵傾巢而來,必是抵死廝併。」

個人以為,人禽有別,固宜辨之,只有禽獸才住窩巢獸穴,從巢穴中跑出來,自然不該和人並比,而應有高低等級差別。故詞語用法上該區分好壞。

案例中提到皇帝的葬禮,皇帝是一國之君,即便是在喪葬時,更不該貶抑身價才是。

準此,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傾巢而出」的例句:「為了將槍擊要犯逮捕歸案,警方配備強勢火力,傾巢而出。」我個人覺得不妥。

另外,前引案例文中(報紙及電子版均同)有一個錯字:「鹵薄」應作「鹵簿」。鹵簿指古代皇帝出行時的儀從和警衛。後亦泛稱一般官員的儀仗。亦作「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