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做老師的人,總是盼望自己能夠教到資質很棒的學生,但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自己覺得,所謂的「英才」,應該就是那種聽得懂老師的話,而對於老師的指導能樂於接受的學生吧。
人與人之間,能夠頻率相合,共振共鳴,是多麼喜悅的事。老師能夠確實發揮對學生的影響力,看著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獲得薰陶:智識成長、視野開展、品格養成,這當然是很快樂的事。一個班級中,這樣的學生若能出個一位兩位,就是做老師的莫大福分。
幸運的我,也曾得到這樣優秀的學生。在傳道、授業上,我覺得我的指導不多,因為學生從前的老師已經為我打下很不錯的基礎。倒是在解惑以及促進親子互動上,我或許還起了點作用。
上個週日晚間,我在即時通上看到從前教過,已畢業的學生代號,出現在我的好友名單上。這位kumi koda在畢業後,就少與我連繫,看到最近已屆段考,kumi koda卻還深夜逗留在網路上,不免送個訊息過去關心。結果kumi koda在狀態欄顯現了:「功課都忘ㄌ寫。哈。。還真混。。快段考ㄌ說。。壞小孩1枚」
看得我不免又好氣又好笑,真是賴皮的口吻,卻也讓我又想起kumi koda在學期間的種種情形。我對kumi koda用的量詞,很感興趣,這似乎是現在年輕一輩的流行用法。在教育部國語文叢書第17種《常用量詞手冊》中,提到「枚」這個量詞說:
(1)計算形體較小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個」。如:「一枚銅板」、「兩枚郵票」。文選˙謝惠連˙祭古文:「棺上有五銖錢百餘枚。」儒林外史˙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裡有兩枚生紅棗,其餘都是清茶。」(2)計算火箭、彈藥的單位。如:「一枚炸彈」、「兩枚火箭」。
kumi koda這麼用法,明顯地是個錯用,可是卻有著擬物修辭的趣味。如果說學生成材可以比擬成我們老師在教學歷程中獲致成果的肯定徽章。嗯!kumi koda,你真是我很珍貴的一枚徽章──kumi koda的成績表現,曾使我得到來自學校及家長的肯定。
中學生的年紀,半大不小,是和父母比較容易起摩擦的時期,有時候,他們不願向師長吐露心事,遇到事情,只會自己和同儕商議,悶著頭幹。殊不知,小孩同小孩商量,多少還是思慮不周,若能得到可信任的大人從旁協助,比較能安度難關。但是要能得到學生完全的信任,是要付出努力的。我自己做孩子的時候,遇到一些可敬的老師為我付出愛心與關懷,現在自己也擔任教師,也盼能夠得到學生的信任,當個他們生命中的貴人,陪他走過一段。不只還報過去的師恩,也是增加自己的福報。
孟子的樂是得英才而教。我說:「君子之樂是:小孩徽章多多益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