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成語典(94年3月版)的附錄「正文參考資料」中,收有由周明華先生所寫的「常用題辭表」。在「女喪通用」類中收有一條「鍾郝儀型」的解說,如後:
題辭 | 鍾郝儀型 | 使用場合 | 哀輓題辭/女喪通用 |
釋義 | 用於哀輓女性喪者通用的輓辭。「鍾郝儀型」,形容喪者有鍾郝之典型儀範。「鍾郝」未知所指何人。 |
在上引文中提到:「『鍾郝』未知所指何人。」jiafeng特別去爬梳一下,將結果查出來。
[@more@]
我個人以為「鍾郝」的出處在《世說新語.賢媛篇》(下引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華正書局,82.10版)的兩則記錄中:
15 王汝南少無婚,自求郝普女。〔一〕郝氏譜曰:「普字道匡,太原襄城人。仕至洛陽太守。」〔二〕司空以其癡,會無婚處,任其意,便許之。魏氏志曰:「王昶字文舒,仕至司空。」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東海,遂為王氏母儀。或問汝南何以知之?曰:「嘗見井上取水,舉動容止不失常,未嘗忤觀。以此知之。」汝南別傳曰:「襄城郝仲將,〔三〕門至孤陋,非其所偶也。君嘗見其女,便求聘焉。果高朗英邁,母儀冠族。其通識餘裕,皆此類。」
【箋疏】
〔一〕 程炎震云:「王昶卒時,湛才十一歲,豈能自覓婦耶?」
〔二〕 程炎震云:「襄城不屬太原,洛陽亦無太守,皆有誤字。御覽四百九十引此事,云出郭子,注云:『郝氏,襄城人。父匡,字仲時,一名普,洛陽太守。』」
〔三〕 嘉錫案:郝氏譜云「普字道匡」,而此稱郝仲將,郭子注又云「匡字仲時」。「時」、「將」二字,必有一誤,以其名匡推之,疑作「時」為是。
16 王司徒婦,鍾氏女,太傅曾孫,王氏譜曰:「夫人,黃門侍郎鍾琰女。」〔一〕亦有俊才女德。婦人集曰:「夫人有文才,其詩賦頌誄行於世。」〔二〕鍾、郝為娣姒,雅相親重。鍾不以貴陵郝,郝亦不以賤下鍾。東海家內,則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內,範鍾夫人之禮。〔三〕
【箋疏】
〔一〕 李慈銘云:「案晉書列女傳:琰父徽,黃門侍郎。三國志:繇孫名見者,曰豫,封列侯;曰駿,嗣為定陵侯;(毓七子,而毓弟會。傳又有兄子峻,蓋即一人。)曰邕;曰毅;曰辿。邕、毅皆隨鍾會死於蜀。徽又一人也。琰是鍾夫人名,此注誤。」程炎震云:「琰當作徽,說見前。」
〔二〕 文廷式晉書藝文志丁部曰:「初學記卷三引鍾夫人詩曰:『冽冽季冬,素雪其霏。』類聚九十二有鍾夫人鶯賦。」
〔三〕 姚振宗隋志考證二十四云:「王汝南者,名湛,字處仲,仕至汝南太守。東海者,湛子承,字安期,東海內史。王司徒名渾,襲父爵,京陵侯湛之兄也。」嘉錫案:姚氏意謂京陵家內,即指渾家也。然上文言「則郝夫人之法」,係舉其子承之家庭。此言「範鍾夫人之禮」,何以獨舉其夫?且渾之官以司徒為重,不應忽稱其世爵。余謂此亦指其子孫襲封者言之也。考晉書渾傳:渾子濟嗣,先渾卒。子卓,字文宣,嗣渾爵,拜給事中。卓名不顯,故世說但稱為京陵侯之家耳。
家豐按:
前引 [箋疏][三]的「姚振宗隋志考證二十四云:『王汝南者,名湛,字處仲,仕至汝南太守。東海者,湛子承,字安期,東海內史。王司徒名渾,襲父爵,京陵侯湛之兄也。』」一段文字中:「王司徒名渾,襲父爵,京陵侯湛之兄也。」我懷疑標點符號有誤。據《晉書.列傳第十二.王渾》:「王渾字玄沖,太原晉陽人也。父昶,魏司空。渾沈雅有器量。襲父爵京陵侯,辟大將軍曹爽掾。」,則應移動逗號至後面,改為「王司徒名渾,襲父爵京陵侯,湛之兄也。」
古人的官職、表字很是繁瑣,看得令人頭昏,試以下表來呈現這家人的關係,便於我們理解這段〈賢媛篇〉的文字。
說明 | 世系 | 說明 | ||
王昶(司空) | 王昶,仕至司空 | |||
襲父爵為京陵侯 | 王渾(王司徒)[兄] | 王湛(王汝南)[弟] 其妻郝普之女 | 官至汝南太守。 | |
王濟嗣,先渾卒……(渾)子卓,嗣渾爵,拜給事中。 | 王濟嗣 | 王卓,其妻為太傅鍾繇的曾孫、黃門侍郎鍾徽之女。 | 王承(王東海) | 字安期,太原晉陽人,官至東海內史。 |
王述(王藍田) | 襲封藍田侯 |
第十五則的意思是:
王湛年紀輕,尚未有婚約,於是自己向郝普的女兒求親。王昶因為王湛在世族間以「呆傻遲鈍」聞名,斷定王湛無處求婚,就聽任他的主意,於是答應了這門親事。結婚之後,兒媳果然有著美好的儀態和善良的美德,而後生下王承,於是成為王家為人母的典型軌範。有人問王湛先前為何這麼有眼光,能夠知道他妻子的美好,可堪匹配?王湛回答說:「我曾經見到她在井邊打水,對於旁人窺探,她的行為、動作、儀容、舉止都一如往常,不會驚慌失措,同時也不會隨便正視陌生男子。因此而了解她是位匹配的好對象。」
第十六則的意思則是:
王渾的媳婦,是太傅鍾繇的曾孫、鍾徽的女兒,她也是一位擁有美好才華和女子德性的人。鍾氏和郝氏兩人為妯娌,向來互相親近、尊重:鍾氏不會因為自己出身高而欺陵郝氏,而郝氏也不會因為自己出身低而屈居鍾氏之下。在王承家,以郝夫人的家法做為治家法度;在王卓家,則是以鍾夫人的禮儀來規範家人。
在這兩段記錄中,可以見到郝氏女的「令姿淑德」、「舉動容止不失常,未嘗忤觀」;鍾氏女「俊才女德」。同時二人為妯娌,能彼此「相親重」,家庭和諧。在主中饋的事務上,發揮「主內」的職責。傳統對婦女要求婦言、婦德、婦容、婦功。鍾郝的行為正符合這種典型模範,自然可以成為我們在婦女喪事哀輓的題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