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國文學網站」的「國學常識」單元中,有一篇文章【我國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提到:「清人趙恬養〈增訂解人頤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句不加標點的話,可衍生如下數種不同意思」
記得過去在國語日報社出版,劉玉琛《標點符號用法》這本書中讀到,這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有七種的標點變化,不過書中並未就各句做語意說明。基於教學所需,我把我自己的體會,寫在後面。願博雅君子,有以斧正。
[@more@]
1.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時留住客人,但主人自白心聲,天雖要留人,我不願留客人。)
2.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時留住客人,客人自問天意要留住自己嗎?客人的決定是不留。)
3.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時留住客人,客人自問自答,老天爺是否要我留?客人自答:對,正是要我留下。)
4.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此時天雨,老天爺在留客人,客人自己在猶豫著老天爺的真意為何?)
5.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正是留住客人的時候,不論天意留我或主人留我,我就是堅決不留。)
6.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正是個留客的日子。客人問「主人不肯留我是嗎?」客人偏要留下。)
7.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正是個留客的日子。客人自己問自己,主人是否會慰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