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時候,諸如基隆到花蓮間的輪船「花蓮輪」啟航;北迴鐵路開通,我的父母就會趕最快的時間,帶我們小孩子前去體驗、嘗新。我總是在當時的作文簿中,留下篇篇的記錄,在我的報導下,同學分享我的見聞,我成為同儕間少數得天獨厚者。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六日,宜蘭史上的重要大事,就是北宜高速公路終於全線通車啟用。我也想要延續父母的傳統,帶著我的小孩,也能躬逢其盛,不過因為這天學校辦畢業典禮,而我隔天另外有事,這項工作,只好讓內人自己完成。
當天晚上,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內人就從台北打電話,驚喜地對我說:「很快就到台北了!車子不會很難開。」從我家到台北岳母家,只消七十分鐘。聽內人針對雪山隧道內的情況講得眉飛色舞,我也躍躍欲試,好在我隔天就搭火車北上,在十八日的晚間,親自驅車從台北出發回宜蘭,實地走一遭。
因為大家從來沒有開長隧道的經驗,交通當局再三宣導注意事項:在雪山隧道裡,車速須保持時速七十公里以下,和前車的距離也得有五十公尺遠。在還沒有親自開車前,我覺得這樣開車,有點辛苦。
內人在電話中提到,因為大家都很守規矩,車子時速恆定,車子開著開著,彷彿有種錯覺--在不同的車道上,大家的相對位置不變,一切是靜止不動,只有兩側隧道壁有點變化。有人說這樣開車,容易精神恍惚。我親自駕車時,卻覺得如能恆速開車,如同流體力學一樣,只要前方沒有烏龜擋道,其實有種進入涅槃的感覺,這樣開車是很舒服的。
行控中心針對車流及隧道內的狀況,不時會使用擴音設備廣播。內人說根本聽不清楚在說些什麼,但是那聲音透過玻璃傳進來,嗡嗡嗡嗡,鬼影幢幢,有點陰森。我原先還笑她說想像力豐富,但隨後隔天的電視新聞報導,卻說明了有很多人深有同感。在車上我打開收音機的指定頻道,好與擴音設備所說配合參照,卻覺得有些路段的收音機訊號,根本也是不清楚的。
為了怕用路人長時間開車,不知道前後遠近,宣導文件說,在隧道的每一公里,都有相關的圖騰及數字可供辨識。我一直以為是整段隧道的拱壁,全都是圖騰,頗有敦煌石窟的氣勢。結果我自己開車時一看,大失所望,一樣是一般隧道醜醜的灰色壁面,隧道內只有整數公里處有數字及圖騰。另外在東西兩端的入口處,有一段粉刷過的牆面,其實也還很醜。我因為開車,不能夠分心去看仔細(看儀表板的速度,怕超過規定而受罰都已經擔心不完,誰有心情看旁邊?),我還是好奇那在畫什麼東西?
小女坐在車後,她興奮地細數著隧道側的數字:「12、11、10……」。她過去行經北宜公路到台北,被九彎十八拐摧殘,十之八九都要暈車,有時甚至要嘔吐,苦不堪言。我們常常要她上車趕緊睡覺,好避免暈車,她也因此很少能欣賞車外風景。現在雪山隧道直通,她樂不可支,剛學數數的她,還可以欣賞隧道的圖案。內人告訴她,這路是有許多人的犧牲與辛勞,才換來我們的便利,小孩子竟能口說「感恩讓我不暈車!」令內人欣喜不已。從台北回來的她,也一如去程,在那邊數數、看圖、說感恩。
隨著數字的遞減,當洞口出現一片璀璨的萬家燈火,我知道,宜蘭到了。當車子出隧道,豁然開朗的片刻,突然間我心情激動,那是桃花源記那位漁人發現新世界的美好,那是我的家。內心一股感動,十五年的期盼成真,以往花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今天這麼輕易就能穿行。一些無名英雄的付出,人們會感念在心的。
(按:好些人在那邊「伐善」「施勞」,殊不知,這絕不會是那輛光鮮紅吉普車,光頭、醜男的貢獻而已。中央及地方歷任政府,舉凡主事、規畫、施工、協調的人都要感謝。中央政府還沒講到俞國華、唐飛,地方政府少了個陳定南呢。)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