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宜蘭縣政府電子報(縣政新聞)(2005/3/16)[@more@]綠博寶貝館介紹─寶螺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貨幣(2005/3/14 下午 02:33:00)
世界上貝類約有十至十二萬種,其外型千奇百怪,色彩也是光彩奪目,乃收藏者的最愛,而寶螺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貨幣,翁戎螺科的龍宮貝在台灣被發現,震驚世界,在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的寶貝館中,只要您親自走一上回,都會有滿意的答案。
貝類是僅次於昆蟲類的第二大群動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海螺、海貝外,還包括陸地上的蝸牛、蛞蝓、蛤蜊等。而台灣所產或發現的也多達兩千餘種,這次綠色博覽會辛苦收集許多珍貴的貝類或其標本,提供遊客來一趟寶「貝」之旅。
其中寶螺有美麗花紋和色澤,外殼比其他貝類更為光滑,故贏得「漂亮寶貝」的美名,歷史記載它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貨幣,而古代婦女生產時,也喜歡手握寶螺以求順產,因而有「子安貝」之稱。
台灣最有名─活化石龍宮貝,也在寶貝館中展出,它屬於在地球上已存在五億年的翁戎螺科 ,其遭到捕獲的數量少之又少,乃收藏家眼中的稀世珍品,而龍宮貝在台灣被發現可說震驚全世界,造型宛如一座宏偉殿宇的它,更創下貝類出售的世界最高紀錄。
台灣是海島地形,受到不同地形與海洋潮流圍繞,在如此複雜的生態環境之中,自然是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包括豐富的貝類群,在珍稀貝類展示區,除龍宮貝和寶螺外,還展示有活體標本中台灣最大的藍氏芋螺及軟貝殼等。
貝類化石展示區則有侏羅紀、白奎紀時期之菊石、鸚鵡螺、硨磲貝、蝸牛、扇貝群化石等,難得一見,將可發現部份現生種與過去遠古時代貝類是否有顯著差異性,且配合貝類演化年表的展出,更能了解貝類生成之時期與其他物種的時期關係,也會清楚了解全體生物間如何扮演著重要相關連性。
貝類標本展示區,則突破以往以過於學術性的手法,改以貝類標本所具有的獨特性質或趣味的名稱由來展示。如細紋芋螺有個俗稱叫「打某螺」,因為活體時它的軟體部份豐滿肥大,但經過煮食後卻縮成只剩一點點,老公常誤會是老婆偷吃了的俗名由來。
而水字螺其彎曲突出的六根螺肋則被漁民別稱為「六腳螺」;也有會射毒鏢的美麗殺手—芋螺,嚴重時可致人死,而宜蘭縣蘇澳及東港海邊一帶即可發現其蹤跡,包括寺町芋螺、大佛塔芋螺及小佛塔芋螺等,均十分珍貴稀有。
館內同時規劃有生態影片放映區,透過影音互動方式將珍貴的臺灣大自然生態景觀呈現於眼前,影片內容有海岸的貝類、奇妙的蝸牛等等,希望入園的觀眾藉由生動精彩的影片內容認識本土生物之餘,也能體會生態保育的重要。
綠博的寶貝館也探討貝類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包括食衣住行育樂方面,如各地所發現的貝塚可知人類自古就大量的食用它們,同時貝殼是最早被使用的貨幣,在先民遺物中也找到許多以貝殼來作為如食器、飾品、工藝品、宗教器物等,到了近代養殖產業發展,也相當蓬勃。
小朋友的最愛當屬互動區,園方特別針對較幼小小朋友所設計的遊戲,認識貝類的立體拼圖,貝殼構造轉轉盤及貝殼的拓印,可讓參觀民眾帶回留念,而DIY工藝與生活應用區,現場專人示範運用貝殼DIY美化應用在生活上,如貝殼果凍蠟燭、貝殼相框、貝殼項鍊製作,現場並有貝殼門簾、貝殼畫及其他貝殼裝置藝術工藝品的製作,以營造居家實景佈置示範。
總之,貝類是什麼,與人類的關係為何,又怎樣運用在民眾的生活層面,只要您來綠色博覽會寶貝館一探究竟,必能找到清楚而正確的解答。
提供單位:農業局-聯絡人:蘇文甲
[toget]SmartBuster
SmartBuster | ||||||||||||||||||
![]() | ||||||||||||||||||
|
SmartBuster - 小巧實用的系統管理工具 | |
系統總是亂遭遭,想要找個方便的管理辦法,但是通常都是一些付費軟體,難道免費的工具真的那麼難找嗎?其實一點都不難, SmartBuster 就是一款能夠幫你處理系統資料以及程序控管的小幫手。 | |
|
編輯/王國淵(2005-03-10) | ![]() | |
![]() | ||
| ||
|
[@more@]
[toget]Easy File Backup
Easy File Backup | ||||||||||||||||||
![]() | ||||||||||||||||||
|
Easy File Backup - 資料無價,為你自動備份 | |
電腦中的重要資料你都是如何備份的呢?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整理備份一次,有時候只要一忙就會忘記這項工作,然而,硬碟往往就是在你忘記的時候損毀,實在令人愕輓。不過別擔心,現在就讓 Easy File Backup 來為你管理資料的備份工作。 | |
|
編輯/王國淵(2005-03-10) | ![]() | |
![]() | ||
|
[@more@]
[toget]StreamBox VCR
StreamBox VCR | ||||||||||||||||||||||
![]() | ||||||||||||||||||||||
|
StreamBox VCR 把只能線上觀看的串流影片下載回硬碟! | |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想把網路上播放的影片下載回來,卻怎麼抓都不能成功的經驗,這是因為這些影片是屬於「串流檔」。串流檔指的是專門用在網路上播放的影音格式統稱,但是它的原理並不同於一般的網路下載檔,所以普通的下載軟體是拿它沒辦法的。難道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抓下這些影片嗎?有,StreamBox VCR就是專門解決這種麻煩事的軟體。 | |
|
編輯/高啟唐(2005-03-10) | ![]() | |
![]() | ||
|
[@more@]
[笑話]開懷篇
取自環境資訊電子報94/3/13
[@more@]
◆在日本旅行
地方:東京某日本料理店,壽司吧台
人物:台灣客A、B、C君及台客女
場景:四人不懂日文,但以手指點菜,終於吃飽了。該結帳了,但是不知如何用日語講。
台客A:用英文試試,Bill(帳單) please!
老闆:嗨!Beer(啤酒)。
結果:送上了一瓶啤酒。
台客B:換我來,how much?
老闆:嗨!ha-ma-chi(紅魽)。
結果:又送來了紅魽四份。
台客C:換我來,日文多少錢好像叫I-Ku-Ra,I-Ku-Ra。
老闆:嗨!I-ku-ra(鮭魚蛋)。
結果:又送上鮭魚蛋四份。
台客C很生氣,不自覺罵了一聲——XX老母。
老闆:嗨!Kani-double(蟳—─雙份)。
結果:又送上雙份蟳。
台客女:唉啊!含慢死!(台語:笨死了)
老闆:嗨!Ha-ma-sui(蛤蜊湯)。
結果:又送上蛤蜊湯四份
台客女的老公罵了一聲,三八!
老闆:嗨!Sam-ba(秋刀魚)。
結果:又送來四份秋刀魚。
終於帳單來了,很多錢!
台客C:殺價(台語發音)。
老闆:嗨!Sha-ke(鮭魚)。
結果:又再送來了四份鮭魚。
台客C:No,No,No……
老闆:No, Sha-ke,Sarke(日本清酒)?
台客C:Yes,殺價,殺價!
結果:又送來四瓶清酒。
聽說這四個人還在日本吃,回不來。
一個80歲的老人去做健康檢查。檢查途中,老人不斷向醫師炫耀,他新婚的妻子多好又多好。「她才25歲!」老人叫道。「我們結婚4個月,你知道她對我有多忠貞?她無時不刻需要我,黏我黏到我都感到厭煩了!」
「而且,」老人又說:「告訴你,她最近還懷孕了!」 醫師靜靜地聽著。不發一言……
「怎樣?」老人得意洋洋地說。「不錯罷!」醫師抬起頭,看他一眼。
「這讓我想到一位失散多年的朋友。」醫師緩緩開口。「他跟我說過一個故事,他在非洲狩獵時遇上的故事……
「當時,他在草原上,遇到一頭獅子。他立刻從背上抓下槍來瞄準。然而,他立刻發現他錯了,他拿到的是雨傘,不是槍。這時已經太遲,獅子正站在他面前,就要撲過來。他沒辦法,只好把雨傘扛上肩,用盡吃奶的力量『砰!砰!砰!』大叫三聲。奇蹟發生了,那獅子竟然倒下來,死掉了。」
「狗屎!這怎麼可能?」老人大叫。「那一定是別人幹的!」
「我也這麼覺得。」醫師說……
有關反分裂法之我見
1.站穩中華民國立場,只要中華民國國號尚在,只要憲法一中尚存,中共才是反分裂法中分裂祖國的罪魁禍首。
2.未來國家可以復統,不過我們反對的是以「非和平手段」進行這樣的統一動作。
3.抗議的形式有很多種,我覺得牽手護臺灣比遊行要好,這回來個東西兩岸牽手繞臺灣一圈。
4.想到再補充。
以下轉錄一篇社論
[@more@]
大遊行會不會讓台灣香港化、總統特首化?
社論
民進黨針對中共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將在二十六日發動護台大遊行,而且據說總統也要上陣。我們除了擔心反制和反反制的螺旋效應外,也希望主政者再冷靜地想一想,遊行會帶來什麼效果?
民主國家保障人民的集會自由和請願權。集會自由在讓人民透過集體的行動,來表達、發抒一個社會上,特別是代議體制沒有適當或足夠表達的聲音;冀能經由發聲來達到說服其他社會成員,乃至影響公共決策的目的。請願權則以個人或集體方式為之,並直接以國家決策者為對象,表達對於公權力的請求。這兩種權利作為人權,有不盡相同的內涵和功能,但就行使的對象而言,都是在「同一」統治關係或生活共同體的假設下才有意義。三二六大遊行最大的弔詭,也就在這裡。
我們過去常常在電視談話性節目中,聽到民進黨的名嘴說:香港人可以發動五十萬人走上街頭,向北京政府抗議,台灣為什麼不可以?
我們不知道還有什麼更清楚的答案:天佑台灣,因為台灣不是香港!香港人不只走上街頭捍衛基本法,還有人走上天安門,而被中共公安逮捕。不管是在香港遊行,或在天安門請願,都符合他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關係下的基本前提;他們的生活一定程度受到北京決策的影響,所以他們要通過集體行動,嘗試說服其他社會成員(大陸人民),改變中南海的最高決策。
但是,請問三二六大遊行,我們要說服誰?改變誰?台灣有多少人支持反分裂國家法?台灣是不是已經自動接受了反分裂國家法的拘束,才要這樣「勇敢」的站出來反對?這個邏輯,真的一定要先弄清楚。
主張遊行的人一定會說,遊行總多少可以發揮影響國際視聽的效果嘛。但願如此!我們只希望,不要「誤導」了國際視聽。大家不妨想想,國際媒體如果報導哪個地區,有萬千群眾走上街頭,抗議的對象不是自己的政府,甚至帶頭的就是自己的最高領導人,不用問發生了什麼事,閱聽者直接的印象就是:殖民地、託管地、行政特區,再不然就是流亡政府。我們真的很擔心,國際報導越多,越多人會以為台灣已經是另一個香港。
事實上,以反分裂國家法內容所明示的武力恫嚇,再怎麼用溫和的字眼,都已經引起了國際的高度注意,媒體當然也會注意台灣方面的反應。過去台灣不是沒有碰過這種情形,政府面對退出聯合國的震撼,對國人提出「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口號。李登輝總統訪美引起導彈試射後,國際媒體也都跑到台灣來,熱鬧的台北街頭和如常的生活秩序,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兩岸情況的特殊性,很多原來搞不清楚狀況的歐洲媒體,反而自動調整了他們腦海裡的台灣。我們必須很慎重的指出,台灣過去還沒有一個政府,或執政黨,是用發動遊行的方式來處理兩岸事務,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從來不認為台灣和北京是處於某種普通或特別的「統治關係」之下,也非常不願意給國際造成這樣的印象。
但問題好像就出在這裡。我們今天的執政黨裡始終還有些人,自己覺得中華民國已經不復存在,台灣是一個國際法上「主權未定」的地區,台灣人是無法自主的國際孤兒。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主政者竟然站在和他們所反對的「反分裂國家法」的同一前提上酖酖亦即,「中國」就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不得平起平坐酖酖,來表示反對立場。
從前的中華民國政府肯定自己,所以用莊敬自強的呼籲來因應對手對中華民國的惡意否定,以凸顯反對的立場。現在的政府所採取的抗議方式,則好像是自己先放棄了中華民國與對岸平起平坐的資格,自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以致把台灣推向另一個香港,猶不自知!
真正弔詭的是,仔細讀反分裂國家法,會發現它反的「分裂」,是反「台灣共和國」的「分裂」,反而卻接受了「中華民國繼續存在」的「分裂」。
所以,如果民進黨政府真的還要辦這場遊行,扁宋會後信誓旦旦的陳水扁總統也真的要出面帶領這場遊行,我們希望主政者講清楚:到底是為中華民國而遊行(但中華民國沒有「分裂」的問題)?或是為「台灣共和國」而遊行(遊行是否就能「分裂」成功)?
【2005-03-12/聯合報/A2版/焦點】
尊重「以不同方式愛台灣」
資料來源:94/3/6聯合晚報社論[@more@]聯合晚報社論
尊重「以不同方式愛台灣」
針對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今天台灣南北都有「反併吞,護台灣」遊行。弔詭的是,民調雖顯示八成民眾反對「反分裂法」,但走上街頭的主辦單位,以及群眾,卻明顯以綠營選民為主,尤其是深綠陣營。
這場面當然令深綠陣營不爽,因而也對藍營政黨嗆聲,說他們不愛台灣,與北京唱和。藍營政黨則回應以台聯、民進黨本身,就是兩岸和平的障礙,所以不跟隨其起舞。
這就是台灣。一個內部共識紛歧、對中國大陸見解不一的社會。單憑這現狀,要說能立即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說真的,除非自欺欺人,或真不惜寧達目標、不擇手段,看著台灣陷入衝突泥沼,否則,我們寧可先維持這現狀一段時日,等到藍綠選民可以對台灣前途找到初步共識,再論其他議題!
藍綠矛盾在哪?在「互不信任」。一邊是,「不反中國,就是不愛台灣」;另一邊則是,「反併吞,但也反台獨」。正因為如此對立,才可以解釋何以出現八成民眾反「反分裂法」,卻不見得都支持台聯、民進黨的反併吞遊行這種落差。這紛歧,與其你罵我,我批你,倒不如平心靜氣想想,該如何面對、化解呢?
要互信,沒想像中那麼困難。試舉一例吧。陳履安把他父親、已故副總統陳誠的遺物與文稿,捐贈給國史館。陳水扁總統致意時,特別強調了陳誠不只是出生在浙江的外省人,還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副總統。這推崇之詞,絕非政治場合客套話,它點出了一直困擾台灣政治整合的關鍵點,怎麼看待歷史經驗與台灣早先移民略顯不同的「外省族群」。
陳誠是個好例子。他一定不是獨派,這毫無疑問。但他不愛台灣嗎?他對台灣沒有具體貢獻嗎?他在省主席、行政院長任內,推動積極改革,儘管仍有考量到國共內戰布局的大戰略因素,但他的改革為其後台灣社會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殆無疑問!這外省人絕不符合台獨定義下的愛台灣,但他以他的方式貢獻台灣,這難道不是一種愛!
我們無意誇大陳水扁總統肯定陳誠的意義,我們也明白,不少「台獨老先覺」曾經因為愛台灣,吃足了威權統治年代的苦頭,歷史應該還給他們公道。我們要強調的只是:反中共併吞,台灣的確該有共識,但怎麼愛台灣,不妨尊重各人抉擇吧!
【2005/03/06 聯合晚報】
反分裂≠統一,統一≠併吞
資料來源:聯合報94/3/6民意論壇
[@more@]反分裂≠統一,統一≠併吞
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大陸制定反分裂法,筆者立場是反對的,這類政治問題,法律並無解決力。就算反對,也該理性討論,不宜用帶有「負性」辭彙—「反併吞」。
例如,謝院長把反分裂法解釋為大陸想要片面變更現狀,在邏輯上即有可議。大陸制定反分裂法,就是擔心台灣片面變更現狀宣布獨立,而非進行大陸所想要的現狀變更—統一。
換言之,反分裂既不能達成形式上的統一,更遑論達成內涵上的併吞。玩弄「併吞」兩字,邏輯上做了兩層跳躍:第一,把反分裂與統一劃上等號;第二,又把統一與併吞劃上等號,這只會誤導群眾,特別是暗示性地把「未來統一」汙名為「被併吞」。
政府與台灣人民應該要肯定胡錦濤的部分談話。大陸方面原來對一中的詮釋是:「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並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同於「中國」,使台灣從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自然不能同意。然而,胡日昨申言:「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同屬一中,是筆者在一九九一年訪問大陸時即已提出的概念),又加諸「兩岸尚未統一」的敘述,已不再將台灣描述為從屬附庸,而把中國虛擬成未來的名詞,現在並不存在,未來條件成熟、如台灣人民也同意統一時,才會出現。
反併吞反映獨派習於操作的觀念:接受一中原則,大陸大,台灣小,等於承認我們是它的地方政府,等於台灣被併吞。這樣的邏輯是有問題的。美國有五十州,如其他四十九州對夏威夷州說,我們四十九州加起來比你大,所以夏威夷州是四十九州的「地方政府」,夏威夷州等於被四十九州併吞,這樣的邏輯正確嗎?
對夏威夷州而言,聯邦政府的確是中央政府,但聯邦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原因是,它是經過夏威夷所同意的,基於這層同意,美國聯邦政府才有對夏威夷依憲法行使其中央權限的「正當性」。
同樣的,不論現在分治是如此,即使將來兩岸統一亦復如此。因為在一個中國架構下,固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一樣只是中國的一部分,此即「同屬一中」論的精髓。
這才是未來統一主張的重點,我們等的是一個時機成熟時,台灣人民所同意的統一。既然是同意,就無併吞可言,如果沒有同意,就繼續維持現狀下去。主張台獨、反統一,很好,獨派有提出意見的權利,但請不要用「正名」來美化自己變更國號的主張,或用「併吞」來汙名化別人支持未來統一的主張。
【2005/03/06 聯合報】
[toget]Transcoder
GX::Transcoder | ||||||||||||||||||
![]() | ||||||||||||||||||
|
GX::Transcoder 一套搞定所有影音格式轉檔 | |
電腦上的影音檔案格式眾多,你認得幾個呢?不少使用者希望保存的各種影音檔案的格式能夠具有一致性,方便日後的觀看或聆聽,但是要怎麼做呢?讓 GX::Transcoder 來幫助你。 | |
|
編輯/王國淵(2005-03-03) | ![]() | |
![]() | ||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