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凹點→PET可用 底部直線→PVC限用

底部凹點→PET可用 底部直線→PVC限用

   
 環保署擬逐漸禁用PVC,消費者要仔細挑選現榨果汁使用的容器,瓶底有圓點標記者為PET瓶,是可以使用的。
記者于志旭/攝影
 
 

   
 環保署宣布將限用PVC材質容器,民眾面對眾多的瓶瓶罐罐,將更小心挑選。
記者陳正興/攝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如何分辨塑膠材質呢?環保署稽管會容器組組長鄭陳龍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觀察塑膠容器的底部,如果底部有一凹陷點,這就是無害的寶特瓶(PET),要是呈現一直線,那就是PVC。

另外,環保署將塑膠類包裝容器的材質分為七大類,民眾可以從三角形回收標示內的數字,來辨識塑膠材質,最常見的寶特瓶標示數字為1,PVC則是3。

環保署表示,限用PVC是國際趨勢,目前國內每年寶特瓶容器的生產量接近七萬噸,至於PVC容器則有2000噸,而PVC材質的薄膜則約有1000噸。

對於媒體報導,環保署將逐步禁用PVC材質的寶特瓶,環保署上午提出澄清,目前市面上的寶特瓶都不是PVC材質,幾乎都是PET材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PET材質相當穩定,用來盛裝飲料也很安全,只要不裝熱水,都沒有問題,但最好不要直接日照,也不要放在室外高溫處。

國外研究發現,裝水的寶特瓶如果放在高溫40度的戶外,連續一、兩個星期,飲用之後,可能對人類染色體造成傷害,甚至導致癌症,細胞突變,因此,寶特瓶一定要避免高溫曝曬,也不要拿來裝熱水。

至於,以PVC材質的容器來裝飲料,只要冷水,也不會有問題,但要是裝熱水,就可能釋放出有毒的氯乙烯單體,接近戴奧辛成分,產生毒性物質,有致癌危險,更是恐怖。

【2005/03/22 聯合晚報】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