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imate Boot CD | ||||||||||||||||||||||
![]() | ||||||||||||||||||||||
|
Ultimate Boot CD 功能強大的電腦系統修復光碟! | |
Ultimate Boot CD是一片可支援光碟開機的工具光碟,內含有46個功能強大的電腦系統修復軟體;當電腦Windows系統發生嚴重問題時,只要以此開機光碟來開機並使用光碟內的許多工具軟體來進行修復的工作,復原Windows的機會可是很高的! | |
|
編輯/高啟唐(2005-02-03) | ![]() | |
![]() | ||
|
[@more@]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Ultimate Boot CD | ||||||||||||||||||||||
![]() | ||||||||||||||||||||||
|
Ultimate Boot CD 功能強大的電腦系統修復光碟! | |
Ultimate Boot CD是一片可支援光碟開機的工具光碟,內含有46個功能強大的電腦系統修復軟體;當電腦Windows系統發生嚴重問題時,只要以此開機光碟來開機並使用光碟內的許多工具軟體來進行修復的工作,復原Windows的機會可是很高的! | |
|
編輯/高啟唐(2005-02-03) | ![]() | |
![]() | ||
|
[@more@]
PrimoPDF | ||||||||||||||||||
![]() | ||||||||||||||||||
|
PrimoPDF 免費、使用簡單的 PDF 轉檔軟體 | |
想要將文件轉成PDF檔嗎?這套PrimoPDF可以「偽裝」自己是一台印表機,然後把所有可以列印的文件都用PDF格式輸出,所以不論是werd、html、excel、jpg檔等等,只要是可以列印的文件,全部都可以轉成PDF格式! | |
|
編輯/吳宗澤(2005-01-19) | ||
![]() | ||
|
[@more@]
RoamDrive | ||||||||||||||||||||||
![]() | ||||||||||||||||||||||
|
RoamDrive讓Hotmail也可以當網路硬碟,250MB容量隨你裝! | |
微軟已在2004年宣布,要逐漸將Hotmail全面提升為250MB!前陣子Gmail可以拿來當網路硬碟的做法,現在Hotmail也可以囉!只要安裝RoamDrive就可以把Hotmail當成網路硬碟,250MB的容量隨便你裝! | |
|
編輯/高啟唐(2005-01-20) | ![]() | |
![]() | ||
| ||
|
[@more@]
GermaniXEncoder | ||||||||||||||||||||||
![]() | ||||||||||||||||||||||
|
編輯/高啟唐(2005-01-20) | ![]() | |
![]() | ||
|
[@more@]
KeyFinder | ||||||||||||||||||||||
![]() | ||||||||||||||||||||||
|
不用重灌,KeyFinder直接幫你更改Windows產品金鑰! | |
你是否正在使用非法的盜版Windows?為了得到更完善的服務品質與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大家還是購買Windows正式版取得合法的產品金鑰(也就是安裝序號)吧!不過要更新為合法金鑰一定要重新安裝一次Windows,如果你不想重灌,那麼KeyFinder這個小軟體可以幫你的忙。 | |
|
編輯/高啟唐(2005-01-26) | ![]() | |
![]() | ||
|
[@more@]
Foxit PDF Reader | ||||||||||||||||||
![]() | ||||||||||||||||||
|
Foxit PDF Reader 開啟PDF檔超快速 | |
PDF 檔案格式是許多正式文件所採用的儲存方式,但卻因為開啟速度緩慢而為人所詬病。但利用這款這款免費、免安裝、不佔資源的 Foxit PDF Reader ,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開啟 PDF 檔案。 | |
|
編輯/王國淵(2005-01-27) | ![]() | |
![]() | ||
|
[@more@]
台灣立報電子報93/1/25
善用影劇體育版 新聞變性別教材
【記者陳怡君專題報導】性別教育到底該怎麼教?這個疑惑在去年6月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
後,在基層教師間逐漸發酵。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指出,除了現有教科書、教案範例外,教師
們可以用媒體報導當作活教材,在教育現場引導學生們「看見性別」、「破除迷思」。
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教師需將性別教育融入各科教學,學校每學年還需實施至少8小時的相
關活動,大專院校並應廣開相關課程。這種種規定,造成許多老師的惶恐和焦慮,不知性別
教育如何教?性別教材又在哪裡?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昨天提供去年一年有關性別新聞的統計
資料,並邀請教師分享準備教材的經驗。
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蘇芊玲強調,媒體報導可以說是「無日不性別」,從學生愛看的影劇
版和體育版下手,可以發現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新聞報導有如兩面刃,對性別教育而言,
它可能深深地影響學生的性別觀念,但它同時也是唾手可得的生活教材,具有性別敏感度的
老師可以將其轉化為教材。
性平會檢視了台灣立報、中時、自由、聯合等媒體上刊登的性別教育新聞,統計去年與性別
教育相關的新聞有64則,平均5.7天一則,超過3分之1的報導與性別教育實施有關,近4
分之1是校園暴力新聞,討論性別角色和多元文化的新聞各約一成餘。
去年性別教育實施新聞中,以性教育議題出現的頻率最高(8則),平均一個半月就出現一則,
顯見「性議題」及性教育資訊題材容易吸引閱聽大眾,媒體有報導偏好。同時校園中實施的
性教育,也有許多值得批判的問題,包括:長期在校園裡被廣泛流傳、用於教學的墮胎影片
(「婦團:反墮胎教材血腥女學生看了噁心」,2004/4/16台灣立報),婦團及性別教育團體抨
擊該片墮胎資訊片面偏誤,僅選擇以血腥畫面,譴責墮胎女性殘殺生命等單一價值,不僅缺
乏女性身體自主權觀點,也不利於性教育的多元呈現。
間接造成兩性壓力
台大城鄉所副教授畢恆達說明,媒體識讀有幾個重點,第一是看事件本身,其次是看為什麼
該事件會成為新聞,再來就是檢視媒體以何種角度報導該事件。畢恆達批判,媒體將某癡情
男為挽回女友而徒步全台,或者送999朵玫瑰求婚被拒做成新聞,這些新聞可能給予另一方
極大壓力,助長愛情關係不正常化,鼓勵「我要擁有就擁有」的態度,可能間接導致分手暴
力。
畢恆達指出,有一則新聞報導科技新貴上網賣書找到另一半,鼓勵了許多電子新貴紛紛上網
賣書。該則報導在看似中性的描述字眼中,隱約藏有刻板性別意涵──主動的永遠是男性,
女性被描述的是美麗的外貌,男性被凸顯的是職業。
吞世代學生不愛聽老師說大道理,萬華國中輔導老師吳政庭會和學生談時下流行的偶像,留
長髮的5566、很娘的鄭元暢……從學生欣賞的非傳統性別氣質教起。吳政庭表示,學生們功
課壓力大,其實也沒有多餘的時間看新聞,他們多利用補習之外的時間觀賞綜藝節目。有一
回他聽見學生說「那兩個男的搞Gay」,便問學生「為什麼同志就要用『搞』呢?」,一步一
步澄清學生的迷思。
接收資訊、批判資訊的能力亦有城鄉差距,鄉下的老師更需要帶領學生見樹又見林。羅東高
中主任輔導老師胡敏華表示,她在談生涯規劃時便發現,當男學生要選擇護理系時,家長會
說「安捏咁好…」,難以認同非傳統的職業選擇。胡敏華指出,因為宜蘭地區的工作機會不是
軍公教就是農工,學生很難想像其他的職業生涯,加上許多人下課後需要做家事、幫忙父母
生意,容易直接相信媒體上所說的事情,觀念也較為封閉。
廣告加深性別角色
不只有新聞能成為好教材,廣告中更凸顯出刻板的性別角色分工。婦女新知教育推廣部主任
林以加指出,家用品廣告中常見一夫一妻加一個小孩的中產異性戀家庭,爸爸外出工作,媽
媽在家燉煮焢肉;或者是體育用品廣告中男生揮汗打球,女生妝得美美的欣賞。
林以加表示,台灣社會中許多文化習俗、傳說或是傳唱的鄉土歌謠,都可能潛藏著性別教材。
在九年一貫課程中,除了著重其鄉土教材應用特性之外,也可以從內容分析,從性別觀點討
論其意涵。例如:高雄旗津25淑女墓,過去是只能集合在姑娘廟不能入祠堂,所謂雲英未嫁
卻慘遭沒頂的女孤魂,騷擾陽世男子等民間鄉野傳聞,不僅是對未婚女性的污名化,也未正
視這群當年在上班途中不幸喪生的25位年輕女性勞工對經濟的貢獻。
回應婦運團體及學者的呼籲,高雄市政府在工殤紀念日將淑女墓正名為「60年代為台灣經濟
建設奮鬥的工殤少女英雄」,將這個知名墓祠,重新論述紀念,並融入當地觀光發展計畫的一
環。
生活皆是性別教材
教師可以跟學生討論民俗由來、當地文史及台灣經濟發展,達到鄉土與歷史教學的目標,同
時將在地的歷史知識與隱含的性別議題(包括單身/女性歧視、職業女性、父權的祭祀制度
等等),轉化成為教學的材料,一舉數得。
性平會強調,教師們常慨嘆她/他們在學校的教學成效往往很容易被媒體的節目、報導所抵
銷。當現今台灣媒體中充斥著腥煽暴力、性別與性傾向歧視、物化女性身體等訊息時,如何
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媒體識能(media literacy)便成為推展性別平等教育忽視的一環。
過去中小學老師並沒有相關訓練背景,因此對於如何閱讀媒體、如何對其中內行進行檢視與
批判的能力,有待提升加強。一個有性別敏感度的教師,生活中隨手拈來皆是性別教材,這
樣的能力,需要被培養。
[@more@]
自報上看到這則消息,真是驚喜!因為平常我們閱讀書面資料中的地理位置,不管古今,總是模模糊糊的。現在有了專家學者的整合,使我們得以有個時空立體的概念,對於資料的解讀,想必能比較正確,不至於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只是我找了好幾家的新聞報導,報導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卻也沒能說出網址何在?這對於這種透過網路檢索的資料庫來說,真是個為德不卒,這些記者大概只是把新聞稿剪貼一番就要發稿的應付心態,根本沒想到讀者想要按圖所驥的需要,其實只差那麼一行網址列而已,就連網路版中也不肯列個連結,想想真是差勁極了。
我自己查到的「台灣歷史文化地圖」及「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
更氣人的是,我自己設法進中研院看新聞稿,終於找到了這兩個網頁,卻發現,網站竟不提供給個人申請使用。
在「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這個站上的用戶論壇中,回答讀者詢問上說:
Topic | 請問個人可以申請嗎? |
Author | System Admin |
Time | 2004-11-16 19:24:20 |
Content | 我們很抱歉通知你: |
系統管理者對別人的問題回答,對我真像是一盤冷水澆頭。看來我們既非學者,又不住在台北,根本就無緣得見。
國家花了大筆錢(也是民眾們的血汗錢)給中研院研究,其成果應該全民共享,不是只讓學者專用。若怕盜用,不會鎖定中華民國現在統治疆域的IP來提供民眾使用。縱然學術研究要優先,可是偏於台北一隅的公共電腦才能讓人民使用,那其他地方的人不就是第二等國民?起碼也該在各地文化中心或者全臺各高中以上校園提供使用才是。再退一步講,像一些提供線上檢索的百科全書或新聞資料庫,都可供人以較低廉的價格去取得資訊,為何中研院吝嗇至此?
底下附上報紙的報導
[@more@]
看電腦歷史地圖 與蘇東坡同遊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
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他在哪裡作了哪些詩?郁永河300多年前從福建來台灣之後寫了「裨海紀遊」,他走過哪些地方?寫下什麼見聞?很簡單,只要按個鍵,電腦繪製的歷史地圖就顯現出來,蘇東坡、郁永河走過的路線一清二楚。
金庸小說中有很多歷史,但會不會被其中的地理弄昏了頭?如果隨著情節發展附有各式各樣的歷史地圖,並說明現今的位置和地名,讀來是不是更有趣?
中研院昨天發表把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在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該院跨所研發的「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及「台灣歷史文化地圖」兩套系統,可以把各種主題的研究成果編排成圖,好再做進一步的空間分析,並展現新的意涵。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會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主持,由史語所研究員梁其姿報告「華人社會的衛生史─從傳統至現代」,史語所副研究員范毅軍報告「歷史、文化地理資訊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范毅軍表示,GIS已發展數十年,主要用在軍事、都市規畫用途;但用在學術研究上,尤其是人文社會領域,「中研院在全世界走得很快」,目前歐美、日本方面都前來觀摩。
范毅軍說,人文活動與自然現象一樣都涉及時間、空間兩大屬性,過去受限於技術條件,以人文活動為主的歷史、文化研究,對空間資訊的掌握、處理、分析與表達,以及進一步與時間要素的整合,常會心有餘而力不足,或只好忽略;但以 GIS現代化的空間資訊處理技術,再結合各種遙測資料如衛星影像、航空照片及地圖等,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甚至誘發新的研究方法與成果。
「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台灣歷史文化地圖」分別針對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以建立數值化的歷史、文化基本底圖架構為主,發展成為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時間與空間基本工作平台」,把傳統紙質形式的地圖轉化成多維立體的虛擬實境,可以更新並與各種資料庫整合,做時空交錯的查詢、檢索及展現。
例如:從荷蘭據台時期到今天,台南台江內海的海陸變化,就可以藉由此系統呈現出來,讓人一目了然。
目前,遠流出版公司已與中研院洽談合作。遠流發行人王榮文昨天指出,中研院這兩套系統有助於創造更好的「數位閱讀環境」,未來金庸小說如果出版電子書,讀者將可一邊看小說、一邊點看歷史地圖,並做古今對照。
范毅軍指出,這兩套系統目前已有國內外很多大學用來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也被用來支援國家數位典藏計畫下的各分項子計畫,未來也希望透過網際網路的傳播,可以讓各級學校學生、一般大眾使用。
【2005/01/2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