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酬?應愁,應仇。

我國文化中的「應酬」、「勸酒」實在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事。以前有個笑話說,孩子問媽媽什麼叫做「應酬」?媽媽回答「應酬就是你不喜歡去,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隔天孩子上學前,對媽媽說「我去應酬了。」可見應酬一事,虛情假意的多,令參加者身不由己卻無計可施。

有時候我們或許很難率性不去應酬,只好去應付應付。應酬中最可惱的,無非就是喝酒了。喝酒在於盡興,每個人的酒量不同,每個人在應酬宴後,或許還有別的事情,怎可不加節制?盡興與否,當取諸於當事人。既不能再飲,強而飲之,就不謂盡興。誠如一些好酒之人對酒的歌頌,醇香酒洌的美酒是該細品,牛飲之俗氣,直如焚琴煮鶴。有傷酒雅,喝酒喝到如此,不喝也罷。可應酬之難受,在於這類強人所難之事甚多,硬要把對方灌醉,才能顯己之威風,對方若膽敢不喝,就是對自己的不敬,因此令被敬酒的人如坐針氈,喝或不喝,難以舉杯。

許多在商場上的人常常討厭去應酬,但卻少人敢勇於把這陋習改掉。做生意公道去做,應是基本的道理,若有所謂競爭,也該是在貨品及服務的品質上去講究。就是因為有人要從中取利,拿著職權(不論合法或非法)來刁難別人;或是明知自己達不到要求,強要把關者去放水,才會讓商場上充滿這類靠飯局酬酢來爭取生意的事發生。這類違逆自己個性的事情,使許多人升起如陶淵明般的感受。

我常覺得有些時候,這類應酬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自己想要吃吃喝喝、去聲色犬馬一下,就說是客戶喜歡,自己其實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在這兩種情願與不情願的力量推波助瀾下,「應酬」就成了現代人一個難題。

洪蘭女士說「無欲則剛」,這個觀念很好,除了如她所說,個人可以考慮為自己的健康、家庭等,去追求一個好的工作環境,肯下決心,則應酬當可避免。但我其實更覺得商界該發起個減少應酬的運動,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家庭,真的該好好考慮一下。我想唯一不贊成的,大概是那些應酬產業的人吧。

以下是洪蘭女士的文章,資料取自國語日報副刊精選週報94/1/8第154期 :

[@more@]無欲則剛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個學生在工商界工作了八年以後回頭來考研究所,我知道他的個性不適合走學術,便勸他節省報名費,不要來考。想不到他告訴我,他其實在公司做得很好,只是不能適應企業界的喝酒文化,位階低的人碰到上司來敬酒不得不喝,喝多了會亂性,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尤其第二天酒醒後的頭痛更是無法忍受,吃三顆普拿疼都無法使紙頭上的數字不跳舞。

  他說,他們公司每兩個月有一次慶生宴,凡是在那兩個月生日的人都會被灌酒,上個月一位他心儀很久,一直想追求的女同事,在喝醉的情況下做出了非常不雅的動作,被人用手機照了相,後來辭職。所以他決定回學校念書,過單純的生活。
 
  我告訴他,學校不是避風港,陶淵明說「飢寒雖切,違己交病」,他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不喝酒,了不起是升遷慢一點,錢賺少一點,這樣總比肝硬化或得肝癌好;同時,企業界一定也有不喝酒的公司,只要不計較薪水,睜大眼睛去找,總是會找得到。
 
  勸走了他,我心中很感慨,現在年輕人迫於形勢,不得不同流合汙,過著無可奈何的日子,這其實是不必要的,生命也不應該如此浪費。古人說「無欲則剛」,如果把生活水準壓低,物質欲望減少,便可減少金錢的威脅,人生求溫飽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出賣靈魂才能生存。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中國人勸酒的話,其實都不符合邏輯,為什麼不喝酒就是看不起人、不給面子?這邏輯是怎麼推的?我想不透為什麼酒不用品嘗的而要用灌的,喝酒只有慢慢品嘗才是享受,如果一大口灌下,是烏龜吃大麥,除了辛辣,什麼都不知道。灌酒灌到別人嘔吐,是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真是損人又不利己。臺灣戒菸運動推得很好,不知有無基金會也出來作功德,宣揚酗酒的壞處。
 
  其實,我很欣賞好酒,因為釀酒是人類飲食文明的精華。很早以前,我曾隨著美國教育部訪問團去中國的西北參觀,在甘肅省長的歡迎宴上,我第一次領略到酒的美妙。那天宴會用的是武威酒廠出的「皇台酒」,當省長致辭時,侍者開始添酒,陣陣酒香撲鼻而來,使我忍不住偷偷拿起來近一點的聞,那個酒香我無法形容,只知道不喝酒的我罔顧國際禮儀,當主人還在滔滔不絕時,竟然先嘗了一口,從那一天起,我迷上了皇台,把它當香水用,瓶蓋開起來,聞香助興。
 
  古人喝酒是很有情調的,例如「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心情好時,喝一杯,是助興的,酒忌獨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非常淒涼。人們都以為酒是興奮劑,其實它是抑制作用,越喝越難過,所以才會有「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話,借酒消愁是愁更愁,不可以在心情不好時獨自飲酒,它會使人一時想不開就走上絕路,這個觀念很重要,臺灣許多人到現在仍不明白酒是抑制劑。
 
  其實酒跟世界上所有的好東西一樣,都應該與好朋友分享,但是再好的東西都要適可而止,見好即收,要懂得節制。自律和自制很重要,學會了它,走遍天下,父母不必擔心;沒有它,金山銀山都會坐吃山空。希望多一點人在別人勸酒時能挺身而出,大膽的說:「我尊敬你,也給你面子,但是請小口品嘗好酒,不要糟蹋了這個先人智慧的結晶!」

不專心 電腦遊戲惹的禍

資料取自國語日報副刊精選週報94/1/8第154期[@more@]不專心 電腦遊戲惹的禍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據長期的研究結果指出,通常兩歲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約是七分鐘,三歲大的約是九分鐘,四歲大約是十二分鐘,五歲時大約是十五分鐘,可是看看現
在上幼稚園和小學的孩子們,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似乎在逐年遞減,到底這個年代的小朋友腦袋瓜出了什麼問題呢?
 
  情緒腦子裡的視丘有個外號,叫做「通往大腦之門」,它的主要工作是把身體感官的訊息分送到相關的大腦皮質層去。其實,它還有個重要的功能,當你專心投
入一項學習或是事務時,它負責「守門」的工作,把一些不重要的訊息擋在門外,不干擾你正陶醉其中的快樂學習,只剩下緊急警報系統還開啟著,預防有攸關生死
的緊急事件發生時,你可以立即做出適當的反應。
 
  因此,你可以花幾個鐘頭閱讀一本精采絕倫的小說,專注投入一項化學實驗,心無旁騖的演算數學,盡興的打一場球,忘了時間,不記得自己吃過飯了沒,只因為你的視丘完全發揮了「守門員」的功能。
 
  然而,注意力不集中症的孩子,他的「守門員」就有點不聽使喚,當你要他把門關上,不要讓其他的訊息進入腦內干擾學習、分散注意力時,他反而嘩啦啦的門
戶大開放,把一些重要不重要的資訊全部帶到腦裡頭,結果愈需要專心注意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愈無法心無旁騖。

新科技時代的產物

  為什麼現代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愈來愈短暫的傾向?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腦內的守門員「視丘」出了問題嗎?
 
  其實,想想我們的父母親那一代的成長背景,比較一下他們的生活步調與現代人的生活步調,以及生活的多元化程度,就不難看出問題的端倪。
 
  想想那個古老純樸的年代,每個人的每日要事就是守著收音機聽廣播劇,每天都在週而復始的「明日請聽下回分曉」中,感到悵然若失,可是馬上有著更多的期
待取代了失望與急迫,等待著明天的同一個時間收聽令人魂牽夢縈的故事,那時,每個人的日子過得多麼起勁。
 
  可是,現代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視、電腦、電動玩具、音響,收音機幾乎成為歷史名詞。看著以前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片,心幾乎要被它的慢步調磨出心臟病
來。電腦用了一段時間,我們就嫌它的速度太慢,急著淘汰掉;電視裡的節目更是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天天求新求變,口味也愈下愈重,重得讓每個人覺得自己的
日子像一杯無法下嚥的白開水。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早已習慣了多元多變、快步調、快節奏的生活,原本就喜新厭舊的腦子,現在對「新」的追求更是不遺餘力,對「舊」拋捨的速度,
也相對加快。但是,小朋友在學校的學習內容、老師的教學方式,進步和改進的速度卻有點像蝸牛爬樹,走走停停,向前跨越的步伐趕不上腦袋瓜適應花花世界的快
速;於是,小朋友在老師冗長不變的教學過程中,很快就喪失了興趣,當然無法管束住自己的專注力,而開始漫遊了。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一大票家長和老師會提出嚴重的抗議,這些孩子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根本不是因為喜新厭舊,他們就是選擇性的不專心讀書。你看看這些孩子,他們可以玩電腦遊戲廢寢忘食,打上好幾個鐘頭,都沒有一點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其實,這就是問題的癥結。只要你細心研究這些電動遊戲的畫面變化,遊戲規則幾乎是瞬息變換,需要專注的時間是以「秒」為單位,而不是大人假設的以「小
時」為變化單位。想想看,孩子習慣了這麼多元多變且快速變換的刺激,平日缺乏做其他有深度、廣度的思考訓練。因此,一旦在學習上必須做一些比較有深度、廣
度的思考,需要運用比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孩子很容易就會產生適應不良的現象。
 
  到目前為止,人類腦子裡的守門員「視丘」並沒有發生突變,也沒有故障運轉不靈的現象,只是腦子有適應不良的困擾。因此,要讓孩子原本就非常喜新厭舊的
腦子可以比較安分守己,專心一致,除了要投其所好,讓孩子做一些他擅長的、有興趣的學習以外,平日也要訓練他做一些比較深度、廣度的思考,多玩益智遊戲,
才能讓喜新厭舊的腦子習慣身心安頓的狀態,樂於專心一志學習。

小小溜蛇要乖乖

不知道溜蛇貝有沒有星期六的觀念?當今天你沒能見到期待中的爸爸媽媽時,會不會很失望呢?

(平常我的溜蛇貝是住在外婆家,我們周末假日都會去與她會合。最近媽媽要待產,不方便來回奔波,我們就不去看她了。)

長久的規律突然中斷,爸爸也很不習慣呢。等放假,弟弟出生,就來抱溜蛇貝吧。

[@more@]

宋楚瑜和李登輝在黨際操作上的異同比較

轉貼94/1/7聯合報社論。

[@more@] 宋楚瑜和李登輝在黨際操作上的異同比較

許多人正在注目:親民黨和國民黨的關係,會不會演變成像台聯和民進黨的關係?還有,宋楚瑜在這場黨際角力中的角色會不會愈來愈像李登輝?

二者當然有極多相似之處。例如:雖然民、台二黨皆稱泛綠,但李登輝不承認台聯是民進黨的「附庸黨」或「花瓶黨」;同樣的,國親雖屬泛藍,但各有「主體性」,宋楚瑜並稱國親已無「合併」之可能。泛綠、泛藍,皆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但是,相異之處更多。例如:一、台聯與民進黨略有市場區隔,雖然區隔並不明顯,卻有深綠、淺綠之分;而親民黨欲以黨產等議題作出區隔,但在泛藍民眾眼中,以黨產之類的題目作文章,似與大局的利害不成比例。二、民進黨畢竟是執政黨,握有豐厚的資源可以節制台聯;但國民黨面對若即若離的親民黨,頗見莫可奈何的窘態。三、泛綠從來未聞「合併」之議,但「合併」卻是泛藍的主流民意酘酘。

最大的差異則是:李登輝從國民黨跳出去,一方面受到主政者陳水扁的庇蔭,另一方面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攫取了台獨勢力的強烈擁護。也就是說,李登輝是「失藍得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變換了新的政治角色,卻也獲得了新的社會支持。

宋楚瑜則未必有「失藍得綠」的機會,而似乎仍然必須留在「泛藍」的範圍之中,並以切割「泛藍」為其生存發展的手段。但是,「泛藍」經歷十餘年的離亂,「合併」已成主流民意,且「合併」一度也曾是宋楚瑜及親民黨的政治承諾。然則,李登輝變綠,是因他能在綠色土壤中生根;相對而言,倘「橘子」離不開泛藍的土壤,又能變出什麼其他的顏色?近日所見,親民黨不敢太靠近民進黨,又不能太違逆泛藍民眾的感情,已見其左右為難!

民、親倘果有合作的試探,而宋楚瑜及親民黨倘不能說服泛藍民眾,則極可能面臨嚴重的政治風險。畢竟宋及親民黨今日地位是泛藍民眾給的;倘若泛藍民眾認為被宋及親民黨戲弄背叛,宋及親民黨的地位亦將不保。水可載舟,水亦覆舟。

其實,對照於泛綠民眾,泛藍民眾的游離性及自由度,相對地高出許多。十餘年來,相當數量的泛藍民眾,曾唾棄李登輝的國民黨,轉向新黨,又轉向親民黨,走的皆是「分」的路數;但在李登輝離開國民黨後,民意又漸漸由親民黨回流至國民黨,而政治核心亦由宋楚瑜轉向連戰,走的則是「合」的路數。觀察這十餘年來如潮汐進退起伏的泛藍民眾,可以發現他們儼然有一種超越檯面上政治人物的追求與堅持,並將當時的政治領袖視為他們的政治槓桿;這才能解釋,何以新黨的角色突然被親民黨取代,及如今國民黨又突然回復了泛藍主體的角色;這也才能解釋,何以曾經力主泛藍分裂的群眾,如今卻期盼泛藍合併。泛藍領袖應當警覺:其實未必是他們在「領導」群眾,反而在相當程度上,他們只是群眾手中的一支槓桿而已。

這個解釋用在宋楚瑜身上顯得特別貼切。宋曾是李登輝的最佳輔翼,一度也曾是被泛藍民眾批判最烈之人;但因宋終於和李登輝決裂,且氣勢不弱,泛藍群眾立刻視其為政治槓桿,並以宋楚瑜來抵制二○○○年的連戰與李登輝。深入一層看,許多泛藍民眾對興票案等風波並非沒有意見,但相較於大局利害的考慮,這些意見的影響皆告趨低;但經此次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亦可看出,原來支持宋楚瑜來對抗連戰及國民黨的泛藍民眾,如今顯已轉為希望宋也能視連戰及國民黨為泛藍整合的主體。

面對此一情勢,宋及親民黨自不免覺得委屈,但泛藍民眾也許覺得,十餘年來的離亂才是他們更大的委屈。所以,親民黨面對泛藍內部的種種壓力,不能怪國民黨;這其實是泛藍民眾的自發性選擇,並非國民黨所左右。

倘若宋楚瑜在立委選前即明說,親民黨絕不和國民黨合併,也許泛藍內部情勢就不致像如今這般尖銳;但畢竟宋及親民黨是以「泛藍過半」為選舉訴求,並明喻暗示國親將要「合併」,如今自然發生是否「失信於民」的爭議。畢竟,當前情勢,不只是泛藍的分合問題,更是憲政的得失問題;宋楚瑜在現實鬥爭與歷史地位之間,勢須作出抉擇。

李登輝變綠,是因他能在綠色土壤中生根;但宋楚瑜若想在泛藍之中繼續分立甚或對立下去,二者的操作將大為不同。有人喻此為走鋼索,這意思是說,半路墜地的機率不低。

【2005/01/07 聯合報】

健康撇步 上坡去血脂下坡降血糖

 健康撇步 上坡去血脂下坡降血糖

【編譯彭淮棟/美聯社紐奧良六日電】

愈來愈多人為了健康而健行或增加步行,大家通常偏愛上坡,說上坡運動量較大,下坡則傷害膝蓋,但美國心臟學會最近在紐奧良的研討會提出最新研究結果發現,爬坡可降低血脂肪,走下坡則可降低血糖,因此民眾運動時可根據個人健康需求上山或下山,或是爬樓梯下樓梯。另外,不論上坡還是下坡,都能降低壞膽固醇。

奧地利費爾克赫教學醫院的德萊塞爾博士以45位身體健康但運動不多的人為實驗對象,在阿爾卑斯山區進行兩個月實驗,每周健行五次,前兩月每次先走上坡,坐纜車下山,後兩月是坐纜車上山,健行下山。四個月裡飲食內容維持不變。

實驗結果,徒步下山能降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 (GT,GT受損是糖尿病先兆),徒步上山則大幅降低血脂肪含量。

上坡是向心運動 (concentric exercise),就是運動時肌肉向心臟收縮,彎曲手臂或舉足爬坡屬之,下坡是離心運動(eccentric exercise),股肉運展方向和心臟相反,伸長手臂或下坡使用暗勁用力挺住身體時屬之。

德萊塞爾博士表示,新發現對糖尿病患者有很大啟發,糖尿病患者通常在向心運動及有氧運動方面有困難,他們比較適合走下坡及其他離心運動,今後不妨多利用以改善健康。

走下坡有個問題是膝蓋承受壓力,健身中心可以研發一些既能增加訓練下坡所使用的肌肉,又不會壓迫膝蓋的機具,以應需求。

【2005/01/07 聯合晚報】

[@more@]

[toget]Netcraft Toolbar

Netcraft Toolbar    
軟體分類:www工具
軟體性質:Freeware
更新日期:2005-01-03
最近版本:N/A
作業系統:Windows XP/2000
語言界面:英文
檔案容量:2.5 M
原創公司:Netcraft

Netcraft Toolbar 顯示網站來源,減少網路詐騙機會
Netcraft Toolbar 能顯示網站的詳細資料,如:網站建置日期、網路服務提供者,以及 ISP 所在地國家的國旗,讓你不會輕易成為網路詐騙的受害者。


 編輯/吳宗澤(2005-01-03)ToGet 編輯五星推薦
網路詐騙 (Phishing) 愈來愈猖獗,使用者稍微不小心,就會跑到幾可亂真的詐騙網站,重要的個人資料與密碼就這樣被騙走了。Netcraft Toolbar 這個 IE 的外掛程式,雖然不能保證你絕對不會被騙,但是它的功能卻能讓你提高警覺喔。

安裝 Netcraft Toolbar 之後,IE 上新增的工具列會顯示網站的詳細資料,如:網站建置日期、網路服務提供者(如 toget 網站是中華電信),以及所在地國家的國旗。這樣一來,如果你看到一些不合常理的情形,如:國內的銀行網站竟然是架在中國,你就知道要提高警覺了!。Netcraft Toolbar 其他的功能還包括在所有的視窗中強制顯使工具列/網址列、阻擋跳出式視窗,讓你不會輕易受騙。

值得一提的是,Netcraft Toolbar 可以顯示網路詐騙網站比率最高的國家網域 (Netcraft – Toolbar – Phishiest Countries/Hosters)。在筆者撰稿時,台灣赫然榜上有名(排名還比中國高);中華電信、台灣學術網路也出現在名單中……

Netcraft Toolbar 授權書中要求 toget 不要散佈安裝檔案,請使用者自行前往 toget 網站下載頁中所列的 Netcraft Toolbar 下載頁安裝,你可以直接按 Netcraft 下載頁的 Download 按鈕就可以安裝了。

安裝之後請重新啟動 IE,選「檢視→工具列→Netcraft Toolbar」。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