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朔.顧爾德.楊照.沈大白[@more@]歲末年終,時令引我們回首,細數過去三百六十五天發生的事。翻著才不久前的新聞,我們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略過,他們在二○○四年走完人生旅程,進入到另一個未知的時空裡去了。
他們畢業了,他們斷絕了和我們生活之間的關係。他們不會再多說一句話、多寫一本書、多拍一部電影,或多累積一塊錢財產。他們的人生固定下來了。
不再發生變化的這些生命,我們可以看得清楚了。看清楚他們給這個世界帶來的,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或和這個世界產生的爭執齟齬。
總有幾位走過的人,我們不能忘掉,不祇是他們的成就讓人不能忽視,也因為記得他們,才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如何靠多少人奮鬥付出才構築起來的。
追懷這些人生畢業生,使我們謙卑,激發我們更加努力。
終結「邪惡帝國」的雷根
一九一一年二月六日~二○○四年七月六日
歷經越戰挫敗、伊朗人質危機的美國人,失去做為霸權的信心。這時一個六十九歲的老人站出來告訴人民:要把美國昔日榮耀找回來。美國人相信了他,而他也帶領美國人打贏冷戰,終結了「邪惡的共產帝國」。
一九一一年二月六日,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出生於伊利諾州西北部小鎮的貧窮家庭。大學畢業後成了電台體育播報員。當時播報球賽不是在球場即時轉播,而是在錄音間依電報傳來的報導,
描述球賽——當然,不能枯燥念稿,要加油添醋,活靈活現。一場棒球賽中,當一個球被打出去,突然電報中斷了,他祇好瞎編出一長串故事,形容球怎麼飛到界
外、觀眾怎麼搶球——他編出棒球史上飛得最久的一顆界外球故事。這也訓練出他日後雄辯而煽情的口才。
一九三七年,雷根赴好萊塢發展,銀幕上第一個角色就是電台播報員。他在四○年代中期積極參與演員工會。一九一九五二年娶了第二任妻子南西
(Nancy
Davis),相伴至死。雷根拍了五十部電影,未成為大牌演員,但積極投入工會,開啟通往政治之路。他原為民主黨員,六二年加入共和黨,兩年後為共和黨總
統候選人高華德(Barry
Goldwate)助選,在全國性電視上演說募款,帶來百萬美元獻捐。兩年後,五十五歲的雷根參選加州州長獲勝,逐漸成為共和黨重量級人物。
一九八○年,六十九歲的雷根問鼎總統。他打敗黨內對手老布希,再與老布希搭檔打敗了民主黨現任總統卡特。十二年美國保守主義巔峰期於是展開。
他在內政上主張「小政府」,「政府是問題不是解答」,是其名言。他以減稅刺激經濟成長,大砍社福支出。在國防外交上,卻大增軍費,與蘇聯競武,終於拖垮蘇聯經濟。一九八七年,他在柏林圍牆前告訴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拆掉這道牆!」預言兩年後實現。
一九八六年爆發伊朗門案。雷根政府賣武器給伊朗,要伊朗協助交涉釋放在黎巴嫩被囚的美國人質,再把軍售所得用於支援尼加拉瓜反抗軍。不過,雷根在國會調查中全身而退。
一九九四年,雷根家庭宣布雷根罹患阿茲海默症,他生命也逐步枯萎。二○○四年七月六日,以九十三歲死於洛杉磯。如果雷根總統任內不反對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也許科學家已找到阿茲海默症的處方。(文/顧爾德)
打造文星傳奇的蕭孟能
一九二○年~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一九八六年九月,《文星》雜誌在停刊二十年零八個月後復刊,但它兩年不到,祇出了二十二期,就再度宣布停刊。《文星》正式徹底地走進歷史,那一年,《文星》創辦人蕭孟能先生六十八歲。
而今,蕭孟能終於在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客逝上海,享年八十四歲。但儘管斯人已矣,但他所創辦出來的「文星傳奇」,卻無疑的已是台灣、甚至近代中國文化出版史上重要的一章。「文星」是台灣一九六○年代的代號。那個時代,以及後來的人,很難不受到它的影響。
蕭孟能乃是國民黨工運及文宣大老蕭同茲(一八九五~一九七三)之子。由於家學甚深,其為人儒雅,並有兼聽用人之量。一九五二年他偕同妻子朱
婉堅在衡陽路,今天「極品軒」餐廳對面開辦了「文星書店」,初期以翻印和編譯西書為主,乃是那個低沉時代台灣文化界向外窺探的一扇主要窗口。接著,他又於
一九五七年創辦《文星》雜誌,該雜誌於一九六一年因李敖掀起文化論戰而改觀,並儼然成了那個時代的代言刊物,為台灣注入了自由開放的文化元素。由於《文
星》雜誌成功,連帶的「文星書店」也隨之快速擴張,它所出版的〈文星叢刊〉和〈文星集刊〉系列,乃是那個時代知識青年的最愛,而它以大手筆所出的〈古今圖
書集成〉,更是台灣出版史的一項壯舉。
然而,一九六○年代乃是台灣仍不自由的時代,「文星書店」和《文星》雜誌的超人氣,已使它成了權力者的潛在威脅,並被視為叛逆的「文星集
團」,於是,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就在《文星》雜誌第九十九期印畢上市之前,一紙「停刊處分令」被送達,蕭同茲出面善後,「文星書店」也告結束。當
時的知識分子都應當還記得「文星書店」歇業前廉價出清存書,以至於書店人潮洶湧的場景。
「文星」結束後,一九八○年蕭孟能與李敖打起財務官司,對蕭孟能是極大的傷害。而後,一九八六年由於時代改變,蕭孟能決定復刊,再現《文
星》風華,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變易,人們對文化的關懷已趨淡薄。當泛政治化已成了時代的主流,《文星》就已注定不可能再有第二次黃金歲月。《文星》第二
次停刊的無奈,比起第一次勒令停刊,對蕭孟能而言,乃是更深的打擊。從此他即形同退隱,二○○一年遠赴大陸,最後落寞以終。蕭孟能去世不是他個人的死亡,
而是那個對文化價值仍有嚮往之時代的結束!(文/南方朔)
「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
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二○○四年七月二十八日
「超人」曾經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連環漫畫。漫畫裡,平常斯文得近乎笨拙的地球報記者克拉克,其實是具有無窮能量與強烈正義感的超人,一次又一
次,祇要邪惡抬頭威脅了正常、善良的秩序,克拉克就悄悄遁入路旁的電話亭裡,取下眼鏡變裝成為胸前寫著大「S」字的超人,飛上天空執行解救世界的任務……
「超人」曾經多次改編成電視與電影,不過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九七八年由克里斯多夫‧李維(Christopher
Lee)主演的電影。李維身高六呎五吋,酷愛運動,絕對夠有「超人」的架勢;然而另一方面卻又有著斯文柔軟的臉部線條,戴起眼鏡來馬上變成彷彿手無縛雞之
力的書生。這樣的巨大落差,正符合漫畫中的描寫與讀者心中的想像,因而電影推出後大受歡迎,前仆後繼連拍了三集。
本來還可能再拍第四、第五集,然而就在「超人」帶來的演藝生涯高峰,李維在一九九五年參加馬術比賽中意外落馬,跌斷頸椎,導致全身癱瘓。
受傷之際,李維原本連自行呼吸的能力都失去了,經過幾個月治療,才能離開呼吸器生活。李維能活過來,靠的是驚人的意志力,後來他也靠這分意志力,讓自己離開癱瘓的封閉心態,積極參與社會。
他為脊椎受傷者爭取福利、推動腦部和中樞神經研究,呼籲好萊塢多拍表現弱勢關懷的電影。他甚至還重回片場擔任導演,一九九八年還復出演過重拍版的《後窗》劇集。最近幾年,李維的食指及其他部位恢復知覺,讓他立志一定要重新站起來走路。
可惜,站起走路的夢想尚未實現,李維卻因嚴重褥瘡傷口感染,心臟衰竭過世,得年僅五十二歲。
落馬意外使得李維無法繼續在銀幕上扮演「超人」,不過銀幕下的勇敢積極面對病痛,卻使他成了更真實、更值得尊敬的「超人」。(文/楊照)
統派大老梁肅戎
一九二○年八月八日~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梁肅戎「肅老」走了,他高大的身影、東北腔的大嗓門,在立法院中與人爭辯的情影,是台灣政治轉型中令人難忘的一幕。
一九二○年出生於遼寧,長春法政大學畢業。中日戰爭期間,加入國民黨,進行地下工作,任長春市黨部書記長。一九四四年身分暴露被捕,判刑十
二年,在獄中染病差點喪命。終戰後,他擔任國民黨遼北省黨部宣傳處長、四平市黨部書記長,一九四七年以二十六歲當選全國最年輕的第一屆立法委員。
來台之後,梁所屬的派系CC在國民黨內不得意,梁也扮演黨內反對者的角色。一九五八年審理出版法修正案,因內容限制過嚴,他嚴厲批評。之後報業公會也為此法提出請願案,國民黨想封殺這個案子,梁肅戎大罵違法處理,憤而退席。
梁肅戎也是威權時的人權律師。一九五七年一起轟動社會的八德鄉滅門血案,嫌犯穆萬森被捕後被刑求、初審被判處死刑。一九五九年梁肅戎、富伯
平與李公權三位律師為被告義務辯護,終還穆萬森清白。一九六○年雷震案,梁肅戎為雷震辯護。他辯護時強調,《自由中國》的言論不應為其引起的社會效應擔負
法律責任。一九六五年彭明敏、謝聰敏案,梁肅戎也擔任彭的辯護律師。
一九七○年起,五十歲高齡的梁肅戎又乘開會空檔赴日本從明治大學唸書,六年拿到法學博士。一九七七年,他擔任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祕書長,當
時正是黨外運動積極發展之際。他與黨外溝通,被黨內保守派罵為「梁勾結」。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他曾向蔣經國表達反對使用軍法審判,引起蔣經國不快。
一九九○年梁肅戎當選立法院院長,不過也成了最後一任「老賊」院長。國會全面改選已成定局,他也變成昔日「勾結」對象黨外、當時的民進黨逼退對象。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他主持了最後一次院會,中午十二點五十分他敲下散會議事槌,也結束了立委生涯。
離開立院後,梁肅戎成了國民黨內統派、非主流派大老。他自稱和李登輝都是「知日派」,兩人鬥起來最有勁。他擔任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奔走
兩岸,「促進統一大業」,期間三度會見江澤民。梁肅戎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因慢性肺疾病逝於國泰醫院。去世前半個月,他還赴香港參加「中國和平統一論
壇」。(文/顧爾德)
(更多相關文章請參照 新新聞周報第930期)
【新新聞周報第9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