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道亂象多 騎士安全受威脅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 花蓮縣自行車道設置的進度領先全國各縣市,但各鄉鎮市各自為政出現了許多亂象,連監委巡察時都看不下去,要求花蓮縣政府必須整合改善,以免影響自行車騎士的安全。 監委要求整合改善 縣府工務處指出,花蓮縣的自行車道設置快速,各鄉鎮市公所自3年前紛紛規劃建構,還被譽為全台自行車道最優質的縣市,但監委日前前來巡察時卻發現,自行車道的標線、標誌凌亂,甚至部分車道還有違規之嫌,縣府因此被監察院要求進行整合改善。 部份車道變成路肩 日前有民眾向縣警局交通隊檢舉,新城鄉佳山自行車道不僅15公分的道面邊線畫錯,車道變成了路肩規格,且為了設置自行車道,還將原12公尺寬的狹窄道路,硬把中央分隔線去除,造成車輛往來險象環生,大小車爭道情況叢生,還有自行車道與一般車道間,竟設置了夜間反光作用的貓眼石,容易導致騎士跌倒摔傷。 大小車爭道問題多 除了各鄉鎮市自行設置的自行車道安全堪慮外,連縣府觀光旅遊處設置的部分自行車道,也有未設置標線、標誌的問題,須全面檢討。 縣府工務處表示,自行車道的安全問題,縣府已注意到了,現已由工務處負責管理全縣的自行車道設置,包括標線、標誌的合格劃設等,藉此統整自行車道的安全性,提供騎士安全的騎車空間。 |
無照駕駛被撞 對方不認錯卸責
無照駕駛被撞 對方不認錯卸責
提供/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小偉今年17歲就讀高一,由於家中經濟困難,小偉平時除了上課,下課便到餐廳當服務生賺取生活費,由於打工地點離學校有段距離,所以小偉都以機車代步。
2天之前,小偉打完工,從打工地點騎車回學校,路途中發生車禍,當時小偉正好行經一個十字路口,但橫向一輛由仁德駕駛之機車闖紅燈撞到小偉,雙方皆有受傷,但對方卻以小偉無照駕駛要求小偉要負擔所有的賠償問題,不然就要告小偉,小偉感到很害怕,想問應該要怎麼辦?
秀蕊律師詳解:
民法第217條規定,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亦即所謂過失相抵原則。
案例中,小偉無照駕駛與闖紅燈之機車相撞,雙方皆因而受傷,小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無照駕駛,固應受行政罰鍰,但無照駕車與交通事故之發生,有時並無相當因果關係,不見得就是與有過失,仍應依具體事證,由交通事故權責機關或法院認定之。
本件肇事主因應為闖紅燈之機車,小偉是否與有過失,或有關損害賠償分擔比例,一般係依據交通事故鑑定報告及法院審理之結果,不會單單因為小偉無照駕駛就應負擔所有賠償。
又,由於雙方均有受傷,除了民事賠償問題外,均涉有刑事過失傷害罪嫌。由於小偉尚未成年,建議小偉父母可就本案車禍糾紛,向發生地、對造住所地或兩造合意之鄉鎮市區公所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該委員會居間以公正立場進行協商,如能順利就是否與有過失或過失相抵後之賠償金額達成共識,可以節省跑法院打民、刑事官司的勞力、時間、費用,迅速終結紛爭。
機車未兩段左轉 事故主因
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
新竹縣警局完成去年縣內10大易肇事路口調查,上半年排名第1的竹北市成功三路與自強五路口退居第3,竹北市中華路、興隆路2大交通要道路口從第2變成第1﹔交通隊長黃振煥說,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是中華、興隆路口事故主因。
機車未兩段左轉 事故主因
交通隊組長楊明德說,位於縣治二期新開發社區的成功三路與自強五路口會是上半年第1名的易肇事路口,是因為當時交通標線、標誌都還沒有設置完畢,駕駛人經過時比較輕忽安全,如今相關交通配套措施完成改善,事故發生率自然下降。
黃振煥說,竹北市中華路就是省道台1線的竹北段,沿途商家多、車流量大,而新闢的興隆路路寬30公尺,可從中華路銜接到高鐵新竹站區,上、下班尖峰時段的用路人相當多,其中要從興隆路左轉往新竹市方向和要從中華路左轉往興隆路的機車騎士,有些不按照兩段式左轉規定行進,因此發生的交通事故不少。
楊明德說,其他9個易肇事路口的事故成因,大多是未依規定減速、未依號誌指示行駛以及酒後駕車,尤其是在上、下班交通尖峰時段,用路人經過這些路口能放慢速度,相信事故發生機率會大幅降低。
少年無照飆車恐罰9萬
為解決飆車族問題,昨天凌晨台南市警方實施大規模臨檢,兩名飆車少年在民權和金華路口摔車跌倒,掉落兩支鐵棍,他們辯稱只是好玩、炫耀。警方開出無照駕駛和危險駕駛兩張罰單,建議監理站裁最高罰款9萬元。 台南市警察局交通隊和各分局昨天凌晨出動大批警力,在各重要路口臨檢。警方表示,在臨安路發現一群飆車族,馬上派出交通隊重型機車追到金華、民權路口時,一輛機車倒地,兩名飆車少年摔落受傷,還掉出兩根鐵棍。 警方表示,兩名飆車少年被扶到路邊坐著,按著膝蓋的傷口,一臉無辜。他們辯稱是「夜遊」,不是「飆車」,「不知道為何被抓?」陳姓少年說,他在台南縣工作,下班後受邀騎機車來台南市夜遊,其他狀況都不清楚。廖姓少年表示,拿鐵棍只是好玩、想炫耀,不想砸車、打人。 警方調查發現,兩名飆車少年都無照駕駛,於是開出兩張罰單,建議監理站裁罰最高罰款9萬元,並通知家長帶回。 |
睡眠障礙 交通意外高風險
睡眠障礙 交通意外高風險 夜間失眠、打呼 白天嗜睡 出事機率是正常人的三倍開車打瞌睡 快去檢查睡眠 |
![]() |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
開車猛點頭打瞌睡,別以為只是工作太累了,很可能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有白天嗜睡、夜間失眠者,發生交通意外,比正常人高出3倍。 睡眠醫學學會昨天公布國內首份睡眠品質與交通意外調查,這項「睡眠品質與駕駛安全之關連性」調查,是由台北榮總精神部主任蘇東平、三軍總醫院精神部醫師毛衛中進行,日前以電腦輔助電話調查,收集1506份有效樣本,受訪者為18歲上具駕駛經驗者。 調查發現,有1/5受訪者,有白天嗜睡和失眠等睡眠障礙,其中白天嗜睡者比夜間失眠者高出1倍;有睡眠障礙者開車因打瞌睡而導致意外或受傷,為無睡眠障礙者的2.5倍(失眠)至4倍(嗜睡)。 40多歲的老李,天天得從住家台北縣林口鄉,開車到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上班,常因錯過交流道而多繞路,他以為自己只是工作太累,注意力不集中,直到有一次載著太太上路,老李竟一邊開一邊打瞌睡,還發出打呼聲,到醫院睡眠中心檢查,才知已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像老李這樣的病人,會有晚上睡覺打呼比較大聲,和白天想睡覺兩種主要症狀,還有病人偶爾會口乾、惡心、頭痛、嗆到醒過來,有病人白天精神不濟,以為是太疲倦的關係。 李信謙指出,不少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人,面對瞌睡蟲襲來,常以為是工作太累,心想利用假日補眠,睡飽一點就會好轉,其實症狀可能會愈睡愈嚴重,最好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不過,李信謙表示,即使病人到睡眠中心治療,因戴著正壓呼吸器也不習慣,可藉此治療成功者只有2到4成。 由於駕駛者睡眠品質不佳,不像酒測一樣可以測得,睡眠醫學學會曾建議交通部,駕駛者在換照時應提供睡眠檢測報告,才能確保病人及行人的交通安全。 夜間失眠的定義是,入睡困難、時睡時醒或早醒,或睡眠品質不佳,而影響白天工作效率。 【2010-03-20/聯合報/D2版/健康】 |
接車禍外甥出院 阿姨車禍喪生
接車禍外甥出院 阿姨車禍喪生 |
![]() |
【記者吳淑君)】 |
宜蘭縣員山鄉邱姓少年前晚車禍受傷送醫,但醫院沒病床,他阿姨黃淑美昨天一早接他出院回家療養,卻在距家不到兩百公尺處,被一輛砂石車攔腰撞上,黃淑美傷重死亡,家屬哀痛欲絕。 邱姓少年前晚被送到陽明大學附設宜蘭醫院急診,由他父親邱明達照顧一晚,但院方昨天早上以病房滿了,要求他出院,邱明達通知太太黃淑珍來接,但她在員山托兒所上班,沒辦法臨時請假,打電話請住在宜蘭市的妹妹黃淑美就近接邱家父子出院。 警方調查,36歲的黃淑美駕車載邱家父子返家行經員山鄉浮洲路口時,由王順誠(44歲)駕駛的砂石車衝過來,攔腰撞上黃淑美的轎車,轎車被推擠撞上堤防,駕駛座被撞凹,黃淑美當場吐血,傷勢嚴重。坐在右前座的邱明達,左半身重創,邱姓少年在後座彈撞椅背昏倒,消防人員費了一番功夫,才把黃淑美和邱明達拉出車外送醫,但黃淑美到醫院前已經斷氣。「早知道我自己去載就好」黃淑珍接到噩耗趕到醫院,崩潰大哭,兩姊妹因父母早逝,感情很好,難以接受妹妹的死。 陽明大學附設宜蘭醫院院長唐高駿表示,唐高駿說,宜蘭溪北急性病床嚴重不足,近年來該院急診、病床一位難求,急診病人甚至要等3天才能轉進病房,目前還有8人在等病床,他們只能收治重症病患,邱姓父子現在也在等病床。
【2010-03-17/Upaper/5版/焦點】 |
標線太滑摔車 國賠不成
天雨路滑,騎機車壓過道路標字、標線防滑效果欠佳而摔車傷亡,國家賠不賠?台北市議員洪健益指出,北市一年即有十餘起這樣的事故,但市府從未通過國賠,相關的交通工程也未見改善,枉顧民眾權益。 他指出,去年底,一名67歲王姓老婦在安和路72巷口仁愛國小旁,就因為標字、標線防滑功能不足,騎車摔得全身多處骨折,但提出國賠後迄今未通過審查。民國93年到現在,共有52件國賠申請案,但連1件也沒有通過。 台北市政府法規會組長蘇文華表示,王婦一案尚在審查中;其餘的交通傷亡案件,因事故涉及多種因素,摔車未必與防滑有關,坦承迄今沒有1件國賠案通過審查。 交通工程處股長何承諭也說,北市的防滑標準如標線漆內所含「玻璃珠」的含量在30%到40%,遠超過CNS所訂25%的標準,不認為道路的標字、標線防滑效果不夠。 洪健益反駁,交通部針對道路用的標字、標線,訂有「熱處理聚酯標線材料規範」,當中有12個項目,但台北市申請檢驗的只有厚度、玻璃珠含量2項,其他的都沒有申請,可見北市府很虛心,道路道路品質經不起檢驗。 他指出,北市發生打滑摔車的傷亡事故,前年有12件、去年有16件,市府未通過審查申請國賠外,僅在往來的公文上對當事人說「深為關懷、謹此致意」,對民眾權益的處境麻木不仁、甚至到了不知不覺的地步。 【2010-03-16/聯合晚報/A9版/焦點】 |
女童側坐單車前 遭車輪捲斷腳
女童側坐單車前 遭車輪捲斷腳 褲管先捲入 5歲娃右小腿卡住 單車依規定不能載人 但執法多勸導 成大急診室每月至少2至3件類似意外 |
![]() |
【記者游振昇、修瑞瑩/連線報導】 |
台中縣五歲女童前天由家人騎腳踏車載出去玩,女童側坐在前面,右腳突然捲進前輪,痛得哇哇大哭,消防隊趕往搶救,用老虎鉗剪斷前輪鋼絲,才拔出已破皮流血的右腳,但已造成小腿骨折。 警方表示,現行交通規則,腳踏車不能載人,依法可處三百元至六百元罰款,但很少開罰單,多採勸導。自行車業者廖吉成說,因孩童體型瘦小,為安全起見,家長載出門,最好在前、後座加裝安全座椅與護網,固定孩童雙腳,避免被車輪捲進。 豐原消防分隊前天下午獲報,一名五歲女童的右腳被捲入腳踏車前輪,拔不出來,痛得大哭,家人連忙將腳踏車停在路邊,打一一九求救。 救護人員發現女童的右小腿整個捲進前輪,緊緊卡住,一邊拿老虎鉗剪斷前輪鋼絲,一邊安撫女童;花約十多分鐘,剪斷鋼絲,慢慢將女童的右腳拉出,包紮送醫。消防隊研判可能是女童的褲管先捲入車輪,才連腳卡進去。 豐原緊急救援隊長游榮助表示,曾有家長騎腳踏車載孩子,男童不知危險性,把腳伸進車輪裡「玩」,家長發現時,男童的腳指頭已被車輪輾斷。 網路上有不少「單車劫」故事,網友「媽媽」在部落格描述,騎腳踏車載女兒外出,女兒的腳被腳踏車捲入,好大的傷口,整整兩個多月才長出新肉。網友「青之楓」想到姪女的單車劫仍心有餘悸,坐後座的姪女腳不知為何捲進車輪,流血不止,送醫縫了十一針。 成大醫院急診室醫師說,平均一個月至少有二至三件孩童坐腳踏車發生受傷意外;台中慈濟醫院急診室主任梁偉成提醒家長,最好不要騎腳踏車載小孩,如果載出門,孩童最好穿包覆式鞋子,不要穿拖鞋、涼鞋,否則易被車輪捲進,造成扭傷、撕裂傷或擦傷。
【2010-03-15/聯合報/A9版/社會】 |
單車基本日常檢查表
單車基本日常檢查表
檢查項目:
1、□ 快拆的零件所有方便拆裝的零件(例如輪胎、座墊),是否確實鎖緊。
2、□ 輪胎胎紋是否清楚、胎壓是否正常且氣足。
3、□ 輪圈轉動是否正常、有無變形、是否穩固。
4、□ 鋼絲同一輪圈上各鋼絲的緊度是否足夠且相同。(用指甲彈看看是否鏗鏘有力)
5、□ 煞車煞車是否順暢、煞車夾片是否兩邊同時作用、煞車皮是否正常。(若只有單邊使力,應請專業車店調整)
6、□ 變速定位變速系統,一次變動一格,觀察轉動是否靈活。(若不順暢,應請專業車店調整)
7、□ 鏈條保持潤滑清潔狀態。(鍊條鬆緊以不超過半吋為原則,定期上防鏽油,騎乘完畢應將鏈條放至最小齒盤,以防彈性疲乏鬆弛)
8、□ 座墊調到適當高度並鎖緊,座墊面應與地面平行。
9、□ 把手是否保持平直。
10、□ 龍頭方向端正,確實鎖緊。
11、□ 踏板是否運轉順暢不會側滑,若有彎曲、鬆動、損壞,則應更新。
12、□ 車燈、反光鏡前後車燈亮度在15公尺內是否清楚可辨,反光鏡是否乾淨。警政署新訂交通規則,準備處罰晚上騎車未裝車燈與反光設備的單車。
資料來源: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製表:梁嫣純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 檢查人:
鐵馬安全行 逍遙好心情
近幾年隨著環保減碳的意識抬頭以及休閒運動的風氣盛行,騎自行車儼然已蔚為風潮。大部份的民眾以為自行車的車速慢就安全,其實不然,畢竟自行車的體積小、重量輕,穿梭在車流量多的街道上,容易發生危險。自行車的事故時有所聞,像前幾日,在花蓮縣就發生了一起自行車事故,一名老先生於清晨騎乘自行車外出買早餐,由於天色昏暗、視線不明,結果被同向的機車從後方撞擊而不幸死亡。因此,民眾在騎乘自行車時應特別注意自身安全。
自行車的車款多,有適合運動休閒的登山車、追求速度感的公路車、也有輕鬆優雅的淑女車,或是輕巧方便收納,適合都市風的折疊車,民眾應依自身需求,挑選適當的車種,才能充分發揮單車的效能,騎得輕鬆也騎得安全。另外,依自己的身高挑選適合自身的單車尺寸,是相當重要的概念,因為挑選不適合自己的單車尺寸,是容易影響自行車的正常操控而產生危險。
當選定了符合自己體格的自行車後,應再將座墊調整到最適當的騎乘高度。因為如果座墊的高度不當,過高容易使肌肉因伸展過度而拉傷,過低則會使腿部無法充分伸展而疲勞。因此,可以依下列原則適當調整座墊高度:
●坐在座墊上,雙腳將踩踏板踩到底時,腳應可自然彎曲。若發現腳可以完全伸直,則表示座墊太高,或是過於彎曲,則表示座墊太低。
●坐在座墊上,雙腳著地時需稍微墊腳才是正確的高度。
●調整座墊高度時,切記不能高到露出座墊桿上的安全刻線,否則座桿支撐的距離太短,易斷裂造成危險。此時該換一部尺寸較大的單車才合適。
騎自行車發生意外的情形頗多,而頭部外傷仍是單車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命傷,因此應挑選有經濟部商品檢驗局合格標章的單車專用安全帽,並以「前圓後尖」的正碓方式配戴,才能在發生事故時,有效降低頭部意外撞擊的傷害。而民眾在騎乘自行車時,也應盡量穿著白色、淺顏色或有反光條的服裝,因為深色的衣服在晚上容易被忽視,等看到時大多來不及閃避,容易產生危險。別忘了,也要記得把褲管綁緊,以避免褲管被鏈條絞到。
除此之外,自行車亦應安裝反光及照明設備,以使其他駕駛人容易辨識及注意自行車的存在,尤其是在夜間騎車時,更應該在車前安裝白色燈做照明之用,自行車後面也須裝紅色燈或反光鏡,以能達到警示效果。在騎乘自行車時,須留意周遭是否有大型車輛接近,因為自行車的車體較輕,穩定性不佳,容易在大型車經過時,被大型車產生的氣流捲入、或影響騎車的穩定度而導致危險,因此在路上如果遇到大型車輛時,建議先靠邊停,禮讓大型車先行通過,以免發生意外。
其實在車水馬龍的都市街頭,在騎乘自行車時,應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服從執行交通勤務警察之指揮;另外,自行車應在劃設之慢車道上靠右依順序行駛,在未劃設慢車道之道路,也應靠右側路邊行駛,不可騎在人行道或快車道上,不可以擅自穿越快車道。
最後,提醒民眾,騎乘自行車如未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還是可以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執行罰緩喲。因自行車輕巧、方便的特性,逐漸成為短程路途的代步工具,民眾千萬別輕忽自行車可能導致的意外傷害,應建立自我保護的觀念,養成良好的騎乘習慣,才能讓自己更輕鬆、也更安全的恣意享受著騎乘單車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