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單車安全 逾8成不戴帽

輕忽單車安全 逾8成不戴帽

更新日期:2010/04/16 17:09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6日電)國內研究證實,騎單車戴安全帽可有效降低死亡及重傷,不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指出,國內約6成民眾過去1年曾騎乘自行車,卻僅有15%配戴安全帽。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台灣神經創傷醫學會理事長邱文達今天受訪表示,他進行「自行車事故傷害之探討」研究,有戴安全帽比未戴者死亡危險性降低12%、重傷的危險性也下降27%。

 

國健局去年電訪1萬6257名18歲以上民眾,了解最近1年騎乘自行車及戴安全帽情形,發現只有15%民眾騎單車會戴安全帽;按年齡層來看,女性、年齡愈長、教育程度較低者,戴帽的比率較低。

 

另外,戴帽率隨騎乘目的而異,在有戴帽的單車騎士中,以通學時的戴帽率21.0%最高,次為通勤及休閒運動時約18.8%,平日代步時戴帽率只有5.7%。

 

邱文達指出,雖然單車的車速慢,不少人認為距離短,嫌戴帽麻煩,但有研究顯示,有3成的事故傷害都發生在短距離,且路況不相同、風險不同,所以只要單車上路就該戴安全帽。990416

單車未裝反光燈 撞傷還判刑

單車未裝反光燈 撞傷還判刑

更新日期:2010/04/13 17:01

腳踏車的民眾要注意下面這條新聞了,有一位老伯伯,清晨騎腳踏車時,因為沒有裝反光燈,又騎在機車道上,結果被後方的機車撞成植物人,雙方告上法院後,法官認為腳踏車沒裝反光燈的確有疏失,因此判處已經變成植物人的老伯伯拘役30天。

 

這裡就是車禍地點,土城的環河路,平常車輛又多,車速又快,一位82歲的李伯伯,去年10月清晨騎腳踏車經過這裡時,被後方的機車撞成重傷,現在已經變成植物人,雙方為了求償告上法院,沒想到法官認為,反而是老先生自己有錯,被判拘役30天。

 

聽見這個判決,老先生的太太,氣得大罵乾脆不繳罰金,讓變成植物人的老先生去坐牢算了,而機車騎士許先生無奈的說,他承認自己超速,一審判刑6個月,他沒有上訴,同時也支付第三人險的170多萬,但是對方還要700多萬的賠償金,他才會反告老伯伯也有過失,來避免巨額的賠償金。(民視新聞徐承群 陳勁曄台北報導)

波特蘭單車族 節能減碳兼瘦身

波特蘭單車族 節能減碳兼瘦身

更新日期:2010/04/16 13:29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5日專電)在有著「全美最適合騎腳踏車城市」美譽的波特蘭,騎腳踏車不只是休閒娛樂,而是通行無阻的實用交通工具,騎腳踏車上下班的單車族節能減碳兼瘦身,好處多多。

 

AskMen.com網站今年1月公布「全球10大最適合騎腳踏車城市」,波特蘭是美國所有城市當中唯一上榜的,格外受到媒體矚目。

 

評鑑報告當中指出,波特蘭有連接各個都會社區的單車專用道,單車族出門真的可以完全不必乘車。波特蘭的單車專用道與路徑全部加起來,總長度大約有260英里(約416公里)。

 

從車水馬龍的繁忙交通要道,一直到位於安靜的郊區住宅區,波特蘭大大小小路口幾乎都有清楚的腳踏車專用交通標誌,提醒汽機車駕駛人注意禮讓,大約1公尺寬的單車專用道更是標示明確,路線四通八達。

 

由於單車專用道設備完善,並且密切配合整個城市的大眾捷運系統,使得前幾年油價節節高升之際,許多民眾為了節省汽油錢乾脆以腳踏車代替開車,在半導體高科技公司擔任主管的柏克蘭德(Eric Birkeland)便是一例。

 

他說,當油價漲到每加侖將近4美元的時候,他對於高油價的負擔感到厭倦,同時也覺得自己過胖,該減輕體重,開始改為每天騎腳踏車上下班。

 

經過2年下來,46歲的柏克蘭德每天上下班騎腳踏車,來回共計大約24公里,已經讓他成功減掉大約14公斤。他笑稱,騎單車可以保持身材,「沒機會變胖」。

 

除了瘦身之外,他也認為,騎單車可以降低每個人的碳足跡,「這是應該盡力去做的,對吧?」

 

去年12月寒冬,由於起霧加上地面結冰,柏克蘭德上班途中單車打滑摔倒,造成手臂受傷,下巴也縫了好幾針。不過他在修養了2、3週之後,又開始恢復騎腳踏車上下班。

 

他說,除了有時候天候不佳,淋雨、地面結冰等不方便之外,大致而言騎腳踏車上下班對他來說都是正面體驗,「這邊很友善,人們會注意騎腳踏車的人,如果自己小心,不要擋別人的路,注意禮讓,遵守道路規則,不會有事的。」

 

在單車愛好者的推動下,波特蘭將提早規劃20年後整個城市的單車動線網,讓更多人在未來可以更方便騎單車出門

行人賠機車!違規穿越遭撞 判賠19萬

行人賠機車!違規穿越遭撞 判賠19萬

台北縣永和一名宋小姐,前年違規穿越馬路,遭到蔡姓騎士撞擊,兩人都跌倒受傷;事後,騎士向宋小姐提出告訴,要求賠償50萬,官司纏訟近3年,法官認為是行人違規過馬路,然後又突然掉頭往回走,騎士反應不及才會肇事,宋小姐必須賠償騎士19萬,宋小姐氣得哽咽落淚,痛批司法不公。

 

看著裁定判決書,上面寫著「行人違規肇事,賠償19萬元」,宋小姐氣得說話頻顫抖。

被撞當事人宋小姐:「這是一個非常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而且這19萬對我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壓力,我真的不知要從何去找尋這樣的錢給對方。」

不能接受,也不能認同,宋小姐說,雖然自己的確違規在先,沒有走斑馬線過馬路,但也是被撞傷的受害者,法官卻判決她必須賠償騎士19萬元,真的很不服。

被撞當事人宋小姐:「當下我就趕快轉身,然後站在定點上,站在雙黃線定點上,所以我腳抬起來,準備往回走的時候,就被當時的蔡女士撞上來。」

越想越氣憤,難過地落下淚來,宋小姐說,就只是違規穿越馬路,卻要賠償19萬,會不會判得太重了。

靖娟文教基金會提醒家長注意交通安全

靖娟文教基金會提醒家長注意交通安全

【記者鄭沛揚台北報導】春節是返鄉與出遊的高峰期,靖娟文教基金會提醒家長注意交通安全,希望家長牢記「選擇、確實、不獨留」: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確實使用安全裝置,絕對避免留小孩單獨在車上,以防意外事故產生。

 

靖娟文教基金會8日公佈年度10大兒童安全新聞,其中交通意外事故比例最高,靖娟文教基金會表示,交通事故傷害一直都是台灣兒童十大死因之首,而國內自行車熱潮方興未艾,但鼓勵孩子騎車的先決條件是「安全教育」,去年國內就曾發生兩名學童共騎自行車死亡的案例,值得家長注意。

 

警察大學交通學系副教授陳高村指出,10到14歲學童是自行車事故高危險群,而此時正值國小高年級到國中階段,安全教育應該從國小扎根,避免孩子誤入危機。

 

靖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兒童判斷與應變能力較弱,對於交通常識了解比較不足,家長平時應該重視安全教育。若無大人陪同,最好不要讓兒童上路。

 

林月琴感嘆有許多家庭發生交通事故,即使事過境遷,傷痛卻難以抹滅;一則事故代表一個以上的破碎家庭,她呼籲政府與社會多加重視兒童安全,就能避免多數意外產生。

 

年度10大兒安新聞

 

1.父拋接止哭,嬰變植物人

 

2.冷血父丟嬰入沸鍋,10月娃全身脫皮命危

 

3.未坐安全椅,10月大女嬰車禍奪命

 

4.與父躲貓貓,童墜13樓亡

 

5.抱2月嬰搭機車,新手媽顛死兒

 

6.兩童共騎小摺,遭撞夾欄一死

 

7.單車童遭輾斃,母撫屍痛哭

 

8.荒謬!練膽量,師逼童吞火

 

9.40公斤電視,壓死兩歲童

 

10.學校水池燈,電死小六童

 

來源/靖娟文教基金會

 

製表/鄭沛揚

違規交通車趴趴走 載不動學童擠多愁

違規交通車趴趴走 載不動學童擠多愁

記者林明宏/專題報導

 

超載、變更座椅問題多

 

接送學童交通車超載問題已非新鮮事,從北到南、從城市到鄉鎮,天天都在上演學童配合業者躲警察的戲碼,或許未發生重大事故,因此,一輛7人座的廂型車塞滿16名學童的新聞,在事件隔天,就如過期的蛋糕,丟入垃圾桶,乏人關切追蹤。

 

南投縣監警聯合稽查小組去年共攔查3971輛次,不合格392輛次,佔9.8%,其中以超載119件最多,違規變更座椅98件次之,其餘違規包括:無照駕駛、持普通駕照駕車、使用註銷牌照、逾期檢驗。

 

而警方分析攔檢違規車輛發現,有40%以改裝廂型車或過氣娃娃車接送,更離譜的是仍有19%的業者將孩子視為貨物,一台9人座車讓將近20位孩子搭乘,完全不顧孩子的權利,也毫不考慮路途中發生事故的後果。

 

同樣的場景,轉到南部,高雄區監理所於今年2月24日在鳳山市區國小周邊路段執行接送學童車輛擴大聯合稽查,計攔查幼童專用車3輛、一般廂型車7輛、遊覽車1輛,合計11輛。幼童專用車違規超載接送學童3輛、一般廂型車違規超載接送學童4輛,合計違規超載車輛7輛,違規率達63.64%。

 

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在97年監警聯合稽查小組執行路檢學童及幼童交通車共攔檢607輛次,其中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列的有73件,其中以變更車輛座椅規格就有18件,占了4分之1。另外,超載有11件、越級駕駛則有3件,這些數字都代表兒童交通危險的指數。

 

父母憂心老問題受忽視

 

靖娟兒童安全基金會指出,雖然有人會說課後接送車又沒發生過重大事故,但在健康幼稚園事件前,幼稚園小朋友校外教學也沒出過事,但一出事就死了20位小朋友和3個大人,希望當局正視,不要等到悲劇發生後再來檢討、改善。

 

只是,這樣一個存在已久的危險老課題,何時才能獲得正視,卸下父母心頭的不定時炸彈?

<騎車未戴安全帽>闖紅燈遭撞飛 1死1重傷

<騎車未戴安全帽>闖紅燈遭撞飛 1死1重傷

〔記者廖雪茹/新豐報導〕新竹縣民謝恆文9日深夜騎機車載曾姓男子,在台一線新竹縣新豐鄉路段,與休旅車發生車禍;警消表示,機車上的2人被拋到路面頭部重創,謝某送醫不治,曾某搶救中,警方從監視器畫面研判2人疑未戴安全帽又闖紅燈,同行的友人情緒激動一度圍聚派出所。

 

警方調查,19歲的謝恆文9日深夜騎機車載曾姓男子,與一群朋友騎經台一線南下路段,在新豐鄉新興路838巷口前與黃姓男子駕駛的休旅車碰撞;119救護人員趕至時,發現機車上的2人被拋落在外側快車道上,頭顱重創,腦漿溢出。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初步研判疑機車闖紅燈釀禍;事故地面沒有煞車痕,也找不到2人的安全帽。其中謝某送醫急救無效,曾某轉送林口長庚醫院搶救中。

 

黃姓駕駛告訴警方,當時北上依左轉綠燈指示,轉進入巷道時,卻看到有機車迎面撞上來,車速很快,讓他來不及反應。

 

同行的友人得知謝某不治,一時情緒激動,圍在新工派出所車禍小組外痛罵發洩,後經警方勸離。

 

由於同一個路口,8日也發生一起汽機車碰撞事故,加上附近有多家公司,為上班族的交通要道,警方將研議增設警示標線,提醒用路人小心慢行。

鐵馬族到羅東 警局免費維修

鐵馬族到羅東 警局免費維修

宜蘭縣羅東鎮公所、警分局共同營造羅東鎮成為「自行車親善城市」,鐵馬族以後路過羅東,若是愛車臨時出狀況,不用緊張,可以到羅東警分局轄下的公正、開羅、成功三個派出所,免費借用簡易維修器具。

羅東鎮公所昨天上午捐出三套自行車維修、打氣設備給羅東警方,由分局長蔡進閱代表接受。公所和警方都有自行車隊,相約出遊。

鎮長林姿妙說,節能減碳是世界潮流,為了響應自行車運動,鎮公所員工不但組成單車隊,近年來也持續建置自行車道,並連續2年舉辦自行車嘉年華活動,就是要鼓勵鎮民多以自行車代步。

這批補給器材包括自行車車架、快充專用打氣、補胎等工具組,都是很實用的單車維修設備。蔡進閱說,騎自行車是非常健康的休閒運動,羅東員警從3年前就成立「微笑騎士」車隊,目前有39名車友,常利用閒暇相約騎車,能健身也可順便巡邏。

獲鎮公所捐贈器材後,羅東警方決定配置在市區的三個派出所,成為24小時全年無休的鐵馬驛站,車友到這裡能享停車、維修、茶水、旅遊指南等多功能的貼心服務。

泰安公所送安全帽 關「罩」鄉民

泰安公所送安全帽 關「罩」鄉民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泰安鄉山區路況不佳,機車意外事故頻傳,鄉長柯武勇兌現競選政見,編列預算購買2000頂安全帽,每戶送一頂,希望加強鄉民騎機車安全,這項福利措施是苗栗縣的創舉。

這幾天,偏遠的象鼻、士林、梅園村辦公室忙著派人到泰安鄉公所載回一箱箱的安全帽,再發送各家戶,這是繼為鄉民投保意外險後,公所再度推出的福利措施。

柯武勇說,泰安鄉幅員遼闊,有些偏遠地區路況不佳,經常有機車騎士摔倒受傷,有些未戴安全帽而傷到頭部,進而形成家庭問題。

他說,送家戶安全帽是他競選連任的主要政見,希望喚起部落居民騎機車戴安全帽的習慣,維護自我安全。

不少鄉民拿到紅色安全帽後,都說會好好使用,不會辜負鄉長的美意。

機車闖越平交道 情侶陰陽隔

機車闖越平交道 情侶陰陽隔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花蓮縣1對情侶酒後共乘機車闖越秀林鄉佳民平交道,遭自強號列車撞上,男子被撞飛慘死鐵道上,女子則拖著骨折的左腳爬行求救,所幸員警趕到並按下緊急按鈕,及時擋下2列火車,避免男子再遭撞及;因肇事的列車駕駛毫無所悉,一路駛回花蓮站,讓警方一度搞不清楚到底是哪列火車肇事。

鐵路警察局第4警務段指出,前天晚間11時許接獲報案指稱,家住新城鄉的42歲男子潘英忠騎機車載著女友徐美玲(40歲),由秀林鄉佳民村朝新城鄉康樂村方向前進,目擊者描述,當時平交道兩側柵欄已放下,2人疑似喝酒神志不清,闖入平交道內,當場被南下1030班次自強號撞上。

男慘死鐵道 女斷腳

目擊的吳姓女子說,火車經過後柵欄升起,她發現對向車道的機車不見了,隨即看見全身是血的徐女在鐵軌旁爬行求救,趕緊報警,佳民派出所警員趕到現場,發現潘男倒臥距平交道約20公尺的鐵軌旁,機車幾被撞爛。此時員警聽到有火車逐漸接近,立即按下緊急按鈕,及時阻止2列火車,避免躺臥在鐵軌上的潘男再遭撞及,徐女經送慈濟醫院急救後,僅左腳骨折及擦傷,無生命危險。

警及時擋下另2列車

第4警務段段長張瑞鈞說,事故發生後一度找不到肇事車輛,漏夜追查當時經過的列車,在自強號機車頭後方第11節及第10節車廂下方腳踏板上,發現有衣物及沾有血跡的棉絮,經比對,與死者衣物相吻合。

騎士疑酒駕送命

自強號司機員表示,當時未聽到任何撞擊聲,才未停車察看,獲知肇事撞死人後還納悶不已。至於被撞身亡的潘姓男子,警方抽血檢測後,酒測值約0.6,初步認定是酒駕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