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備課能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歷經多年的歷程,好不容易大家將心胸打開,暢談對於教學的想法。
從教學上去針對教材做解構
首先先聽聽教學者的想法
- 教材書寫起於生活經驗,緊接著進入實驗操作,透過實驗驗證水在不同材質的物品中的毛細現象。原則上依照教材內的教學步驟進行。
始於建議
- 談論理想下的教學,針對現象觀察重點的釐清,而不僅是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回答操作結果。
夥伴一開始覺得困惑與窒礙難行。甚至理念上的爭執出現了。
想辦法將速度放慢,透過對話分別把自己的教學經驗或想法做分享。
再行針對教材內容進行解讀與更新教學脈絡思考。
但還是被教材框住了。框在這個實驗上…
這個實驗操作的利弊是?
- 材料容易準備
- 學生仿作容易
- 結果容易說明
那
有無可能進行深入的探究
- 好像不行,甚至於學生不用操作就已知答案結果,考試也都不會錯。
- 所以這個實驗的比要性與價值是?
再次提供不同軸線的教學思考
- 有無可能將實驗改變一下,藉以促進孩子的探究。
過程中針對器材、步驟等之可能性更動交換意見,且進一步釐清"毛細現象"的操作型定義
- 水能經由細縫傳到各處
如何讓孩子發現實驗材料的細縫
原實驗材料本身的單元構造就會吸水,不容易讓孩子發現水真的是在細縫中移動,有無可能找到合適的材料進行實驗探究的改變。
從文本的實驗出發
停留在 塑膠袋無法看見水的移動
對話中發現將塑膠袋切成細絲 用打包帶替代(發現打包帶本身就有縫隙 原先還真沒注意到)
最後想到用護貝模 熱壓後 切成細絲比較容易編織
讓孩子真能發現,水在同材質的材料中 真的能在隙縫中移動
過程中也概念澄清了
- 毛細現象不是學生說的抹布或報紙能吸水
而是 水在抹布或報紙中的細縫中移動。
這場備課備出了無限的可能,也將所有校內授課老師聚集了,
今天下午我們都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