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日期:99年10月15日
參訪路線:光復國小-追遠堂-昭應宮-文昌宮-(碧霞宮)-(鄂王社區)-光復國小 [@more@]
因雨未到碧霞宮與鄂王社區,在回學校的路上經過宜蘭酒廠
進入買了好吃的冰棒,小朋友吃得也開心!
- 追遠堂(林氏家廟)
林姓祖廟創建於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
原由移墾蘭陽地區的福建漳洲府七縣林姓族親
共酌家金捐建而成,歷經了168年。
目前所見之家廟外貌,係同治八年時(西元1869年),
再由本地區之漳洲七邑族親捐資重建,
迄今已走過一三四年的歲月。
- 昭應宮
又名「天后宮」,建於清嘉慶十三年,
原廟方位為座西朝東,和一般媽祖廟無異。
道光十四年,重建廟宇,因地理師占卜易西向,
蘭邑士子必主「科甲聯登」,則改為座東朝西,
成為蘭陽第一間座東朝西的媽祖廟。
後來,蘭陽果真出了楊士芳、李望洋等人相繼得進士,
舉人及第,文風丕振譽滿全台。
照片說明:朱主任認真地為我們講解昭應宮
我們也認真地聽解說
來到昭應宮後殿
認識宜蘭三大老
猜猜這是千里眼?還是順風耳?
- 文昌宮
文昌廟創建於嘉慶23年(西元1818年)。
道光25年(西元1845年),通判朱材哲就原廟改建成左右兩殿,
左殿奉祀「文昌帝君」,右殿奉祀「關聖帝君」,統稱「文武廟」。
照片說明:虔誠祈禱
- 碧霞宮(岳武穆王廟)
碧霞宮,又名岳武穆王廟,供奉岳飛,
於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之後,
清朝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宜蘭地方士紳深感被外族統治之恥,
乃藉建廟為團結聚會的場所,
由開蘭進士楊士芳與陳祖疇等人發起,
為掩日本人耳目,取「碧血丹心望曉霞」之意,
取名碧霞宮,即碧霞宮之由來。